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刘寄奴 > [英文版]
【药物名称】 刘寄奴
【拼音名称】 Liujinu  
【英文名称】 Diverse Wormwood Herb  
【拉丁名】 Herba Artemisiae Anomalae  
【科属分类】 菊科
【功效分类】 活血化瘀药
【药物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别名】 刘寄奴草,金寄奴,白花尾,炭包包,千粒米、斑枣子,细白花草,九牛草。  
【来源】

为菊科植物奇蒿Artemisia anomala S. Moore的全草。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中部以上常分枝,上部有花序枝,被微柔毛。下部叶在花期时枯落;中部叶近革质,长圆状或卵状披针形,长711cm,宽34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短柄,不分裂,边缘有密锯齿,正面被微糙毛,下面色浅被蛛丝状微毛或近无毛;有58对羽状脉。头状花序极多数,无梗,密集于花枝上,在茎端及上部叶腋组成复总状花序;总苞近钟状,无毛;总苞片34层,长圆形,边缘宽膜质,带白色;花筒状,外层雌性,内层两性;聚药雄蕊5;雌蕊1。瘦果微小,长圆形,无毛。

 
【分布】

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贵州、福建、广西、广东等地。

 
【采集加工】

夏、秋季花开时采收,连根拔起,洗净,鲜用,或晒干,打成捆备用,防夜露雨淋变黑。

 
【药材性状】

全草长6090cm,茎圆柱形,直径24mm,通常弯折;表面棕黄色或棕绿色,被白色毛茸,具细纵棱;质硬而脆,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性。黄白色,中央具白色而疏松的髓。叶互生,通常干枯皱缩或脱落,展开后,完整叶片呈长卵圆形,长6l0cm,宽34cm,叶缘有锯齿,上面棕绿色,下面灰绿色,密被白毛。叶柄短。质脆易破碎或脱落。头状花序集成穗状圆锥花序,枯黄色。气芳香,味淡。

 
【生态学】 生于林缘、灌丛中、河岸旁。  
【化学成分】

本品含奇蒿内酯(arteanomalactone),奇蒿黄酮(arteanoflavone),香豆精(coumarin)7-甲氧基香豆素(7-methoxycoumarin),异泽兰黄素(eupatilin),西米杜鹃醇(simiarenol),橙黄胡椒酰胺(aurantiamide acesate)[1];软脂酸(palmitic acid),莨菪亭(scopletin),反式邻羟基桂皮酸(trans-hydroxycinnamicacid),反式邻羟基对甲氨基桂皮酸(trans-o-hydroxy-p-methxoycinnamicacid),苜蓿素(tricin),环己六醇单甲醚 (cyclohexanhexol monomethylether)[2]2,4-二甲基己烷(2,4-dimethylhexane)2,2,3,3-四甲基己烷(2,2,3,3-tetramethyl hexane),苯甲醛(benzoicaldehyde)2-己酮(2-hexanone),桉叶素(cineol),樟脑(camphor)1,2-二硫戊环-3-戊酸(1,2-dithiolane-3-pentanoicacid)[3]

 
【药理作用】

1.抗缺氧:腹腔注射奇蒿水煎醇沉液有抗缺氧功能[1]

2.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奇蒿水煎剂对二磷酸腺苷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对抗作用[2]

3.抗菌:奇蒿氯仿提取物体外抗真菌药效接近临床常规抗真菌药疗效[3]

 

 
【临床试验】

婴幼儿腹泻:奇蒿乳兔汤治疗组:1周以下,奇蒿干15g,满月乳兔1只,杀净去内脏与奇蒿同煮汤汁分服;1周以上用奇蒿20g,方法同上述。疗程12日,多数病例服1剂见效,个别病例需再服1剂。庆大对照组:按每日5mg/kg计算,分2次肌注,一般疗程3日,凡治疗病情好转但未愈则继续治疗23日,如无效则停用庆大霉素,改以乳酶片或多酶片,辅以中药辨证施治,仍然无效的,则采用奇蒿乳兔汤治疗可奏效。结果:治疗组共86例(显效61例,有效21,无效4,总有效率95.3%);对照组30例(显效9例,有效10,无效11,总有效率63.5%[1]

