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名称】 | 牛膝 | |
【拼音名称】 | Niuxi | |
【英文名称】 | Twotooth Achyranthes Root | |
【拉丁名】 | Radix Achyranthis Bidentatae | |
【科属分类】 | 苋科 | |
【功效分类】 | 活血化瘀药 | |
【药物图片】 | 原植物图片 | 药材图片 |
|
|
|
【别名】 | 百倍,牛茎,脚斯蹬,铁牛膝,杜牛膝,怀牛膝,怀夕,真夕 | |
【来源】 | 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根。 | |
【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土黄色。茎有棱角或四方形,绿色或带紫色,有白色贴生或开展柔毛,或近无毛,分枝对生,节膨大。单叶对生;叶片膜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12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两面被柔毛。穗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期后反折;总花梗有白色柔毛;花多数,密生;苞片宽卵形,先端长渐尖;小苞片刺状,先端弯曲,基部两侧各有1卵形膜质小裂片;花被片披针形,光亮,先端急尖,有1中脉;雄蕊长2~2 |
|
【分布】 | 分布于除东北以外的全国广大地区。在有些地区则大量栽培,河南产的怀牛膝为地道药材。 | |
【采集加工】 |
在11月下旬至l2月中旬,先割去地上茎叶,依次将根挖出,剪除芦头,去净泥土和杂质。按根的粗细不同,晒至六七成干后,集中室内加盖草席堆闷2~3d,分级,扎把,晒干。 |
|
【药材性状】 | 根呈细长圆柱形,有的稍弯曲,上端稍粗,下端较细,长15~50cm,直径0.4~1cm。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微纵皱纹,有细小横长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黄棕色,微呈角质样,中心维管束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围散有多数点状维管束,排列成2~4轮。气微,味微甜、涩。 | |
【生态学】 |
喜温暖干燥气候;不耐严寒,在气温-17℃时植株易冻死。以土层深厚的砂质 壤土栽培为宜;粘土及碱性上不宜生长。生于屋旁、林缘、山坡草丛中。 |
|
【化学成分】 | 本品含环(酪氨酸-亮氨酸)[cyclo-(-tyr-leu)],环(亮氨酸-异亮氨酸)[cyclo-(-leu-ile)],杜鹃花酸(nonandioic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n-butyl-β-D fructopyranoside)[1];旌节花甾酮A(stachysteroneA),podecdysone,25-R-牛膝甾酮(25-R-inokosteron e),25-S-牛膝甾酮(25-S-inokosterone)[2];2β,3β,5β,14α,20β,22α,25-七羟基-7-烯-胆甾-6-酮(polypodineB),2β,3β,20β,22α,25-五羟基-8,14-二烯-胆甾-6-酮(2β,3β,20β,22α,25-pentahydro-8,14-diene-cholesteric-6-one)[3];漏芦甾酮B(rhapontisteroneB),旌节花甾酮D(stachyst erone D),红苋甾酮(rubrostero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4];牛膝皂苷Ⅲ(achyranthoside Ⅲ)和牛膝皂苷Ⅳ(achyranthosideⅣ)[5];牛膝皂苷Ⅰ(achyranthoside Ⅰ)和牛膝皂苷Ⅱ(achyranthosideⅡ)[6];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aldehyde),人参皂苷Ro(ginsenoside Ro),竹节参皂苷-1(PJS-1),埃克甾酮B(polypodineB)[7],β-蜕皮甾酮(ecdysterone) [3,7]。 根含三萜皂苷:齐墩果酸α-L-吡喃鼠李糖基-β-D吡喃半乳糖苷(oleanolicacid a-L-rhamnopyran osyl-β-Dgalactopyranoside)。