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名称】 | 假鹰爪 | |
【拼音名称】 | Jiayingzhua | |
【英文名称】 | Chinese Desmos Leaf | |
【拉丁名】 | Desmi Chinensis Folium | |
【科属分类】 | 番荔枝科 | |
【功效分类】 | 祛风湿药 | |
【药物图片】 | 原植物图片 | 药材图片 |
|
|
|
【别名】 | 山桔叶,串珠酒饼叶,假酒饼叶。 | |
【来源】 | 为番荔枝科植物假鹰爪Desmos chinensis Lour.的叶。 |
|
【植物形态】 | 多年生直立或攀援灌木。枝粗糙,有纵条纹或灰白色凸起的皮孔。单叶互生;叶片长圆形或椭圆形,长4~13cm,宽2~5cm,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粉绿色。花单朵与叶互生或对生,黄绿色,下垂;萼片3,卵圆形;花瓣6,2轮,外轮比内轮大,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雄蕊多数,药隔先端截形;心皮多数,柱头2裂。果实伸长,在种子间缢缩成含珠状,聚生于果梗上,子房柄明显。种子球形。 |
|
【分布】 | 分布于中国南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 |
|
【采集加工】 | 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 |
【药材性状】 | 叶稍卷曲或破碎,灰绿色至灰黄色。完整叶片长圆形至椭圆形,长4~13cm,宽2~5cm,先端短渐尖,基部阔楔形,全缘;叶柄长约 |
|
【生态学】 | 常生于低海拔的旷地、荒野、路旁和山谷疏林灌丛中、繁殖特性假鹰爪的果实成熟变褐色后自行脱落或为鸟类吃后排出种子,自然繁殖能力较强。 | |
【化学成分】 | 假鹰爪叶含黄酮类化合物,有(2R,3R)5,7,3,4′-四羟基二氢黄酮醇-3-O-α-L-吡喃鼠李糖苷即落新妇苷(astilbin),5,7-二羟基色原酮-3-O-α-L-吡喃鼠李糖苷(eucryphin),荠宁黄酮(mosloflavone),黄芩素-7-甲醚(negletein)[1]。 茎皮含假鹰爪素A(cochinine A),去甲氧基马特西素(desmethoxymatteucinol),黄芩素-7-甲醚(negletein),5,7-二羟基-6-甲酰基-8-甲基双氢黄酮(lawinal)[2]。 根中含5,7-二羟基-6-甲酰基-8-甲基黄酮(isounonal)和4,7-二羟基-5-甲氧基-6-甲基-8-甲酰基黄烷(4,7-dihydioxy-5-methoxy-8-methyl-8-formylflavane),5,7-二羟基-8-甲酰基-6-甲基黄酮(unonal),5,7-二羟基-6,8-二甲基双氢黄酮(desmethoxymatteucinol),谷甾醇(β-sitosterol),5-羟基-7-甲氧基-6,8-二甲基双氢黄酮(5-hydroxy-7-methoxy-6,8-dimethylflavanone)[3]。 |
|
【药理作用】 | ||
【临床试验】 | ||
【药性】 | 味辛,性温;有小毒。 | |
【功效与主治】 | 祛风止痛,行气化瘀,健脾和胃,杀虫止痒。主治消化不良,胃痛腹胀,产后瘀滞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疥癣,烂脚。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15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
|
【使用注意】 | ||
【传统用法】 |
1. 脚趾湿烂而痒:用鲜酒饼叶捣汁涂敷患处,或用干叶煎汤洗之,均有效。(《广东中药》) 2. 胃肠胀气,消化不良,肾炎水肿,支气管炎:干酒饼叶15~30g。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3. 跌打损伤,骨痛皮肿:酒饼叶捣烂,下铁锅炒至将焦,即入好酒煮沸,取酒饮之,以其渣敷伤处。(《岭南采药录》) 4. 诸骨鲠喉:假鹰爪根或叶15~30g。水煎含服。(《广西本草选编》) |
|
【毒理学】 | ||
【制剂】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施敏锋,潘勤,闵知大.假鹰爪叶的化学成分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3,34(6):503. [2]郝小燕,商立坚,郝小江.假鹰爪的黄酮成分研究.云南植物研究,1993,15(3):295. [3]吴久鸿,等.假鹰爪根中黄酮成分的分离鉴定.药学学报,1994,29(8):621. 药理作用: 临床试验: 毒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