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苍术 > [英文版]
【药物名称】 苍术
【拼音名称】 Cangzhu  
【英文名称】 Atractylodes Rhizoma  
【拉丁名】 Rhizoma Atractylodes  
【科属分类】 菊科
【功效分类】 化湿药
【药物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别名】 赤术、青术、仙术  
【来源】 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北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 DC. var.chinensis (Bunge) Kitam.、关苍术Atractylodes japonica Koidz. ex Kitam.的根茎。  
【植物形态】

1.茅苍术(南苍术)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状茎粗肥,结书状,节上有细须根,外表棕褐色,有香气,断面有红棕色油点。茎直立,圆柱形而有纵棱,上部不分枝或稍有分枝。叶互生,基部叶有柄或无柄,常在花期前脱落,中部叶椭圆状被外形,长约4厘米,宽115厘米,完整或37羽状浅裂,边缘有刺状锯齿,上面深绿,下面稍带白粉状,上部叶渐小,不裂,无炳。秋季开花,头状花序多单独顶生,基部具二层与花序等长的羽裂刺缘的苞状中,总苞片68层,有纤毛;两性花,花单性花多异株;花全为管状,白色;两性花冠毛羽状分枝,较花冠稍短;雌花5孜线状退化雄蕊。瘦果圆筒形,被黄白色毛。

2.北苍术

  与茅苍术大致相同,其主要区别点为叶通常无柄,叶片较宽,卵形或窄卵形,一般羽状5深裂,茎上部叶35羽状浅裂或不裂;头状花序稍宽,总苞片多为56层,夏秋间开花。

3.关苍术

  本种与上述两种主要区别为:叶有长叶柄,上部叶3出,下部叶羽状3-5全裂,裂片长圆形,倒卵形或椭圆形,基部渐狭而下延,边缘有平伏或内弯的刚毛锯齿。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分布】 中国江苏浙江江西山东安徽湖北四川  
【采集加工】

南苍术多在秋季采挖,北苍术分春秋两季采挖,但以秋后至春季苗未出土前质量较好,人工家种者,二年内收获。南苍术挖出后,除净泥土。残茎、晒干后用律打掉毛须或晒至九成干后,用火燎掉毛须即可。北苍术挖出后,除去茎叶或泥土,晒至四五成平时装入筐内,撞掉须根,即呈黑褐色,再晒至六位成干,撞第二次,直至大部分老皮撞掉后,晒至全干时再撞第三次,到表皮呈黄褐色为止。

 
【药材性状】

呈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10cm,直径12cm表面灰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残留须根,顶端具茎痕或残留茎基。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

 
【生态学】

生长于海拔50米至1,900米的地区,生于山坡 较干燥处或草丛中,生活力很强。荒山、瘦地均种植,喜凉爽气候,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壤结构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上生长最好。忌低洼地,水浸根易乱。

 
【化学成分】

1.茅苍术 根茎含挥发油3.25%-6.92%,内含2-蒈烯(2-carene),134567-六氢-255-trimethyl-2H-2,4α桥亚乙基萘(134567-hexahydro-255-trimethyl-2H-2,4α-ethanonaphthalene),β-橄槛烯(β-maalinene),花柏烯(chamigrene),丁香烯(caryophyllene),榄香烯(elemene),葎草烯(humulene),芹子烯(selinene),广藿香烯(patchoulene),19-马兜铃二烯(19-aristolodiene),愈创薁醇(guaiol),榄香醇(elemol),苍术酮(atractylone),芹子二烯酮[seli-na-4(14),7(11)-diene-8-one],苍术呋喃烃(atractylodin),茅术醇(hinesol),β-桉叶醇 β-eudesmol[12]等。根茎还含糠醛furlade-hyde[3],乙酰氧基苍术酮(3β-acetoxyatractylone),3β-羟基苍术酮(3β-hydroxyatracetylone[4]白术内酯(butenoliedeB[5]等。又含色氨酸(tryptophane),35-二甲氧基-4-葡萄糖氧基苯基烯丙醇(35-dimethoxy-4-glucosyloxyphenylallylalcohol)以及2-1,4α-二甲基-3-葡萄糖氧基-2-酮基-2344α5678-八氢萘-7-基)异丙醇葡萄糖甙[2-14α-dimethyl-3-glucosyloy-2-oxo-2,3,4,4α5,6,7,8-octahydronaphthalen-7-yl-isopropanolglucoside]2-[8-甲基-289-三羟基-2-羟甲基双环[530]-7-]异丙醇葡萄糖甙{2-[8-methyl-2,8,9-trihydroxy-2-hydroxymethyl-bicyclo[5.3.0]decan-7-yl]isopropanogllucoside}2-[8-甲基-28-二羟基-9-酮基-2-羟甲基双环[530]-7-]异丙醇葡萄糖甙{2-[8-methyl-2,8-dihydroxy-9-oxo-2-hydroxymethylbicyclo[5,3,0]decan-7-yl]isopropanolglucoside}2-14α-dimethyl-2,3-二羟基十氢萘-7-基)异彩丙醇葡萄糖甙[2-14α-dimethyl-2,3-dihydroxydec-ahydroxynaphthalen-7-yl)isopropanolglucoside]8个倍半萜糖甙等水溶性成分[6]。还含钴、铬、铜、锰、钼、镍、锡锶钒锌、铁磷、铝锆、钛、镁、钙等无机元素[7]。。