又含多种多糖:一种是从根的水浸液中用丙酮沉出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多糖;一种是由6个葡萄糖残基和3个甘露糖残基构成的水溶性寡糖AbS,有显著的增强免疫功能的活性;另一种是具有免疫活性的肽多糖ABAB,系由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半乳精(galactose),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 acid),阿拉伯糖(arabinose)和鼠李糖(rhamnose)按摩尔比12:2:1:1:1所组成,肽主要由甘氨酸(glycine),谷氨酸(glutamicacid),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和丝氨酸(serine)组成。还含蜕皮甾酮(ecdysterone),牛膝甾酮(inokosterone),红苋甾酮(rubrosterone)以及精氨酸(arginine),甘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苏氨酸(threonine),脯氨酸(proline),酪氨酸(tyrosine),色氨酸(typtophan),缬氨酸(val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亮氨酸(leucine)和生物碱类及香豆精类化合物[8]。
|
|
【药理作用】 |
1免疫调节:牛膝多糖(ABPS)能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显著增加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和抗体形成细胞数量[1]。ABPS 50mg/kg 腹腔注射7天能使S180荷瘤小鼠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也显著增加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LPS)0.1mg/kg诱生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ABPS 50~80μg/ml体外可增强巨噬细胞(MΦ)对S180的杀伤作用[2]。小鼠腹腔注射100、200mg/kg 的ABPS连续8天,可以增强H22腹水型肝癌小鼠的NK细胞和淋巴因子(IL-2)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的杀瘤活性,并显著提高小鼠的TNF-α与IL-2的产生水平[3]。ABPS在体外可以提高老年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IL-2的分泌,体内能显著提高老年小鼠T淋巴细胞和血清中TNF-β或TNF-α及一氧化氮(NO)的产生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活性,降低其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产生;ABPS 50~800mg/L体外给药或100mg/kg 腹腔注射可提高老年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TNF-α及NO的产生和NOS的活性;ABPS 100mg/kg 腹腔注射能提高LPS诱导的PMΦ、TNF-α及NO的产生和NOS的活性。ABPS对老年大鼠大脑皮层NO的产生及NOS的活性无影响[4]。 2兴奋子宫及抗生育:怀牛膝皂苷A(ABSA)0.125、0.25、0.5及1.0mg/ml可使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增高、频率加快、张力增加,子宫收缩面积较给药前显著增加。在0.125~1.0mg/ml浓度范围内,ABSA可使大鼠子宫平滑肌产生浓度依赖性收缩,表现为潜伏期缩短、子宫收缩面积高峰前移[5]。采用局部给药方法给予家兔ABSA,1~4分钟内未孕及中孕家兔在体子宫均可出现强烈的收缩,持续25分钟左右[6]。ABSA的子宫兴奋作用可能与5-羟色胺及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有关[5]。