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名称】 | 苍耳子 | |
【拼音名称】 | Cang’erzi | |
【英文名称】 | Siberian Cocklebur Fruit | |
【拉丁名】 | Xanthii Fructus | |
【科属分类】 | 菊科 | |
【功效分类】 | 解表药 | |
【药物图片】 | 原植物图片 | 药材图片 |
|
|
|
【别名】 | 粘粘葵,白痴头婆,狗耳朵草,苍子棵,青棘子,菜耳。 | |
【来源】 | 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的带总苞的果实。 | |
【植物形态】 | 一年生草本。根纺锤状,分枝或不分枝。茎直立不分枝或少有分枝,下部圆柱形,上部有纵沟,被灰白色糙伏毛。叶互生;有长柄;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心形,近全缘,或有3~5不明显浅裂,长4~9cm,宽5~10cm,先端尖或钝,基出三脉,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被粗糙或短白伏毛。头状花序近于无柄,聚生,单性同株;雄花序球形,总苞片小,1列,密生柔毛,花托柱状,托片倒披针形,小花管状,先端5齿裂,雄蕊5,花药长圆状线形;雌花序卵形,总苞片2~3列,外列苞片小,内列苞片大,结成囊状卵形,2室的硬体,外面有倒刺毛,顶有2四锥状的尖端,小花2朵,无花冠,子房在总苞内,每室有1花,花柱线形,突出在总苞外。成热的具瘦果的总苞变坚硬,卵形或椭圆形,绿色,淡黄色或红褐色,外面疏生具钩的总苞刺,总苞刺细,基部不增粗;瘦果2,倒卵形。瘦果内含1颗种子。 | |
【分布】 | 全国各地均产。主产山东、江西、湖北、江苏等地。 | |
【采集加工】 | 秋季采收,晒干。 | |
【药材性状】 | 纺锤形或椭圆形,长1~1 |
|
【生态学】 | 生于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边、沟旁、田边、草地、村旁等处;也生长于干旱山坡或砂质荒地。 | |
【化学成分】 | 本品全草含苍耳甙,即β-谷甾醇葡萄糖甙(Strumaroside),黄质宁(Xanthinin),苍耳明(Xanthumin,是黄质宁的立体异构体),8-(3-异戊烯基)-5,7,3,4-四羟基黄酮[8-(3-Isopen-tenyl)-5,7,3,4-Tetrahydroxy-flavone],以及咖啡酸和1,4-二咖啡酰奎宁酸(1,4-Dicaffeoylquinic acid)。此外,尚含查耳酮衍生物,水溶性甙,葡萄糖,果糖,氨基酸,酒石酸,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硝酸钾,硫酸钙等[ 1 ]。 果实中所含挥发油主要以烷烃类物质为主,其次为烷醇类物质。而烯,醛类物质含量相对较少。倍半萜内酯化合物主要为愈创木烷型和裂愈创木烷型。包括苍耳亭(Xanthatin),苍耳明(Xanthumin),黄质宁(Xanthinin),苍耳醇(Xanthanol),异苍耳醇(Isoxanthanol),Xanth-inosin等。水溶性苷类主要有苍术苷(Atractyloside)与羧基苍术苷(Carboxyatractyloside)以及其它苷类衍生物等。脂肪油成分是苍耳子的主要组成,其含量在干燥果实中达到了9.2%。其脂肪酸中含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等,不皂化物中含有蜡醇(ceryl alcohol),β谷甾醇,γ谷甾醇,ε谷甾醇等。种仁中脂肪油组成为亚油酸,油酸,硬脂酸,棕榈酸等。酚酸类化合物包括6个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以及咖啡酸和阿魏酸等。其丙酮提取液中含噻嗪二酮(Thiazinedi-one)及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咖啡酸等。苍耳子还含有黄酮,如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等[ 2 ]。 |
|
【药理作用】 |
1.免疫调节:苍耳子对动物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使辅助型T细胞(TH)和抑制型T细胞(TS)细胞数减少,TH/TS比值也明显降低,对下丘脑和血浆中的β-内啡肽均有显著降低作用[1]。此外,苍耳子水煎液可抑制刀豆素A刺激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2受体,其抑制作用在用药早期就已产生,并非药物的细胞毒作用所致,提示苍耳子有抑制丝裂原刺激T细胞活性作用[2]。 2.降血糖:苍耳子中羧基苍术苷对正常大鼠、兔和犬,无论是注射或口服都有显著降血糖作用,并能降低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血糖升高[3]。