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玫瑰茄 > [英文版]
【药物名称】 玫瑰茄
【拼音名称】 Meiguiqie  
【英文名称】 Roselle Calyxx  
【拉丁名】 Hibisci Sabdariffae Calyx  
【科属分类】 锦葵科
【功效分类】 收涩药
【药物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别名】 红金梅,红梅果,洛神葵,洛济葵。  
【来源】

为锦葵科植物玫瑰茄Hibiscus sabdariffa L.的花萼。

 
【植物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茎淡紫色,无毛。叶异形;叶柄疏被长柔毛;托叶线形,疏被长柔毛;下部的叶卵形,不分裂,上部的叶掌状3深裂,裂片披针形,长28cm,宽515mm,具锯齿,先端钝或渐尖,基部圆形至宽楔形,两面均无毛;主脉35条,背面中肋具腺。花单生于叶腋,近无梗;小苞片红色,肉质,披针形,疏被长硬毛,近顶端具刺状附属物,基部与萼合生;花萼杯状,淡紫色,疏被刺和粗毛,基部1/3处合生,裂片5,三角状渐尖形;花黄色,内面基部深红色。蒴果卵球形,密被粗毛,果片5。种子肾形,无毛。

 
【分布】 中国的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均有分布,云南南部有栽培。  
【采集加工】 11月中下旬,叶黄籽黑时,将果枝剪下,摘取花萼连同果实,晒一天,待缩水后脱出花萼,置干净草席或竹箩上晒干  
【药材性状】 本品略呈圆锥状或不规则形,长2.54cm,直径约2cm,花萼紫红色至紫黑色,5裂,裂片披针形,下部可见与花萼愈合的小苞片,约10裂,披针形,基部具有去除果实后留下的空洞。花冠黄棕色,外表面有线状条纹,内表面基部黄褐色,偶见稀疏的粗毛。体轻,质脆。气微清香,味酸。  
【生态学】 喜温好气温12以下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不利,不耐霜冻。适应性强、耐旱、耐瘠性好,砂质或粘质土均可生长。  
【化学成分】

本品花含棉花色素,槲皮素(quercetin),柠檬酸(citric acid),木槿苷(hibiscitrin),苹果酸(malic acid),sabdartrin和生物碱(alkaloid[1]

 
【药理作用】

1.降压:玫瑰茄煎剂、醇提液、浸剂静脉注射能使正常麻醉犬血压急剧下降,维持作用时间较短。清醒肾性高血压犬每日口服玫瑰茄煎剂4g/kg,也能使血压下降。玫瑰茄煎剂对颈动脉窦加压反射,肾上腺素升压作用以及电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所引起减压反射均无影响。离体兔耳灌流未发现直接血管扩张作用,玫瑰茄的降压部位在神经末梢,其降压作用可部分被阿托品阻断[1,2]玫瑰茄花萼提取物连续服用21天后,先天性高血压实验鼠和正常血压试验鼠血压都有下降,其中先天性高血压实验鼠血压降低了11.7%。正常血压实验鼠血压也降低了5%~8%。玫瑰茄花萼的提取物对自发性高血压小鼠和Wistar大鼠抗高血压的效果,研究发现给予剂量5001000 mg/kg的玫瑰茄花萼浸提物能够显著的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小鼠和正常血压的Wistar-Kyoto大鼠的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对玫瑰茄水提物对I2K-1C肾血管性高血压小鼠降血压作用进行了研究,服用8周的I2K-1C肾血管性高血压小鼠与没有服用玫瑰茄水提物的相比,血压降低了20[3]

    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玫瑰茄提取物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缺糖缺氧样损伤及中毒性损伤所致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漏出能使其显著减少,表明对心肌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4]

3.抗氧化:研究表明在亚油酸和脂质模型试验中,玫瑰茄花萼的水提物对卵磷脂过氧化反应抑制率为62.8%,对亚油酸过氧化反应的抑制率为90%,表现出显著的抗氧化活性。玫瑰茄干花萼乙醇粗提物的3个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HS-E)、氯仿萃取部位(HS-C)和剩余部位(HS-R)的抗氧化活性,发现HS-E具有最强的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作用,HS-C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能力最强。玫瑰茄花萼中花青素的抗氧化能力,显示花青素是玫瑰茄的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它的抗氧化能力占整个玫瑰茄花萼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51%。玫瑰茄花萼水提物和玫瑰茄原儿茶酸具有很强的抑制Cu 导致小鼠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的作用。玫瑰茄花萼甲醇提取物具有比丁基羟基茴香醚和B一胡萝卜素更强的抗氧化性[3]

