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红花 > [英文版]
【药物名称】 红花
【拼音名称】 Honghua  
【英文名称】 Safflower  
【拉丁名】 Flos Carthami  
【科属分类】 菊科
【功效分类】 活血化瘀药
【药物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别名】 草红,刺红花,杜红花,金红花,红蓝花  
【来源】 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不带子房的管状花。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无毛,上部多分枝。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2cm,宽13cm,先端尖,无柄,基部抱茎,边缘羽状齿裂,齿端有尖刺,两面无毛;上部叶较小,成苞片状围绕状状花序。头状花序顶生,排成伞房状;总苞片数层,外层绿色,卵状披针形,边缘具尖刺,内层卵状椭圆形,白色,膜质;全为管状花,初开时黄色,后转橙红色;瘦果椭圆形,无冠毛或冠毛鳞片状。  
【分布】 要分布于中国河南、四川、新疆、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甘肃、云南。  
【采集加工】 57月间花冠有黄变红时择晴天早晨露水未干时采摘,阴干或晒干。  
【药材性状】 管状花长12cm;表面红黄色或红色。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狭条形,长58mm;雄蕊5,花药聚合成筒状,黄白色;柱头细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  
【生态学】 喜温暖干燥气候,耐寒、耐旱、耐盐碱、耐脊薄。发芽最适温度25,幼苗能耐-5。南方秋播生育期200-250d,北方春播生育期120d。以选向阳、地热高燥、土层深厚、中等肥力、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忌连作,花期忌涝。前作以豆科、禾本科作物为好,可与蔬菜间作。  
【化学成分】    本品花含红色的和黄色的色素,从中分离得到:红花甙(carthamin),前红花甙(precarthamin),红花黄色素(safflowyellow)AB,红花明甙(safflominA)A。又含多酚类成分: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加啡酸(caffeicacid),儿茶酚(cate-chol),焦性儿茶酚(pyrocatechol),多巴(dopa)。还含挥发性成分八十余种,已确定结构的有: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苯(benzene)1-戊烯-3-(pent-1-en-3-ol)3-已醇(3-hexanol)2-已醇(2-hexanol)(E)-2-已烯醛[(E)-2-hexenal]3-甲基丁酸(3-methyl butyric acid)2-甲基丁酸(2-methybutyric acid),乙苯(ethylbenzene),对二甲苯(p-xylene),邻二甲苯(o-xylene),苯乙醛(phenylacetaldehyde),壬醛(nonanal),松油烯-4-(terpinen-4-ol),马鞭草烯酮(verbenone),癸醛(decanal),苯并噻唑(benzothia-zole)(EE)-2,4-癸二烯醛[(EE)-2,4-decadienal],桂皮酸甲酯(methylcinnamate)1,23-三甲氧基-5-甲基苯(1,2,3-TCMLIBimethoxy-5-methylbenzene)α-(王古)(王巴)(α-copaene)1-二四碳烯(1-teTCMLIBadecene)α-柏木烯(α-cedrene),石竹烯(caryophyllene)(E)-β-金合欢烯[(E)-β-farnesene],葎草烯(humulene)β-紫罗兰酮(β-ionone)β-芹子烯(β-selinene),二氢猕猴桃内酯(dihydroactinidiolide)1-十五碳烯(1-pentadecene)β-荜澄茄烯(β-cadinene),石竹烯环氧化物(caryophyllene epoxide)1-十六碳烯(1-hexadecene)3-甲基丁酸-4,6-癸二炔-1-醇酯(deca-4,6-diyn-1-yl3-methylbutyrate)3-甲基丁酸-(Z)-8-癸烯-4,6-二炔醇-1-[(Z)-8-decene-4,6-二炔-1-醇酯[(EZ)-2,8-decadiene-4,6-diyn-1-yl 3-methyl butyrate][5]等。又含量最少的是带有苯环的和含硫的氨基酸。还含鼠李糖(rhamnose),阿拉伯糖(arabinose),木糖(xylose),葡萄糖(glucose),甘露糖(mannose),二十九烷(nonacosa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棕榈酸(palmitic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月桂酸(lauric acid)α,γ-二棕榈酸甘油酯(α,γ-dipalmitin),油酸(oleic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β-谷甾醇-3-O-葡萄糖甙(β-sitosterol-3-O-glucoside)。另含红花多糖,系由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与半乳糖(galactose)β-链联接的一种多糖。又含具降血压作用的丙三醇-呋喃阿糖-吡喃葡萄糖甙[propaneTCMLIBiol-α-L-arabinofu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e]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对心脏和冠脉流量的作用: 红花有轻度兴奋心脏、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1] 2)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的作用:  红花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等动物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2]。(3)对血管、血压和微循环的作用:红花有扩张血管作用,此作用与血管的功能状态和药物的剂量有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直接或部分对抗α-肾上腺素受体的作用而使血管扩张,并有较弱的直接收缩血管作用[3]