苍耳子含的咖啡酸静脉注射能降低胰岛素耐受性糖尿病大鼠和链脲霉素性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且呈剂量依赖性作用,但对正常大鼠无此作用,另外咖啡酸还能降低经葡萄糖攻击的胰岛素耐受大鼠升高的血糖水平[4]。 3.抗过敏:苍耳子70%乙醇提取物抑制compound 48/80(N-甲基-对甲氧基苯乙胺和甲醛缩合产生的聚合物,具有促进组胺释放的作用)诱导的小鼠过敏性休克和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在体外能抑制compound 48/80诱导大鼠腹腔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和卵白蛋白诱导致敏大鼠腹腔肥大细胞释放β-氨基己糖酶,提示苍耳子具有抗速发型过敏反应作用[5]。 4.抗血栓形成:苍耳子提取物0.2g(生药)/ml能显著延长牛凝血酶凝聚人纤维蛋白原的时间,有明显抗凝血酶作用[6]。苍耳子75%醇提物显著延长电刺激麻醉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轻度延长凝血时间,不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7]。 5.抗氧化:苍耳子能有效地减少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组织过氧化脂质含量,避免有害物质对组织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作用。苍耳子还能增强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8]。 6.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苍耳子煎剂对离体蛙心和豚鼠心脏有抑制作用,并能扩张兔耳血管,对蛙血管则先扩张后收缩,苍耳子注射液,可使兔和犬血压短暂下降。苷类成分AA2(由苍耳子水浸剂中提取)对大鼠有轻度降血压作用,并能增强血管通透性[9]。 7.抗病毒:相当于生药量0.5g/ml的苍耳子乙醇提取液1:5或1:10稀释时,可抑制疱疹病毒的生长。在所用的药物浓度范围内,苍耳子提取液对正常细胞无毒害作用[10]。 8.抗菌:苍耳子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肺炎球菌、乙型链球菌和白喉杆菌等多种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1]。 9.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苍耳子75%醇提物显著抑制小鼠盐酸性溃疡形成,能明显对抗番泻叶引起的小鼠大肠性腹泻[12,13]。 10.抗癌:在配合化疗、放疗时,可增强杀伤癌细胞、抑制癌瘤增殖的作用,且苍耳子对EC瘤细胞有抑制作用[14]。 |
|
【临床试验】 | 1.骨质增生:取鲜苍耳叶适量洗净捣烂摊在小片塑料薄膜上,垫敷患处,包扎固定,干后更换新药,不拘次数(考虑及对皮肤的刺激,改为每晚敷药1次,翌晨取下,疗效不亚于前述方法)。共治疗29例,其中20例跟骨质增生敷药3~5天后疼痛消失,经3~5年追访,疼痛未复作。8例腰椎骨质增生敷药2~3次后,局部皮肤出现过敏症状而停止敷药,其中7例原有增生所致的疼痛在过敏症状消退的前后消失,但2~3月后,原病变部位又出现过疼痛,1例膝关节增生,敷药1次后局部出现过敏症状,过敏症状消退后,原有疼痛未减轻[1]。 2.急性乳腺炎:用苍耳子汤治(苍耳子15g,当归、川芎、益母草、泽兰各10g。水煎冲黄酒服,每日1剂)疗急性乳腺炎29例。结果:痊愈28例(均在2~5天内症状消失),好转1例,总有效率100%[2]。 3.儿童及青少年慢性鼻窦炎:先用呋嘛滴鼻液滴鼻,待鼻腔通畅后,再以苍耳子油苍耳子油(苍耳子用适量食油煎后,每ml油加入氢化可的松0.1mg、扑尔敏0.05mg)点鼻,同时口服自拟苍耳通窍汤(苍耳子、生石膏各12g,辛夷、白芷、赤芍、白术、白菊花、黄芩各9g,川芎6g,地龙4g,细辛、甘草各3g。如鼻塞流涕甚者,加桔梗以宣肺通窍,化浊除涕;窦腔内有液平者,加银花、鱼腥草、桔梗以清热排脓;失眠多梦者,加黄连、远志以清心安神。上药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0天为1疗程,连用1~2疗程,小儿用量酌减)。治疗组儿童及青少年慢性鼻窦炎106例。对照组62例:用呋嘛滴鼻液滴鼻,每日3次。同时服用抗生素7~10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17%,对照组为73.23%,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 4.小儿腹泻: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用苍耳子50g~70g,加水3000ml,清水浸泡30min后,用武火煎沸,沸后用文火煎15min。滤出药液,待药液凉至35℃~38℃,用温液浸浴患儿的小腿及足。