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绿豆 > [英文版]
【药物名称】 绿豆
【拼音名称】 Lüdou  
【英文名称】 Mung Bean  
【拉丁名】 Vignae Radiatae Semen  
【科属分类】 豆科
【功效分类】 清热药
【药物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别名】 青小豆,菉豆,植豆  
【来源】

为豆科植物绿豆Phaseolus radiate Linn.

 
【植物形态】

一年生直立或顶端微缠绕草本。被短褐色硬毛。三出复叶,互生;小叶3,叶片阔卵形至菱状卵形,侧生小叶偏斜,长610cm,宽2.57.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楔形或截形,两面疏被长硬毛;托叶阔卵形,小托叶线形。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短于叶柄或近等长;苞片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有长硬毛;花绿黄色;萼斜钟状,萼齿4,最下面1齿最长,近无毛;旗瓣肾形,翼瓣有渐窄的爪,龙骨瓣的爪截形,其中一片龙骨瓣有角;雄蕊10

 
【分布】

全国各省区多有栽培

 
【采集加工】

收割全株,晒干,打下成熟种子,晒干即可。  

 
【药材性状】

 种子短矩圆形,长46mm。表面绿黄色、暗绿色、绿棕色,光滑而有光泽。种脐位于种子的一侧,白色,条形,约为种子长的1/2。种皮薄而坚韧,剥离后露出淡黄绿色或黄白色2

 
【生态学】

性喜温和而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耐寒,冬季地上部分枯死,在江南地区地下部分可安全越冬而成为宿根草花,来年春季续发长出新的植株。露地栽培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盆栽可用一般花卉培养土。在略有蔽荫处生长更佳。花朵在傍晚至清晨开放,在强光下闭合,夏季能有树荫则生长开花良好,酷暑烈日下往往有脱叶现象。喜通风良好环境。

 
【化学成分】

绿豆种子中含胡萝卜素(carotene),核黄素(riboflavine);蛋白质以球蛋白类(blobulin)的为主,其组成含蛋氨酸(methiomine),色氨酸(tryptophane)和酪氨酸(tyrosine)。糖类主要有果糖(fructose),葡萄糖(glucose),麦芽糖(maltose)。绿豆的磷脂成分中有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磷脂酰肌胺(phosphatidylinositol),磷脂酰甘油(phosphatidylglycerol),磷脂酸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1]7-甲氧基牡荆素(7-methoxy vitexin),硬脂酸(stear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2]

 
【药理作用】

1.降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绿豆粉及发芽绿豆的粉有显著降脂作用[1-5]。发芽绿豆粉作为饲料可防止高脂饲料所致大鼠的血、主动脉及肝的脂质含量增高[1]。国内以绿豆粉或发芽绿豆粉喂饲(占词料量的70%)高脂饲料造成高脂血症家兔,无论预防或治疗均有显著降脂效果,可使血清总胆固醇降低30%45%β-脂蛋白显著下降,并使兔血管病变减轻,表现为主动脉病变深度、面积及脂质含量减小,冠脉病变斑块数及管腔阻塞程度明显减轻,并可明显降低异丙肾上腺素负荷时病理心电图的发生率。对于主动脉病变,发芽绿豆的作用较绿豆强[5]。绿豆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效果的机制在于其降脂作用,其有效成分多糖和球蛋白能抑制胆固醇从肠道吸收,促进胆固醇于肝脏的降解和排泌胆汁内胆盐[1-3],绿豆多糖还可增强血清脂蛋白脂酶活性,促进脂蛋白中三酰甘油水解而易被组织细胞清除和利用[4]

2.抗肿瘤:对于吗啡加亚硝酸钠诱发的小鼠肺瘤和肝瘤,喂饲含绿豆粉的饲料,可降低诱发肿瘤的数目和大小[6]。从绿豆芽中分离纯化的苯丙氨酸解氨酶于体外对小鼠L1210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9.5μg/ml的作用强于0.48μg/ml,抑制作用与时间呈正相关[7]