怀牛膝苯提取物50~80mg/kg呈现明显的抗生育、抗着床和抗早孕作用;氯仿提取物80~120mg/kg呈现明显抗生育、抗早孕作用[7]。给小鼠灌胃ABSA75、150、300mg/kg具有明显的抗着床、抗早孕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其半数有效量分别为96±27、145±51mg/kg[8]。 3抗衰老:怀牛膝可延长家蚕的龄期,减轻家蚕体重,并减缓家蚕身长增长[9]。怀牛膝水煎液可明显提高小鸡自发活动,对早期胚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10]。牛膝含药血清对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有显著的促细胞增殖作用[11]。灌胃30天,可显著提高衰老模型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过氧化脂(LPO)水平[12]。牛膝水煎液灌胃小鼠7天,可明显改善戊巴比妥钠所致的记忆障碍,使跳台法首次跳下的潜伏期明显延长,5分钟内错误次数明显减少,使Y型臂法第3天正确反应率明显提高,且可以明显延长小鼠负荷游泳时间[13]。 4抗肿瘤:ABPS 50~100mg/kg腹腔注射能显著提高S180荷瘤小鼠LAK细胞活性[1]。ABPS与S180细胞接触24小时,可引起细胞膜唾液酸含量升高,膜磷脂含量降低[14]。,牛膝总皂苷(ABS)体外对艾氏腹水癌细胞的细胞毒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作用逐渐增强,体内对小鼠S180腹水型及肝瘤实体瘤的抑制率分别为56.0%和46.2% [15]。 5抗炎和镇痛:不同产地牛膝对小鼠甲醛致痛模型有镇痛作用[16]。牛膝不同炮制品都有一定程度的镇痛作用,其中以酒牛膝镇痛作用强而持久;酒牛膝对巴豆油所致的耳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17]。ABS 120、60、30mg/kg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18]。牛膝根200%提取液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激活小鼠MΦ对细菌的吞噬能力以及扩张血管、改善循环、促进炎症病变吸收等作用[19]。 6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怀牛膝具有降低大鼠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积指数的作用,并能延长大鼠凝血酶原时间和血浆复钙时间[20]。怀牛膝具有显著降低血栓长度、湿重、干重的作用;有降低血小板聚积性、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作用[21]。怀牛膝能降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22]。 7抗病毒:ABPS硫酸酯有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作用[23],还有很强的抑制 乙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e抗原的活性,对单纯性疱疹病毒也有明显的抑制力[24]。 8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怀牛膝对血管有暂时性的扩张作用,其水煎液能显著增加大白鼠下肢血流量,具有扩张下肢血管的作用[25,26]。怀牛膝可使高脂饲料诱发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鹌鹑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LPO水平显著降低,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27]。 9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怀牛膝中有神经生长因子(NGF)的竞争性抑制剂,可抑制NGF与NGF受体的结合,半数致死量为6.18±3.43μg/ml [28]。 10降血糖:怀牛膝水煎剂可下调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P75基因mRNA的表达[29]。 |
