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补骨脂 > [英文版]
【药物名称】 补骨脂
【拼音名称】 Buguzhi  
【英文名称】 Malaytea Scurfpea Fruit  
【拉丁名】 Psoraleae Fructus  
【科属分类】 豆科
【功效分类】 补虚药
【药物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别名】 胡韭子,婆固脂,破故纸,补骨鹅,黑固脂。  
【来源】

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inn.的果实。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枝坚硬,具纵棱;全株被白色柔毛和黑褐色腺点。单叶互生,有时枝端侧生有小叶;叶柄被白色绒毛;托叶成对,三角状披针形,膜质;叶片阔卵形,长59cm,36cm,先端钝或圆,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具粗锯齿,两面均具显著黑色腺点。花多数密集成穗状的总状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基部连合成管状,先端5裂,被黑色腺毛;花冠蝶形,淡紫色或黄色,旗瓣倒阔卵形,翼瓣阔线形,龙骨瓣长圆形,先端钝,稍内弯;雄蕊10,花药小,雌蕊1,子房上位,倒卵形或线形,花柱丝状。荚果椭圆形,不开裂,果皮黑色,与种子粘贴。种子1颗,有香气。

 
【分布】 分布于山西、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  
【采集加工】 秋季采收,晒干。  
【药材性状】

果实扁圆状肾形,一端略尖,少有宿萼。表面黑棕色或棕褐色,具微细网纹,在放大镜下可见点状凹凸纹理。质较硬脆,剖开后可见果皮与外种皮紧密贴生,种子凹侧的上端略下处可见点状种脐。另一端有合点,种脊不明显。外种皮较硬,内种皮膜质。灰白色;子叶2枚,肥厚,淡黄色至淡黄棕色,陈旧者色深,其内外表面常可见白色物质,于放大镜下观察为细小针晶;胚很小。宿萼基部连合,上端5裂,灰黄色。具毛茸,并密布褐色腺点。气芳香特异,味苦微辛。

 
【生态学】  喜温暖湿润气候,宜向阳平坦、日光充足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地都可种植,但以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为最好,粘土较差。种子在20左右,有足够湿度的土壤中,约7-10d出苗。苗期虽喜欢潮湿,但忌水淹。  
【化学成分】

本品含有补骨脂素(psoralen),异补骨脂素(isopsorasen)即白芷素(angelicin),花椒毒素(xanthotoxin)8-甲氧基补骨脂素(8-methoxypsoralen),补骨脂定(psoralidin),异补骨脂定(isopsoralidin),补骨脂呋喃香豆精(bakuchicin),补骨脂定2,3-环氧化物(psoralidin 2,3-oxide),双羟异补骨脂定(corylidin),补骨脂香豆雌烷(bavacoumestan)AB槐属香豆雌烷(sophoracoumestan)A[1],紫云英甙(astragalin),补骨脂双氢黄酮(bavachin)即是补骨脂甲素(corylifolin),异补骨脂双氢黄酮(isobavachin),补骨脂双氢黄酮甲醚(bavachinin),呋喃(2′′,3′′,7,6)-4-羟基二氢黄酮[furan(2′′,3′′,7,6)-4hydroxy flavanone]补骨脂乙素(corylifolinin)即是异补骨脂查耳酮(isobavachalcone),补骨脂查耳酮(bavachalcone),补骨脂色烯查耳酮(bavachromene),新补骨脂查耳酮(neobavachalcone),异新补骨脂查耳酮(isoneobavachalcone),补骨脂呋喃查耳酮(bakuchalcone),补骨脂色酚酮(bavachromanol)[1],补骨脂异黄酮(corylin),新补骨脂异黄酮(neobavaisoflavone),补骨脂异黄酮醛(corylinal),补骨脂异黄酮醇(psoralenol)[125],补骨脂酚(bakuchiol),补骨脂苯并呋喃酚(corylifonol),异补骨脂苯并呋喃酚(isocorylifonol),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补骨脂色烯素(bavachromene),松醇(pinitol),大豆苷(daidzin),尿嘧啶(uracil)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D-glucoside),三十烷(triacontane),三甘油酯,二甘油酯,单甘油酯,蜡酯,碳氢化合物,极性类脂。还含补骨脂多糖和胰蛋白酶抑制剂(trypsininhibitor);又含钾,锰,钙,铁,铜,锌,砷,锑,铷,锶,硒等元素[134]。油中的脂肪酸,主要有棕榈酸(palm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和亚油酸(linoleic acid),还有硬脂酸(stear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和二十四酸(lignoceric acid)[1]。此外还有反-2-石竹烯(trans-2-caryophyllene),石竹烯氧化物(caryophyllene oxide)[6]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异补骨脂查耳酮能显著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并能对抗脑垂体后叶素对冠状动脉的收缩,但对总外周血管阻力影响不大[1]     