3.其他:绿豆含丰富胰蛋白酶抑制剂,可以保护肝脏,减少蛋白分解,减少氮质血症,从而保护肾脏[8]。对磷烧伤家兔,局部用赤石脂糊剂吸附磷,服用绿豆汤,可显著改善肾功能,抑制血尿素氮的升高,促进肌酐排泄,降低血肌酐量、增加尿量,明显降低血磷水平,促进尿磷排泄,并明显减轻肾脏和肝脏的损伤[9]

 
【临床试验】

1.有机磷中毒:2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中毒患者均立即用温水清洗皮肤23遍,更换衣物。根据病情,静脉滴注解磷注射液,快速达到阿托品化,并用其它药物对症治疗。在上述抢救的基础上,治疗组用生绿豆500g研末,细食盐10g、生甘草150g,加水400ml煮沸、过滤,冷却后给患者饮用或鼻饲。经抢救和治疗5小时后,复查血胆碱脂酶活力,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回升14%,而10小时后,治疗组升至18%,对照组为14.5%。血胆碱脂酶活力恢复到72%以上的时间,治疗组为3天,对照组为5天。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1]

2.蕈中毒:采用绿豆甘草汤(绿豆100300g,生甘草1020g。加水1000ml浸泡30min,然后煎煮30min,取汁600ml)代茶频饮,每次服100ml左右,每日12剂,服中药期间,停服其它中西药物。共观察确诊患者88例,显效68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73%[2]

3.疖肿:取绿豆少许,用冷水浸泡至软,仙人掌去刺洗尽,将二样放入碗内,捣烂如糊,疖肿中央只外露脓头 用无菌镊子轻轻取出即可。将药糊均匀地敷在患处,面积略大于红肿部位,然后用无毒的食品袋薄膜盖住,再覆以纱布包扎即可。每天换药1次,一般换药12次。共观察确诊患者40例,经26天治疗,35例治愈,5例炎症局限,红肿疼痛消失[3]

 
【药性】

味甘,性寒。归心、肝、胃经。  

 
【功效与主治】

清热解毒,消暑利尿。主治头痛目赤,口舌生疮,疮疡痈肿,药物及食物中毒,暑热烦渴,小便短赤,水肿尿少。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可用120g

 
【使用注意】

药用不可去皮。脾胃虚寒肠滑者慎服。  

 
【传统用法】

1.烫伤:绿豆研末,调鸡蛋清涂患处。另用绿豆30g,乳香12g,朱砂3g,甘草1.5g,共为细末,每次服68g。(《福建药物志》)

2.小儿遍身火丹并赤游肿:绿豆、大黄。为末,薄荷蜜水调涂。(《普济方》)

3.治小儿口疮:薏苡仁、绿豆各60g,甘草6g。煎汤,每日分数次服。〔中国健康月刊,2006,(5):13

4.腮腺炎:用生绿豆60g置小锅内煮至将熟时,加入白菜心23个,再煮约20分钟,取汁顿服,每日12次。共治34例(病程34日),全部治愈。若在发病早期使用更好。〔《中药大辞典》(下)〕

5.解暑:绿豆淘净,下锅加水,大火一滚,取汤停冷色碧。食之。如多滚则色浊,不堪食矣。(《遵生八笺》绿豆汤)

6.消渴,小便如常:绿豆二升,净淘,用水一斗,煮烂研细,澄滤取汁,早晚食前各服一小盏。(《圣济总录》绿豆汁)

7.十种水气:绿豆二合半,大附子一只(去皮、脐,切作两片)。水三碗,煮熟,空心卧时食豆,次日将附子两片作四片,再以绿豆二合半,如前煮食,第三日别以绿豆、附子如前煮食,第四日如第二日法煮食,水从小便下,肿自消,未消再服。忌生冷毒物盐酒六十日。(《朱氏集验医方》)

