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糯稻根 > [英文版]
【药物名称】 糯稻根
【拼音名称】 Nuodaogen  
【英文名称】 Stichy Rice Root  
【拉丁名】 Oryzae Glutinosae Radix  
【科属分类】 禾本科
【功效分类】 收涩药
【药物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别名】 糯稻根须,稻根须,糯谷根,糯稻草根。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糯稻Oryza sativea L. var. glutinosa Matsum.的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秆直立,圆柱状。叶鞘与节间等长,下部者长过节间;叶舌膜质而较硬,狭长披针形,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结合;叶片扁平披针形,长2560cm,宽515mm,幼时具明显叶耳。圆锥花序疏松,颖片常粗糙;小穗长毛,有芒或无芒;内稃3脉,被细毛;鳞被2,卵圆形;雄蕊6;花柱2,柱头帚刷状,自小花两侧伸出。颖果平滑,粒饱满,稍圆,色较白,煮熟后粘性较大。

 
【分布】

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

 
【采集加工】

 夏、冬二季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

全体集结成疏松的团状,上端有分离的残茎,圆柱形,中空,长2.56.5cm,外包数层灰白色或黄白色的叶鞘;下端簇生多数须根。须根细长而弯曲,直径1mm,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表皮脱落显白色,略具纵皱纹。体轻,质软,气微,味淡。

 
【生态学】

喜温好湿的短日照作物。

 
【化学成分】

本品含胱氨酸(cystine),组氨酸(histidine),赖氨酸(lysine),丝氨酸(serine,脯氨酸(proline),苏氨酸(threonine),谷氨酸(glutamicacid),精氨酸(arginine),门冬氨酸(aspartic acid),甘氨酸(glycine),酪氨酸(tyrosine),丙氨酸(alanine),缬氨酸(valine),蛋氨酸(methion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山柰素(kaempferol[1]

 
【药理作用】

抗肿瘤:应用自然长菌风化陈年(3年以上)的糯米粽子,剔去其发黑者,80焙干,磨粉,做成水混悬液、水提取液及乙醇提取液。给小鼠接种腹水型肝痛后,每日灌服水混悬液或皮下注射水或乙醇提取液,连续10天,对子腹水型肝癌小鼠的腹水生成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77.6%56.4%52.1%。在腹水涂片上看到用药组的癌细胞退变现象较对照组显著。肉眼观察,对照组腹腔内肿瘤生长较给药组广泛,粘连情况也较严重[1]

 
【临床试验】

小儿虚汗:将糯稻根煎剂(糯稻根须150g,加冷水2500ml同煎,以小儿15kg计算,每增2kg,须增加糯稻根50g,冷水500m1,水沸开始计时,20min后去渣取汁备用)冷却至4l46,给小儿沐浴30分钟,每天1次,连续37天。个别患儿出院后嘱其家属在家继续药浴并随访。沐浴时室温保持在2527;沐浴液煎好后切忌加入冷水冷却水温;适当减少小儿活动;每天保证水电解质的摄入;禁食辛散食物,如薄荷糖、过热的饮料等;出汗时用于布擦汗,切忌用湿布;沐浴后不宜当风。共观察病例27例,显效2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96.29%[1]

 
【药性】

味甘,性平。归肺、肾经。

 
【功效与主治】

养阴除热,止汗。主治阴虚发热盗汗,自汗,咽干口渴,肝炎,丝虫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可用60120g。以鲜品为佳。

 
【使用注意】  
【传统用法】

1.鼻衄血:糯稻根30g,猪胰1条。水煎服。

2.阴虚盗汗:糯稻根、乌枣各60g,红糖30g。水煎服。(12方出自《福建药物志》)

3.肝炎:糯稻根、紫参各62g。加糖适量煎服。

4.丝虫病(乳糜尿):糯稻根250500g,可酌加红枣。水煎服。(34方出自南药《中草药学》)

 
【毒理学】  
【制剂】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唐爱莲,唐桂兴,罗朝晖,.糯稻根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630.

药理作用:

[1]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研究资料.1971,(1):13.

临床试验:

[1] 陈佩仪.糯稻根须煎剂沐浴治疗小儿虚汗27.新中医,2003,35(2):51.

毒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