2.抗凝血:红花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强纤维蛋白溶解作用,还能抑制二磷酸腺苷或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作用[4]

3.对血脂的作用:红花油有降血脂作用。口服红花油可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家兔的血清总胆固醇、总脂、三酰甘油及非酯化胞肪酸水平,并可降低大鼠血清胆固醇,但增加肝内脂质及胆固醇[5]

4.对缺氧耐受能力的影响:红花注射液、醇提物、红花、红花黄色素均能显著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6-8]。红花对缺血乏氧性脑病有保护作用。红花浸出液腹腔注射对预防新生大鼠减压缺氧缺血后脑神经元的变性有强力的保护性[9]

5.对平滑肌的作用:红花煎剂对小鼠、豚鼠、兔与犬的离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煎剂静注对麻醉小鼠、猫与犬的在位子官都有兴奋作用。给药后能增加离体或在位子宫紧张性或节律性。红花对已孕子宫的作用比未孕者更为明显[10]

6.免疫活性和抗炎:红花黄色素降低血清溶菌酶含量,腹腔巨噬细胞和全血白细胞吞噬功能;使空斑形成细胞、脾特异性玫瑰花结形成细胞和抗体产生减少;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和超适剂量免疫法诱导的T细胞活化[11]

7.对神经系统作用:红花黄色素有较强的镇痛反应,且对锐痛及钝痛均有效。并能增强巴比妥类及水合氯醛的中枢抑制作用,其作用与用量成平行关系[12]。红花又能减轻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介质的代谢紊乱,使下降的神经介质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13]

 
【临床试验】

1.预防浅静脉留置针输注思他宁并发静脉炎:采用自制芦荟红花中药搽剂湿敷可明显降低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的发生率及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1]

2.慢性心力衰竭:确诊慢性心力衰竭病例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40ml加入5GS(NS)250ml静脉滴注,1/日;每疗程为14天;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23例,显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

3.扁平疣:每日用红花9g,沸水冲泡茶饮,连续10天为1个疗程,若4个疗程无效者停用。治疗36例。1个疗程治愈者2例,2个疗程治愈者18例,3个疗程治愈者12例,4个疗程治愈者1例,3例无效,治愈率为91.6%[4]

 

4.骨性关节炎:红花200g60度白酒1000ml,浸泡1周后过滤。用纱布蘸药液敷在疼痛部位,上面覆盖热毛巾或热水袋,每日2次,每次30min10天为1个疗程。结果:60例病人,显效58例,无明显效果2[5]

5.外伤性头痛: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4天。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不同头痛程度疗效上差异显著(P<0.01),轻度头痛疗效好于中度和重度,无论轻度、中度还是重度,治疗14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6]

6.椎基底动脉供血:采用红花注射液用于椎基底动脉供血结果:总有效率为91.67% [7]

