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名称】 | 益母草 | |
【拼音名称】 | Yimucao | |
【英文名称】 | Motherwort Fruit | |
【拉丁名】 | Herba Leonuri | |
【科属分类】 | 唇形科 | |
【功效分类】 | 活血化瘀药 | |
【药物图片】 | 原植物图片 | 药材图片 |
|
|
|
【别名】 | 益母,茺蔚,益明,大札,臭秽,贞蔚,苦低草,坤草,益母艾,红花艾 | |
【来源】 | 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artemisia (Lour.) S. Y. Hu的全草。 | |
【植物形态】 |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四棱形,被微毛。叶对生;叶形多种;一年生植物基生叶具长柄,叶片略呈圆形,直径4~8cm,5~9浅裂,裂片具2~3钝齿,基部心形;茎中部叶有短柄,3全裂,裂片近披针形,中央裂片常再3裂,两侧裂片再1~2裂,最终小裂片宽度通常在 |
|
【分布】 | 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北部、山西、陕西西北部、甘肃等地。 | |
【采集加工】 | 夏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 |
【药材性状】 | 茎呈方柱柱形,四面凹下成纵沟,长达30~60cm,直径约 |
|
【生态学】 | 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阳光,一般栽培农作物的平原及坡地均可生长,以较肥沃的土壤为佳,需要充足水分条件,但不宜积水,怕涝。 | |
【化学成分】 | 本品全草含益母草碱(leonurine),水苏碱(stachydrine),前益母草素(prehispanolone),益母草素(hispanolone),鼬瓣花二萜(galeopsin),前益母草二萜(preleohrin)及益母草二萜(leoheterin)[1],丁香酸(syringic acid) [2],汉黄芩素(wogonin),洋芹素-7-O-葡萄糖苷(apigenin-7-O-glucopyranoside),大豆素(daidzein),槲皮素(quercetin)[3]。挥发油成分有桉油精(eucalyptol),丁香醛(syringaldehyde),氧化石竹烯(caryophllene oxide),1-辛烯-3-醇(1-octene- 3-ol)等[4]。 益母草种子含油,其中有亚麻酸(linolen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等。全草和种子含延胡索酸(fumaric acid),月桂酸(laurate),油酸(oleic acid),花生酸(arachid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软脂酸(palmic acid)等[5]。 益母草含有 Zn、Cu、Mn、Fe、Ni、Pb、As、Se、Ge、Rb等多种微量元素,此外还含有胡萝卜苷(dauc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ine),4-胍基丁醇(4-guanidino-1-butanol),4-胍基丁酸(4-guanidino-butyric acid)等化合物[5]。 |
|
【药理作用】 |
1.对子宫的作用:益母草兴奋子宫的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叶部,根部作用很弱,茎部无效。益母草对子宫兴奋作用的机制与兴奋子宫肌上组胺H1受体及肾上腺a受体有关[1]。益母草对子宫的兴奋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变一些与电活动有关离子的浓度,使起步细胞活动加强及动作电位去极化加快所致[2]。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益母草作为一种传统的妇科中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在心血管方面,益母草能改善心肌缺血、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提高心功能,其机制主要是在氧化应激状态下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抑制活性氧簇生成发挥抗氧化作用。