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名称】 | 黄皮叶 | |
【拼音名称】 | Huangpiye | |
【英文名称】 | Leaf of Chinese Wampee | |
【拉丁名】 | 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 | |
【科属分类】 | 芸香科 | |
【功效分类】 | 理气药 | |
【药物图片】 | 原植物图片 | 药材图片 |
|
|
|
【别名】 | 油皮、油梅 | |
【来源】 |
芸香科黄皮属植物黄皮Clausenalansium(Lour.)Skeels的叶。 |
|
【植物形态】 | 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2m。幼枝、花轴、叶轴、叶柄及嫩叶下面脉上均有集生成簇的丛状短毛及长毛,有香味。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柄长4-8mm;小叶片5-13,顶端1枚最大,向下逐渐变小,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3cm,宽2.5-6cm,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不对称,边浅波状或具浅钝齿。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枝扩展,多花;萼片5,广卵形;花瓣5,白色,匙形,长不超过5mm,开放时反展;雄蕊10,长短互间;子房上位,5室,密被毛。浆果球形、扁圆形,长1.2-3cm,淡黄色至暗黄色,密被毛。种子绿色。花期4-5月,果期7-9月。 | |
【分布】 | 分布于中国西南及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 |
【采集加工】 | 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
|
【药材性状】 | 本品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13片,多皱缩,破碎,黄绿色至深绿色,完整者呈阔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密布细小半透明油点及疏柔毛,长4-13cm,宽2-5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两侧不对称,叶全缘或浅波状至浅圆齿状,略反卷,叶脉于叶面凹下,于背面凸起,小叶柄被短柔毛,长2-4mm,质脆。气香,味微苦辛。 | |
【生态学】 | 喜欢高温多湿的气候。 | |
【化学成分】 | 分别为corcho ionoside C, 1c-O-B-D-g lucopyranosy l( 2R, 3S)-3-hydroxynodakene tin, 槲皮素-3-O-刺槐双糖, 芦丁, 槲皮素-3-O-B-D-吡喃葡萄糖-( 1y 4)-A-L-吡喃鼠李糖苷, 山柰酚-3-O-A-L-吡喃鼠李糖-( 1y 2) -[A-L-吡喃鼠李糖-( 1y 6) ]-B-D-吡喃葡萄糖苷, 山柰酚-3-O-A-L-吡喃鼠李糖-( 1y 2 )-[A-L-吡喃鼠李糖-( 1y 6) ] -B-D-吡喃半乳糖苷[1]。 |
|
【药理作用】 |
1.保肝作用 黄皮内酰胺、新黄皮内酰胺、环黄皮内酰胺口服,对四氯化碳(ccl4)中毒小鼠有降丙氨酸转氨酶活性[1.2]。从黄皮中提取到的芳香酰胺类化合物注射剂,可使ccl4中毒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活性从对照组的1678U降至727U[3]。黄皮叶中一种内酰胺250mg/kg,同样能使ccl4所致肝损伤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降至677+166u,对照组为2270+284u[4]。一种ε-戊内酰胺(ε-valerolactam)以250mg/kg给小鼠口服,每隔8h1次,连续2次,对ccl4中毒小鼠肝脏有保护作用[5]。 2.抗脂质过氧化及脑保护作用 黄皮内酰胺1mmol/L显著抑制大鼠脑、肝脏、心脏微粒体亚铁半胱氨酸所致脂质过氧化。电子自旋共振法表明,黄皮内酰胺可清除人多形核白细胞(PML)在呼吸爆发式产生的氧自由基,但血氧自旋标记定量法表明,黄皮内酰胺对PML呼吸爆发时氧消耗无抑制作用。在芬顿反应体系(Fenton reaction system)中,36.6%OH-可被黄皮内酰胺1mmol/L清除。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和核黄素紫外照射体系中,1mmol/L黄皮内酰胺对O2-的清除率分别达21.2%和6.2%[6]。黄品内酰胺100mg/(kg.次),每日两次,连续3d口服,可抑制乙醇15ml/kg口服诱发的小鼠肝脂质过氧化反应达50%,并可显著激活肝和脑组织胞浆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活力[7]。 黄皮内酰胺100mg/kg、200mg/kg口服,均显著延长小鼠断头后张口呼吸时间,大剂量亦显著增加皮下注射亚硝酸钠后的存活时间。大鼠脑基底动脉条收缩试验表明,黄皮内酰胺10-5mol/L显著抑制由5-HT、PGF2.和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血管收缩[7]。100mg/kg的一种内酰胺给大鼠口服,抗遗忘率达34%[4]。 3.降血糖及血脂作用 黄皮叶水煎剂以20g(生药)/(kg.d)给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模型大鼠灌服,每日1次,连续4星期,可使模型大鼠空腹血糖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对其体重减轻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8]。去氢印黄皮内酯(黄皮香豆清)200mg/(kg.d)灌服,连续3d,可使正常小鼠血糖明显下降,对血乳酸无明显影响;同时可使四氧嘧啶所致高血糖小鼠血糖显著下降;并显著对抗肾上腺素的升糖作用[9]。黄皮叶浸膏喂养雄性大鼠30d,可使平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降至对照组的78%,其中对降低三酸甘油酯作用极为明显,还能有效地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和β-脂蛋白含量[10]。 4.其他作用 黄皮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及大肠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11]。黄皮叶对流感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2]。 |
|
【临床试验】 | ||
【药性】 | 苦、辛,平。 |
|
【功效与主治】 | 疏风解表,除痰行气。治温病身热,咳嗽哮喘,气胀腹痛,黄肿,疟疾,小便不利,热毒疥癞。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烂敷。 | |
【使用注意】 | ||
【传统用法】 |
1.治流感,感冒,疟疾:黄皮叶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2.湿喘咳:鲜黄皮叶一至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3.疾:鲜黄皮叶一两,红糖五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4.恶,消风肿,治疥癞,去热散毒:黄皮叶煎水洗。(《岭南采药录》) 5.便:黄皮叶四、五片,酒一、二两煎服。(《岭南采药录》) |
|
【毒理学】 | 黄皮叶水提取物的LD50为77.82+6.82(生药)/kg[1]。 | |
【制剂】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赵青,李创军, 杨敬芝,等.黄皮叶的化学成分研究.中国中药杂志[J].2010,35(8):997-999 药理作用: [1]杨明河,等.化学学报,1987,45(12):1170 [2]杨明河,等.药学学报,1987,22(J):33 [3]杨明河,等.CA.1988,108:118960q [4]杨明河,等.CA.1988,108:37514v [5]杨明河,等.CA.1988,108:101329t [6]林童俊,等.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2,6(2):97 [7]刘云,等.药学学报.1991.26(3):166 [8]熊曼琪,等.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4,11(1):41 [9]申竹芳,等.药学学报,1989,24(5):391 [10]覃国忠,等.广西植物,1987,7(2):185 [11]陈庆全,等.使用临床草药.第一版.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1:444 [12]《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756 [13]LakshmiV,etalCA,1989,110:128439g 临床试验: 毒理学: [1]何兴全,等.广西中医药,1987,9(5):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