|
【临床试验】 | 1.坐骨神经痛:用当归四逆汤加牛膝:(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炙甘草,通草,牛膝等),每日1剂,煎水,分2次服,服6剂药(9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86例。结果:治愈54例,好转28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5.35%;治疗时间最短1个疗程,最长5个疗程,平均3个疗程。经6个月至4年随访,复发29例,占33.72%,经服原方3~6剂后痊愈[1]。 2.原发性痛经:治疗组用牛膝散(牛膝,桂心,赤芍,桃仁,延胡索,当归,木香,牡丹皮等),每次9g,温酒或温开水送服,并局部热敷。对照组用针灸双侧合谷、三阴交穴治疗。治疗组36例,对照组17例,两组均以连续治疗5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7例,占47.13%,好转15例,占41.13%;未愈4例,占11.14%,总有效率为88.16%。对照组治愈3例,占17.11%;好转8例,占47.11%;未愈6例,占34.18%,总有效率为65.1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 3.关节炎:怀牛膝水煎口服,早晚各1次;川牛膝水煎后稍冷,用干净毛巾浸湿后敷于患处,每日1次,每次热敷30min。共治疗25例。结果:治愈20例,占80%;显效4例,占16%;无效1例,占4%;总有效率为96%[3]。 4.泌尿系结石:治疗组用牛膝汤(牛膝,乳香、没药,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煎水,于晚饭后1h顿服。第2天大量饮水,并做并腿跳跃运动,以利结石排出。对照组用复方石淋通片,每天3次,每次4片。治疗组56例,对照组28例,10d为1疗程,连用1~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43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6%,其中最快者2天排出结石,最慢者30天排出结石,平均治疗时间15天;对照组痊愈13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3%,其中最快者7天排出结石,最慢者30天排出结石,平均治疗时间18天[4]。 5.急性脑梗塞:治疗组用牛膝消栓汤(牛膝,黄芪,当归,赤芍,白芍,钩藤,栀子,石葛蒲,甘草等),煎水,每日1剂,分2次服,并配合正康脑明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2次。对照组单用正康脑明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2次。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 |
|
【药性】 | 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 | |
【功效与主治】 | 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血(火)下行,利尿通淋。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产后瘀血腹痛,血滞经闭,痛经,癥瘕,包衣不下,咽喉肿痛,热淋,血淋,跌打损伤。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5~ |
|
【使用注意】 | 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遗梦遗精,月经过多及孕妇均禁服。 | |
【传统用法】 |