2. 抗肿瘤:补骨脂中多种成分有抗肿瘤作用。补骨脂挥发油有抗癌作用,异补骨脂查耳酮对小鼠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1]

3.光敏作用:补骨脂粗制剂有致光敏作用,内服或局部用药后,使皮肤对紫外光照射敏感,容易出现色素沉着,严重时可发生红肿和水泡[2]

4.抗早孕和雌激素样作用:异补骨脂素、补骨脂酚对小鼠有明显的抗着床作用。补骨脂干粉,给予成年正常和切成卵巢的雌鼠,能增加阴道角化[3]。以补骨脂种子的非皂苷成分进行的研究表明,其避孕能力取决于其雌激素活性[4]

5. 抗病原体:补骨脂提取物对葡萄球菌及抗青霉素的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5]

 
【临床试验】

1.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口服补骨脂汤(补骨脂(微炒)20g,龟皮胶15g,鹿角胶15g,淫羊藿10g,何首乌20g,杜仲15g,每天1剂,浓缩煎汁250 ml,分2次温服)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81例。结果:治疗后骨密度值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疼痛缓解显效59(72.84%),有效13(16.05%),无效9(11.11%),总有效率88.89%[1]

2.股骨头坏死:服用补骨脂汤剂(由补骨脂30g,巴戟天15g,骨碎补15g,土鳖虫15,自然铜30g,红花9g)加减,每日2次,饭后服用。患者制动或避免负重,并且在医生指导下主动或被动关节功能康复训练,包括按摩、被动肢体运动以及主动进行盘腿、下蹲、步态训练等。隔日进行1次,坚持长期按摩和适当运动,每天2次。3个月为1个疗程,4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30例。结果:治疗后综合疗效显效7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7%。影像学疗效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2]

3.疣:(1)病毒性疣:补骨脂30g,鸡胆子30g,红花15g,共研碎加75%酒精200ml浸泡一周后过滤,用棉签蘸药液点涂疣表面,每日3次,半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传染性软疣43例,治愈36例,占83.7%,好转7例,占16.3%;扁平疣39例,痊愈32例,占82.1%,好转7例,占17.9%;尖锐湿疣15例,治愈12例,占80%,好转3例,占20%;寻常疣51例,治愈43例,占84.3%,好转8例,占15.7%;跖疣16例,治愈12例,占75%,好转4例,占25%[3](2)寻常疣、跖疣:在100ml乙醇内加入30g粉碎的补骨脂浸泡1周,过滤后待用。使用时用火柴梗蘸少许补骨脂酊滴在疣体表面,1日数次,至痊愈止。结果:治疗寻常疣32例,痊愈31例,占98.88%,好转1例,占3.12%;跖疣10例,痊愈8例,占80%,好转2例,占20%;总有效率为100%[4]

