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荞麦 > [英文版]
【药物名称】 荞麦
【拼音名称】 Qiaomai  
【英文名称】 Wild Buckwheat Fruit  
【拉丁名】 Fagopyri Esculenti Fructus  
【科属分类】 蓼科
【功效分类】 消食药
【药物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别名】 花麦,乌麦,金荞麦,花荞,甜荞,荞子,三角麦。  
【来源】 为蓼科植物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的果实。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光滑淡绿色或红褐色有时生稀疏的乳头状突起。叶互生,下部叶有长柄,上部叶近无柄;托叶鞘短筒状,顶端斜而平截,早落;叶片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戟形,全缘,两面无毛或仅沿叶脉有毛。花序总状或圆锥状,顶生或腋生;花梗长;花淡红色或白色,密集;花被5深裂,裂片长圆形;雄蕊8,短于花被;花柱3,柱头头状。瘦果卵形,有三锐棱,长大于宽,顶端渐尖,黄褐色,光滑。  
【分布】 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采集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打下果实,晒干。  
【药材性状】 坚果三角状卵形或三角形,表面棕褐色,光滑,具3棱,棱锐利,先端渐尖,顶端有残存的3枚花柱,基部钝圆形,可见淡棕色的果柄痕。质硬,内有黄白色种子1枚,中轴胚合子叶发达,并合一起呈“S”形弯曲。胚乳白色,粉性。  
【生态学】 喜温喜湿,耐寒力弱,怕霜冻,抗旱能力较弱。  
【化学成分】 籽粒中含有三十碳六烯(squqlene),反-522-二烯-3β-豆甾醇(trans-522-dien-3β-stigmasterol)23S-甲基胆甾醇(23S-methylcholest)5--3β-豆甾醇(5-en-3β-stigmasterol)1013-十八碳二烯酸(10,13-octadecenic acid)8-十八碳烯酸(8-octadecen oic acid),十六酸甲酯(methyl palmitate),油酸(oleic acid)[1]。瘦果中含水杨酸(salicylic acid)4-羟基苯甲胺(4-hydroxybenzylamine)N-亚水杨基水杨胺(N-salicylidenesalicylamine)。种子含槲皮素(quercetin),槲皮苷(quercitroside),金丝桃苷(hyperoside),芸香苷(rutin),邻-和对-β-D-葡萄糖氧基苄基胺(o-and p-β-D-glucopyranosylo xy benzyl amine),油酸(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ic acid),及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和叶绿素(chlorophyll)。另外还含三种胰蛋白酶抑制剂TI1TI2TI4[2]  
【药理作用】

1.抗氧化:荞麦蛋白提取物可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在1.46.0 mg/ml浓度范围内,随着蛋白液浓度的增加,清除率近乎直线升高,而再增加蛋白液的浓度,清除率增加幅度下降,荞麦蛋白IC50分别为4.1mg/ml。对·OH也有一定的清除效果[1]

2.抗菌:采用四氮唑盐比色法检测其对HL60细胞的抑制率,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用DNA凝胶电泳法检测HL60细胞的凋亡,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该抑制剂作用于HL60细胞后引起的凋亡现象。说明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在体外能够明显抑制HL60细胞的增长,并诱导细胞凋亡[2]

3.镇痛抗炎:小鼠灌胃(0.20.4g/kg3天)热板法,扭体法小鼠灌胃(0.2 0.4g/kg7天)有镇痛抗炎作用[3]

4.降血糖、血脂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应用荞麦种子总黄酮(TFB)治疗高脂血症大鼠2g/kg10天,TFB具有抑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的升高和肝脂质过氧化作用,可使糖尿病小鼠2g/kg10 FBG降低,改善糖耐量(OGTT)但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明显高于实验对照组。TFB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加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4]。荞麦花总黄酮对血脂的影响表现在降低TG、低密度脂蛋白(LDL)、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特别是降低TGLDL更明显,表明TFB具有较强的调节血脂代谢的作用[8]

