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白花地胆草 > [英文版]
【药物名称】 白花地胆草
【拼音名称】 Baihuadidancao  
【英文名称】 Tomentose Elephantfoot Herb  
【拉丁名】 Elephantopi Tomentosi Herba  
【科属分类】 菊科
【功效分类】 清热药
【药物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别名】 苦龙胆草,天芥菜,鸡疴粘,土柴胡,马驾百兴,草鞋底,铁灯台,儿童草  
【来源】

为菊科植物白花地胆草Elephantopus tomentosus L.的全草。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斜升或平卧,具纤维状根。茎直立,多分枝,具棱条,被白色开展的长柔毛,具腺点。叶互生;最下部叶常密集呈莲座状;基部叶在花期常凋萎;下部叶长圆状倒卵形,长820cm,宽35cm,先端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柄,稍抱茎;上部叶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78cm,宽1.52cm,近无柄或具短柄,最上部叶极小,全部具有小尖的锯齿,稀近全缘,上面皱而具疣状突起,被疏或较密短柔毛,下面密被长柔毛和腺点。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密集成团球状复头状花序,基部有3个卵状心形的叶状苞片,具细长的花序梗,排成疏伞房状;总苞长圆形,外层4,披针状长圆形,先端尖,具1脉,内层4,椭圆状长圆形,先端急尖,具3脉,被疏贴短毛和腺点;花4个,花冠白色,漏斗状,管部细,裂片披针形。瘦果长圆状线形,具10条肋,被短柔毛;冠毛浅白色,具5条硬刚毛,基部急宽成三角形。

 
【分布】

产于福建台湾广东沿海地区。

 
【采集加工】 夏末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药材性状】

全长1540cm。根茎长25cm,直径0.51cm;具环节,密被紧贴的灰白色茸毛,质坚,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根茎下簇生多数皱缩须根,棕褐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茎圆柱形,常二歧分枝,密被紧贴的灰白色粗毛。叶多基生,展平后完整叶呈匙形或倒披针形,长615cm,宽15cm,黄绿色至绿褐色,具较多腺点,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渐狭,边缘稍具钝齿;两面均被紧贴的灰白色粗毛,幼叶尤甚,叶柄短,稍呈鞘状,抱茎;茎生叶少而小。气微,味微苦。

 
【生态学】

生于山坡旷野、路边或灌丛中。

 
【化学成分】

本品含白花地胆草内酯(tomenphantopin)AB,地胆草内酯(dihydroelephantopin)及地胆草新内酯(elephantin)[1]

 

 
【药理作用】

1.保肝:白花地胆草甲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大鼠急性实验性肝损害具有明显地保护作用[1]

2. 抗肿瘤:白花地胆草内酯体内外对鼻咽癌细胞有细胞毒活性[2]

3. 抗炎:白花地胆草煎剂10g/kg大鼠灌胃,对其蛋白性关节炎有较强的抑制作用[3]

 

 
【临床试验】  
【药性】

味苦、辛,性寒。归肺、肝经。

 
【功效与主治】

清热,凉血,解毒,利湿。主治感冒,百日咳,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结膜炎,黄疸,肾炎水肿,月经不调,白带,疮疖,湿疹,虫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使用注意】

寒证勿用。

 
【传统用法】

1. 疖肿,乳痈:草鞋根(全草)适量。捣烂,加米醋调匀。敷患处。(《北海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

2. 腋下生肿毒:天芥菜以盐醋同捣,傅之。散肿止痛,脓已成者亦安。亦治一切肿毒。(《纲目)引(医林集要》)

3. 蛇伤:天芥菜同金沸草入盐捣敷之。(《纲目》)

4. 眼结膜炎:地胆草、小叶榕树叶各30g。水煎服,每日1剂。(《全国中草药汇编》)

5. 阳黄疸:地胆头连根叶洗净,鲜者120180g。煮猪肉食,连服45d

6. 肝硬化腹水:(地胆草)鲜草60g,同瘦猪肉或墨鱼1只炖服。或用本品30g研末,鸡蛋l个调匀煎熟,分2次,以党参、茯苓各15g,当归4g。煎汤送服。(《浙南本草新编》

7. 糖尿病:地胆头10株(连根叶),生姜15 g。水煎代茶饮。(23方出自《岭南草药志》)

8. 月经不调,闭经:(地胆草)全草60 g,红糖60g。水煎服。(福州军区《中草药手册》)

9. 痢疾:兔耳风60g。煨水服。(《贵州草药》)

10. 疟疾:(地胆草)全草15g,火烧花树皮30g。水煎服。(《中国民族药志》)

11. 百日咳:儿童草、天胡荽、马蹄金各9 g,三叶青3 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毒理学】  
【制剂】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1:821(6860).

药理作用 

[1] ChunCL, ChinCT, MingHY.The evaluation of hepatoprotectiv effects of Taiwan folkmedicine’ Teng-Khia-U. Journalo ethnopharmacology, 1995(2):113-123.

[2]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编写组.中草药学(下册) .1.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174.

[3]宋振玉, 籍秀娟. 十三种中药及民間草药对大鼠蛋白性及甲醛性关节炎的影响.药学学报,1963,10(12):708-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