每日3次,浸浴时,按摩足三里、上巨虚、太白、商丘等穴位。通过皮肤对药液的吸收及经络气通道的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对中度及重度脱水者,同时给予补液疗法。治疗小儿腹泻患者48例。对照组48例,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分别选用洁霉索、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丁胺卡那等静滴,必要时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4天为1疗程.两组1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46例,治愈率为95.77%;有效1例。有效率为2.15%;无效1例,无效率2.15%。对照组:治愈30例,治愈率62.5%;有效12例。有效率25%;无效6例,无效率12.5%。从结果来看,治疗组无论在止泻效果、起效时间、主症腹泻消失时间及痊愈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 [4]。 5.生殖器疱疹:苍耳子油(采取炒制去刺的苍耳子30g研为极细末,加麻油50g,文火煎开,再加冰片2g,研匀,调制成苍耳子油,用苍耳子油外每日外涂患处早晚各一次)治疗生殖器疱疹患者42例。对照组44例,用阿昔洛韦软膏外涂患处早晚各一次,两组疗程均为7天。结果:苍耳子油组总有效率90.48%,阿昔洛韦软膏组总有效率90.91%,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止疱、止痛、结痂、皮损痊愈的时间及疗效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5]。 6.萎缩性鼻炎:复方苍耳油(将温热的1000ml小麻油中加入籽粒饱满的打破的苍耳子160g,辛夷16g,细辛10g,浸泡24h后,再用文火煮沸到麻油熬至约800ml左右,冷却后过滤,瓶装备用。)每天滴鼻3~4次,1个月为1疗程,一般用药2~4个疗程。同时给患者口服抗生素及维生素AD,维生素E等西药)。治疗萎缩性鼻炎患者368例,显效127例,占34.5%,有效202例,占54.9%,无效39例占10.6%[6]。 |
|
【药性】 | 味苦、甘、辛,性温;有小毒。归肺、肝经。 | |
【功效与主治】 | 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痒。主治鼻塞不通,风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湿疹,疥癣。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 |
|
【使用注意】 | 本品有毒,剂量过大可致中毒,轻者表现为全身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继则出现头昏头痛,嗜睡或烦躁不安,心率增快或减慢,低热出汗,两颊潮红而口鼻周围苍黄或出现轻度黄疸,肝肿大。严重时可发生昏迷抽搐,休克,尿闭,胃肠道大量出血,或出现肺水肿以致呼吸、循环或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 |
【传统用法】 |
1. 急性毛囊炎、急慢性湿疹:苍耳子120g(打),苦参 2. 阴囊湿疹:苍耳子、蛇床子、甘草各 3.目暗、耳鸣:苍耳子半分。捣烂,以水 4. 鼻渊鼻流浊涕不止:辛夷仁半两,苍耳子二钱半,香白芷一两,薄荷叶半钱。上并晒干,为细末。每服二钱,用葱、茶,食后调服。(《济生方》苍耳散) 5. 大腹水肿,小便不利:苍耳子灰、葶苈子末等分。每服二钱,水下,每日二服。(《干金要方》) 6. 妇人风瘙瘾疹,身痒不止:苍耳花、叶、子等分。捣细罗为末,每服以豆淋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
|
【毒理学】 |
苍耳子的毒性成分可溶于水,其水浸剂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0.939/kg大鼠、小鼠、豚鼠和家兔不同途径给药的中毒症状基本相同,主要有活动减少,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呼吸不规则,死前呼吸极度困难并伴有阵发性惊厥。病理组织检查,肝脏有退行性变性或坏死;肾脏曲管上皮浊肿,管腔内有蛋白、管型;肺、脑充血水肿,心脏轻度浊肿,其中肝脏损害最严重,与四氯化碳(CCl4)损害相似,继发性脑水肿所致惊厥可能是死亡直接原因;动物中毒后发生的强烈性惊厥,也与极度低血糖相关[1]。25%苍耳子乳剂腹腔注射对家兔的绝对致死量LD100为10ml/kg;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7.5ml/kg[2]。AA2小鼠和大鼠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10mg/kg和4,6 mg/kg[7]。羧基苍术酸钾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10.7mg/kg[3]。羧基苍术甙小鼠腹腔注射、皮下注射和灌胃的LD50分别为2.9mg/kg,5.3mg/kg和350mg/kg[4]。 |