4.银屑病:补骨脂注射液,每天肌肉深部注射1次,每次4ml。注射10次为1疗程。1疗程未愈者可继续下一疗程的治疗,每疗程之间间歇3天。结果:800例患者治愈125例,占15.6%;显效238例,占29.8%;进步381例,占47.6%,无效56例,占7%。总有效率为93%。进行期、静止期、退行期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1.0%(335/368)95.3%(383/402)56.7%(26/30),三者疗效比较,以静止期为最高,其次为进行期,退行期较差,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5]

5.斑秃:(1)外用25%补骨脂酊(补骨脂25g浸于75%酒精1000ml1周后备用),每天3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内服用制何首乌30g,熟地黄20g,枸杞子15g,当归、菟丝子、茯苓各12g,牛膝10g,甘草6g。结果:20例经治疗后,痊愈15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1例。服药最多者95剂,最少者26剂,平均服药61[6](2)补骨脂30g、侧柏叶30g、生姜片30g,浸泡于75%酒精200ml中,密封7天过滤后备用。使用时用棉签蘸取药液涂搽患处,擦至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2次。内服首乌生发汤(何首乌20g,枸杞子15g,菟丝子15g,熟地12g,丹参15g,黄芪15g,防风12g,甘草6g。头晕加菊花12g,天麻12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同时行梅花针叩刺和心理调摄。结果:治疗34例,治愈22例,占64.7%;好转10例,占29.4%;未愈2例,占5.9%。总有效率为94.1%。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毒副作用[7]

6.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补骨脂制剂4ml(喘可治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天2次,14天为1个疗程。同时给予抗炎、祛痰、支气管舒张剂等治疗。治疗30例,显效20(66.7%),有效7(23.3%),无效3(10.0%),总有效率90.0%[8]

 
【药性】 味辛、苦,性温。归肾、脾经。  
【功效与主治】

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主治肾阳不足,下元虚冷,腰膝冷痛,阳痿滑精,尿频,遗尿;肾不纳气,虚喘不止;脾肾两虚,大便久泻;白癜风、斑秃、银屑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酒浸涂患处。

 
【使用注意】 阴虚内热者禁服。  
【传统用法】

1. 牙痛日久,肾虚也:补骨脂二两,青盐半两。炒,研,擦之。(《御药院方》)

2. 脾肾虚弱,全不进食:破故纸四两(炒香)、肉豆蔻二两(),上为细末,用大肥枣四十九个,生姜四两切片同煮,枣烂去姜,取枣剥去皮核用肉,研为膏,入药和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下。(《本事方》二神丸)

3. 脾肾虚弱、大便不实,或五更作泻:破故纸四两()、吴茱萸四两()、肉豆蔻二两(生用)、五味子二两(),各为末,生姜四两,红枣五十丸。上用水碗煮姜枣,水干去姜,取枣肉,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日前服。(《内科摘要》四神丸)

4. 脾肾虚寒,肠鸣泄泻,胸膈不快,饮食不化:破故纸()四两,木香(不见火)两,肉豆蔻(面裹煨)二两。共为末,灯芯煮枣肉,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姜盐汤下。(《卫生易简方》)

 
【毒理学】

1.补骨脂酚0.1250.250.51.0ml/kg(ml相当原药75g)灌胃,连续7天,对小鼠肾脏有选择性素毒性,且恢复较慢。大剂量补骨脂素类加紫外光照射能引起小鼠轻微的肝脏,生殖器,肾上腺皮质的脂肪样变、睾丸萎缩,体重减轻。

2.补骨脂酚、异补骨脂素及补骨脂总油(醚提取物中分得)给小鼠灌胃的LD50分别为2.3±0.18mlkg\180±29.6mg/kg38.0±3.5g(生药)/kg;异补骨脂素小鼠腹腔注射的LD 50138.0±10.9mg/kg,小鼠分别灌服补骨脂酚0.125-1.0ml/kg连续1-4星期,均可引起肾脏病变,1.0ml/kg,可引起进行性肾损害,但其他脏器无损伤[1]。补骨脂酚对小鼠进行重复给药的毒试验,给药28d,均能见到肾脏损害,而其他脏器未见形态学上改变。停药28d后,肾脏损害仍未见好转,故认为补骨脂酚对肾脏有一定毒性[2]。异补骨脂素给小鼠或犬多次灌服(0.2g/kg3d0.1g/kg2星期)未见有肝肾功能、心电图及脏器病理形态损伤[1]。异补骨脂查尔酮每日以0.1g/kg给大鼠灌胃,连续1个月,对血压、心电图、血象、肝功能及血糖等,均无明显影响[3].大剂量补骨脂素类加紫外光照射能引起小鼠轻微的肝脏、生殖器、肾上腺皮质的脂肪样变、睾丸萎缩、并致小鼠体重减轻[4].

