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芥菜 > [英文版]
【药物名称】 芥菜
【拼音名称】 Gaicai  
【英文名称】 leaf mustard  
【拉丁名】 Brassica juncea  
【科属分类】 十字花科
【功效分类】 止血药
【药物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别名】 芥、大芥、雪里蕻、皱叶芥、黄芥、霜不老、冲菜。  
【来源】

为十字花科植物芥菜Brassica juncea (L.) Czern.et Coss.的嫩茎叶。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无毛,有时具刺毛,常带粉霜。茎有分枝。基生叶叶柄有小裂片;叶片宽卵形至倒卵形,长1535cm,宽517cm,先端圆钝,不分裂或大头羽裂,边缘有缺刻或齿牙;下部叶较小,边缘有缺刻,有时具圆钝锯齿,不抱茎;上部叶窄披针形至条形,具不明显疏齿或全缘。总状花序花后延长;花淡黄色;花瓣4,鲜黄色,宽椭圆形或宽楔形,先端平截,全缘,基部具爪;雄蕊642短;雄蕊1,子房圆柱形,花柱细,柱头头状。长角果条形,具细喙。种子近球形,鲜黄色至黄棕色,少数为暗红棕色,表面具网纹。

 
【分布】 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采集加工】

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 芥菜的主侧根分布在约30厘米的土层内,茎为短缩茎。叶片着生短缩茎上,有椭圆、卵圆、倒卵圆、披针等形状。叶色绿、深绿、浅绿 、黄绿、绿色间紫色或紫红。叶面平滑或皱缩。叶缘锯齿或波状,全缘或有深浅不同、大小不等的裂片。  
【生态学】

芥菜喜冷凉润湿,忌炎热、干旱,稍耐霜冻。最适于食用器官生长的温度为815,一般叶用芥菜对温度要求较不严格。孕蕾、抽薹、开花结实需要经过低温春化和长日照条件。中国南北各地均以秋播为主。长江流域及西南、华南各地于冬季或次春收获 ,北方于霜冻前收获。

 
【化学成分】 根茎含11种具挥发性的异硫氰酸酯:异硫氰酸甲酯( Methylisothiocyanate ,异硫氰酸异丙酯( Isopropyl isothiocyanate),异硫氰酸丙烯酯(Allyl isothiocyanate),异硫氰酸仲丁酯,异硫氰酸正丁酯,异硫氰酸戊-4-烯酯,异硫氰酸苯酯,异硫氰酸苄酯,异硫氰酸苯乙酯,异硫氰酸丁-3-烯酯[1]  
【药理作用】  
【临床试验】

1.高血压:以荠菜代茶饮(取初春未开花之荠菜洗净,晾干,每次5g10g,用沸水冲泡,代茶饮),60例病人经上述方法治疗2d3d后,56例病人有效,其余病人继续治疗1周后,3例病人有效,1例无效[1]

2.出血性眼病:(1)用荠菜明目合剂(由长沙马王堆制药厂生产)治疗阴虚火旺型眼底出血148例,每次口服4050ml13次,30天为1疗程,服药期间停止使用其他中西药。服用3个疗程。结果:148171只眼中,治愈71只眼(41.5%),显效52只眼(30.4%),有效36只眼(21%),无效12只眼(7%),总有效率92.9%[2]。(2)复方荠菜饮(荠菜60g、白茅根60g、旱莲草25g、丹参30g、蒲黄30g、地榆30g、生地黄30g)辨证加减,每日一剂,水煎分做2次服,用于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栓及糖尿病性眼底出血亦取得较好疗效[3]

 
【药性】

性温,味辛。入肺、胃、肾经。

 
【功效与主治】

宣肺豁痰,温中利气。主治寒饮内盛,咳嗽痰滞,胸隔满闷。耳目失聪、牙龈肿烂、寒腹痛、便秘等病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捣汁。外用:烧存性研末撒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

芥菜不能与鲫鱼、鳖肉同食。

 
【传统用法】

1. 感寒无汗:水调芥子末填脐内,以热物隔衣熨之,取汗出为妙。(《简便单方》)

2. 咽喉闭塞,不通甚者:芥子三两,捣筛为散,以水蜜调为膏,涂于外喉下熁之。下即易之。(《圣惠方》)

3. 面神经麻痹:芥菜子洗净,捣细,加开水调成糊状,敷患侧面部,左歪涂右,右歪涂左,并用注射针头划破患侧颊粘膜,涂少量芥汁,68h后,可见涂药皮肤呈紫褐色、起泡,应将药除去,停药半个月左右,可恢复正常。(《福建药物志》)

4. 身体麻木:芥菜子末,醋调涂之。(《纲目》引《济生秘览》)

5. 腿皮受风湿肿痛者:用生芥末调热醋摊布上,包患处。(《续回生集》)

6. 妇人中风口噤,舌木缩:芥子一升,研细,以醋三升,煎取一升,涂颌颊下。(《圣惠方》)

7. 大人小儿痈肿:芥子末,汤和敷纸上贴之。(《千金要方》)

8. 上气喘促,时有咳嗽:芥子二两,百合二两。上药捣筛,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新汲水下七丸。(《圣惠方》)

9. 腹内诸气胀满:小芥子半升。上到碎,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五升,浸七日,每于食前,温一小盏服。(《圣惠方》小芥子酒)

10. 妇人经脉不行至一年者,脐腹痛,腰腿沉重,寒热往来:用芥子二两为末,每服二三钱,热酒调下,食前服下。(《普济方》引《仁存方》芥子散)

 
【毒理学】  
【制剂】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小岛操,.药学杂志(),1973,93(4):453

药理作用:

临床试验:

[1]丛玲,许永喜,王晓燕.荠菜代茶饮治疗高血压60.护理研究.2005,19(8):1513

[2]谢文军,姜尚平,谢康明,.荠菜明目合剂治疗阴虚火旺型眼底出血疗效观察.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5,5(3):161

[3]谢文军.复方荠菜饮加味治疗出血性眼病.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9(3):128.

毒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