4.抗肿瘤:玫瑰茄中含有的原儿茶酸(PCA)具有非常好的抗癌效果,PCA对小鼠皮肤肿瘤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玫瑰茄原儿茶酸对12-O-十四烷酰佛波醇-13-乙酸酯诱导的皮肤癌具有抑制作用,经过PCA处理的小鼠与仅仅用苯并芘处理CD-1雌小鼠相比,皮肤肿瘤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小鼠皮肤肿瘤的数量也较少。PCA具有促进血癌细胞死亡的作用, PCA促进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成量效和时间依赖关系,PCA处理导致了HL-60细胞发生核小体间DNA发生破裂和形态发生变化的凋谢死亡特征。玫瑰茄花萼的花青素能促进血癌细胞HL-60凋谢死亡。玫瑰茄乙醇浸提物对结肠致癌化学物质氧化偶氮甲烷(AOM)和2-氨基-1-甲基-6-苯咪唑并[4,5-B]吡啶(PhlP)在F344大鼠体内诱导产生肠癌病灶的抑制效果,发现服用玫瑰茄浸提物的F344大鼠,与仅仅服用AOMPhlP相比,肠癌病灶数显著的减少。玫瑰茄花多酚提取物(HPE)能促进8种细胞死亡,在这其中HPE对胃癌细胞影响最大,0.95 mgml HPE可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的50%。原儿茶酸还能抑制不同的化学致癌物质的致癌作用,具有抑制化学致癌物氮-丁基-氮(4-羟丁基)亚硝酸胺致膀胱癌的作用,抑制二乙基亚硝酸胺致肝癌的作用,抑制4-硝基奎宁致口腔癌作用,抑制氮-甲基--硝基尿素致胃癌作用,抑制AOM致肠癌作用[3]

5.保肝:玫瑰茄干花萼80%乙醇提取物对亚砷酸钠导致小鼠肝损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玫瑰茄花萼水提物抑制硫唑嘌呤导致小鼠肝损伤的作用,服用玫瑰茄花萼水提物不仅可以防止硫唑嘌呤导致肝坏死,而且还极大程度上保持了肝功能的正常。玫瑰茄花萼提取物具有抑制四氯化碳导致的小鼠、Wistar大鼠和Wistar白化病大鼠肝损伤的作用。玫瑰茄花萼抑制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导致的肝损伤作用,通过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水平的检测评价,发现玫瑰茄花萼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和氯仿萃取部具有保护小鼠肝脏作用。玫瑰茄水提物对扑热息痛致小鼠肝毒性防护进行了研究,发现连续喝4周的水提液显著改善了小鼠的肝功能,玫瑰茄花色苷抑制扑热息痛诱导的小鼠肝毒性作用,200 mgkg剂量HAs使小鼠肝组织学和生物化学的肝损份恢复正常状态。玫瑰茄花青素(HAs)具有抑制t-BHP导致的小鼠肝中毒作用,研究表明通过检测LDHMDA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服用玫瑰茄花青素能显著的抑制t-BHP导致的肝损伤,组织病理学评价显示HAs还减少了t-BHP导致包括发炎、白细胞渗出、肝细胞坏死等肝损伤的发生率。另外,玫瑰茄花萼提取的PCA具有抑制t-BHP致小鼠肝损伤的作用。玫瑰茄原儿茶酸具有抑制脂多糖(LPS)导致小鼠肝损伤的效果,喂食PCA能减少肝脏中的LPS诱导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和血清中亚硝酸盐的总量上升,以及能显著降低血清中LSP诱导的ALTAST的水平升高。小鼠肝脏的组织病理学评价也显示服用PCA降低了LPS诱导的包括中性粒细胞浸润、充血、肝细胞肿胀等肝损伤的发生率[3]

6.降胆固醇、保护心血管:玫瑰茄花萼提取物(HSE)连续服用10周,抑制大白兔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服用高胆固醇加玫瑰茄提取物膳食组的大白兔的血清中甘油三酸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都比服用高胆固醇膳食组低,服用HSE的大白兔显著的减轻了动脉重度粥样硬化,组织病理学表明在大白兔血管,HSE减少了泡沫细胞生成和抑制平滑肌细胞移动和钙化,这表明HSE具有降血脂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活性。服用HSE小鼠能减少高果糖膳食组血清甘油三酸酯和高胆固醇膳食组胆固醇水平,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预防高果糖膳食组和高胆固醇膳食组小鼠各种高脂血症的发生。连续6周,剂量5001000mg/kgHSE和胆固醇一起服用,高胆固醇血症鼠血清中的胆固醇降低了22%和26%,血清的甘油三酸酯水平降低了33%和28%,血清的LDL水平降低了22%和32%。连续6周服用2505001000 mg/kgHSE,显著降低了TBARs水平(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3]