7.褥疮:治疗组(23例)患者取适当卧位暴露患处,用无菌纱布蘸取红花酊(红花、冰片适量,置于75%酒精中浸泡至少3天,过滤,浓缩备用)覆盖于褥疮表面及周围皮肤,然后烤灯照射15min,每日3次。烤灯照射时以施者的手微感发热为宜,照射过程中纱布如有干燥,随时蘸取红花酊,保持创面湿润。对照组(20例)患者暴露患处,消毒褥疮周围皮肤,庆大霉素湿敷,烤灯照射15min,局部纱布覆盖。两组均为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结果:红花酊组治愈时间为(8.7±0.5)天,对照组治愈时间为(13.3±0.7)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红花酊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8]

8.急性脑梗死: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扩充血容量、降血脂、降血糖、对症及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并发糖尿病者用0.9%盐水)静滴,14日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对照组为66%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

 

 
【药性】  味辛,性温。归心、肝经。  
【功效与主治】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主治血瘀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心腹瘀阻疼痛,血热瘀滞斑疹紫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  
【使用注意】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忌用。  
【传统用法】

1. 聤耳,累年脓水不绝,臭秽:红花一分,白矶一两(烧灰)。上件药,细研为末,每用少许,纳耳中。(《圣惠方》)

2. 关节炎肿痛:红花炒后研末适量,加入等量的地瓜粉,盐水或烧酒调敷患处。(《福建药物志》)

3. 赤游肿半身红,渐渐展引不止:以红蓝花末,醋调敷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4. 子宫颈癌:红花、白矾各6g,瓦松30g。水煎,先熏后洗外阴部,每日1-2次,每次30-60min,下次加热后再用,每剂药可反复应用3~4d[《上海中医杂志》1984,9):9]

5. 逆经咳嗽气急:红花、黄芩、苏木各八分,天花粉六分。水煎空心服。 (《竹林女科》)

6. 噎嗝  红花(端午采头次者,无灰酒拌,湿瓦上焙干)、血竭(瓜子样者为佳)各等分。上为细末,用无灰酒一小盅入药在内,调匀,汤炖热徐徐咽下。初服二分,次日服三分或四分,三日服五分。 (《简便单方》)

7. 咽喉闭塞不通,须臾欲死:取红蓝花,捣绞取汁一升,渐渐服,以瘥为度。如冬月无湿花,可浸干者,浓绞取汁,如前服之。(《圣惠方》)

8. 肿毒初起,肿痛不可忍者:用红花、川山甲〔炒)各五钱,归尾三钱,黄酒二盅,煎一盅。调阿魏五分,麝香五厘服。(《外科大成》)

9. 跌打及墙璧压伤:川麻一分,木香二分,红花三分,甘草四分。均生用,研末,黄酒送下。 (《急救便方》)

10. 妇人血积癥瘕,经络涩滞:川大黄、红花各二两,虻虫(去翅足)十个。上取大黄七钱,醋熬成膏和药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丸,食后温酒下,日三服。(《济阴纲目》)

11. 痛经:红花6g,鸡血藤24g。水煎调黄酒适量服。(《福建药物志》)

12. 产后血晕心烦闷:红蓝花二两,紫葛一两,芍药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后再入生地黄汁半合,更煎六七沸,温服不拘时。(《普济方》红蓝花汤)