[3]。 3.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临床试验也表明,益母草能抑制冠心病人的血小板聚集,起抗凝、抗血栓形成作用,从而改善血流变学参数[3]。 4.对免疫功能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机体免疫方面,益母草中多糖及二萜等有效成分,通过细胞、体液免疫作用,改善和增强淋巴循环,改善正常机体免疫,亦可促进病态转归。临床试验证明在治疗免疫性不孕、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荨麻疹和过量日光紫外线的照射引发的皮肤病等都有较好的疗效[4]。 5.益母草对肾小球无损伤作用 ,但可引起肾间质轻度炎症及少量纤维组织增生、肾小管轻度脂肪变 ,且随着剂量的增大 ,病变也相对加重。提示长期服用单味大剂量益母草 ,有可能引起肾小管、肾间质的损害[5]。 6.益母草碱可能对呼吸中枢有直接兴奋作用[6]. 7.对肠平滑肌的作用:益母草及其复方制剂对缩宫素引起的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7]. 8.其他:益母草治疗狗缺血型初发期ARF具有显著效果[8]. |
|
【临床试验】 | 1.痤疮:益母草面膜外敷治疗面部痤疮78例,每周2次,4周为1疗程。结果:基本痊愈40例,显效24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1]。 2.荨麻疹:益母草煎液内服(干品 |
|
【药性】 | 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肾、心包经。 | |
【功效与主治】 | 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主治月经不调,经闭,产后腹痛,跌打损伤,小便不利,水肿,痈肿疮毒,皮肤瘙痒。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0~ |
|
【使用注意】 | 阴虚血少、月经过多、孕妇忌用。 | |
【传统用法】 |
1.折伤筋骨,遇天阴则痛:益母草不拘多少,用水煎膏,随病上下,食前后服,酒化下。(《味宗说约》益母膏) 2.喉闭肿痛:益母草捣烂,新汲水一碗,绞取汁顿饮,随吐愈、冬月用根。(《卫生易简方》) 3.耳聋:益母草一握(洗)。上研取汁,少灌耳中。(《(圣济总录)》 4.尿血:服益母草汁 5.急性肾炎浮肿:①鲜益母草180~ 6.痛经:益母草 7.产后瘀血痛:益母草、泽兰各 8.产后恶露不下:益母草,捣,绞取汁。每服一小盏,入酒一合,暖过搅匀服之。(《圣惠方》) 9.赤白带下,恶露下不止:益母草(开花时采),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温酒下,一日三次。(《证治准绳》) 10.小儿疳痢,痔疾:益母草叶煮粥食之,取汁饮之亦妙。(《食医心鉴》) |
|
【毒理学】 |
小鼠静注益母草注射液,其LD50为30-60g/kg[1]。小鼠静注益母草总碱半数致死量(LD50)为0.572±0.037g/kg,家兔皮下注射30mg/kg连续2周,未见毒性反应[2] 。慢性毒性试验,未见动物的心、肝、肺、肾的病理损伤[3]。 |
|
【制剂】 |
1、复肾宁片:由车前子、萹蓄、栀子、黄柏(盐)、知母(盐)、大黄(制)、益母草、附子(炙)、甘草组成。 2、癃闭舒胶囊:由补骨脂、益母草、琥珀、金钱草、海金沙、山慈菇组成。 3、强肾颗粒(片剂):由鹿茸、人参茎叶总皂苷、补骨脂、杜仲、枸杞子、桑椹、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益母草、丹参组成。 4、肾康宁片:由黄芪、淡附片、山药、锁阳、丹参、益母草、泽泻、茯苓组成。 5、肾炎消肿片:由桂枝、苍术、陈皮、茯苓、香加皮、大腹皮、姜皮、冬瓜皮、益母草、泽泻、椒目、黄柏组成。 6、肾炎康复片:由人参、西洋参、山药、地黄、杜仲(炒)、土茯苓、白花蛇舌草、黑豆、泽泻、白茅根、丹参、益母草、桔梗组成。 7、化浊轻身颗粒:由何首乌、龙胆草、夏枯草、玄参、陈皮、益母草、黄芪、冬瓜皮、冬夏枯草组成。 8、软坚口服液:由白附子(制)、三棱、重楼、半枝莲、山豆根、金银花、板蓝根、山慈菇、延胡索(醋制)、益母草、人参、黄芪组成。 