8.小便不通,淋沥:青小豆半升,冬麻子三合(捣碎,以水二升淘,绞取汁),陈橘皮一合()。上以冬麻子汁煮橘皮及豆令熟食之。(《圣惠方》)

9.食物中毒、消化不良、菌痢:生绿豆5000g,鲜猪胆汁1000ml。将生绿豆磨粉,过100目筛,与猪胆汁混合成丸,似绿豆大。每次612g,每日3次。(《湖北中草药志》)

10.农药中毒:对误服1059农药中毒者,用绿豆500g,食盐60g,捣细加冷开水约2000ml浸泡数分钟后,过滤饮用。尽量多喝,每日最多可喝30005000ml。神志不清者可用胃管灌入。或用绿豆120500g制成生豆浆,初服35匙,每35分钟1次,逐渐增加至每次半碗。曾治15例,均在24小时后临床症状消失,除个别发生呕吐外,未发现其他副作用。〔《中药大辞典》(下)〕

11.急性断肠草中毒:生绿豆300g(去壳),生大黄 (后下)、银花、土茯苓各10g,川黄柏、西月石、黄芩、川黄连各5g(杵碎),牛蒡子()、焦山栀、连翘各7g 。加急流水(无急流水可用井水代替之)3碗,用急火煎至1(350m1)12煎,凉服(热服无效)。治疗45例,结果:当日即解毒者16例,2日解者23例,3日解者6例,无1例因中毒死亡。〔中国中医急症,199982):92

12.金石丹火药毒,并酒毒、烟毒、煤毒为病:绿豆一升,生捣末,豆腐浆二碗,调服。一时无豆腐浆,用糯米泔顿温亦可。(《本草汇言》)

13.乌头毒:绿豆四两,生甘草二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毒理学】 毒性:绿豆粉于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症防治作用研究中,服用35月和6月未见明显毒性[1]  
【制剂】

1.清宁丸:由大黄、白术()、半夏()、麦芽、牛乳、香附(醋制)、厚朴(姜制)、陈皮、车前草、黑豆、绿豆、桑叶、侧柏叶、桃枝组成。

2.莫家清宁丸:由大黄、黄芩、厚朴、陈皮、香附、枳壳、木香、桑叶、侧柏叶、车前子、白术、半夏(制)、绿豆、黑豆、桃仁、麦芽组成。

3.护肝片:由柴胡、茵陈、板蓝根、猪胆粉、绿豆、五味子组成。

4.消络痛片:由芫花枝条、绿豆组成。

5.桑菊银翘散:由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蝉蜕、僵蚕、绿豆、桔梗、苦杏仁、川贝母、淡竹叶、芦根、滑石、甘草组成。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694(3457).

[2]刘定梅,张玉梅,谭宁华,.绿豆的化学成分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19(B05):41.

药理作用:

[1]SaraswathyDK, et al. Atherosclerosis, 1970,11:479.

[2Saraawaihy DK, et al. Atherosclerosis, 1972,15:223.

[3]Sara.wathyD K, et al. Atherosclerosis, 1973,18:389.

[4]MenonPVG, et al. Atherosclerosis, 1974,19:315.

[5]李子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3):228.

[6]陈汉源.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9,9(3):231.

[7]牛三勇,杜欣,姚侃.绿豆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分离提纯及抗肿瘤的初步研究.兰州医学院学报,1992,18(3):148.

[8]张跃时.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学报,1981,13(4):427.

[9]王韦,王新兰,张巍,.赤石脂和绿豆汤治疗家兔磷烧伤疗效初步观察.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9,10(5):454.

临床试验:

[1] 王凤荣.绿豆甘草汤辅助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中国民间疗法,2002,10(8):37.

[2] 张宏.绿豆甘草汤治疗蕈中毒幻视88.新中医,1999,31(3):37.

[3]邵海霞.绿豆仙人掌外敷治疗疖肿.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8(6):396.

毒理学:

[1]李子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