  2.北苍术 根茎含挥发油1.5%,主含β-桉叶醇和苍术呋喃烃,还含β-芹子烯,左旋的α甜没药萜醇(α-bisabolol),茅术醇[8],榄香醇,苍术酮,芹子二烯酮等[9]。又含聚乙炔化合物:苍术呋喃烃醇(atractyoldinol),乙酰基苍术呋喃烃醇(acetylα-tractylodinol[10]

 
【药理作用】

1.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苍术所含的挥发油有祛风健胃作用。实验证明。苍术丙酮提取物, B-桉叶醇及茅苍术醇对豚鼠摘出回肠的K+ ,Ga+ 及氨甲酰胆碱收缩呈现明显抑制作用, 认为这是苍术作为健胃药作用的一部分[2] TDEYA 口服( 50mg/kg, 100mg/kg 200mg/kg) 能防止盐酸-乙醇诱导小鼠胃损害形成,TDEYA 口服( 100mg/kg 300mg/kg) 也能显著抑制乙醇诱导大鼠胃损害形成, 但无剂量依赖性 [3] 。同时发现, 苍术的抑制作用部分由肾上腺素B 受体介导。

2.  保肝的作用 体外实验发现, 茅苍术提取物及B-桉叶醇、茅术醇、苍术酮对四氯化碳一级培养鼠肝细胞损害均有明显的预防作用。苍术水煎剂10g/kg 灌胃, 连续7 , 能明显促进正常小鼠肝脏蛋白的合成[4] 。另外,Hwang 等报道苍术酮对叔丁基过氧化物诱导的DNA 损伤及大鼠肝细胞毒性有抑制作用[5]

3.降血糖的作用 苍术苷对小鼠、兔和犬有降血糖作用, 同时降低肌糖原和肝糖原, 抑制糖原的生成使耗氧量降低, 血乳酸含量增加, 其降糖作用可能其对体内巴斯德效应的抑制有关。从关苍术根茎的水提取物中分出苍术多糖ABC, 并发现他们能明显降低大鼠以及四氧嘧啶诱导的高血糖大鼠的血糖水平[6] 。同时, 又有研究认为, 苍术水提取物含链脲佐菌素能引起糖尿病大鼠肝脏总腺嘌呤核苷酸及ATP 含量升高, 从而使机体更好地利用能量。尽管如此, 也有报道称单味苍术水煎剂对大鼠血糖并无影响[7]

4. 抗菌抗病毒作用 苍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结核菌, 大肠杆菌, 枯叶杆菌和绿脓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茅苍术中果聚糖酸对白色酵母感染的小鼠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可以延长其存活时间[8] 。对苍术的萃取物进行了系统的多梯度的体外抑菌实验, 发现苍术对15 种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尤其对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等10 种浅部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另外, 关苍术对HIV-1 重组蛋白酶有轻微的抑制作用。近期有报道称, 北苍术提取物体外对耐四环素、链霉素、氨苄青霉素的福氏痢疾杆菌F13 株的亚抑菌浓度为3.125mg/ml

5. 利尿作用 苍术的有效成分B-桉叶醇有很强的抑制Na+ -K+ -ATP酶活性作用。抑制率为85%, 从而降低输送能量, 提供细胞内Na+ , K+的交换而达到利尿效应, 但如增加浓度, 抑制率反而不增加。也有报道, 苍术无利尿作用, 但却显著增加钠、钾的排泄。