13. 堕胎恶血下泄,内逆奔心,闷绝不省人事:红蓝花()、男子发、陈墨、血竭、蒲黄等分为末。每服二三钱,童便、酒调服。 (《医级》红蓝散)  
【毒理学】 红花煎剂1g/kg小鼠腹腔注射,无毒性反应;1.2g/kg腹腔注射为最小中毒量;2g/kg腹腔注射为最小致死量;LD502.4±0.35g/kg腹腔注射及20.7g/kg灌胃。中毒症状有萎靡不振,活动减少,行走困难等[4]红花醇提取物的LD505.3g/kg静脉注射[5]5.4g/kg腹腔注射和5.53g/kg灌胃,当剂量增加至7g/kg腹腔注射或9g/kg灌胃时,小鼠则100%死亡。中毒症状为活动增加、行动不稳、呼吸急促、竖尾、惊厥、呼吸抑制死亡等[6]。亦有报道红花黄色素8g/kg灌胃无明显中毒症状[5]。用6%红花粉饲料喂养小鼠一个月以上时体重正常;用8%~10%红花粉时则体重减轻;加大剂量均可引起死亡[4]。家兔每日灌胃0.55g/kg10d,及混入饲料中喂养幼龄大鼠,每日摄入量约0.015g/kg~1.5G/kg,连续给药3个月。结果血象和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心、肝、肾、胃肠等脏器的形态也未发现异常[3,7]。细菌突变实验表明,红花提取液有明显的致突变作用[1]  
【制剂】

1.疏痛安涂膜剂:由透骨草、红花、伸筋草、薄荷脑组成。

2.瘀血痹颗粒(胶囊):由乳香(炙)、没药(炙)、威灵仙、丹参、川芎、当归、红花、川牛膝、姜黄、香附(炙)、炙黄芪组成。

3.麝香抗栓胶囊(丸):由麝香、羚羊角、黄芪、豨莶草 、忍冬藤、鸡血藤、络石藤、地黄、当归、红花、赤芍、乌梢蛇、地龙、葛根、全蝎、僵蚕、水蛭(制)、大黄、三七、川芎、天麻、胆南星组成。

