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千斤拔 > [英文版]
【药物名称】 千斤拔
【拼音名称】 Qianjinba  
【英文名称】 Triangular Dendrolobium Root  
【拉丁名】 Desmodii Triangularae Radix  
【科属分类】 豆科
【功效分类】 祛风湿药
【药物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别名】 甲由草,野蚂蝗,假绿豆,白毛千斤拔。假木豆  
【来源】

为豆科植物假木豆Desmodium triangulare (Retz.) Merr.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灌木。茎有棱角;分枝密被短柔毛。三出复叶,顶生小叶较大,倒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49cm,宽1.33.5cm,先端急尖基部钝,上面无毛,下面被短柔毛,在中脉和侧脉上毛更密,侧脉1214对,平行,侧生小叶较小。花序腋生,稀顶生,有花约20朵,密生于短总花梗上成头状;苞片披针形;花萼下面的裂齿狭披针形;花白色或淡黄色,有香气;雄蕊10,单体;子房线形。荚果密被绢状柔毛,有34节,腹背缝线缢缩。

 
【分布】

分布于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见于岭西、兴安南部、燕山北部、辽河平原、科尔沁、阴山、呼锡高原、乌兰察布、赤峰丘陵、鄂尔多斯等州。

 
【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

根圆柱形,稍弯曲,有分枝,较少须根,节部膨大,长516cm,直径1.53cm,表面棕色,有纵沟及纵裂纹,栓皮粗糙或呈片状剥落,露出浅棕色内皮;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棕色,木部浅黄色,多层同心环状紧密排列,髓部明显。气微,味清香。  

 
【生态学】 旱生植物,生于丘陵坡地、平原、砂地,为石质和沙质草原的伴生种,局部地段可形成群聚。  
【化学成分】

本品含正三十三烷醇(n-tritriacontanol),正二十八烷酸(n-octacosanoic acid),正三十二烷醇(n-dotriacontanol),正三十四烷酸(tetratriacontanoic acid),正三十二烷(n-dotriacontane),正二十九烷(n-nonacosane[1]

 
【药理作用】  
【临床试验】  
【药性】 味辛、甘,性寒。  
【功效与主治】

清热凉血,舒筋活络,健脾利湿。主治内伤吐血,咽喉肿痛,泄泻,小儿疳积,风湿骨痛,瘫痪,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烂,加酒糟炒热敷。

 
【使用注意】

孕妇慎服。  

 
【传统用法】

1. 跌打内伤:千斤拔根和叶捣烂,兑酒糟炒热包患处。

2. 喉痛:千斤拔根7.5g,山豆根9g。煨水服。

3. 腹泻:千斤拔嫩叶尖,生嚼吃。

4. 跌打内伤、吐血、咯血:千斤拔根1530g。泡酒或煨水服。(14方出自

 
【毒理学】

饶伟文等[1]利用昆明小白鼠, 对蔓性千斤拔、大叶千斤拔、宽叶千斤拔的水煎液做了急性毒性与药效学比较, 结果表明, 3种千斤拔均属无毒类; 与蒸馏水对照组相比, 除镇痛、抗炎作用外, 免疫增强作用、抗疲劳、抗缺氧等指标均有增强趋向。  

 
【制剂】

1.壮腰健肾口服液(丸):由狗脊、桑寄生、黑老虎、牛大力、菟丝子(盐制)、千斤拔、女贞子、金樱子、鸡血藤组成。

2.正骨水:由九龙川、猪牙皂、买麻藤、过江龙、香樟、香加皮、海风藤、豆豉姜、羊耳菊、虎杖、草乌、碎骨木、千斤拔、穿璧风、横经席、莪术、降香、土鳖虫、五味藤、鹰不扑、朱砂根、木香、徐长卿、两面针、薄荷脑、樟脑组成。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张前军,杨小生,朱海燕,.假木豆脂溶性成分研究.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8):3.

毒理学:

[1] 饶伟文黄建楷温志芳等.千斤拔的品种调查与质量研究中草药, 1999, 30( 3): 219-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