9、化癥回生片:由益母草、桃仁、红花、虻虫、三棱(醋炙)、水蛭、干漆(煅)、阿魏、延胡索(醋炙)、川芎、乳香(醋炙)、没药(醋炙)、五灵脂(醋炙)、蒲黄(炭)、苏木、降香、大黄、麝香、姜黄、香附(醋炙)、苦杏仁(炒)、紫苏子、小茴香(盐炒)、丁香、吴茱萸(甘草水炙)、肉桂、高良姜、花椒(炭)、艾叶(炙)、两头尖、人参、当归、白芍、熟地黄、鳖甲胶组成。 10、再造生血片:由菟丝子(酒制)、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黄精(酒制)、补骨脂(盐制)、鹿茸(去毛)、淫羊藿、黄芪、红参、党参、白术(炒)、当归、熟地黄、白芍、制何首乌、阿胶、鸡血藤、麦冬、仙鹤草、益母草组成。 11、皮肤病血毒丸:由金银花、连翘、忍冬藤、苦地丁、天葵子、土贝母、土茯苓、白鲜皮、地肤子、黄柏、赤茯苓、当归、白芍、熟地黄、鸡血藤、地黄、牡丹皮、白茅根、紫草、紫荆皮、赤芍、益母草、茜草、川芎(酒炙)、桃仁、红花、蛇蜕(酒炙)、防风、蝉蜕、牛蒡子(炒)、苍耳子(炒)、浮萍、荆芥穗(炭)、苦杏仁(去皮炒)、桔梗、白芷、皂角刺、大黄(酒炒)、甘草组成。 12、益母丸:由益母草、当归、川芎、木香组成。 13、益母草颗粒(膏、胶囊、口服液):由益母草组成。 14、调经丸:由香附(醋制)、益母草、当归、川芎、牡丹皮、没药(制)、延胡索(醋制)、艾叶(炭)、小茴香(盐炒)、吴茱萸(制)、阿胶、熟地黄、白芍(酒炒)、续断、白术(炒)、半夏(制)、陈皮、茯苓、麦冬、黄芩(酒炒)、甘草组成。 15、妇科得生丸:由益母草、柴胡、木香、当归、白芍、羌活组成。 16、复方益母口服液:由益母草、当归、川芎、木香组成。 17、七制香附丸:由香附(醋制)、当归、熟地黄、阿胶、白芍、益母草、延胡索(醋制)、川芎、艾叶、艾叶(炭)、茯苓、白术(麸炒)、人参、稻米、鲜牛乳、砂仁、小茴香(盐制)、地黄、天冬、食盐、山茱萸(酒制)、黄芩、酸枣仁(炒)、甘草组成。 18、女金丸:由当归、白芍、熟地黄、鹿角霜、阿胶、党参、白术(炒)、茯苓、甘草、益母草、牡丹皮、没药(制)、延胡索(醋制)、川芎、香附(醋制)、砂仁、陈皮、肉桂、赤石脂(煅)、藁本、白芷、黄芩、白薇组成。 19、得生丸:由益母草、柴胡、木香、川芎、当归、白芍组成。 20、妇康宁片:由白芍、当归、党参、香附、三七、益母草、麦冬、艾叶(炭)组成。 21、安坤颗粒:由牡丹皮、栀子、当归、白芍、墨旱莲、女贞子、白术、茯苓、益母草组成。 22、八珍益母丸(胶囊):由益母草、熟地黄、当归、白芍(酒炒)、川芎、党参、白术(炒)、茯苓、甘草组成。 23、调经止痛片:由当归、党参、川芎、益母草、大红袍、泽兰叶、香附(炒)。 24、加味八珍益母膏:由益母草、人参、茯苓、白术(炒)、甘草、熟地黄、当归、赤芍、川芎、桃仁(制)、红花、丹参、泽兰、炮姜、香附(制) 组成。 25、参茸白凤丸:由人参、熟地黄、鹿茸(酒制)、黄芪(酒制)、党参(炙)、白术(制)、当归(酒蒸)、白芍(酒炙)、川芎(酒制)、胡芦巴(盐炙)、桑寄生(蒸)、续断(酒制)、香附(制)、益母草(酒制)、延胡索(制)、黄芩(酒制)、砂仁、炙甘草组成。 26、八宝坤顺丸: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橘红、沉香、木香、砂仁、益母草、地黄、黄芩、琥珀、牛膝组成。 27、痛经片:由香附(醋制)、益母草、肉桂、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丹参、干姜(制)、青皮、木香、五灵脂(醋制)、延胡索、红花、山楂(炭)、茺蔚子组成。 28、养血调经膏:由当归、白芍、牛膝、续断、鹿茸粉、人参粉、白术、茯苓、艾把、生姜、川芎、丹参、益母草、泽兰、木香、香附(醋炙)、大腹皮、陈皮、柴胡组成。 29、复方益母草膏:由益母草、当归、川芎、白芍、地黄、木香组成。 30、鹿胎胶囊:由鹿胎(或失水鹿胎)、鹿茸、肉桂、当归、熟地黄、阿胶、龟甲(醋制)、续断、地骨皮、红参、茯苓、白术(麸炒)、益母草、丹参、赤芍、蒲黄、川芎、牛膝、香附(醋制)、延胡索(醋制)、木香、莱菔子(炒)、小茴香(盐制)、甘草组成。 31、天紫红女金胶囊:由炙黄芪、党参、山药(酒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熟地黄、白芍(酒炒)、川芎、阿胶(炒珠)、酸枣仁(盐炙)、肉桂、杜仲(盐炙)、桑寄生、牛膝、益智仁(盐炙)、续断(酒炙)、肉苁蓉、香附(醋盐炙)、砂仁(盐炙)、丁香、小茴香(盐炙)、木香、陈皮、益母草、延胡索(醋炙)、三七(熟)、海螵蛸、地榆(醋炙)、艾叶(醋炙)、荆芥(醋炙)、黄芩(酒炙)、麦冬、白薇、椿皮组成。 32、宫血停颗粒:由黄芪、益母草、党参、升麻、当归、蒲黄、龙骨(煅)、牡蛎(煅)、女贞子、旱莲草、枳壳组成。 33、盆炎净颗粒:由忍冬藤、蒲公英、鸡血藤、益母草、赤芍、川芎、狗脊、车前草组成。 34、抗宫炎片(胶囊):由广东紫珠、益母草、乌药组成。 