4.冠脉宁片:由丹参、葛根、延胡索(醋制)、郁金、血竭、乳香()、没药(炒)、桃仁(炒)、红花、当归、鸡血藤、制何首乌、黄精(蒸)、冰片组成。

5.心宁片:由丹参、川芎、降香、三七、红花、赤芍、槐花组成。

6.血府逐瘀口服液(胶囊):由桃仁(炒)、红花、地黄、川芎、赤芍、当归、牛膝、柴胡、桔梗(麸炒)、甘草组成。

7.冠心康颗粒:由丹参、红花、赤芍、川芎、降香组成。

8.精制冠心胶囊(颗粒、片):由丹参、红花、川芎、赤芍、降香组成。

9.乐脉颗粒:由丹参、川芎、赤芍、红花、香附、木香、山楂组成。

10.舒心降脂片:由紫丹参、山楂、桃仁、红花、赤芍、虎杖、鸡血藤、薤白、降香、葛根、荞麦花粉组成。

11.麝香心脑乐片:由丹参、人参茎叶总皂苷、葛根、郁金、红花、三七、淫羊藿、麝香、冰片组成。

12.尿塞通片:由王不留行、川楝子、败酱、小茴香、陈皮、白芷、丹参、桃仁、红花、泽兰、赤芍、黄柏、泽泻组成。

13.心脑康胶囊:由丹参、赤芍、川芎、红花、九节菖蒲、郁金、远志、(蜜炙)、地龙、葛根、泽泻、制何首乌、枸杞子、鹿心粉、牛膝、酸枣仁(炒)、甘草组成。

14.舒心口服液(糖浆):由丹参、黄芪、红花、当归、川芎、三棱、蒲黄组成。

15.冠心静片:由丹参、三七、赤芍、川芎、红花、人参、玉竹、苏合香、冰片组成。

16.益心丸:由红参、附子(制)、红花、三七、冰片、麝香、安息香、蟾蜍、牛角尖粉、牛黄、珍珠组成。

17.山海丹胶囊:由黄芪(炙)、人参、三七、红花、川芎、葛根、山羊血粉、决明子、何首乌、灵芝、海藻、佛手组成。

18.脉络通颗粒:由党参、当归、丹参、红花、川芎、槐米、山楂、地龙、木贼、葛根、维生素C、柠檬酸、碳酸氢钠组成。

19.心可宁胶囊:由丹参、三七、红花、水牛角浓缩粉、冰片、蟾蜍、人参须组成。

20.活心丸:由人参、灵芝、红花、冰片、牛黄、麝香、蟾蜍、珍珠、熊胆、附子组成。

21.消栓通颗粒:由黄芪、当归、地黄、桃仁、赤芍、川芎、地龙、枳壳(炒)、三七、丹参、甘草、红花、牛膝、冰片组成。

22.脑安颗粒:由川芎、当归、红花、人参、冰片组成。

23.消栓胶囊(口服液):由黄芪、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地龙组成。

24.化癓回生片:由益母草、桃仁、红花、虻虫、三棱(醋炙)、水蛭、干漆(煅)、啊魏、延胡索(醋炙)、川芎、乳香(醋炙)、没药(醋炙)、五灵脂(醋炙)、蒲黄(炭)、苏木、降香、大黄、麝香、姜黄、香附(醋炙)、苦杏仁(炒)、紫苏子、小茴香(盐炒)、丁香、吴茱萸(甘草水炙)、肉桂、高良姜、花椒()、艾叶(炙)、两头尖、人参、当归、白芍、熟地黄、鳖甲胶组成。

25.中风回春胶囊(片、丸):由川芎(酒制)、丹参、当归(酒制)、川牛膝、桃仁、红花、茺蔚子(炒)鸡血藤、土鳖虫(炒)、全蝎、蜈蚣、地龙(炒)、僵蚕(麸炒)、木瓜、金钱白花蛇、威灵仙(酒制)、忍冬藤、络石藤、伸筋草组成。

26.脑脉泰胶囊:由红参、三七、当归、丹参、鸡血藤、红花、银杏叶、葛根、制何首乌、山楂、菊花、石决明、石菖蒲组成。

27.脑得生胶囊(丸、颗粒、片):由三七、葛根、红花 、川芎、山楂(去核)组成。

28.抗栓再造丸:由水蛭(烫)、丹参、三七、地龙、穿山甲(烫)、牛膝、大黄、桃仁、红花、土鳖虫、葛根、麝香、冰片、苏合香、牛黄、胆南星、全蝎、乌梢蛇、天麻、细辛、穿山龙、威灵仙、红参、黄芪、当归、何首乌、朱砂、草豆蔻、甘草组成。

29.益脑康复胶囊:由三七、赤芍、红花、川芎、血竭、葛根、豨莶草、地龙组成

30.活血壮筋丸:由制川乌、红花、血竭、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土鳖虫、地龙、全蝎、川牛膝、桂枝、人参组成。

31.地榆槐角丸:由地榆(炭)、槐角(蜜炙)、槐花(炒)、黄芩、大黄、当归、地黄、赤芍、红花、防风、荆芥穗、枳壳(麸炒)组成。

32.乳癖消胶囊(颗粒、片):由鹿角、鸡血藤、红花、三七、牡丹皮、赤芍、蒲公英、连翘、天花粉、玄参、夏枯草、漏芦、昆布、海藻、木香组成。

33.白癜风胶囊:由当归、桃仁、红花、丹参、紫草、川芎、香附、补骨脂、干姜、山药、黄芪、藜芦、白鲜皮、乌梢蛇、龙胆组成。

34.白蚀丸:由补骨脂、何首乌、灵芝、藜芦、紫草、丹参、红花、降香、牡丹皮、黄药子、苍术、龙胆草、海螵蛸、甘草组成。

35.百灵片:由当归、赤芍、牡丹皮、三七、桃仁、红花、防风、白芷、苍术、黄芪、马齿苋组成。

36.消银颗粒(片):由地黄、玄参、牡丹皮、金银花、大青叶、当归、赤芍、红花、苦参、白鲜皮、防风、牛蒡子、蝉蜕组成。

37.外搽百灵酊:由当归尾、没药、红花、苏木、红花、夹竹桃(叶)、白芷、白矾、马齿苋组成。

38.狼疮丸:由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黄连、大黄(酒炒)、桃仁(炒制)、红花、赤芍、丹参、生地黄、当归、浙贝母、玄参、蜈蚣(去头尾足)、蝉蜕、甘草组成。