6. 抗缺氧作用 苍术丙酮提取物750mg/kg, 1500mg/kg KCN 造模的小鼠有明显的延长存活时间的效果, 降低相对死亡率。说明苍术有抗缺氧作用,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苍术的抗缺氧主要活性成分为β-桉叶醇,该成分在300mg/kg 灌胃有明显作用, 而相同剂量的苍术酮则未见抗缺氧作用[1]

7.抗炎作用 关苍术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二甲苯, 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壳肿胀, 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肿胀, 小鼠棉球肉芽肿及大鼠佐剂关节炎等急性、慢性及免疫性炎症模型都有模型抑制作用。另外, 关苍术中芹烷二烯酮, 苍术烯内酯有毛细管透过性亢进的抑制作用及抗炎作用, 苍术烯内酯 , 也具有抗炎活性。

8.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早期研究发现, 少量苍术挥发油对蛙有镇静作用, 同时使脊髓反射亢进, 较大剂量则呈现抑制作用, 最终致呼吸麻痹而死。现已证明苍术含有的B-桉叶醇和苍术醇为其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β-桉叶醇兼有布比卡因和氯丙嗪具有的类似苯环利定的降低骨__骼肌乙酰胆碱受体敏感性的作用。B-桉叶醇还能够通过降低重复性刺激引起的乙酰胆碱的再生释放对抗新斯的明诱导的神经肌肉障碍。另外, Nojima 等研究发现β-桉叶醇还可以增强琥珀酰胆碱诱导的神经肌肉麻醉阻断作用。通过阻断烟碱的乙酰胆碱受体通道而起作用, 且这种作用在糖尿病患者中更明显。

9. 抗心律失常作用 关苍术根茎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物( GEBP) 能够对抗大鼠心肌缺血及缺血- 再灌注所致的心律失常, 且能降低缺血后及缺血- 再灌注后血浆SOD 的活性以及缺血- 再灌注后血浆MDA 的浓度, 缩小心肌梗死的范围, 这些作用可能与对抗心肌缺血

缺氧以及对抗氧自由基的产生作用有关。关苍术丁醇萃取物还能明显增加引起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乌头碱的用量, 显著减少氯化钡所致的双相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大鼠只数, 明显推迟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 并明显增加引起豚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哇巴因用量。

 
【临床试验】

1.预防感冒  将苍术、雄黄分别研末过筛,按2:1比列混匀,用凡士林、羊毛脂为基质配成33%苍术雄黄软膏涂双侧鼻前庭,然后用手指轻轻按揉鼻翼,2~4d涂鼻翼一次,连用2~5次,观察20~50d,经对照观察679例次,结果发生感冒者仅占7%左右[1]

2.治疗结膜干燥症  用苍术粉3g,分3次开水冲服,儿童酌减。治疗夜盲症结膜干燥症患者42例,经治2~3d症状消失。治疗结膜干燥症前期患者35例,服药3~4d;角膜干燥期8人,服药4~5d,自觉症状及结膜损害均消失[2]

3.治疗原因性不明流泪  用苍术10g,菊花10g,以300~500ml沸水浸泡,待药水温热后洗眼,每日2次,连用3~5d,如趁热熏眼效果更好。共治疗45例,结果痊愈20例,有效18例,无效8[2]

4.治疗佝偻病  苍术500g,鸡蛋皮粉56g,制成苍术糖浆560ml,每10ml含苍术9g、鸡蛋皮粉1g。每次服5ml,每日服2次,连服15d。治疗小儿佝偻病1006例。结果:显效(神经系统症状基本消失,骨骼改变,肌肉松弛等症状改善或消失,贫血等症状好转)541例,占53.8%;有效(神经系统症状有所减轻或某种症状消失,但症状未能全消,食欲、体重等有所增进等)340例,占33.7%;无效(症状、体征未见减轻或病情继续发展)125例,占12.4%;总有效率87.5%3个月后拍摄腕片复查21例,均显骨端预备线重现,骨化加强等恢复期表现[3]通过造型佝偻病雏鸡的实验治疗,表明苍术中预防佝偻病的有效部分为苍术挥发油,经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实验说明其毒性小,并制成苍耳挥发油微型胶囊,做临床观察、观察对象是从对儿童佝偻病普查工作中,选择经查体及X线腕片确诊的佝偻病患儿投给苍术微型胶囊。每粒胶囊重0.16g(相当苍术油0.033ml)。2~3岁儿童,初期病例,每日3次,每次2粒口服,连服1星期;激期病例,连服2星期,并可随年龄增减剂量。停药后1个月复查。共投药120例,除漏查和废片外,资料完整的共96例。治疗前经检查均有明显症状及体征。投药终止后1个月进行检查,症状。体征大多数病例好转或改善,治疗后腕片明显好转,治愈53例,占55.2%;好转29例,占30.2%;无变化12例,占12.5%;进展2例,占2.1%,有效率为85.4%[4]