 
【药性】 味辛、微苦,性温。归心、肝、脾经。  
【功效与主治】 破瘀通经,止血消肿,消食化积。主治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癥瘕,风湿痹痛,便血,尿血,跌打损伤,痛疮肿毒,烫伤,食积腹痛,泄泻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消食积单味可用至1530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捣敷。

 
【使用注意】

孕妇禁服,气血虚弱、脾虚作泄者慎服。

 
【传统用法】

1.烫火疮:刘寄奴为末,先以糯米浆,用鸡翎扫伤处,后掺药末在上,并不痛,亦无痕。大凡伤著,急用盐末掺之,护肉不坏,然后药敷之。(《本事方》引《经验方》)

2.筋骨疼痛,甚如夹板状,痛不可忍:刘寄奴草五钱煎汤。将骡子修下蹄爪,烧灰存性研末,刘寄奴汤调服三钱 服后饮热酒半盅,不过三五服愈。(《本草汇言》)

3.心脾痛:刘寄奴末六钱,延胡索末四钱。姜汁热酒调服。(《证治准绳》)

4.赤白下痢:刘寄奴、乌梅、白姜等分。水煎服,赤加梅,白加姜。(《如宜方》)

5.痔疮:刘寄奴、五味子各等分,研为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乳上,遂愈。(《朱氏集验方》刘寄奴汤)

6.产后恶露不快,败血上攻,心胸烦燥,大渴闷乱,肤黑眩晕,或脐腹疼痛,呕吐恶心,不进饮食:刘寄奴(择去粳草秤)二两,当归一两(去芦头,切,焙),甘草二钱(灸、锉),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煎至七分盏,去滓,热服。(《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刘寄奴饮)

 

 
【毒理学】  
【制剂】

1跌打丸:由三七、当归、白芍、赤芍、牡丹皮、桃仁、红花、自然铜(煅)、土鳖虫、甜瓜子、血竭、北刘寄奴、骨碎补(烫)、续断、苏木、乳香(制)、没药(制)、姜黄、三棱(醋制)、防风、木通、桔梗、枳实(炒)、甘草组成。

2筋痛消酊:由乳香(制)、没药(制)、红花、川芎、郁金、紫荆皮、自然铜(煅)、刘寄奴、三七、血竭、儿茶、大黄、木香、香附、厚朴、陈皮、浙贝母、天南星(制)、木瓜、肉桂、小茴香、防风、羌活、制川乌、制草乌、当归、栀子、白芷、木鳖子、樟脑、冰片组成。

3中华跌打丸:由金不换、地耳草、鬼划符、过江龙、岗梅、栀子、半边莲、牛尾蕨、大力王、刘寄奴、丁茄根、急性子、钻朗风、牛膝、鹅不食草、山桔叶、毛老虎、穿破石、两面针、丢了棒、独活、制川乌、红杜仲、鸡血藤、乌药、香附、丁香、假蒟叶、桂枝、木鳖子、苍术、樟脑组成。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肖永庆.蒿属中药南刘寄奴脂溶性成分的分离鉴定.药学学报,1984,19(12):909.

[2]肖永庆.中药南刘寄奴化学成分研究.植物学报,1986,28(3):307.

[3]许怀勇.奇蒿中挥发油的分析.中成药,1999,21(5):252.

药理作用:

[1]沈金荣,阮克锋,周国伟,.刘寄奴的抗缺氧作用.中草药,1983,14(9):4111.

[2]张光霁.六月霜(奇蒿)的研究进展.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27(2):83.

[3]刘运德,杨湘龙,齐新,.奇蒿抗真菌成分研究.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5,1(4):51.

临床试验:

[1] 修国珍,何春招.奇蒿乳兔汤治疗婴幼儿腹泻86.福建中医药,1997,282:7.

毒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