 
【制剂】

1.荷丹片:由荷叶、丹参、山楂、番泻叶、补骨脂(盐炒)组成。

2.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由丁公藤、麻黄、桂枝、羌活、白芷、蚕沙、当归、川芎、乳香、没药、五灵脂、牡丹皮、陈皮、香附、木香、小茴香、枳壳、苍术、厚朴、猪牙皂、苦杏仁、白术、山药、泽泻、黄精、补骨脂、菟丝子组成。

3.国公酒:由羌活、独活、防风、五加皮、苍术(炒)、川芎、白芷、广藿香、天南星(矾炙)、木瓜、白术(麸炒)、槟榔、厚朴、枳壳(麸炒)、陈皮、青皮(醋炒)、乌药、佛手、红花、牡丹皮、紫草、红曲、当归、白芍、补骨脂(盐炙)、枸杞子、牛膝、麦冬、玉竹、栀子组成。

4.健步强身丸:由龟甲(醋淬)、白芍、黄柏、知母、牛膝、豹骨(油制)、菟丝子、杜仲炭、补骨脂(盐炙)、锁阳、附子(制)、枸杞子、续断、羌活、独活、秦艽、防风、木瓜、炙黄芪、人参、白术(麸炒)、茯苓、熟地黄、当归组成。

5.参茸黑锡丸:由鹿茸、附子(制)、肉桂、红参、葫芦巴、益智仁(盐炒)、阳起石(煅)、补骨脂(盐炒)、黑锡、硫磺(制)、筚澄茄、丁香、小茴香(盐炒)、肉豆蔻(制霜)、木香、沉香、橘红、半夏(制)、赭石(煅)、川楝子组成。

6. 固本咳喘片:由党参、白及(麸炒)、茯苓、补骨脂(盐水炒)、麦冬、五味子(醋制)、炙甘草组成。

7.补肾防喘片:由附片、补骨脂(盐炙)、淫羊藿(羊油炙)、菟丝子(盐炙)、地黄、熟地黄、山药、陈皮组成。

8.固肾定喘丸:由补骨脂(盐制)、附子(制)、肉桂、益智仁(盐制)、金樱子(肉)、熟地黄、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车前子、牛膝、砂仁组成。

9.温胃舒胶囊(颗粒):由党参、附子(制)、炙黄芪、白术(炒)、山药、肉桂、肉苁蓉(制)、补骨脂、砂仁、乌梅、山楂(炒)、陈皮组成。

10.茴香橘核丸:由小茴香(盐炒)、八角茴香、橘核(盐炒)、川楝子、荔枝核、香附(醋制)、青皮(醋炒)、木香、桃仁、延胡索(醋制)、乳香()、穿山甲(制)、莪术(醋制)、肉桂、补骨脂(盐炒)、槟榔、昆布组成。

11. 偏瘫复原丸:由黄芪、人参、当归、熟地黄、白术(炒)、茯苓、泽泻、豆蔻仁、川芎、赤芍、丹参、三七、牛膝、天麻、僵蚕(炒)、全蝎、钩藤、白附子(矾炙)、地龙、法半夏、秦艽、铁丝威灵仙、防风、杜仲(炭)、补骨脂(盐炙)、骨碎补、香附(醋炙)、沉香、枳壳(炒)、肉桂、桂枝、冰片、安息香、麦冬、甘草组成。