1.痈疖已溃:牛膝根略刮去皮,出入疮口内,留半寸在外,以嫩橘叶及地锦草各一撮,捣,敷其上,随干随换。(《陈日华经验方》) 2.喉痹乳蛾:新鲜牛膝根一撮,艾叶七片,捣和人乳,取汁灌入鼻内。须臾痰涎从鼻出,即愈。无艾亦可。(《纲目》) 3.龋齿:牛膝一两(烧为灰),研成细末,以少许着齿间,含之。 4.口及舌上生疮:牛膝一两(去苗),上细锉,以水一中盏,酒半盏,同煎至七分。去滓,放温时时呷服。(3~4方出自《圣惠方》) 5.高血压:牛膝、生地各 6.血瘕、脐腹坚胀、下痢、羸瘦:牛膝四两(酒浸一晚,焙干为末),干漆半两(捶碎,炒烟出)。以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空心米饮下,日二至三服。(《鸡峰普济方》牛膝丸) 7.妇人年老体渐瘦弱,头面风肿,骨节烦疼冷,口干状如骨蒸者:牛膝一斤,生地黄(切) 8.筋骨疼痛,腰膝酸,手足麻:牛膝二钱,杜仲(盐水炒)二钱,夏枯草一钱,香附(童便灸)一钱,固脂(盐水炒)一钱,核桃(用肉,捣烂)二个。水煎,点黄酒服。(《滇南本草》) 9.消渴不止,下元虚损:牛膝五两(细锉,为末),生地黄汁 10.痢下先赤后白:牛膝三两捣碎,以酒 11.小便不利,茎中痛欲死,兼治妇人血结腹坚痛:牛膝一大把并叶,不以多少,酒煮饮之。(10~11方出自《肘后方》) 12.冷痹脚膝疼痛无力:牛膝(酒浸,切焙)一两,桂(去粗皮)半两,山茱萸一两,以上三味,捣筛为散。每服空心温酒下二钱七,日再服。(《圣济总录》牛膝散) 13.经来小便痛:大牛膝三两,麝香一分,乳香一钱(去油),水一盏半,煎牛膝至一盏,临服磨麝、乳二香入内,空心服。(《竹林女科》牛膝汤) |
|
【毒理学】 |
小鼠腹腔注射,蜕皮甾酮的LD50.为6.4g/kg,牛膝甾酮为7.8g/kg[1]。怀牛膝煎剂75g/kg灌胃,观察3d,未见小鼠有任何异常,其LD50!为146,49g/kg。亚急性毒性试验,60g/(kg .d),连续7d,或48g/( kg .d),连续30d,小鼠的进食、体重、活动、被毛、血象、肝肾功能及组织学检查均无异常,表明毒性很低[2]蜕皮甾酮与牛膝甾酮台剂200~2 000mg/( kg-d)灌胃,连续35d.末产生任何毒性反应[2]。 |
|
【制剂】 |
1.心脉通片:由 当归、丹参、毛冬青、牛膝、三七、决明子、钩藤、夏枯草、槐花、葛根组成。 2.冠心安口服液:由川芎、三七、延胡索(醋炙)、牛膝、降香、珍珠母、野菊花、柴胡、桂枝、半夏(炙)、首乌藤、茯苓、大枣、冰片、炙甘草组成。 3.偏瘫复原丸:由黄芪、人参、当归、熟地黄、白术(炒)、茯苓、泽泻、豆蔻仁、川芎、赤芍、丹参、三七、牛膝、天麻、僵蚕(炒)、全蝎、钩藤、白附子(矾炙)、地龙、法半夏、秦艽、铁丝威灵仙、防风、杜仲(炭)、补骨脂(盐炙)、骨碎补、香附(醋炙)、沉香、枳壳(炒)、肉桂、桂枝、冰片、安息香、麦冬、甘草组成。 4.肾衰宁胶囊:由 太子参、大黄、茯苓、半夏(制)、陈皮、黄连、丹参、红花、牛膝、甘草组成。 5.清脑降压片:由 黄芩、夏枯草、决明子、槐米、钩藤、磁石(煅)、珍珠母、牛膝、地黄、当归、丹参、地龙、水蛭组成。 6.清眩治瘫丸:由 天麻、僵蚕、全蝎、地龙、珍珠、决明子、水牛角浓缩粉、牛黄、黄连、黄芩、丹参、川芎、赤芍、牛膝、没药(醋炙)、血竭、铁丝威灵仙、白附子(矾炙)、蕲蛇(酒炙)、法半夏、安息香、冰片、人参(去芦)、黄芪、白术(炒)、茯苓、麦冬、玄参、地黄、骨碎补、桑寄生、沉香、香附(醋炙)、郁金、枳壳(炒)、葛根、槐米、泽泻、山楂组成。 7.天麻头风灵胶囊:由 天麻、钩藤、地黄、玄参、当归、川芎、杜仲、槲寄生、牛膝、野菊花组成。 8.脑立清丸(胶囊):由 磁石、珍珠母、赭石、猪胆汁、冰片、薄荷脑、半夏(制)、熟酒曲、酒曲、牛膝组成。 9.清脑降压胶囊(颗粒):由 黄芩、夏枯草、钩藤、磁石(煅)、决明子、珍珠母、当归、槐米、丹参、水蛭、地黄、地龙、牛膝组成。 10.清肝降压胶囊:由 制何首乌、桑寄生、夏枯草、槐花(炒)、小蓟、丹参、葛根、川牛膝、泽泻(盐炒)、远志(去心)组成。 11.强力天麻杜仲胶囊:由 天麻、杜仲(盐制)、川牛膝、槲寄生、玄参、地黄、当归、附子(制)、制草乌、羌活、独活、藁本组成。 12.眩晕宁颗粒(片):由 泽泻、菊花、陈皮、白术、茯苓、半夏(制)、女贞子、 墨旱莲、牛膝、甘草组成。 13.肾石通颗粒:由 金钱草、王不留行(炒)、萹蓄、瞿麦、海金沙、鸡内金(烫)、丹参、牛膝、延胡索(醋制)、木香组成。 14.前列舒乐颗粒:由 淫羊藿、黄芪、川牛膝 、蒲黄、车前草组成。 15.附桂风湿膏:由 生姜、鲜葱、生附子、生草乌、肉桂、吴茱萸、桂枝、北细辛、麻黄、干姜、羌活、独活、苍术、川芎、白芷、防风、生南星、生白附子、山柰、乳香、没药、当归、冰片、薄荷脑、肉桂油、木香、厚朴、丁香、陈皮、甘草、地黄、杜仲、川牛膝、千年健、骨碎补、地枫皮、锁阳、韭菜子、淫羊藿、水杨酸甲酯组成。 16.金钱白花蛇药酒[剧]:由 白花蛇、乌梢蛇、马钱子(制)、五加皮、老鹳草、豨莶草、千年健、地枫皮、陈皮、红花、川牛膝、肉桂、杜仲、甘草组成。 17.木瓜丸:由 牛膝、制川乌、制草乌、白芷、海风藤、威灵仙、木瓜、狗脊(制)、当归、川芎、鸡血藤、人参组成。 18.祛风舒筋丸:由 制川乌、制草乌、桂枝、麻黄、防风、威灵仙、木瓜、秦艽、海风藤、青风藤、穿山龙、老鹳草、茄根、骨碎补(炒)、牛膝、茯苓、苍术(炒)、甘草组成。 