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名称】 | 粪箕笃 | |
【拼音名称】 | Fenjidu | |
【英文名称】 | Long Stephania Herb | |
【拉丁名】 | Stephaniae Longae Herba | |
【科属分类】 | 防己科 | |
【功效分类】 | 温里药 | |
【药物图片】 | 原植物图片 | 药材图片 |
|
|
|
【别名】 | 田鸡草,雷砵嘴,备箕草,飞天雷公,犀牛藤,犁壁藤,青蛙藤。 | |
【来源】 | 为防己科植物粪箕笃Stephania longa Lour.的茎叶。 |
|
【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质藤木。除花序外,全株无毛。茎枝有条纹,也互生,叶柄基部常扭曲;叶片三角状卵形,长3~9cm,宽2~6cm,先端钝,有小突尖,基部近平截或微圆,下面淡绿色或粉绿色;掌状脉10~11条。花小,雌雄异株;复伞形聚伞花序腋生;雄花序较纤细,无毛;雄花萼片8,偶有6,排成2轮,楔形或倒卵形,背面有乳头状短毛,花瓣4,或有时3,绿黄色,近圆形,聚药雄蕊;雌花萼片和花瓣均4片,很少3片,雌蕊1,无毛。核果内果皮背部有2行小横肋,每行9~10条,胎座迹穿孔。 |
|
【分布】 | 分布中国南部。产于中国的广东、广西等地。广西主要分布于灵山、马山、龙州、靖西、那坡、河池、环江、宜山、来宾、南宁、藤县、平南、桂平等地。 | |
【采集加工】 | 秋、冬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
|
【药材性状】 | 茎藤柔细,扭曲,直径1~2mm,棕褐色,有明显的纵线条。叶三角状卵形,灰绿色或绿褐色,多皱缩卷曲。根茎圆柱状或不规则块状,下面着生多数根,长可达30cm,直径5~12mm,表面土黄色至暗棕色,有纵皱。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有粉尘。气微,味苦。 |
|
【生态学】 | 生长于海拔15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灌丛或林缘。 |
|
【化学成分】 | 本品含粪箕笃碱(longanine),粪箕笃酮碱(longanone),千金藤波林碱(stephaboline),轮环藤宁碱(cycleanine),高阿罗莫灵碱(homoaromoline),千金藤拜星碱(stephahyssine),原千金藤拜星碱(protostephahyssine)[1]。 地上部分含阿魏酸-对羟基苯乙醇酯(p-hydroxyphenylethanol ferulate),对-香豆酸-对羟基苯乙醇酯(p-hydroxyphenylethanol p-coumaric acid),桂皮酸(cinnam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β-谷甾醇-D-葡萄糖苷(β-sitosterol-D-glucoside)[2]。 |
|
【药理作用】 |
1.对小菜蛾产卵驱避作用:对小菜蛾有较好的驱避作用,处理24小时后的驱避效果达80%以上,且其对小菜蛾的驱避作用随施用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1]。 2. 镇痛:粪箕笃生物碱(5g生药/kg)和粪箕笃非生物碱(10g生药/kg)对冰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均有明显抑制作用[2]。 3.利尿:代谢笼法收集大鼠尿液,粪箕笃生物碱(10g生药/kg)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2]。 4.镇静作用:镇静采用活动计算法,粪箕笃生物碱(10g生药/kg)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2]。 |
|
【临床试验】 |
|
|
【药性】 | 味苦,性寒。归大肠、膀胱、肝经。 |
|
【功效与主治】 | 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祛风活络。主治聤耳,喉痹,黄疸,风湿痹痛,泻痢,小便淋涩,水肿,疮痈肿毒,毒蛇咬伤。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9g,鲜品l5~30g。外用:适量,鲜叶捣敷;或制成药液滴耳。 |
|
【使用注意】 | 孕妇禁服。 |
|
【传统用法】 |
1. 化脓性中耳炎:粪箕笃30g,加米酒(或30%~40%的乙醇)100mL,浸泡48h后,加水过药面,加盖煮沸5~10min,冷却后滴耳。每次3~4滴,5~10min后将药液倒出,再滴入1~2滴,每日1次。滴药后0.5min内有轻微烧灼感,无其他反应。(《全国中草药汇编》) 2. 风湿痹痛,腰肌劳损:粪箕笃全株15~30g。水煎服,或外洗。 3. 乳腺炎:粪箕笃全株9~l 5g,水煎服,并用鲜叶适量,捣烂外敷患处(2~3方出自《广西本草选编》) 4. 眼翳:粪箕笃、截叶铁扫帚各30g,夜明砂、石决明各9g,青箱子、蛤蜊各6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5. 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粪箕笃根30g,薏米60g。水煎,冲蜜服。(《福建药物志》) 6. 小便不利:粪箕笃30g,车前草15g。水煎,饭后服。(《福建药物志》) |
|
【毒理学】 | ||
【制剂】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382(总1981). [2]邓京振,赵守训.粪箕笃地上部分非碱性成分的分离和鉴定.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3,24(2):73. 药理作用: [1]彭跃峰,庞雄飞.九种植物抽提物对小菜蛾产卵驱避作用的研究.山东农业科学,2004,(4):40-42. [2]林启云,谢金鲜.粪箕笃利尿、镇静及镇痛作用研究.广西中医药,2001,24(3):4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