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百部 > [英文版]
【药物名称】 百部
【拼音名称】 Baibu  
【英文名称】 Large Tuber Stemona Root  
【拉丁名】 Radix Stemonae Tuberosae  
【科属分类】 百部科
【功效分类】 止咳平喘药
【药物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别名】 大叶百部,大春根菜,虱蚤草,穿山薯,大百部。  
【来源】 为百部科植物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se Lour.、直立百部Stemonasessilifolia (Miq.) Miq.或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 (Bl.)Miq.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攀援草本。块根肉质,纺锤形或圆柱形,茎缠绕,叶通常对生;叶片广卵形,长830cm,宽2.510cm。基部浅心形,全缘或微波状;叶脉715条。花梗腋生,不贴生于叶片中脉上,花单生或23朵成总状花序,黄绿色带紫色条纹,花药附属物呈钻状或披针形。蒴果倒卵形而扁。  
【分布】 主产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药材性状】 长纺锤形或长条形,长824cm,直径0.82cm。表面淡黄棕色至灰棕色,具浅纵皱纹或不规则纵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至暗棕色,中柱较大,髓部类白色;味苦。

 

 
【生态学】 百部野生多半在荫蔽湿润的环境,经过人工引种栽培,喜阴特性不太明显。但是怕干旱,耐寒冷,喜上层深厚,因百部块根能伸至30厘米左右深的土层内。肥沃的、排水良好的腐殖壤上最好。  
【化学成分】

本品根含百部碱(stemonine),百部次碱(stenine),对叶百部碱(tuberostemonine),异对叶百部碱(isotuberostemonine),次对叶百部碱(hypotuberostemonine),氧代对叶百部碱(keto-tuberostemonine),滇百部碱(stemotinine),异滇百部碱(isostematinine),对叶百部醇碱(tuberostemonol),对叶百部酸胺(stemoamide),对叶百部螺碱(tuberostemvspimnine),二去氢对叶百部碱(didehydrotuberostemnnine)[1],对叶百部酮碱(tuberostemonone)[1,2],对叶百部烯酮(tuberostemoenone)N--对叶百部碱(N-oxy-tuberostemonine),异脱氢对叶百部碱(isodehydrotuberostemonine),脱氢对叶百部碱(dehydrotuberostemonine),氧化对叶百部碱(oxotuberostemonine)[2]

还含糖,脂类(lipide),蛋白质(protein)以及甲酸(formic acid),乙酸(acet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枸橼酸(citric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草酸(oxalic acid)[1]

 

 
【药理作用】

1.抗菌:百部煎剂及对叶百部酒精浸液对多种致病菌如肺炎球菌、乙型溶血型链球菌、脑膜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与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肺炎杆菌、鼠疫杆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以及霍乱弧菌、人型结合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蔓生百部水浸液在体外对某些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百部的醇浸剂(18010分钟内可将结核菌杀死。16%百部煎剂可使亚洲甲型流感病毒对小鼠的致病力下降90%0. 2 ml灌胃或0. 5 ml腹腔注射对感染该病毒的小鼠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和一定的预防作用。用鸡胚培养的新城病毒试验表明,百部能延长鸡胚寿命36小时。

2.杀虫止痒:5%50%醇浸液及水浸液对头虱、体虱、阴虱及动物虱均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其中醇浸液作用强。50%百部浸液体外20小时内可杀死鼠蛲虫。百部浸剂或50%煎剂对疥癣有一定疗效,亦常用于驱除肠道钩虫、蛲虫及阴道滴虫。百部、除虫菊制成的酊剂可作为较好的杀虫剂用于中药储藏[1]。另外,异原百部碱和新百部碱均具有一定的杀虫作用[2]

3.平喘止咳:实验研究表明直立百部、蔓生百部、对叶百部均具有止咳的功效[3],其70%乙醇提取物的止咳作用强弱趋势为直立百部最强,蔓生百部次之, 对叶百部较弱[4]。百部生物碱能降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对机械刺激引起豚鼠咳嗽有镇咳作用。离体豚鼠气管试验表明,百部还有平喘作用。临床应用百部糖浆或百部丸剂治疗小儿百日咳、慢性气管炎及肺结核等病症疗效满意。动物体内试验研究表明,新对叶百部碱和新斯替宁碱具有显著的镇咳作用[5]

4.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百部生物碱提取液对组胺所致的离体豚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有松弛作用,其作用缓和而持久。

5.其它:百部有一定的中枢镇静、镇痛作用。对叶百部中分离得到的3,5-二羟基-4-甲基联苯10mg/mL对小鼠类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及肝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99.7% 83.6%[6]

 