 
【药性】

辛、苦,温。

 
【功效与主治】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 主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胞痞腹胀;食欲不振;哎吐泄泻;痰饮;湿肿;表证夹湿;头身重痛;痹证温性;肢节酸痛重着;痿襞。

 
【用法用量】 煎服,39克。  
【使用注意】

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

 
【传统用法】

1、治疗时暑暴泻及饮食所伤 胸膈痞闷:神曲(炒)、苍术(米泔浸一宿 焙干)各等份为末.面糊为丸 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不拘时 米饮吞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曲术丸)

2、治疗飧泄:苍术100 小椒50克(去目 炒).上为极细末 醋糊为丸 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或三十丸 食前温水下.(《素问病机保命集》椒术丸)

3、治疗湿温多汗:知母300 甘草(炙)100 石膏500 苍术150 粳米150克.上锉如麻豆大.每服25 水一盏半 煎至八、九分 去滓取六分清汁 温服.(《类证活人书》白虎加苍术汤)

4、治疗四时瘟疫 头痛项强 发热憎寒 身体疼痛 及伤风、鼻塞声重、咳嗽头昏:苍术(米泔浸一宿 焙)250 藁本(去土)、香白芷、细辛(去叶、土)、羌活(去芦)、川芎、甘草(炙)各50克.上为细末.每服15 水一盏 生姜三片 葱白三寸 煎七分 温服 不拘时.如觉伤风鼻塞 只用葱茶调下[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神术散)

5、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呕吐恶心,常多自利: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2500克,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1600克,甘草(炒)1500克。上为细末。每服10克,以水一盏,入生姜二片,干枣两枚,同煎至七分,去姜、枣,带热服,空心食前;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局方》平胃散)

6、治太阴脾经受湿,水泄注下,体微重微满,困弱无力,不欲饮食,暴泄无数,水谷不化,如痛甚者:苍术100克,芍药50克,黄芩25克。上锉,每服50克,加淡味桂2.5克,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素问病机保命集》苍术芍药汤)

7、治膈中停饮,已成癖囊:苍术500克,去皮,切,末之,用生麻油25克,水二盏,研滤取汁,大枣十五枚,烂者去皮、核,研,以麻汁匀研成稀膏,搜和,入臼熟杵,丸梧子大,干之。每日空腹用盐汤吞下五十丸,增至一百丸、二百丸。忌桃李雀鸽。(《本事方》)

8、治脾经湿气,少食,湿肿,四肢无力,伤食,酒色过度,劳逸有伤,骨热:鲜白苍术二十斤,浸去粗皮,洗净晒干,锉碎,用米泔浸一宿,洗净,用溪水一担,大锅入药,以慢火煎半干去渣,再入石楠叶三斤,刷去红衣,用楮实子一斤,川归半斤,甘草四两,切,研,同煎黄色,用麻布滤去渣,再煎如稀粥,方入好白蜜三斤,同煎成膏。每用好酒,空心食远,调9~25克服,不饮酒用米汤。有肿气用白汤,呕吐用姜汤。(《活人心统》苍术膏)

9、治感冒:苍术50克,细辛10克,侧柏叶15克。共研细末,每日四次,每次7.5克,开水冲服,葱白为引,生吃。(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0、身痛:苍术,泔浸切,水煎,取浓汁熬膏,白汤点服。(《简便单方》)

11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黄柏(炒)、苍术(米泔浸炒),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二物皆有雄壮之气,表实气实者,加酒少许佐之。(《丹溪心法》二妙散,即《世医得效方》苍术散)