12.腰肾膏:由淫羊藿、续断、杜仲、肉苁蓉、锁阳、补骨脂、菟丝子、五味子、蛇床子、附子、肉桂油、熟地黄、枸杞子、丁香、小茴香、八角茴香、乳香、没药、枫香脂稠膏、牛膝、薄荷油、冰片、樟脑、车前子、甘草、水杨酸甲酯、盐酸苯海拉明组成。

13.腰痛片:由杜仲叶(盐炒)、肉桂、当归、补骨脂(盐炒)、续断、狗脊(制)、牛膝、赤芍、乳香(制)、土鳖虫(酒炒)、白术(炒)、泽泻组成。

14.益肾灵颗粒(胶囊):由沙苑子、补骨脂、淫羊藿、韭菜子、附子(制)、覆盘子、金樱子、芡实(炒)、五味子、枸杞子、桑葚、女贞子、车前子(炒)组成。

15.蚕蛾公补片:由雄蚕蛾(制)、蛇床子、仙茅、肉苁蓉、淫羊藿、人参、白术(炒)、当归、熟地黄、枸杞子、补骨脂(盐制)、菟丝子(盐制)组成。

16.海马多鞭丸:由牛鞭、驴鞭、狗鞭、貂鞭、蛤蚧、海马、鹿茸(去毛)、附子(制)、肉桂、母丁香、补骨脂(制)、巴戟天、淫羊藿、肉苁蓉、韭菜子、锁阳、菟丝子(制)、沙苑子(制)、杜仲(盐制)、牛膝、枸杞子、山茱萸(制)、当归、熟地、雀脑、红参、黄芪、白术(炒)、茯苓、山药、小茴香(制)、龙骨(煅)、五味子、甘草(制)组成。

17.温肾助阳药酒:由淫羊藿、肉苁蓉、巴戟天、韭菜子、蛤蚧、阳起石、葱子、补骨脂、菟丝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制)、牡丹皮、茯苓、制何首乌、枸杞子、蜂蜜组成。

18.强阳保肾丸:由淫羊藿(炙)、肉苁蓉(酒制)、补骨脂(盐水炙)、阳起石(煅、酒淬)、沙苑子、葫芦巴(盐水炒)、蛇床子、韭菜子、五味子(醋制)、覆盘子、芡实(麸炒)、肉桂、小茴香(盐炙)、远志(甘草制)、茯苓组成。

19.固本益肠片:由党参、黄芪、补骨脂、白术、山药、炮姜、当归、白芍组成。

20.四神丸(片):由补骨脂(盐炒)、肉豆蔻(煨)、吴茱萸(制)、五味子(醋制)、大枣(去核)组成。

21.肠胃宁片:由党参、黄芪、补骨脂、白术、干姜(炭)、葛根、防风、木香、砂仁、白芍、当归、延胡索、儿茶、赤石脂、罂粟壳、炙甘草组成。

22.肾宝合剂:由蛇床子、补骨脂、小茴香、淫羊藿、葫芦巴、菟丝子、肉苁蓉、制何首乌、枸杞子、熟地黄、五味子、金樱子、覆盘子、红参、黄芪、茯苓、白术、山药、当归、川芎、炙甘草、车前子组成。

23.蛮龙液:由雄蚕蛾、淫羊藿、菟丝子(酒制)、补骨脂(盐制)、熟地黄(盐制)、刺五加组成。

24.全鹿丸:由全鹿干、补骨脂(盐水炒)、锁阳(酒炒)、杜仲(盐水炒)、菟丝子、肉苁蓉、楮实子、葫芦巴(酒炒)、巴戟天、续断(盐水炒)、花椒、小茴香(酒炒)、五味子(蒸)、覆盘子、芡实、党参、炙黄芪、茯苓、白术(炒)、山药、炙甘草、熟地黄、当归(酒炒)、天冬、麦冬、枸杞子(盐水炒)、地黄、大青盐、陈皮、沉香、牛膝、川芎(酒炒)组成。