 
【临床试验】

1.难治性胸水:用百部二陈汤(百部、黄精、黄柏、板蓝根等)治疗反复发作性胸腔积液26例,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结果:经1个疗程治愈者16例,经2个疗程治愈者9例,1例病人恶性胸水患者3个疗程未愈,总有效率96.1%[1]

2.阴虱病:用百部60g,浸入95%酒精300ml3天后外用。嘱患者刮去阴毛及肛门周围的阴毛,外用于阴毛周围、阴囊、肛周,每日外涂4次,治疗1周,共治疗103例患者,用药最长时间2周痊愈,无毒副作用,嘱其预防知识,无一例复发[2]

3.宫颈糜烂:生百部30g,苦参30g,黄柏30g,金银花30g,黄连30g,土茯苓30g。共为细粉后,过细筛,把药粉装高温瓶内消毒,烘干后再加入枯矾,冰片各3g,灭滴灵30片粉碎,与上药混合装入瓶内备用。用药前先用11000的新洁尔灭棉球擦洗外阴及阴道,然后把干药粉上到宫颈上,21次,另外要勤换内裤。共治疗70例。结果:用药24次痊愈63例,4例症状减轻,3例无效[3]

4.手足癣:苦参百部洗汤(苦参50g,百部20g,黄柏15g,蛇床子20g,白藓皮30g,芥穗20g。每剂药物水浸泡半小时后以武火煮沸后,改以文火煎煮20min,将药水倒入盆中,待温时浸泡,每次浸泡15min,每晚1次,1周为1疗程,连用2疗程)治疗手足癣患者68例,治愈60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4]

5.术后咳嗽:自拟百部三参汤(百部、太子参、沙参、尾参、桑叶等。将上方按常规煎至50ml,待药水凉后取25ml装入雾化器内,对患者进行雾化吸入,维持20min,每日两次,每天1剂,治疗25天)治疗术后咳嗽患者32例,至于21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8%[5]

 

 
【药性】

味苦、微甘、性微温。归肺经。

 
【功效与主治】

润肺止咳,杀虫灭虱。主治新久咳嗽,肺痨,百日咳,蛲虫病,体虱。疥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外敷;或浸酒涂擦。

 
【使用注意】 脾胃虚弱者慎服。  
【传统用法】

1. 头癣:鲜百部30g,鲜松针60g,水煎。剃净头发,洗除患处白痂,再用煎液洗;继用松香、百草霜等量研取细粉,调茶油,涂患处。(《福建药物志》)

2. 发虱、阴虱:百部捣烂,按1:5比例浸于75%乙醇或米醋中12h,取浸出液涂患处。对家畜体虱亦有很好疗效。(《福建药物志》) 

3. 肺实鼻塞,不闻香臭:百部二两,款冬花、贝母(去心)、白薇各一两。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米饮调下。(《圣济总录》百部散)

4. 卒得咳嗽:生姜汁、百部汁和同合煎,服二合。(《肘后方》)

5. 肺寒壅嗽,微有痰:百部三两(),麻黄三两(去节),杏仁四十个(去皮尖,微炒,煮三五沸)。上为末,炼蜜丸如芡实大。加松子仁五十粒,糖丸之,含化大妙。(《小儿药证直诀》百部丸)

6. 诸般咳嗽:桔梗()、荆芥、紫苑()、百部()、白前()各二斤,甘草()十二两,陈皮(水洗去白)一斤。共为未,每服三钱,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医学心悟》止嗽散)

7. 肺结核空洞:蜜炙百部、白及各12g,黄芩6g,黄精15g。煎服。(《安徽中草药》)

8. 小儿百日咳:蜜炙百部、夏枯草各9g。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毒理学】  
【制剂】

1复方满山红糖浆:由满山红、百部、桔梗、远志、罂粟壳组成。

2润肺膏:由莱阳梨清膏、炙黄芪、党参、川贝母、紫菀(蜜炙)、百部(蜜炙)组成。

3强力枇杷露(胶囊):由枇杷叶、罂粟壳、百部、桑白皮、白前、桔梗、薄荷脑组成。

4三蛇胆川贝糖浆:由蛇胆汁、川贝母、枇杷叶、百部、麻黄、桑白皮、肿节风、牛白藤、白薇、桔梗、薄荷素油组成。

5止咳宝片:由紫菀、桔梗、前胡、百部、橘红、陈皮、枳壳、五味子、干姜、罂粟壳浸膏、荆芥、薄荷素油、甘草、氯化铵组成。

6、宁嗽露(糖浆):由麻黄、百部(蒸)、紫菀、苦杏仁、甘草组成。

7、止咳宁嗽胶囊:由麻黄(蜜炙)、荆芥、百部、紫菀()、款冬花(蜜炙)、前胡、白前()、苦杏仁()、桔梗、防风、陈皮组成。

8百咳静糖浆:由黄芩、陈皮、桑白皮、瓜蒌仁()、清半夏、天南星()、麻黄(蜜炙)、苦杏仁()、紫苏子()、桔梗、前胡、葶苈子()、黄柏、百部(蜜炙)、麦冬、甘草组成。