12补虚明目,健骨和血:苍术(泔浸)200克,熟地黄(焙)100克。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温酒下三、五十丸,日三服。(《普济方》)

13治牙床风肿:大苍术,切作两片,于中穴一孔,入盐实之,湿纸裹,烧存性,取出研细,以此揩之,去风涎即愈,以盐汤漱口。(《普济方》苍术散)

14控制疾疟症状或作预防:苍术、白芷、川芎、桂枝各等分为末,每用1克,以纱布四层包成长形,于疟发前1~2小时塞鼻孔内,5小时或1天。(《山西中草药》)

 
【毒理学】


 
【制剂】

1.停胶囊:由麻黄、荆芥、白芷、苍术()、陈皮、甘草组成。

2. 九味羌活丸(颗粒、口服液):由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芩、地黄、甘草组成

3. 午时茶颗粒:由广藿香、紫苏叶、苍术、陈皮、厚朴、白芷、川芎、羌活、防风、山楂、麦芽()、六神曲()、枳实、柴胡、连翘、桔梗、前胡、红茶、甘草组成。

4. 调胃消滞丸:由紫苏叶苍术()羌活防风白芷薄荷前胡(姜汁制)陈皮()神曲乌药(醋制)半夏()砂仁、豆蔻、茯苓、草果、枳壳、广藿香、川芎(酒蒸)木香香附(四制)甘草

5. 藿香正气水(颗粒、片、合剂、口服液、滴丸、胶囊、软胶囊):由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白芷、厚朴(姜制)、大腹皮、生半夏、陈皮、苍术、茯苓、甘草浸膏组成、片、颗粒、滴丸、口服液、软胶囊由前面药物组成)

6. 纯阳正气丸:由广藿香、丁香、肉桂、土木香、麝香、朱砂、冰片、雄黄、硝石(精制)、硼砂、金礞石(煅)、陈皮、半夏()、苍术、白术、茯苓组成。

7. 保济丸:由广藿香、苍术、白芷、化橘红、厚朴、菊花、蒺藜、钩藤、薄荷、茯苓、薏苡仁、神曲茶、稻芽、木香、葛根、天花粉。

8. 痧药:由麝香、蟾酥()、冰片、大黄、雄黄、苍术、丁香、天麻、朱砂、麻黄、甘草组成。

9. 清暑益气丸:由炙黄芪、人参、白术(麸炒)、葛根、苍术(米泔炙)、升麻、当归、麦冬、五味子(醋炙)、泽泻、黄柏、陈皮、青皮(醋炙)、六神曲(麸炒)、甘草组成。

10. 肝舒乐颗粒:由柴胡、茵陈、虎杖、蒲公英、马蓝草、白茅根、夏枯草、苍术、甘草组成。

11.泻痢消胶囊:由黄连(酒炙)、白芍(酒炙)、苍术(炒)、茯苓、泽泻、厚朴(姜炙)、木香、槟榔、陈皮、枳壳(炒)、吴茱萸(盐炙)、甘草组成。

12. 肾炎舒颗粒(片、胶囊):由生晒参(去芦)、菟丝子、黄精、枸杞子、苍术、茯苓、汉防己、白茅根、金银花、蒲公英组成。

13. 肾炎消肿片:由桂枝、苍术、陈皮、茯苓、香加皮、大腹皮、姜皮、冬瓜皮、益母草、泽泻、椒目、黄柏组成。

14. 风湿痛药酒 :由石楠藤、麻黄、桂枝、小茴香、苍术、羌活、白芷、蚕砂、猪牙皂、泽泻、乳香、没药、川芎、当归、牡丹皮、苦杏仁、香附、木香、陈皮、枳壳、厚朴、菟丝子、补骨脂、黄精、石耳、白术、山药组成。

15. 附桂风湿膏:由生姜、鲜葱、生附子、生草乌、肉桂、吴茱萸、桂枝、北细辛、麻黄、干姜、羌活、独活、苍术、川芎、白芷、防风、生南星、生白附子、山柰、乳香、没药、当归、冰片、薄荷脑、肉桂油、木香、厚朴、丁香、陈皮、甘草、地黄、杜仲、川牛膝、千年健、骨碎补、地枫皮、锁阳、韭菜子、淫羊藿、水杨酸甲酯。

