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朱砂根 > [英文版]
【药物名称】 朱砂根
【拼音名称】 Zhushagen  
【英文名称】 Coral Ardisia Root  
【拉丁名】 Ardisiae Crenatae Radix  
【科属分类】 紫金牛科
【功效分类】 清热药
【药物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别名】 硃砂根,土丹皮,小罗伞,紫金牛,八爪龙  
【来源】 为紫金牛科植物朱砂根Ardisia crenata Sims.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灌木。常无分枝。叶互生,叶片革质或坚纸质,椭圆状披针形至倒披针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长775cm,宽24cm,边缘具皱波状或波状齿,具明显的边缘腺点,有时背面具极小的鳞片;侧脉1218对,构成不规则的边缘脉。伞形花序或聚伞花序;萼片长圆状卵形,具腺点;花瓣白色,略带粉红色,盛开时反卷,卵形,先端急尖,具腺点,里面有时近基部具乳头状突起;雄蕊较花瓣短;雌蕊与花瓣近等长,子房具腺点。果球形,鲜红色,具腺点。    
【分布】

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采集加工】 秋季采挖,切片,晒干或鲜用。  
【药材性状】 根簇生于略膨大的根茎上,呈圆柱形,略弯曲,长5~25cm,直径210m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具多数纵皱纹及横向或环状断裂痕,皮部与木部易分离。质硬而脆,易折断,折断面不平坦,皮部厚,约占断面的一半,类白色或浅紫红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苦、辛,有刺舌感。  
【生态学】 生于山地林下、沟边、路旁。  
【化学成分】

本品含有叶绿素(chlorophyl),挥发油(aetherolea),三萜类(triterpenoid),酚类(phenols),醌类(quinone),强心甙(cardiotonicglycoside),有机酸(organic acid),黄酮类(flavonoids),三萜皂苷(triterpenoid saponin),鞣质(tannin),氨基酸(aminoacids),糖类(saccharide)等多种物质[1]

根中主要含三萜皂苷类朱砂根苷(ardicrenin),朱砂根新苷(ardisiacrenoside)AB,百两金皂苷(ardisiacrispin)AB,以及次生单糖苷3-O-α-L-仙客来皂苷元A-吡喃阿拉伯糖苷(3-O-α-L-cyclamiretinA-arabinopyranoside),还含岩白菜素(bergenin)及其衍生物:11-O-没食子酰基岩白菜素(11-O-galloylbergenin)11-O-丁香酰基岩白菜素(11-O-syringylbergenin)11-O-香草酰基岩白菜素(11-O-vanilloylbergenin)11-O-(3′,4′-二甲基没食子酰基岩白菜素)[11-O-(3′,4′-dimethylgalloyl)bergenin],去甲岩白菜素(demethyl bergenin),以及无羁萜(friedel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紫金牛醌(rapanone),胡萝卜苷(daucosterol),菠菜甾醇(spinasterol),含18~30个碳原子的系列脂肪酸、蔗糖(sucrose)和一种环状缩酚酸肽FR900359[2]。还含铜、铁、锌、锰等多种微量元素[3]

 
【药理作用】

1.抗生育:朱砂根的60%乙醇提取物有较好的抗生育作用,而朱砂根三萜皂苷有较好的抗早孕作用[1]。另外,朱砂根三萜总皂苷对成年小鼠、豚鼠和家兔离体子官均有兴奋作用,其作用与兴奋H1受体影响前列腺素合成酶系统有关[2]

2.止咳平喘:本品有效成分岩白菜素其止咳作用强度,校剂量计算相当子可待因的1/71/4[3]

3.驱虫和杀虫:从朱砂根中获得的化合物C49H75N7-O1525ppm能抑制蚊、灰螺、螨等昆虫[3]

4.抑菌:25%朱砂根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有轻度抑制作用[4]

5.其他:从朱砂根中获得的新颖环状缩酚酸肽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压[5]

 
【临床试验】  
【药性】 味苦、辛,性凉。归肺、肝经。  
【功效与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治咽喉肿痛,黄疸,痢疾,风湿热痹,跌打损伤,乳腺炎,睾丸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使用注意】

孕妇、虚弱者慎用

 
【传统用法】

1.毒蛇咬伤:朱砂根鲜者60g,水煎服;另用盐肤木叶或树皮,乌柏叶适量。煎汤清洗伤口,用朱砂根皮捣烂,敷创口周围。(《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2.流火(丝虫病引起的淋巴管炎):朱砂根干根3060g。水煎,调酒服。(《福建中草药》)

3.牙痛:八爪龙、长春七、银柴胡各6g,细辛3g。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4.咽喉肿痛:朱砂根全草6g,射干3g,甘草3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5.肺病及劳伤吐血:朱砂根915g,同猪肺炖服,先吃汤,后去药吃肺,连吃3肺为1疗程。

6.睾丸炎:朱砂根3060g,荔枝核14枚。酒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7.跌打损伤,关节风痛:朱砂根915g,水煎或冲黄酒服。

8.妇女白带,痛经:朱砂根915g,水煎或加白糖、黄酒冲服。(78方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毒理学】  
【制剂】

1、正骨水:由九龙川、猪牙皂 、买麻藤、过江龙、香樟、香加皮、海风藤、豆豉姜、羊耳菊、虎杖、草乌、碎骨木、千斤拔、穿壁风、横经席、莪术、降香、土鳖虫、五味藤、鹰不扑、朱砂根、木香、徐长卿、两面针、薄荷脑、樟脑组成。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陈尚钘,胡文杰,黄艳丽,等.朱砂根化学成分的分析.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8):15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6:57(5039)

[3]何志坚,王秀峰,唐天君,等.红凉伞和朱砂根不同部位Cu Fe Zn Mn的测定.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9,26(1):25

药理作用:

[1]吴雄泰.中草药,1987,18(8):338

[2]王怀真.中草药,1988,19(11):499

[3]张清华.紫金牛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华西药学杂志,1994,9(2):99

[4]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914

[5]Fujioka M. CA,1987, 106:13397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