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鸡蛋花 > [英文版]
【药物名称】 鸡蛋花
【拼音名称】 Jidanhua  
【英文名称】 Mexican Frangipani Flower  
【拉丁名】 Flos Plumeriae Acutifoliae  
【科属分类】 夹竹桃科
【功效分类】 清热药
【药物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别名】 缅栀子、蛋黄花、甲脚木、番缅花、蕃花、蕃花仔、红鸡蛋花  
【来源】 为夹竹桃科植物鸡蛋花PlumeriarubraL.cv.Acutifolia的花。  
【植物形态】 多年生落叶小乔木,全株具丰富乳汁。枝条粗壮。叶互生;叶柄上面基部具腺体;叶片厚纸质,常聚集于枝上部,长圆状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2040cm,宽711cm,先端短渐尖,基部狭楔形,两面无毛;侧脉每边3040条,未达叶缘网结成边脉。顶生聚伞花序;花萼5裂,卵圆形,不张开而压紧花冠筒;花冠外面白色,内面黄色,裂片狭倒卵形,向左覆盖,比花冠筒长1倍,花冠筒圆筒形,内面密被柔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基部,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心皮2,离生。蓇葖果双生。种子斜长圆形,扁平,先端具长圆形膜质翅。  
【分布】 中国已引种栽培,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有栽培,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需要在温室内栽培。  
【采集加工】 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 花多皱缩成条状,或扁平三角状,淡棕黄或黄褐色。湿润展平后,花萼较小。花冠裂片5,倒卵形,长约3cm,宽约1.5cm,呈旋转排列;下部合生成细管,长约1.5cm。雄蕊5,花丝极短。有时可见卵状子房。气香,味微苦。  
【生态学】

鸡蛋花喜湿热气候,耐干旱,喜生于石灰岩石地,扦插繁殖极易成活。

 
【化学成分】

本品树皮中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鸡蛋花苷(plumieride),东莨菪素(scopoletin)α-香树脂醇(α-amyrin)β-香树脂醇(β-amyrin)。根中含环烯醚萜类化合物:13-O-咖啡酰鸡蛋花苷(13-O-caffeoylplumieride)13-去氧鸡蛋花苷(13-deoxyplumieride)β-二氧鸡蛋花新酸葡萄糖酯苷(β-dihydroplumericinicacid glucosyl ester),原鸡蛋花素(la-protoplumericin)A1α-鸡蛋花苷(1α-plumieride)8-异鸡蛋花苷(8-isoplumieride)[1]

 
【药理作用】

从埃及产红鸡蛋花分离出抗菌成分鸡蛋花素等[1],具有很强的抗真菌作用,对革兰阳性、阴性细菌及结核杆菌均有明显抑制效果[2]。鸡蛋花苷对革兰阴性和阳性细菌也有显著抑制作用[3],鸡蛋花苷还有明显通便作用,对小鼠通便的半数有效量为0.12g/kg。红鸡蛋花茎、皮、叶及带皮茎的水提取液对兔、豚鼠、猫和小鼠均有局麻作用和解痉作用[4]

 
【临床试验】  
【药性】 味甘、微苦,性凉。归肺、大肠、胆经。  
【功效与主治】 具有清热,利湿,解暑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泄泻痢疾,尿路结石,预防中暑等病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花510g;茎皮1015g。外用:适量,捣敷。  
【使用注意】 凡暑湿兼寒,寒湿泻泄,肺寒咳嗽,皆宜慎用。  
【传统用法】

1. 乳腺炎:鸡蛋花鲜茎皮捣烂敷。(《西双版纳傣药志》) 

2. 感冒发热:鸡蛋花叶1530g。水煎服。(《广西本草选编》)

3. 百日咳,气管炎:鸡蛋花或茎皮39g,配灯台树叶。水煎服。

4. 传染性肝炎:鸡蛋花或茎皮39g,水煎服。(34方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5. 细菌性痢疾:鸡蛋花、土棉花、金银花各9g。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6. 泌尿道结石:鸡蛋花茎皮25g(或配长管假茉莉)。水煎服。(《西双版纳傣药志》)  
【毒理学】  
【制剂】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7:300(5621).

药理作用:

[1]Mahran G H. C A, 1976, 85:37128d.

[2]John E. Arch Biochem,1951, 30:445.

[3]Harrison J. C A, 1974, 80:194636.

[4]Chak I M. India J Pharm,1972,34(1):10.

临床试验:

毒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