35、产复康颗粒:由人参、黄芪、白术、益母草、当归、桃仁、蒲黄、黑木耳、何首乌、熟地黄、香附(醋制)、昆布组成。 36、产妇安口服液:由当归、益母草、川芎、桃仁、红花、干姜(炮)、甘草组成。 37、妇康丸:由当归(酒炙)、白芍(酒炙)、川芎(酒炙)、熟地黄、党参、白术(土炒)、茯苓、甘草、山茱萸(蒸)、苍术(米甘水炙)、益母草、桃仁(去皮尖,炒)、蒲黄、五灵脂(醋炙)、延胡索(醋炙)、乳香(麸炒)、没药(麸炒)、川牛膝、三棱(醋炙)、大黄(制)、香附、乌药(醋炙)、木香、陈皮、青皮(醋炙)、高良姜、羌活、木瓜、地榆(炭)组成。 38、加味生化颗粒:由当归、益母草、川芎、桃仁、赤芍、阿胶、炮姜、艾叶、荆芥、炙甘草组成。 39、胎产金丸:由紫河车、鳖甲(沙烫醋淬)、肉桂、人参、白术(麸炒)、茯苓、五味子(醋炙)、当归、地黄、川芎、牡丹皮、益母草、延胡索(醋炙)、没药(醋炙)、香附(醋炙)、沉香、黄柏、青蒿、白薇、艾叶炭、赤石脂(煅)、藁本、甘草组成。 40、新生化颗粒:由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益母草、干姜(炭)、炙甘草组成。 41、明珠口服液:由何首乌(制)、枸杞子、益母草、当归、白芍、赤芍、红花、决明子、珍珠母、夏枯草、菊花、车前子、茯苓、冬瓜子、甘草组成。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9:61(总6080). [2]丛悦,王金辉,郭洪仁,等.益母草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Ⅱ.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3,13(6):349. [3]蔡晓菡,车镇涛,吴斌,等.益母草的化学成分.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6,23(1):13. [4]回瑞华,侯冬岩,李铁纯,等.益母草中挥发性组分的酶提取及分析.分析测试学报,2007,26(增):154. [5]阮金兰,杜俊蓉,曾庆忠,等.益母草的化学,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中草药,2003,34(11):附15. 药理作用: [1]石米杨,昌兰芳,何功倍,等.红花、当归、益母草对子宫兴奋作用的机理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95,20(3):173. [2]马永明,杨东焱,田治峰,等.益母草对大鼠体内子宫肌电活动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2000,25(6):364. [3]刘新华,辛宏,朱依谆,不仅是“益母”草:益母草的心脏保护作用(英文)[J]. 生理学报2007, 59 (5): 578-584. [4]叶观宇,陈英,刘钰瑜,益母草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1,17(19):2996-2998. [5]蔡浙毅, 周锦明, 葛缘仁, 益母草对肾功能及其组织形态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11:37-39 [6]金琦.益母草不同剂量的药理作用和应用,天津中医药,2003,20(5):51 [7]关红, 赵怀平, 谭志, 魏亚凤,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2(4):25-28. [8]顾梯成,杜玲珍,龙楚瑜,等. 益母草治疗狗急性肾功能衰竭.上海第二医学院学报.1988,8(3): 219-223 临床试验: [1]许文红.益母草面膜外敷治疗痤疮78例.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5):38. [2]蔡文科,史璋瑛.益母草治疗荨麻疹.浙江中医杂志,2001,(3):105. 毒理学: [1]邹其俊,程俊英,平绍烈.益母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初步小结.山西医药杂志,1978,(04):21. [2]成都市药品检脸所.成都市医药卫生资料选编,1971,(1):88. [3]毕福刚.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9,9(4):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