16. 狗皮膏:由    生川乌、生草乌、肉桂、官桂、羌活、独活、青风藤、香加皮、防风、铁丝威灵仙、苍术、蛇床子、麻黄、高良姜、小茴香、白芷、丁香、木瓜、油松节、当归、赤芍、苏木、大黄、续断、川芎、乳香、没药、冰片、樟脑组成。

17. 祛风舒筋丸:由制川乌、制草乌、桂枝、麻黄、防风、威灵仙、木瓜、秦艽、海风藤、青风藤、穿山龙、老鹳草、茄根、骨碎补(炒)、牛膝、茯苓、苍术(炒)、甘草组成。

18. 国公酒:由羌活、独活、防风、五加皮、苍术(炒)、川芎、白芷、广藿香、天南星(矾炙)、木瓜、白术(麸炒)、槟榔、厚朴、枳壳(麸炒)、陈皮、青皮(醋炒)、乌药、佛手、红花、牡丹皮、紫草、红曲、当归、白芍、补骨脂(盐炙)、枸杞子、牛膝、麦冬、玉竹、栀子组成

19. 当归拈痛丸:由羌活、茵陈、猪苓、泽泻、黄芩、苦参、防风、升麻、葛根、白术(炒)、苍术(炒)、党参、当归、知母、甘草组成。

20. 湿热痹颗粒(片):由苍术、黄柏、粉萆薢、薏苡仁、汉防己、连翘、川牛膝、地龙、防风、威灵仙、忍冬藤、桑枝组成。

21. 通痹片(胶囊):由制马钱子、白花蛇、蜈蚣、全蝎、地龙、僵蚕、乌梢蛇、麻黄、桂枝、附子、制川乌、桃仁、红花、没药(制)、穿山甲(制)、延胡索(制)、丹皮、阴行草、大黄、王不留行、鸡血藤、川牛膝、续断、羌活、独活、苍术(炒)、防风、天麻、苡米、路路通、木瓜、伸筋草、人参、黄芪、当归、白术(炒)、香附(酒制)、广木香、枳壳、砂仁、朱砂组成。

22. 妙济丸:由黑木耳(醋制)、龟甲(制)、土茯苓、川牛膝(酒蒸)、杜仲(盐炒)、续断、当归、白芍(酒炒)、川芎、木瓜、苍术、小茴香(盐炒)、木香、丁香、母丁香、乳香(制)、茯苓组成。

23.痰饮丸:由附子()、肉桂、苍术、白术()、紫苏子()、莱菔子()、干姜、白芥子()、炙甘草组成。

24. 香砂平胃丸:由苍术、厚朴(姜制)、木香、砂仁、陈皮、甘草组成。

25. 和中理脾丸:由白术(麸炒)、苍术(米泔炙)、党参、茯苓、陈皮、法半夏、厚朴(姜炙)、枳壳(去瓤麸炒)、砂仁、豆蔻、香附(醋炙)、木香、广藿香、南山楂、六神曲(麸炒)、麦芽(炒)、莱菔子(炒)、甘草组成

25. 胃得安片:由白术、苍术、茯苓、绿衣枳实、木香、厚朴、紫河车、甘草、神曲、麦芽、姜半夏、陈皮()、香附()、川芎、草豆蔻、槟榔、莱菔子、瓜蒌、泽泻、黄芩、黄柏、马兰草、干姜、山姜子、海螵蛸组成。

26. 御制平安丸:由苍术()、厚朴()、陈皮、枳实()、沉香、木香、檀香、丁香、红豆蔻、白豆蔻、草豆蔻、肉豆蔻、山楂()、老范志万应神曲、麦芽()、甘草组成。

27. 舒肝平胃丸:由苍术、厚朴(姜炙)、枳壳(麸炒)、法半夏、陈皮、槟榔(炒焦)、炙甘草组成。

28. 如意金黄散:由黄柏、大黄、姜黄、白芷、天花粉、陈皮、厚朴、苍术、生天南星、甘草组成。

29.九圣散:由黄柏、苍术、乳香、没药、轻粉、红粉、紫苏叶、薄荷、苦杏仁组成。

30. 乌蛇止痒丸:由当归、人参须、蛇床子、乌梢蛇、苍术、牡丹皮、苦参、黄柏、人工牛黄、蛇胆汁、防风组成。

31. 妇科白带膏:由白术(炒)、苍术、党参、山药、陈皮、柴胡、车前子、荆芥、白芍、甘草组成。

32. 小儿清感灵片:由羌活、黄芩、荆芥穗、防风、苍术(炒)、白芷、川芎、葛根、牛黄、地黄、苦杏仁(炒)、甘草组成。

33. 小儿百寿丸:由钩藤、薄荷、僵蚕(麸炒)、胆南星(酒炙)、天竺黄、牛黄、朱砂、木香、砂仁、陈皮、茯苓、苍术(制)、山楂(炒)、六神曲(麸炒)、麦芽(炒)、滑石、桔梗、甘草组成。

