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落葵 > [英文版]
【药物名称】 落葵
【拼音名称】 Luokui  
【英文名称】 Red Vinespinach Herb  
【拉丁名】 Basellae Rubrae Herba  
【科属分类】 落葵科
【功效分类】 泻下药
【药物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别名】 蘩露,承露,天葵,藤葵,胡燕脂,藤儿菜,滑藤。  
【来源】

为落葵科植物落葵Basella rubra L.的全草。

 
【植物形态】

一年生缠绕草本。全株肉质,光滑无毛。茎分枝明显,绿色或淡紫色。单叶互生;叶片宽卵形、心形至长椭圆形,长219cm,宽216cm,先端急尖,基部心形或圆形,间或下延,全缘,叶脉在下面微凹,上面稍凸。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单一或有分枝;小苞片2,呈萼状,长圆形,宿存;花无梗,萼片5,淡紫色或淡红色,下部白色,连合成管;无花瓣;雄蕊5个,生于萼管口,和萼片对生,花丝在蕾中直立;花柱3,基部合生,柱头具多数小数小颗粒突起。果实卵形或球形,暗紫色,多汁液,为宿存肉质小苞片和萼片所包裹。种子近球形。

 
【分布】

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均有栽培,北方少见。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叶或全草,洗净,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

茎肉质,圆柱形,直径38mm,稍弯曲,有分枝,绿色或淡紫色;质脆,易断,折断面鲜绿色。叶微皱缩,展平后宽卵形、心形或长椭圆形,长214cm,宽212cm,全缘,先端急尖,基部近心形或圆形;叶柄长13cm。气微,味甜,有粘性。

 
【生态学】

高温短日照作物,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不耐寒, 怕霜冻, 耐高温多湿,宜在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长,生于海拔2000m以下地区。

 
【化学成分】

叶含多糖(polysaccharide),胡萝卜素(carotene),有机酸(organic acid),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1],果红色素[2]等。

 
【药理作用】

1.解热:落葵鲜品榨取的汁液20ml/kg灌胃,对于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10ml/kg时仅在药后1小时有解热作用 [1]

2.抗炎:落葵鲜汁对大鼠蛋清性足肿、甲醛性足肿、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道透性增高、醋酸甲基纤维素所致大鼠白细胞游走及大鼠棉球肉芽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当剂量为10ml/kg时,则作用稍减弱[1]

3.抗病毒:本植物叶的水提取物对烟草镶嵌病毒有仰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为一种糖蛋白[2]

4.毒性:小鼠灌胃给予落葵300%鲜汁浓缩液20ml/kg,在1天内连续3次,观察3天,小鼠在药后外观、行为、二便均属正常,并全部存活。其最大耐受量为鲜品180g/kg·天),为临床成人用量(45g/天)的240[1]

 
【临床试验】  
【药性】

性寒,味甘酸。

 
【功效与主治】

滑肠通便,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活血。主治大便秘结,痢疾,小便短涩,热毒疮疡,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捣汁涂。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服。

 
【传统用法】  
【毒理学】

300%鲜汁浓缩液20ml/kg,小鼠灌胃,在1d内连续3次,计60ml/kg,观察3d,小鼠在药后外观、行为、二便均属正常,并全部存活,其最大耐受量为鲜品180g/(kg.d),为临床成人用量(45g/d)的240[1]

 
【制剂】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761(1400).

[2]王建华,李长城,王明林.落葵果红色素的制备工艺.食品研究与开发,1999,20(3):35.

药理作用:

[1]李育浩,吴清和,李茹柳,.落葵的解热抗炎作用.中药材,1992,15(06):32.

[2]Ushasri.TabRes,1982,8(1):39.

临床试验:

[1]王光训.自拟藤七掌膏治疗痄腮54.云南中医杂志,1990,11(4):29.

毒理学:

[1]李育浩,,中药材,1992,15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