39.妇科通经丸:由巴豆(制)、干漆(炭)、香附(醋炒)、红花、莪术(醋煮)、三棱(醋炒)、沉香、木香、艾叶(炭)、大黄(醋炒)、郁金、鳖甲(醋制)、黄芩、硇砂(醋制)、穿山甲(醋制)组成。

40.复方当归注射液:由当归、川芎、红花组成。

41.通经甘露丸:由当归、桃仁(去皮)、红花、三棱(麸炒)、莪术(醋炙)、牡丹皮、牛膝、大黄(酒炒)、干漆(煅)、肉桂(去粗皮)组成。

42.调经活血片:由当归、香附(制)川芎、赤芍、泽兰、红花、丹参、乌药、木香、吴茱萸(甘草水制)、延胡索(醋制)、鸡血藤、熟地黄、菟丝子、白术组成。

43.痛经宁糖浆:由香附(制)、当归(炒)、川楝子(炒)、延胡索(炒)、川芎(炒)、丹参、红花、白芍(炒)、炙甘草组成。

44.复方鸡血藤膏(鸡血藤膏):由滇鸡血藤、川牛膝、续断、红花、黑豆、糯米、饴糖组成。

45.安神赞育丸:由鹿茸、鹿角、鹿角胶、紫河车、龟甲、鳖甲(醋制)、山茱萸(酒制)、菟丝子、肉豆蔻(酒制)、锁阳、牛膝、枸杞子、续断、杜仲(盐制)、桑寄生、补骨脂(盐制)、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人参、白术(麸炒)、茯苓、甘草、黄芪、泽泻、酸枣仁(炒)、龙眼肉、远志(制)、琥珀、红花、西红花、鸡血藤、丹参、川牛膝、乳香(醋制)、没药(醋制)、香附(醋制)、延胡索(醋制)、柴胡、木香、沉香、陈皮、乌药、蒿本、紫苏叶、肉豆蔻(煨)、砂仁、橘红、地黄、北沙参、天冬、黄芩、黄柏、青蒿、白薇、秦艽 、鸡冠花、赤石脂(煅)、丝棉(炭)、血余炭、艾叶(炭)组成。

46.妇科回生丸:由人参、茯苓、白术(麸炒)、甘草、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青皮(醋炙)、陈皮、木香、乌药、香附(醋炙)、桃仁(去皮)、红花、牛膝、大黄、五灵脂(醋炙)、蒲黄、延胡索(醋炙)、三棱(麸炒)、苏木、乳香(醋制)、没药(醋制)、黑豆、高良姜、苍术、羌活、木瓜、山茱萸(酒炙)、地榆(炭)、米醋组成。

47.加味八珍益母膏:由益母草、人参、茯苓、白术(炒)、甘草、熟地黄、当归、赤芍、川芎、桃仁(制)、红花、丹参、泽兰、炮姜、香附(制)组成。

48.妇科万应膏:由当归、川芎、苏木、泽兰、茺蔚子、红花、九香虫、小茴香、青皮、干姜、葫芦巴(炒)、艾叶、石楠藤白芷、拳参、白蔹、桉油组成。

49.痛经宝颗粒:由肉桂、三棱、五灵脂、红花、当归、莪术、延胡索(醋制)、木香组成。

50.痛经片:由香附(醋制)、益母草、肉桂、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丹参、干姜(制)、青皮、木香、五灵脂、延胡索、红花、山楂(炭)、茺蔚子组成。