25. 七宝美髯丸(颗粒、口服液):由制何首乌、枸杞子(酒蒸)、菟丝子(炒)、补骨脂(黑芝麻炒)、当归、牛膝(酒蒸)、茯苓组成。

26. 首乌丸:由制何首乌、桑葚、墨旱莲、女贞子(酒制)、黑芝麻、牛膝(酒炙)、菟丝子(酒蒸)、补骨脂(盐炒)、地黄、金樱子、豨签草(制)、桑叶(制)、金银花(制)组成。

27. 补脾益肠丸:由黄芪、党参(米炒)、白术(土炒)、肉桂、干姜(炮)、补骨脂(盐制)、白芍、当归(土炒)、砂仁、木香、延胡索(制)、荔枝核、防风、赤石脂(煅)、炙甘草组成。

28.再造生血丸:由菟丝子(酒制)、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黄精(酒制)、补骨脂(盐制)、鹿茸(去毛)、淫羊藿、黄芪、红参、党参、白术(炒)、当归、熟地黄、白芍、制何首乌、阿胶、鸡血藤、麦冬、仙鹤草、益母草组成。

29.生白口服液:由淫羊藿、黄芪、补骨脂、附子(制)、枸杞子、麦冬、当归、鸡血藤、芦根、甘草组成。

30. 血宝胶囊:由鹿茸、补骨脂、狗脊、附子、枸杞子、女贞子、牛髓、紫河车、熟地黄、制何首乌、当归、阿胶、人参、党参、炙黄芪、刺五加、白术(炒)、川芎、虎杖、桂枝、丹参、鸡血藤、牡丹皮、赤芍、牛西西、漏芦、连翘、水牛角浓缩粉、仙鹤草、陈皮组成。

31. 健脾益肾颗粒:由党参、枸杞子、白术、女贞子、菟丝子、补骨脂(盐炙)组成。

32.杜仲补腰合剂:由杜仲、熟地黄、枸杞子、牛膝、菟丝子、补骨脂、党参、当归、香菇、猪腰子组成。

33.补肾益脑片:由鹿茸(去毛)、红参、熟地黄、当归、茯苓、山药(炒)、枸杞子、补骨脂、麦冬、酸枣仁(炒)、远志(蜜炙)、牛膝、玄参、五味子、川芎、朱砂组成。

34. 参茸卫生丸:由鹿茸、鹿角、肉苁蓉(酒制)、猪腰子、鹿尾、熟地黄、当归、白芍、制何首乌、龙眼肉、枸杞子、紫河车、人参、党参、黄芪、白术(麸炒)、锁阳、补骨脂(盐制)、牛膝、桑寄生、续断、狗脊(砂烫)、地黄、麦冬、秋石、猪脊髓、茯苓、苍术、砂仁、木瓜、酸枣仁(炒)、远志(制)、琥珀、陈皮、香附(醋制)、木香、沉香、黄芩、清半夏、川芎、红花、乳香(醋制)、没药(醋制)、山茱萸(酒制)、龙骨、牡蛎、莲子、肉豆蔻(煨)、大枣、甘草组成。

35.锁阳固精丸:由锁阳、肉苁蓉(蒸)、巴戟天(制)、补骨脂(盐炒)、菟丝子、杜仲(炭)、八角茴香、鹿角霜、韭菜子、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知母、黄柏、芡实(炒)、莲子、莲须、牡蛎(煅)、龙骨(煅)、牛膝、大青叶组成。

