【药物名称】 | 南天竹 | |
【拼音名称】 | Nantianzhu | |
【英文名称】 | Domestica Nandina Root or Fruit | |
【拉丁名】 | Nandinae Radix seu Fructus | |
【科属分类】 | 小檗科 | |
【功效分类】 | 清热药 | |
【药物图片】 | 原植物图片 | 药材图片 |
|
|
|
【别名】 | 土甘草,土黄连,钻石黄,山黄连,鸡爪黄连,山黄芩 | |
【来源】 | 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的根、果实。 | |
【植物形态】 | 多年生常绿灌木。茎直立,圆柱形,丛生,分枝少,幼嫩部分常为红色。叶互生,革质有光泽;叶柄基部膨大呈鞘状;叶通常为三回羽状复叶,长3~50cm,小叶3~5片,小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3~7 cm,宽1~1. |
|
【分布】 | 中国长江流域及陕西,河南潢川卜塔集镇 ·河北、山东、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省。 |
|
【采集加工】 | 果实秋季采摘,去除枝叶,晒干,或鲜用。 |
|
【药材性状】 | 根呈圆柱形,表面黄棕色,具细皱纹及稀疏的细根痕;直径0.5~1cm;皮部较厚,淡黄棕色;木部较宽,黄白色。质坚韧,不易折断。果实球形,直径6~9mm。表面黄红色、暗红色或红紫色,平滑,微具光泽,有的局部下陷,先端具突起的宿存柱基,基部具果柄或其断痕。果皮质松脆,易破碎。种子两粒,略呈半球形,内面下凹,类白色至黄棕色。气无,味微涩。 |
|
【生态学】 |
生长于疏林及灌木丛中,多栽培于庭园。喜欢湿润或半燥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在50~70%,空气相对湿度过低时下部叶片黄化、脱落,上部叶片无光泽。由于它原产于亚热带地区,因此对冬季的温度的要求很严,当环境温度在8℃以下停止生长。 |
|
【化学成分】 | 本品果实含南天竹碱甲醚(O-methyldomesticine nantenine),原阿片碱(protopine)、异紫堇定碱(isocorydine),南天竹种碱(domesticine),南天竹碱(nandinine),南天青碱(nandazur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此外尚含翠菊苷(callistephin),脂肪酸(fatty acid),蹄纹天竺素-3-木糖葡萄糖苷(pelargonidin-3-xylosylglucoside)。N-去甲南天宁碱(N-nornandinine),4,5-二氧代去氢南天宁碱(4,5-dioxodehydronandinine),去氢南天宁碱(dehydronandinine),1,2-二甲氧基-9,10-亚甲二氧基-7-氧代二苯[de,g]喹啉[1,2-dimethoxy-9,10-methylenedioxy-7- ketodiethylenebenzene[de,g]quinoline][1]。 本品根含南天竹种碱(domesticine),南天竹种碱甲醚(O-methyl domesticine)即南天宁碱(nandinine),南天青碱(nandazurine),小檗碱(berberine),及药根碱(jatrorrhizine)[2]。 本品茎含南天竹种碱(domesticine),南天竹种碱甲醚(O-methyl domesticine),小檗碱(berber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蝙蝠葛碱(menispermine),南天竹碱(nandinine),异波尔定碱(isoboldine)及南天青碱(nandazurine)。去氢南天宁碱(dehydronandinine),清风藤碱(sinoacutine),N-去甲南天宁碱(N-nornandinine),羟基南天宁碱(hydroxynandinine),荷叶碱(nuciferine),去氢异波尔定碱(dehydroisobold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黄连碱(coptisine),非洲防己碱(columbamine),芬氏唐松草定碱(thalifendine),芬氏唐松草亭碱(thalidastine),5-羟基小檗碱(5- hydroxy berberine),表小檗碱(epiberberine),去四氢碎叶紫堇碱(groenlandicine)[3]。 |
|
【药理作用】 |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南天竹碱对离体蛙心和离体兔心有抑制作用,毒毛旋花子素有良好拮抗作用,肾上腺素次之;南天竹碱可使冠脉流量增加,可能是该药抑制心肌使紧张度降低所致,而非直接作用于冠脉血管[1]。 2.对平滑肌的作用:南天竹碱对离体兔肠及子宫,离体狗肠皆为低浓度兴奋,高浓度抑制;对在位兔肠及子宫则皆为兴奋作用[2]。 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南天竹碱对蛙先轻度麻痹,继则反射亢进引起痉挛,最后因心脏麻痹死亡。对温血动物小鼠的作用性质与蛙类似[3]。 |
|
【临床试验】 | ||
【药性】 | 味酸、甘,性平,有毒。归肺经。 | |
【功效与主治】 | 敛肺止咳平喘。主治久咳,气喘,百日咳。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 |
|
【使用注意】 | 外感咳嗽初起慎服。本品有毒,过量服用,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产生痉挛。严重时,可导致呼吸中枢麻痹、心力衰竭而死亡。孕妇禁服。 | |
【传统用法】 |
百日咳:南天竹果1~2钱,水煎调冰糖服。(《广西本草选编》上册) |
|
【毒理学】 | ||
【制剂】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326(总1922). 药理作用: [1]飞谷忠弘.医学中央杂志〔日),1937, 55:27. [2]飞谷忠弘.医学中央杂志(日),1937, 55:796. [3]飞谷忠弘.医学中央杂志(日),1937, 54:882. 临床试验: 毒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