51.产妇安口服液:由当归、益母草、川芎、桃仁、红花、干姜(炮)、甘草组成。

52.新生化颗粒:由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益母草、干姜(炮)、炙甘草组成。

53.丹红化瘀口服液:由丹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柴胡、枳壳组成。

54.颈复康颗粒:由黄芪、党参、白芷、威灵仙、秦艽、羌活、丹参、花蕊石(煅)、王不留行(炒)、川芎、桃仁(去皮)、红花、乳香(制)、没药(制)、土鳖虫(酒炙)、苍术、石决明、葛根、地龙(酒炙)、生地黄、黄柏组成。

55.骨增生镇痛膏:由生川乌、生草乌、细辛、白芥子、干姜、羌活、猪牙皂、生半夏、生天南星、桉油、樟脑、雄黄、红花、川芎、当归尾、姜黄、骨碎补、栀子。

56.一枝蒿伤湿祛痛膏:由复方一枝蒿流浸膏(由雪上一枝蒿、生草乌、生川乌、生水半夏、生南星、红花、豨莶、羌活、独活、川芎、药用辣椒组成)、樟脑、冰片、薄荷脑、颠茄流浸膏、冬青油组成。

57.通络祛痛膏:由当归、川芎、红花、山柰、花椒、胡椒、丁香、肉桂、干姜、荜苃、大黄、薄荷脑、冰片、樟脑组成。

58.腰椎痹痛丸:由五加皮、桑寄生、千年健、骨碎补、续断、独活、制草乌、威灵仙、秦艽、海风藤、萆薢、当归、白芷、桃仁、红花、赤芍、防风、防己、桂枝组成。

59.通幽润燥丸:由大黄、熟大黄、火麻仁、苦杏仁(去皮炒)、郁李仁、桃仁(去皮)、红花、当归、枳壳(去瓤麸炒)、厚朴(姜炙)、木香、槟榔、黄芩、地黄、熟地黄、甘草组成。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上册).2.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376.

药理作用:

[1]高其铭.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12):758.

[2]天津医药工业研究所.陕西医药杂志,1980,(1):2.

[3]李世英.中华医学杂志,1979,59(9):550.

[4]首都医药基础组药理研究室.心脏血管疾病,1974,2(4):259.

[5]赵志功.河北省医学科学院院报,1981,(5):27.

[6]武汉市冠心病协作组.武汉新医药,1974,(2):26.

[7]天津医药工业研究所药理组\中药组.天津制药工业,1979,(2):1..

[8]黄正良.中草药,1985,16(10):459.

[9]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冠心病实验室.新医学(神经系统疾病副刊),1979,3(3):179.

[10]孙世锡.中华医学杂志,1955,41(5):443.

[11]陆正武.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6(5):261.

[12]黄正良.中草药,1984,15(8):348.

[13]Kuang P G.Am J Chin Med,1983, (11):217.

临床试验:

[1]吕艳.自制芦荟红花搽剂湿敷预防浅静脉留置针输注思他宁并发静脉炎的研究.广西中医药,2007,30(5)16.

[2]赵光. 红花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0.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10)68.

[3]曾宽. 医药产业资讯.番红花治疗中风82例体会.2006,3(14)289.

[4]段文立. 红花治疗扁平疣36例临床观察. 山西医药杂志,2002,31(3):264.

[5]邢跃萍,庄淑萍,丁美松. 红花治疗骨性关节炎.中国民间疗法,2006,14(5)23.

[6]张旸. 红花注射液治疗外伤性头痛112.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6)75.

[7]李莹. 红花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0例临床观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9)1403.

[8]范吾凤,刘杰,王式鲁. 自制红花酊湿敷治疗褥疮疗效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 12(15)1617.

[9]廉超玲,廉霞,范波胜. 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100例临床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9):35

毒理学:

[1]高其铭,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12)758

[2]武汉市冠心病协作组,武汉新医药,1974,(2):26

[3]黄正良,.中草药,1984,15(8):348

[4]张培琰,.兰州医学院报,1962,(1):35

[5]沈翠娟.山西医药杂志,1979,(1):35

[6]黄正良,,甘肃医药,1983,(4):22

[7]丁邦裕,.云南医药,1979,(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