5.保肝:四氯化碳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肝脏指数、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TGTC,肝组织谷丙转氨酶(LGP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谷胱甘肽(GSH)等指标,采用光镜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SGPTLGPTTGTCMDA含量均明显降低,而GSH含量有所升高,同时SOD活力明显增强,TFB能明显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变化。荞麦总黄酮对四氯化碳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5]。荞麦花总黄酮不仅明显减少血清和肝组织MDA含量,也明显提高血清SOD活性,对肝组织SOD活性无明显影响[8]。荞麦多糖溶液对四氯化碳、扑热息痛所致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有明保护作用,但对硫代乙酰胺所致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无明显的保护作用[12]

6.抗氧化:研究荞麦种子提取物,荞麦新芽蔬菜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具有很强清除作用,而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弱。其清除DPPHIC50值为0.064mg/mL,当荞麦新芽蔬菜乙醇提取物浓度为0.15mg/mL时,羟自由基清除率达57.65%[6,7]。荞麦花叶总黄酮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10]。荞麦花粉黄酮是一种天然杭氧化剂,能防止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引起的鼠红细胞膜损伤[11]

7.降血糖:荞麦花总黄酮大鼠灌胃0.150.30.6g/kg连续12 周。明显改善糖耐量,并有剂量依赖性,对血清胰岛素影响不大,但能使胰岛素受体结合力明显升高,可能是通过增加胰岛素受体数量和()提高胰岛素与受体结合的敏感性,促进组织摄取葡萄糖等受体后效应而产生降糖作用的[8]

8.对心脏保护作用:荞麦花总黄酮灌胃( ig)给药(0.050.10.2 g/kg),连续12天。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肌肥厚组心脏重量指数,心肌纤维直径显著增加,心室总蛋白、RNA含量增高,心肌Ca2+、血管紧张素含量、肾素活性升高。TFB对甲状腺素所致心肌肥厚具有保护作用[9]

9.降压:以含荞麦粉的饲料饲养大鼠4星期,血压有轻度下降[13]。本品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有强大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可能是耐热的低分子物质[14]。从荞麦种子核心部分提取的一种三肽,对ACEIC5012.7umol/ L。实验表明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有抗高血压作用。

10.其他:从干燥荞麦种子提取的胰蛋白酶抑制剂[TI)共有3( T11TI2TI4 ),除对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外,T11 T12对糜蛋白酶尚有一定抑制作用。此外,这些T11对互生链格饱菌的孢子有萌发及菌丝体生长也有抑制作用[15] 荞麦花粉的水提取液具有和硫酸亚铁相似的杭缺铁性贫血作用,饮用水提取液35天的大鼠,生长发育良好,主要脏器未见损害[16]  
【临床试验】

1.小儿外感发热:治疗组以金荞麦治疗小儿外感发热50例,每日50g,水煎取汁,分4次口服。对照组以利巴韦林片治疗小儿外感发热50例,每日10mg/kg,分3次口服。2组体温超过38.5者,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每次10mg/kg。结果:治疗3天后,治疗组治愈率(72%)高于对照组(58%),总有效率则两组相近(分别为96%90%)。治疗组鼻塞、流涕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1]

2.小儿肺炎:对照组给予抗菌素(氨基苄青霉素、青霉素、红霉素以及抗病毒制剂等,同时给以对症治疗)治疗小儿肺炎220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金荞麦片,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治愈194(81%),有效34(14%),无效12(5%);对照组治愈114(52%),有效66(30%),无效40(1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

3.急性支气管炎:治疗组以金荞麦片治疗急性支气管炎67例,每次45片,每日3次,儿童用量酌减。对照组使用罗红霉素(儿童改为琥乙红霉素),每日2次和甘草合剂10ml(儿童使用肺力咳糖浆),每日3次,同时给予支持疗法。2组对有合并症者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7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咳嗽,肺部啰音和胸片变化等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消失上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组治疗天数为8.76天,对照组为8.49天,也无明显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全部观察病例均治愈[3]  
【药性】 味甘、微酸,性寒。  
【功效与主治】

健脾消积,下气宽肠,解毒敛疮。主治泄泻,痢疾,绞肠痧,疱疹,丹毒,痈疽,发背,瘰疬,烫火伤。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或制面食服。外用适量,研末掺或调敷。不宜久服。  
【使用注意】 不宜生食、多食。脾胃虚寒者禁服。  
【传统用法】

1.疮疹病重,肌体溃腐,脓血秽腥:荞麦粉厚布席上,令病人辗转卧之,不数日间,疮痴自脱,亦无瘫痕。(《宝庆本草折衷》)