34. 小儿泄泻停颗粒:由大黄、大黄(制)、苍术、羌活、制川乌、车前子、甘草组成。

35. 复方消食颗粒:由苍术、白术、薏苡仁 、广山楂、神曲茶、饿蚂蝗组成。

36. 小儿香橘丸:由白术(麸炒)、茯苓、薏苡仁(麸炒)、白扁豆(去皮)、山药、莲子、苍术(米泔炒)、六神曲(麸炒)、山楂(炒)、麦芽(炒)、陈皮、木香、厚朴(姜炙)、枳实、香附(醋制)、砂仁、半夏(制)、泽泻、甘草组成。

37. 颈复康颗粒:由黄芪、党参、白芍、威灵仙、秦艽、羌活、丹参、花蕊石(煅)、王不留行(炒)、川芎、桃仁(去皮)、红花、乳香(制)、没药(制)、土鳖虫(酒炙)、苍术、石决明、葛根、地龙(酒炙)、生地黄、黄柏组成。

38. 麝香壮骨膏:由药材浸膏(将八角茴香、山柰、生川乌、生草乌、麻黄、白芷、苍术、当归、干姜粉碎成粗粉,用90%乙醇制成相对密度约为1.3的浸膏)、麝香、薄荷脑、樟脑、冰片、豹骨、水杨酸甲酯、盐酸苯海拉明、硫酸软骨素组成。

39. 腰痛宁胶囊:由马钱子粉(调制)、全蝎、乳香、没药、土鳖虫、僵蚕、川牛膝、苍术、麻黄、甘草组成。

40. 伤风停胶囊:由麻黄、荆芥、白芷、苍术()、陈皮、甘草组成。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黄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205:289

[2]Yosioka I.etal. Chem Pharm Bull. 1959.7:319

[3]高桥真太郎. . 药学杂志(日).1959.794:544

[4]西川洋一.. 药学杂志(日). 1976.969:1089

[5]吉冈一郎.. 药学研究(日) . 1969.32:563

[6]矢原正治. .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8.101:51

[7]王玉玺. . 中药材,1990.137:36

[8] 吉冈一郎. . 药学研究(日),1976.9610:1229

[9]付舜谟. . 植物分类学报,1981.19(2):195

[10] 西川洋一. . 药学杂志(日),1976.9611:1322

药理作用:

[1]赵爱梅,光明中医.2009.24.(1):181

[ 2] 青木俊二. 苍术还有效成分B-桉叶醇及茅苍术醇对肠道平滑肌的

作用[ J] . 国外医学. 中国中药分册. 1991. 13( 2) : 59

[ 3] 张军. 关苍术成分TDEYA 对实验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 J] . 国外

医学. 中国中药分册. 199618( 5) : 46

[ 4] 李伟. 郑天珍. 苍术对大鼠离体小肠. 结肠收缩活动的影响[ J] .

药药理与临床. 2000. 16( 5) : 20 )27

[ 5] 张秋花. 苍术的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 J] . 李时珍国药研究.

1997. 8( 6) : 505 ) 506

[ 6] 李曼玲. 苍术的化学药理研究进展[ J ]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2. 9( 11) : 80 ) 82

[ 7] 周德文. 苍术的药理和药效.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6. 11 (3 ) :

120

[ 8] 高斌. 杜文. 苍术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J ] . 中国中医药科技.

1998. 5( 3) : 162

临床试验:

[1]兰州医学院附属二院呼吸组.中华内科杂志.1976.(5):285

[2]晋囊.临床验方集锦(续一).1.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42

[3]济南市儿童医院佝偻病防治组..赤脚医生杂志.1979.(10):14

[4]刘树芬..中药通报.1986.11(11):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