|
【制剂】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1:1011(总7085). [2]阮贵华,李攻科.苍耳子的化学成分及其分离分析研究进展.中成药,2008,30(3):421. 药理作用: 1]章育正,余上才,赵慧娟,等.苍耳子和细辛的免疫抑制作用.上海免疫学杂志,1993,13(6):334. [2]王龙妹,傅惠娣,周志兰.枸杞子、白术、细辛、苍耳子对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的影响.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0,9(3):172. [3]郑虎占,董泽宏,佘靖.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第三卷.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8: 2200-2213. [4]Hsu FL,Chen YC,Cheng JT.Caffeic acid as active principle from the fruit of Xanthium strumarium to lower plasma glucose in diabetic rats. Planta Med,2000,66(3):228. [5]戴岳,毕培曦,陈耀邦.苍耳子对速发型过敏反应的抑制作用.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2, 21(6):61. [6]欧兴长,丁家欣,张玲.126种中药抗凝血酶作用的实验观察.中草药, 1987,18(4):21. [7]张明发,沈雅琴,朱自平,等.辛温(热)合归脾胃经中药药性研究-抗血栓形成和抗凝作用.中国中药杂志,1997, 22 (11): 691. [8]樊景颇.苍耳子、细辛、枸杞子、白术对小鼠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中医药信息,1994,(2):48. [9]宋振玉,张凌云,谢明智,等.苍耳子的有毒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药学学报,1962, 9(11):678. [10]姜克元,黎维勇,王 岚.苍耳子提取液抗病毒作用研究.时珍国医国药,1997,8(3):217. [11]刘环香,傅适珍,张倩,等.复方苍耳子散提取物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9,19(6):347. [12]张明发,沈雅琴,朱自平,等.辛温(热)合归脾胃经中药药性研究(Ⅱ)抗溃疡作用.中药药理与临床,1997,13(4):1. [13]张明发,沈雅琴,朱自平,等.辛温(热)合归脾胃经中药药性研究(Ⅴ)抗腹泻作用.中药药理与临床,1997,13(5):2. [14]刘春安,彭明.抗癌中草药大辞典.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241. 临床试验: [1]王壮飞.苍耳叶外敷治骨质增生疗效观察,中医外治杂志,1992,3:19. [2]孙丹春.苍耳子汤治疗急性乳腺炎29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2):89. [3]李巧凤.苍耳子系列方治疗儿童及青少年慢性鼻窦炎106例——附单纯西药治疗62例对照.浙江中医杂志,2004,(08):338. [4]李秀华, 邵明翠 朱玉平.苍耳子药液浸浴治疗小儿腹泻48例临床观察,中医药研究,2001,17(3):22. [5]肖美芳, 黄捷.苍耳子油外用治疗生殖器疱疹临床观察,江西中医药,2004,(04):40. [6]韩桂亭, 房学贤,刘林.复方苍耳油治疗萎缩性鼻炎368例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13(6):345. 毒理学: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第一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071 [2]纪绍先,等.吉林医科大学学报,1962,(1):75 [3]Craig J C,et al. Phytochemistry,1976,15(7):1178 [4]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站.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3(6):3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