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名称】 | 火炭母 | |
【拼音名称】 | Huotanmu | |
【英文名称】 | Chinese Knotweed Herb | |
【拉丁名】 | Polygoni Chinensis Herba | |
【科属分类】 | 蓼科 | |
【功效分类】 | 清热药 | |
【药物图片】 | 原植物图片 | 药材图片 |
![]() |
![]() |
|
【别名】 | 火炭毛,乌炭子,运药,地肤蝶,火炭星,火炭藤,野辣蓼。 | |
【来源】 | 为蓼科植物火炭母Polygonumchinense L.的地上部分。 | |
【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本。茎近直立或蜿蜒,无毛。叶互生,有柄,叶柄基部两侧常各有一耳垂形的小裂片,垂片通常早落;托叶鞘通常膜质,斜截形;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5~10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全缘,两面均无毛,有时下面沿脉有毛,下面有褐色小点。头状花序排成伞房花序或圆锥花序;花序轴密生腺毛;苞片膜质,卵形,无毛;花白色或淡红色;花被5裂,裂片果时增大;雄蕊8,花柱3。瘦果卵形,有3棱,黑色,光亮。 |
|
【分布】 | ||
【采集加工】 | 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
|
【药材性状】 | 茎扁圆柱形,有分枝,长30~100cm,节稍膨大,下部节上有须根;表面淡绿色或紫褐色,无毛,有细棱;质脆,易折断,断面灰黄色,多中空。叶互生,多卷缩、破碎,叶片展平后呈卵状长圆形,长5~10m,宽2~4 |
|
【生态学】 | 野生于沟边、村旁、园边肥沃潮湿处。喜温暖湿润环境,切忌干燥和大雨冲刷。土壤以疏松、肥沃的腐叶土最宜。 | |
【化学成分】 | 本品含丁香酸(syringic acid),没食子酸(gallic acid),芹菜素(apigenin),3,3′-二甲基鞣花酸(3,3′-dimethylellagic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异鼠李素 (isorhamnetin),咖啡酸(caffeic acid),槲皮素(quercetin),木犀草素(luteolin),没食子酸甲酯(gallicin),广寄生苷(avicularin)和3,4,8,9,10-无羟基-二苯并[b,d]吡喃-6-酮{3,4,8,9,10-pentahydroxy-dibenzo[b,d]pyran-6-one}[1],槲皮苷(quercitrin),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柚皮素(naringenin)[2]。 |
|
【药理作用】 |
1.抗菌:火炭母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炭疽杆菌、乙型链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和痢疾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1],醇提液或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杆菌和痢疾杆菌等也有较强抗菌作用[2]。 2.抗乙肝病毒:火炭母煎剂体外实验对乙型肝炎病毒DNA多聚酶抑制率达50%以上,降解乙肝病毒DNA的作用达25%以上[3]。 3.对平滑肌和骨骼肌的作用:火炭母煎剂对离体大鼠子宫有抑制作用;水提物对离体豚鼠回肠有收缩作用,对离体兔十二指肠可轻度增强其张力[4-6]。 4.降压:煎剂 5.中枢抑制:小鼠腹腔注射水提物 |
|
【临床试验】 | 1.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湿热痢) 火炭母30~40g,金香炉20~30g,葛根 2.治疗乳腺小叶增生 采摘火炭母叶子洗净晾干,取叶片10~20片置于白酒10mL混匀盛在紧闭的器皿中,入锅至水沸后10 min取出,待热度适宜时贴敷于乳房患处。每侧贴10张,重症者可贴满整个乳房,戴上稍紧胸罩即可。每日1次,连续10 d。严重者连续贴1个月。共观察确诊病例115例,痊愈102例,占88.7%,好转13例,占11.3%,总有效率100%[2]。 3.治疗慢性舌乳头炎 中药方剂1及其用法:火炭母 |
|
【药性】 | 味辛、苦,性凉;有毒。 |
|
【功效与主治】 |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平肝明目,活血舒筋。主治痢疾,泄泻,咽喉肿痛,白喉,肺热咳嗽,百日咳,肝炎,带下,痈肿,中耳炎,湿疹,眩晕耳鸣,角膜云翳,跌打损伤。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 |
【使用注意】 |
|
|
【传统用法】 |
1.化脓性中耳炎:火炭母捣烂取汁,过滤,经高压消毒后装于瓶中备用。滴耳,每日2次,每次2~3滴。(《福建药物志》) 2. 真菌性阴道炎:火炭母 3. 痈肿:鲜火炭母草 4. 湿疹:鲜火炭母草30~60g,水煎服;另取鲜全草水煎洗。(3~4方出自《福建中草药》) 5. 荨麻疹:火炭母鲜叶 6.治扁桃体炎:鲜火炭母30~60g,鲜苦蕺 7. 中暑:火炭母2份,海金沙藤,地胆草各1份,甘草适量,成人每次总量 8. 高血压:火炭母 9. 湿热黄疸:火炭母 10. 赤白痢:火炭母草和海金沙捣烂取汁,冲沸水,加糖少许服之。(《岭南采药录》) 11. 痢疾、肠炎,消化不良:火炭母、小凤尾、布渣叶各 12. 妇女带下:鲜火炭母60~90g,白鸡冠花3~5朵。酌加水煎成半碗,饭后服,每日2次。(《福建民间草药》) 13. 子宫颈癌:火炭母120g,茅莓 14. 小儿支气管炎:火炭母 |
|
【毒理学】 |
毒性:水提物 |
|
【制剂】 |
1. 腹可安片:由扭肚藤、救必应、火炭母、车前草、石榴皮组成。 2. 胃肠宁片:由布渣叶、辣蓼、火炭母、功劳木、番石榴叶组成。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谢贤强,吴萍,林立东,等.火炭母化学成分的研究.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7,15(5):450. [2]王永刚,谢仕伟,苏薇薇.火炭母化学成分研究.中药材,2005,28(11):1000. 药理作用: [1]湖南零陵地区卫生防疫站.561种中草药抗菌作用筛选报告.湖南医药杂志,1974,(4):50. [2]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中药志(第四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05. [3]张正.60种中草药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8,20(3):211. [4]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500. [5]Feng PC. J Pharm Pharmacol,1964,16(2):115. [6]HooperP A. J Pharm Pharmacol, 1955, 17(2):98. 临床试验: [1] 任国珍,何世东.火炭母复方为主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52例.广西中医药,2001,24(1):32. [2] 杨爱花.火炭母治疗乳腺小叶增生102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0):4496. [3] 赖应龙.中药火炭母治疗慢性舌乳头炎l5例的临床体会.肇庆医药,1999,32(2):33~34. 毒理学: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500. [2]Feng PC. J Pharm Pharmacol,1964,16(2):115. [3]HooperP A. J Pharm Pharmacol, 1955, 17(2):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