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苦石莲 > [英文版]
【药物名称】 苦石莲
【拼音名称】 Kushilian  
【英文名称】 Whiteflower Cacalia Seed  
【拉丁名】 Caesalpiniae Minacis Semen  
【科属分类】 豆科
【功效分类】 清热药
【药物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别名】 南蛇簕,石莲子,老鸦枕头,猫儿核,广石莲子,石花生,盐棒头果  
【来源】 为豆科植物喙荚云实CaesalpiniaminaxHance.的种子。  
【植物形态】 多年生有刺藤本。各部均被短柔毛。根圆柱形,浅黄色。茎和叶轴上均有散生钩刺。二回羽状复叶,互生,托叶锥状而硬;羽片58对,小叶612对,椭圆形或长圆形,长24 cm,宽1.11.7cm,先端钝圆或急尖,基部圆形,微偏斜,小叶柄甚短,其中有一枚小倒钩刺。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顶生,苞片卵状披针形;萼片5;花冠蝶形,白色,有紫色斑点,最上一枚倒卵形,先端圆钝,基部靠合;雄蕊10,离生,2轮排列;子房密生细刺,花柱无毛。荚果长圆形,先端圆钝有喙,果瓣外面密生针状刺。种子长椭圆形,有环状纹。  
【分布】

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福建也有栽培。

 
【采集加工】 待果实成熟,取出种子,晒干。  
【药材性状】 种子椭圆形,两端钝圆,长1.22.2cm,直径0.71.2cm。表面乌黑色,有光泽,有时可见横环纹或横裂纹。基部有种柄残基,其旁为小圆形的合点。质坚硬,极难破开。种皮内表皮灰黄色,平滑而有光泽,除去种皮后,内为2片棕色肥厚的子叶,富油质,中央有空隙。气微弱,味极苦。  
【生态学】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500m的山沟、溪旁或灌丛中。
生于山沟中空旷的溪旁、路边或灌木丛中,海拔400-1500m的山沟、溪旁或灌丛中。  
【化学成分】

苦石莲种子中主要含有norcaesalnin Ecaesalmin C caesalmin H,胡萝卜苷(daucosterol),蔗糖(sucrose)[1],咖啡碱(caffeine)β-香树脂醇(β-amyrin)caesalpin Fneocaesalpin L1minaxin Aminaxin Bβ-谷甾醇(β-sitosterol)等成分[2]

苦石莲的挥发性成分中主要有己醇(1-hexanol),辛烯醛(E-2-octenal),壬醛(nonanal),正三丁胺(tributylamine)E,E-2,4-癸二烯醛(E,E-2,4-decadienal)[3]

 
【药理作用】

1.抗细菌内毒素:南蛇簕提取液(0.5g/ml)在灵敏度为0.5EU/ml的鲎试剂反应试验中,细菌内毒素浓度在10EU/ml(20)范围均有很好的抗凝集作用[1]

2.抗眼镜蛇毒:眼镜蛇毒与0.5EU/ml鲎试剂产生凝集反应的浓度在7.81μg/ml以上;南蛇簕提取液(含生药0.5g/ml)可抗10倍量眼镜蛇毒的凝集反应[2]

 
【临床试验】

带状疱疹:所有病例男45例,女48例,年龄1778岁,病程15天,对照组:阿昔洛韦200 mg口服,5次/d,用药10天。治疗组:阿昔洛韦用法同对照组,南蛇簕180g加水1000ml煎煮2次合并煎液成500ml外洗,每日23次(炎症明显者用汤液湿敷),治疗10日。两组同时用炉甘石洗剂外涂。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10日后,治疗组的治愈率(63.4%)及显效率(33.3%)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30日时,治疗组后遗神经痛5例,发生率为5/93,阿昔洛韦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3例,发生率为13/87.两者差异显著(P<0.05)。南蛇筋外洗期间,患处未发现不良反应[1]

 
【药性】 味苦,性凉。归大肠、脾经。  
【功效与主治】 清热化湿,解毒,散瘀止痛。主治风热感冒,痢疾,淋浊,哕逆,痈肿,疮癣,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使用注意】 脾肾虚寒者慎服。  
【传统用法】

1.疮肿,毒蛇咬伤  苦石莲适量研末,醋调敷患处。

2. 水肿实证  苦石莲子3g(研碎),玉米须30g,苡仁30g,接骨木花6g。水煎服。 (12方出自《四川中药志》1979)

 
【毒理学】  
【制剂】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袁经权.飞机草和苦石莲化学成分研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

[2]吴兆华.苦石莲的化学成分研究.沈阳药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霍昕,刘文炜,袁月玲,.苦石莲普通粉仁挥发性成分研究.生物技术,2008,18(3):51.

药理作用:

[1]蒋三元,罗治华,张健民,.南蛇簕抗细菌内毒素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06,3(30):148.

[2]李景新,蒋三员,唐荣德,.南蛇簕抗眼镜蛇毒的实验研究.蛇志,2006,18(2):96.

临床试验:

[1]叶焕优,唐荣德,蒋三员,.南蛇簕外用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 42):105.

毒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