36.白癜风胶囊:由当归、桃仁、红花、丹参、紫草、川芎、香附、补骨脂、干姜、山药、黄芪、蒺藜、白鲜皮、乌鞘蛇、龙胆组成。

37.白蚀丸:由补骨脂、何首乌、灵芝、蒺藜、紫草、丹参、红花、牡丹皮、黄药子、苍术、龙胆草、海螵蛸、甘草组成。

38.生发酊:由补骨脂、闹羊花、生姜组成。

39.安坤赞育丸:由鹿茸、鹿尾、鹿角胶、阿胶、紫河车、龟甲、鳖甲(醋制)、山茱萸(酒制)、菟丝子、肉苁蓉(酒制)、锁阳、牛膝、枸杞子、续断、杜仲(盐制)、桑寄生、补骨脂(盐制)、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人参、白术(麸炒)、茯苓、甘草、黄芪、泽泻、酸枣仁(炒)、龙眼肉、远志(制)、琥珀、红花、西红花、鸡血藤、丹参、川牛膝、乳香(醋制)、没药(醋制)、香附(醋制)、延胡索(醋制)、柴胡、木香、沉香、陈皮、乌药、藁本、紫苏叶、肉豆蔻(煨)、砂仁、橘红、地黄、北沙参、天冬、黄芩、黄柏、青蒿、白薇、秦艽、鸡冠花、赤石脂(煅)、丝绵(炭)、血余炭、艾叶(炭)组成。

40.千金止带丸:由党参、白术(炒)、杜仲(盐炒)、续断、补骨脂(盐炒)、当归、白芍、川芎、延胡索(醋炙)、香附(醋炙)、木香、小茴香(盐炒)、青黛、鸡冠花、椿皮(炒)、牡蛎(煅)、砂仁组成。

41.腰疼丸:由补骨脂(盐炒)、续断、牛膝(酒炒)、南藤(山蒟)、吉祥草、山药组成。

42.壮骨关节丸:由狗脊、淫羊藿、独活、骨碎补、续断、补骨脂、桑寄生、鸡血藤、熟地黄、木香、乳香、没药组成。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603(3348).

[2]吉力,徐植灵.补骨脂化学成分的综述.中国中药杂志,1995,20(2):120.

[3]黄剑,赵陆华,邹巧根等.补骨脂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药学进展,2000,24(4):212.

[4]陈业高,于丽丽.补骨脂化学成分的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25(4):52.

[5]罗艺晨,刘娟,朱兆荣.中药补骨脂的研究进展.中兽医学杂志,2007,(5):49.

[6]杨彤彤,秦民坚.补骨脂中新异黄酮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药学学报,2006,41(1):76.

药理作用:

[1]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中册).第一版.南京:江苏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487.

[2]Kabhnob H M,dpapmakon N Tokcnkon,1962,25(6):733.

[3]East J,J Endocrinology,1955,(12):261.

[4]Zahirnddin K .Pakistan J Sci and Ind Res,1975,18(12):54.

[5]吴焕.中草药通讯,1978,(10):464.

临床试验:

[1] 叶志雄, 秦存恒.自制补骨脂汤与密钙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对比研究.中国基层医药,2005,12(7):834.

[2] 蔡伟青, 吴耀持.补骨脂汤剂治疗股骨头坏死30例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8):51.

[3] 乔丽华, 陈亚清.复方补骨脂配治疗病毒性疵疗效观察.皮肤病与性病,1996,18(4):61.

[4] 厉慧.补骨脂酊治疗寻常疣、跖疣42.吉林中医药,1999,(5):834.

[5] 卢勇田.补骨脂注射液治疗银屑病800例疗效观察.中医杂志,1982, (9):31.

[6] 彭道贤.内外合治斑秃20.河南中医,2002,11(6):19.

[7] 袁新顺.中医综合疗法治斑秃34.中国民间疗法,2004,12(7):38.

[8] 刘为舜, 杜春玲,涂明利,.补骨脂制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临床内科杂志,2003,20(11):604.

毒理学:

[1]中医研究中药研究所计划生育研究室中药研究资料

[2]张玉顺,.中药通报,1981,6(3):30

[3]李晓玉,.中国生理科学会学术会议摘要汇编.1964:52

[4]Dunnick J K.ct al.Nad Cancer InstMonogr,1984,(6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