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使君子 > [英文版]
【药物名称】 使君子
【拼音名称】 Shijunzi  
【英文名称】 Rangoon creeper Fruit  
【拉丁名】 Fructus Quisqualis  
【科属分类】 使君子科
【功效分类】 驱虫药
【药物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别名】 留求子,史君子,索子果,冬君子,病柑子,君子仁,病疳子  
【来源】 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 L.的果实。  
【植物形态】

落叶攀援状灌木。幼枝被棕黄色短柔毛。叶对生或的对生;叶柄无关节,在落叶后宿存;叶片膜质,卵形或椭圆形,长511cm,宽2.55.5cm,先端短渐尖,基部钝圆,表面无毛,背面有时疏被棕色柔毛,顶生穗状花序组成伞房状序;花两性;苞片卵形至线状披针形,被毛;萼管被黄色柔毛,先端具广展,外弯,小形的萼齿5枚;花瓣5,先端钝圆,初为白色,后转淡红色;雄蕊102轮,不突出冠外;子房下位。果卵形,短尖,无毛,具明显的锐棱角5条,成熟时外果皮脆薄,呈青黑色或栗色。种子1颗,白色,圆柱状纺锤形。

 
【分布】

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主产于云南、广东和海南,在云南以西双版纳种类最多。

 
【采集加工】 秋季果皮变紫黑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 果实椭圆形或卵圆形,具5条纵棱,偶有49棱,长2.54cm,直径约2cm,表面黑褐色至紫褐色,平滑,微具光泽,先端狭尖,基部钝圆,有明显圆形的果梗痕;质坚硬,横切面多呈五角星形,棱角外壳较厚,中间呈类圆形空腔。种子长椭圆形或纺锤形,长约2cm,直径约1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多数纵皱纹;种皮薄,易剥离;子叶2,黄白色,有油性,断面有裂纹。气微香,味微甜。  
【生态学】 生于海拔800m以下的山坡林边、灌丛或溪边林中。常栽培在温暖湿润、向阳背风的房前屋后、林缘、墙根、篱边等空隙地,藤茎要有攀附条件。  
【化学成分】

本品种子含使君子氨酸(quisqualic acid),使君子氨酸钾(potassium quisqualate)D-甘露醇(D-mannitol),葫芦巴碱(trigonell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生物碱(alkaloid),果糖(fructose),葡萄糖(glucose),蔗糖(sucrose)。另含脂肪油(fatty oil)20% 24%,油中含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4.5%,棕榈酸(palmitic acid)29.2%,硬脂酸(stearic acid)9.1%,油酸(oleic acid)48.2%,亚油酸(linoleic acid)9.0%等脂肪酸,并含甾醇,以植物甾醇(phytosterol)为主[12]

果肉含胡芦巴碱(trigonelline),枸椽酸(citr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蔗糖(sucrose),葡萄糖(glucose) [1]  
【药理作用】

1.驱虫:使君子仁提取物有较强的麻痹猪蛔头部的作用,麻痹前可见刺激现象,其有效成分为使君于氨酸钾(potassium quisqualate),在体外对整体猪蛔有明显的抑制作。此外,使君子中提得吡啶类及使君子油对人与动物均有明显的驱蛔效果[1]

2.抗皮肤真菌:使君子水浸剂1:3在体外对董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有不问程度的抑制作用[2]

 
【临床试验】

蛔虫病:使君子30g,先用铁锅文火炒20min,使其干燥变脆。于晨空腹(饭前2h)嚼碎服,服药过程中可饮少量沸水。1次治疗后大便蛔虫卵转阴率为78.78%(52/66)[1]

 
【药性】

味甘,性温。归脾、胃经。

 
【功效与主治】 杀虫,消积,健脾。主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乳食停滞,腹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捣碎入煎;或入丸、散;去壳炒香嚼服,小儿每岁每日l~l粒半,总量不超过20粒。  
【使用注意】 服量过大或与热茶同服,可引起呃逆、眩晕、呕吐等反应。  
【传统用法】

1.小儿腹中蛔虫攻痛,口吐清沫:使君子(去壳)为极细末,用米饮调,五更早空心服。(《补要袖珍小儿方论》使君子散)

2.大人小儿腹内有虫:使君子(去壳)一钱,槟榔一钱,雄黄五分。上为末。每服大人一钱,苦楝根煎汤下。(《古今医鉴》下虫散)

3.小儿痞块,腹大,肌瘦面黄,渐成疳疾:使君子仁三钱,木鳖子仁五钱。为末,水丸,龙眼大。每以一丸,用鸡子一个破顶,入药在内、饭上蒸熟,空心食之。(《简便草方》)

4.小儿五疮,脾胃不和,心腹膨胀,时腹痛,不进饮食,渐致消瘦:厚朴(去皮、姜汁炙)、陈皮(去白)、川芎各一分,使君子仁(浸,去黑皮)一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如皂子大。三岁以上一粒,三岁以下半粒,陈米饮化下。(《局方》使君子丸)

5.黄病爱吃生米、茶叶、桴炭、泥土、瓦屑之类:使君子肉二两(切碎,微炒),槟榔二两,南星三两(俱用姜汁拌妙)。共为末,红曲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余丸,乌榔、花椒汤送下。(《万病回春》)

 
【毒理学】

使君子毒性不大,其粗制品26.6g/kg犬口服可引起呢逆和呕,其树胶于0.83g/kg时也产生相似的反应。而提出的使君子油0.75g/kg无上述毒性反应,但可致轻泻[1]。使君子油510g/kg,鼠或家兔灌胃未见毒性反应。使君子水浸膏小鼠皮下注射,数分钟后,即呈抑制状态,呼吸缓慢不齐、12小时后全身发生轻度痉孪,呼吸停止而死亡。其最小致死量为20g/kg[2]

 
【制剂】

1、醒脾开胃颗粒:由谷芽、稻芽、荷叶、佛手、香橼、使君子、冬瓜子(炒)、白芍、甘草组成。

2、阿魏化痞膏:由阿魏、使君子、蓖麻子、木鳖子、穿山甲、蜣螂、莪术、三棱、血竭、当归、乳香、没药、生川乌、生草乌、雄黄、樟脑、肉桂、大蒜、白芷、芦荟、胡黄连、大黄、厚朴、香附组成

3、健脾康儿片:由人参、白术(麸炒)、茯苓、山药(炒)、山楂(炒)、鸡内金(醋炙)、木香、陈皮、使君子肉(炒)、黄连、甘草组成。

4、儿童清热导滞丸:由鸡内金(醋制)、山楂(焦)、六神曲(焦)、麦芽(焦)、莪术(醋制)、厚朴(姜制)、枳实、青皮(醋制)、半夏(制)、黄芩(酒制)、知母、胡黄连、青蒿、薄荷、钩藤、车前子(盐制)、槟榔(焦)、使君子(仁)、榧子、苦楝皮组成。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5:615(4698).

[2]黄文强,施敏峰,宋小平,.使君子化学成分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4):80.

药理作用:

[1]周廷冲.科学,1947,29(5):143.

[2]曹仁烈.中华皮肤科杂志,1957,(4):286.

临床试验:

[1]胡建中.使君子与榧子驱治肠蛔虫的疗效观察.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6,1(4):268.

 毒理学:

[1]Wu K M,Nat Med J China,1926,12(2):161.

[2]鹤田静默.川崎医学会杂志,1924,(2):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