2.发背痛不可忍:荞麦面、葱、蜜,捣涂疮上立止。(《种杏仙方》)

3.疮头黑凹:荞麦面煮食之,即发起。(《仁斋直指方》)

4.烫火烧:荞麦面炒黄色,以井华水调敷。(《奇效良方》)

5.小儿火丹赤肿:荞麦面醋调敷之。(《日用本草》引《兵部手集方》)

6.脚鸡眼:以葧荠汁同荞麦调敷脚鸡眼。三日,鸡眼疔即拔出。(《本草撮要》)

7.咳嗽上气:荞麦粉四两,茶末二钱,生蜜二两,水一碗,顺手搅千下,饮之,良久下气不止,即愈。(《儒门事亲》)

8.盗汗:荞麦粉早晨作汤圆,空心服,不用油盐。(《方症汇要》)

9.高血压病,紫瘫:鲜荞麦叶3060 g,藕节34个。水煎服。

10.慢性泻痢,妇女白带:荞麦炒后研末,水泛为丸。每服6g,每日2次。(9~10方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11.绞肠痧痛:荞麦面一撮,炒黄,水烹服。(《简便单方》)

12.小肠疝气:荞麦仁(炒,去尖)、胡芦巴〔酒浸晒干)各四两,小茴香()一两。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空心盐、酒下五十丸。两月大便出白脓,去根。(《纲目》引《孙天仁集效方》)  
【毒理学】  
【制剂】

1. 神农药酒:由寻骨风、防风杜仲、五加皮、络石藤、制草乌、独活、苍术、爬岩香威灵仙徐长卿伸筋草八棱麻山姜搜山虎八角枫、川芎、丹参当归大血藤、木香、红花、柴胡、鸡血藤、三百棒三七八角莲香茶荣虎杖蜘蛛抱蛋雄黄连算盘子根牛藤路路通钩藤菊叶三七、射干、拳参老虎蔸、木梳组成。

2. 急支糖浆:由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黄、前胡、紫菀、枳壳、甘草组成。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范铮,宋庆宝,强根荣,.荞麦籽粒石油醚萃取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林产化工通讯,2003,37(5):1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632(1277).

药理作用:

[1]张美莉,赵广华,胡小松. 荞麦蛋白和类黄酮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ESR研究.营养学报,2005,27(1):21.

[2]高丽,李玉英,张政.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对HL-60细胞的促凋亡作用.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7,15 (1):59. 

[3]林红梅、韩淑英,奕新段.甜荞麦种子提取物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3,5(3):290.

[4]韩淑英,吕华,朱丽莎.荞麦种子总黄酮降血脂、血糖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1,17(6):694.

[5]辛念,熊建新,韩淑英. 荞麦种子总黄酮对四氯化碳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第三军医 大学学报, 2005 ,27(14):1456.

[6]齐亚娟、林红梅、韩淑英.荞麦种子提取物对体内外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6(4):450.

[7]张志强,刘叶通,钱丽丽.乔麦新芽蔬菜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研究.粮油食品科技,2007,15(6):37.

[8]韩淑英,张宝忠,朱丽莎.荞麦花总黄酮对实验性大鼠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防治作用.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4):477.

[9]石瑞芳,韩淑英.荞麦花总黄酮对甲状腺素诱发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中药材,2006,29(3):269.

[10]储金秀,韩淑英,刘淑梅.荞麦花叶总黄酮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1):45.

[11]曹炜,宋纪蓉,尉亚辉.荞麦花粉黄酮对氧自由基致鼠红细胞膜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中国食品学报,2003,3(2):47.

[12]曾靖,张黎明,江丽霞.荞麦多糖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中药药理与临床,2005,21():29.

[13]Choe.C A,1992,116: 172869v.

[14]Suxuki. C A,1984, I00: 66746n.

[15]Dunaevsky Y E. CA,1994, 121:104168U.

[16]周玲仙.昆明医学院学报,1994,15(3):11.

临床试验:

[1]杨琳,汤建桥,周士伟,.金荞麦治疗小儿外感发热50例临床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05,14(7):644.

[2]李培国,邵兵,徐广范.金荞麦片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中国实用医药,2007,2(31):131.

[3]李建华,冯丕敏,李婷,.金荞麦片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