7.通便和利尿:喂食剂量800 mg/kg的玫瑰茄花萼水提物能导致小鼠湿粪便的显著增加,玫瑰茄花萼水提物的通便功能可能与其含有的类皂角苷化合物有关[3]

8.其它:玫瑰茄对家兔血脂含量无影响;玫瑰茄水提取物可抑制各种离体肌肉标本的张力(兔主动脉条、大鼠子宫节律性收缩,豚鼠气管条和大鼠横隔),兴奋静止的大鼠子宫和蛙直肠。5%10%两种浓度的玫瑰茄可使猫的血液磷脂升高,血浆中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酸性及碱性磷酸酶恢复到原来水平。玫瑰茄花萼具有抗致畸功能,发现玫瑰茄提取物对亚砷酸钠促使小鼠骨髓里的多染性红血球形成微核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玫瑰茄花萼水提物具有镇痛和退热的作用[3]

9.毒性:玫瑰茄花萼提取物具有低毒性,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量大于5000mg/kgWistar白化病大鼠(150g200g)喂食玫瑰茄水甲醇提取物发现,每天剂量150 mg/kg180mg/kg是安全的,而剂量更高可能会对肝造成伤害。服用玫瑰茄花萼的提取物剂量1.152.34.6g/kg的小鼠与没有服用的小鼠相比,体重和肾重明显下降,表明服用较高剂量玫瑰茄花萼提取物会对肾脏造成毒性伤害[3]。玫瑰茄煎剂小鼠一次腹腔注射LD503.05g/kg,口服LD50129g/kg。死前主要中毒症状为呼吸困难[1]

 
【临床试验】

笔者采用闽南地区民间中草药单方番石榴为主药,配伍玫瑰茄、乌梅、丹参组成的番石榴汤,在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14,取得较满意的治疗.

 
【药性】

味酸,性凉。归肺、肝经。

 
【功效与主治】

 敛肺上咳,降血压,解酒。主治肺虚咳嗽,高血压,醉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开水泡。

 
【使用注意】

玫瑰茄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胃酸过多的人,尽量不要饮用。 另外:它有利尿作用。肾功能不好的人,要适当饮用。

 
【传统用法】

在制药业方面,洛神花它用于制成抗菌剂、收敛剂、利胆剂、润滑剂、消化剂、利尿剂、润肤剂、通便剂、清凉剂、消散剂、镇静剂、健胃利和强壮剂而使用。最近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表明:洛神花原儿茶酸(PCA)能促进血癌细胞的灭亡;洛神花提取物(Rs)可抑制化学物质(AOM)致结肠癌化的作用;洛神花的多酚(HPE)能促进胃癌细胞的凋谢;洛神花的花青素(HAc)能促进血癌细胞的凋谢灭亡;洛神花的提取物能增加谷光甘肽(GSH)保护肝功能的作用;洛神花的花青素(HAc)还可以抑制药物致肝氧化伤害。洛神花提取物还能调节血压、改善睡眠。   

 
【毒理学】

玫瑰茄花萼提取物具有低毒性,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量大于5000mg/kgWistar白化病大鼠(150g200g)喂食玫瑰茄水甲醇提取物发现,每天剂量150 mg/kg180mg/kg是安全的,而剂量更高可能会对肝造成伤害。服用玫瑰茄花萼的提取物剂量1.152.34.6g/kg的小鼠与没有服用的小鼠相比,体重和肾重明显下降,表明服用较高剂量玫瑰茄花萼提取物会对肾脏造成毒性伤害[3]。玫瑰茄煎剂小鼠一次腹腔注射LD503.05g/kg,口服LD50129g/kg。死前主要中毒症状为呼吸困难[1]

 
【制剂】 缺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4:353(4357).

药理作用::

[1]郑幼兰,叶聚荣,林大杰,.玫瑰茄的降压作用.福建医药杂志,1980,(5):27.

[2]Ali MB.J Ethnopharmacol,1991,31(2):249.

[3]李升锋,刘学铭,陈智毅,. 玫瑰茄花萼营养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6, 27(10):129.

[4]张家新.玫瑰茄提取液对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2, 12(3):243.

临床试验::

[1]桂永洪,桂龙泽.内蒙古中医药[J]2011.30(10).

毒理学:

[1]李升锋,刘学铭,陈智毅,. 玫瑰茄花萼营养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6, 27(10):12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4:353(4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