9、咳嗽枇杷糖浆:由枇杷叶、车前子、百部、苦杏仁、麻黄、薄荷脑、桔梗、

甘草组成。

10复方百部止咳糖浆(颗粒):由百部(蜜炙)、黄芩、苦杏仁、桑白皮、枳壳(炒)、天南星(制)、桔梗、陈皮、麦冬、知母、甘草组成。

11枇杷止咳颗粒:由枇杷叶、罂粟壳、百部、白前、桑白皮、桔梗、薄荷脑组成。

12止嗽化痰颗粒(丸):由桔梗、苦杏仁、葶苈子、款冬花(制)、前胡、川贝母、瓜蒌子、马兜铃(制)、百部(制)、石膏、知母、玄参、麦冬、天冬、紫苏叶、桑叶、密蒙花、陈皮、半夏(姜制)、枳壳(炒)、木香、罂粟壳、五味子(制)、大黄(制)、炙甘草组成。

13羊胆丸:由羊胆干膏、浙贝母、百部、白及、甘草组成。

14止咳枇杷颗粒(糖浆):由枇杷叶、桑白皮、白前、百部、桔梗、薄荷脑组成。

15橘红痰咳颗粒(煎膏、液):由化橘红、苦杏仁、半夏(制)、百部(蜜炙)、白前、五味子、茯苓、甘草组成。

16杏仁止咳糖浆:由杏仁水、百部流浸膏、远志流浸膏、陈皮流浸膏、桔梗流浸膏、甘草流浸膏组成。

17咳喘宁口服液:由麻黄、石膏、苦杏仁、桔梗、百部、罂粟壳、甘草组成。

18如意定喘片:由麻黄、苦杏仁、石膏、炙甘草、百部、枳实、紫菀、地龙、白果、远志、葶苈子、洋金花、蟾酥(制)、黄芪、党参、熟地黄、天冬、麦冬、枸杞子、蛤蚧、五味子(酒蒸)组成。

19、补金片:由鹿角胶、紫河车、龟甲胶、蛤蚧(去头、足)、蛤蟆油、鸡蛋黄油、乌梢蛇(去头,炒)、红参、当归、核桃仁、黄精(蒸)、麦冬、茯苓、陈皮、浙贝母、百部(蜜炙)、桔梗、白及组成。

20抗痨胶囊:由矮地茶、百部、白及、桑白皮、五指毛桃、穿破石组成。

21癣湿药水(鹅掌风药水):由土荆皮、蛇床子、大风子仁、百部、花椒、凤仙透骨草、吴茱萸、防风、蝉蜕、当归、侧柏叶、斑蝥组成。

22儿童咳液:由蓼大青叶、紫菀 、前胡、枇杷叶、桔梗、麻黄、苦杏仁、百部、甘草组成。

23、小儿百部止咳糖浆:由百部(蜜制)、桑白皮、黄芩、知母、苦杏仁、桔梗、天南星(制)、陈皮、枳壳(炒)、麦冬、甘草组成。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2:189 (7241).

[2]林文翰,付宏征.对叶百部的新化学成分研究.中国药学(英文版),1999,8(1):1.

药理作用:

[1]陈旭东. 百部、除虫菊酊驱虫、杀虫实验研究.时珍国药研究,1996,7 (4):27-28.

[2]Ye Y, Qin G W,Xu RS.Phytochemistry,1994,37(4):1205.

[3]中国药典一部.2005: 88.

[4]徐国钧,徐珞珊.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南方协作组,2.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55.

[5]Jiang RW,Hon PM,But PPH.Tetrahedron,2002,58(33):6705.

[6]Zhao W M,Qin G W,Ye Y.Phytochemistry,1995,38 (3):711.

临床试验:

[1]格日乐.中医治疗难治性胸水26例临床疗效观察.内蒙古中医药,2003,(6)11.

[2]李永洁.阴虱病103例治验.中国性科学,2006,15(1):35.

[3]罗华玉.生百部散治疗宫颈糜烂.河南中医,1997,17(4):249.

[4]闫慧军, 孔志凤.苦参百部洗汤治疗足癣68.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6):468.

[5]刘清明.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术后咳嗽32.湖南中医药杂志,2004,2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