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大叶千斤拔 > [英文版]
【药物名称】 大叶千斤拔
【拼音名称】 Dayeqianjinba  
【英文名称】 Largeleaf Flemingia Root  
【拉丁名】 Radix Flemingiae Macrophyllae  
【科属分类】 豆科
【功效分类】 祛风湿药
【药物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别名】 大猪尾,千斤力,千金红,红药头,白马屎。  
【来源】

为豆科植物大叶千斤拔Flemingiamacrophylla(Wall.)Merr.的根。

 

 
【植物形态】

直立半灌木。嫩枝密生黄色短柔毛。叶柄有狭翅,被短柔毛;三出复叶,顶生小叶宽披针形,长620cm,宽2.59cm,先端渐尖,具短尖,基部圆楔形,上面几无毛,下面沿叶脉有黄色柔毛,基出脉3条,侧生小叶较小,偏斜,基出脉2条。总状花序腋生,花多而密,花序轴及花梗均密生淡黄色短柔毛;花萼钟状,萼齿5,披针形,最下面1齿较长,外面有毛;花冠紫红色;雄蕊10,二体;子房有丝状毛。荚果椭圆形,褐色,有短柔毛。种子12颗,球形,黑色。

 
【分布】

分布在中国云南、贵州、四川、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

 
【采集加工】 秋季采根,抖净泥土,晒干。  
【药材性状】

根较粗壮,多有分枝,表面深红棕色,香气较浓厚,有稍突起的横长皮孔及细皱纹,近顶部常成圆肩膀状,下半部间见须根痕;质坚韧,不易折断。横切面皮部棕红色,木部宽广,有细微的放射状纹理。香气较浓厚,味微甘、涩。

 
【生态学】 常生长于旷野草地上或灌丛中,山谷路旁和疏林阳处亦有生长,海拔200-1 500米。  
【化学成分】 叶及花中含有千金拔色烯査耳酮(fleminginCDEF 。树皮中含有羽扇豆醇(lupeol),α-香树脂醇(α-amyrin),谷甾醇(sitosterol),原失车菊素(procyanidin),谷甾醇葡萄糖苷(sitosterol glucoside)。木质部中还含有5724-四羟基异黄酮(5724-tetrahydroxyisoflavone[1]  
【药理作用】

抗血栓作用:给大鼠连续灌服大叶千斤拔提取物(12g/kg30g/kg7d),测定血液流变学相应指标。大叶千斤拔提取物对大鼠血栓形成具有较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1]

 

 
【临床试验】  
【药性】

味甘、淡,性平。

 
【功效与主治】 祛风湿,益脾肾,强筋骨。用于风湿骨痛,食少,腹胀,阳痿,月经不调,带下气虚足肿,腰肌劳损,四肢痿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或浸酒。外用:研末撒;或捣烂外敷。

 
【使用注意】  
【传统用法】

1. 治慢性气管炎  大叶千斤拔30g,苏子15g,白芥子10g,莱菔子12 g。水煎服。(《中国民间生草药原色图谱》)

2.治风湿性关节炎  大叶千斤拔30g,两面针9g。水煎服。(《香港中草药》)

3.治慢性腰腿痛  大叶千斤拔、龙须藤、杜仲各15g。水煎服。(《香港中草药》)

4. 治阳痿  天根不倒15g。泡酒服。(《贵州民间药物》)

5.治气虚脚肿  大叶千斤拔、黄芪各30g,川木瓜、牛膝各15g。水煎冲酒服。(《中国民间生草药原色图谱》)

6.治跌打损伤  大叶千斤拔、大罗伞、九节茶各30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7. 治外伤出血  大叶千斤拔根,研末撒布患处。(《云南中草药》)

8. 治骨折  大叶千斤拔鲜根,捣烂敷于患处。(《云南中草药》)

 
【毒理学】

急性毒性试验:取小鼠20只,雌雄各半,小鼠禁食24 h不禁水。将大叶千斤拔用蒸馏水配制成最大浓度药液,以最大给药体积(0.4 mL/10 g体重)的药液灌胃给药,24 h内给药3次,连续观察14天,记录动物体重、外观、食欲、行为活动、死亡等毒副反应情况结果小鼠体重正常增长,无任何毒副作用。测出大叶千斤拔的小鼠最大给药量为160.1g生药/kg体重,结果表明大叶千斤拔的毒性很小[1]

 
【制剂】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475(3167)

药理作用:

[1] 牛艳秋,关铭,靳丹虹.大叶千斤拔抗血栓实验研究长春医学[J].2007,5(1):3

临床试验:

毒理学:

[1]曾春兰等.大叶千斤拔的药理作用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1,17(7)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