19.疏风定痛丸:由 马钱子粉、麻黄、乳香(醋制)、没药(醋制)、桂枝、羌活、独活、防风、千年健、木瓜、地枫皮、牛膝、杜仲(盐炙)、自然铜(煅)、甘草组成。 20.舒筋丸:乳香(醋制)、没药(醋制)、千年健、地枫皮、牛膝、续断、杜仲(盐制)、木瓜、甘草组成。 21.天和追风膏:由 生草乌、生川乌、麻黄、细辛、羌活、白芷、独活、高良姜、肉桂、威灵仙、蜈蚣、蛇蜕、海风藤、乌药、红花、桃仁、苏木、赤芍、乳香、没药、广西血竭、当归、牛膝、续断、香加皮、冰片、红大戟、麝香酮、肉桂油、薄荷脑、辣椒流浸膏、丁香罗勒油、樟脑、水杨酸甲酯、月桂氮zaozi002酮组成。 22.国公酒:由 羌活、独活、防风、五加皮、苍术(炒)、川芎、白芷、广藿香、天南星(矾炙)、木瓜、白术(麸炒)、槟榔、厚朴、枳壳(麸炒)、陈皮、青皮(醋炒)、乌药、佛手、红花、牡丹皮、紫草、红曲、当归、白芍、补骨脂(盐炙)、枸杞子、牛膝、麦冬、玉竹、栀子组成。 23.伸筋活络丸:由 马钱子(制)、制川乌、制草乌、木瓜、全蝎、川牛膝、杜仲(炭)、续断、当归、透骨草、木香组成。 24.三两半药酒:由 炙黄芪、当归、牛膝、防风组成。 25.风湿液:由 寄生、牛膝、鹿角胶、鳖甲胶、羌活、独活、秦艽、防风、当归、白芍、川芎、红花、白术、红曲、木瓜、甘草组成。 26.三妙丸:由 苍术(炒)、黄柏(炒)、牛膝组成。 27.四妙丸:由 黄柏(盐炒)、苍术、薏苡仁、牛膝组成。 28.湿热痹颗粒(片):由 苍术、黄柏、粉萆薢、薏苡仁、汉防己、连翘、川牛膝、地龙、防风、威灵仙、忍冬藤、桑枝组成。 29.痛风定胶囊:由 秦艽、黄柏、川牛膝、延胡索、赤芍、泽泻、车前子、土茯苓组成。 30.滑膜炎颗粒:由 夏枯草、土茯苓、汉防己、薏苡仁、丹参、当归、泽兰、川牛膝、丝瓜络、豨莶草、黄芪、女贞子、功劳叶组成。 31.风湿马钱片:由 马钱子(制)、僵蚕(炒)、全蝎、乳香(炒)、没药(炒)、牛膝、苍术、麻黄、甘草组成。 32.盘龙七片:由 盘龙七、当归、丹参、重楼、红花、乳香、没药、缬草、木香、过山龙、羊角七、八里麻、支柱蓼、老鼠七、青蛙七、珠子参、秦艽、络石藤、壮筋丹、伸筋草、白毛七、祖师麻、川乌、草乌、铁棒锤、五加皮、竹根七、杜仲、牛膝组成。 33.舒筋活络酒”由 桑寄生、川牛膝、独活、羌活、木瓜、蚕砂、川芎、防风、续断、当归、红花、白术、红曲、玉竹、甘草组成。 34.追风舒经活血片:由 马钱子粉、麻黄、桂枝、乳香(炒)、没药(炒)、羌活、独活、木瓜、防风、地枫皮、杜仲(炭)、川牛膝、千年健、自然铜(煅)、甘草组成。 35.痹祺胶囊:由 马钱子(调成粉)、党参、白术、茯苓、丹参、三七、川芎、牛膝、地龙、甘草组成。 36.通痹片(胶囊):由 制马钱子、白花蛇、蜈蚣、全蝎、地龙、僵蚕、乌梢蛇、麻黄、桂枝、附子、制川乌、桃仁、红花、没药(制)、穿山甲(制)、延胡索(制)、丹皮、阴行草、大黄、王不留行、鸡血藤、川牛膝、续断、羌活、独活、苍术(炒)、防风、天麻、苡米、路路通、木瓜、伸筋草、人参、黄芪、当归、白术(炒)、香附(酒制)、广木香、枳壳、砂仁、朱砂组成。 37.天麻丸(片):由 天麻、羌活、独活、粉萆薢、杜仲(盐炒)、牛膝、附子(制)、地黄、玄参、当归组成。 38.妙济丸:由 黑木耳(醋制)、龟甲(制)、土茯苓、川牛膝(酒蒸)、杜仲(盐炒)、续断、当归、白芍(酒炒)、川芎、木瓜、苍术、小茴香(盐炒)、木香、丁香、母丁香、乳香(制)、茯苓组成。 39.独活寄生合剂:由 独活、桑寄生、防风、秦艽、桂枝、细辛、川牛膝、杜仲(盐炙)、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党参、茯苓、甘草组成。 40.骨仙片:由 熟地黄、骨碎补、仙茅、菟丝子、枸杞子、女贞子、牛膝、黑豆、汉防己组成。 41.健步强身丸:由 龟甲(醋淬)、白芍、黄柏、知母、牛膝、豹骨(油制)、菟丝子、杜仲炭、补骨脂(盐炙)、锁阳、附子(制)、枸杞子、续断、羌活、独活、秦艽、防风、木瓜、炙黄芪、人参、白术(麸炒)、茯苓、熟地黄、当归组成。 42.麻祛风补片:由 天麻(姜汁制)、生地黄、羌活、独活、当归、川牛膝(酒制)、附片(砂炒)、肉桂、杜仲(盐制)、玄参、茯苓组成。 43.固肾定喘丸:由 补骨脂(盐制)、附子(制)、肉桂、益智仁(盐制)、金樱子(肉)、熟地黄、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车前子、牛膝、砂仁组成。 44.平肝舒络丸:由 沉香、胆南星(酒炙)、香附(醋炙)、佛手、柴胡、陈皮、木香、枳壳(去瓤麸炒)、檀香、乌药、青皮(醋炙)、厚朴(姜炙)、砂仁、豆蔻、广藿香、钩藤、僵蚕(麸炒)、黄连、天竺黄、白及、朱砂、羚羊角粉、羌活、防风、白芷、细辛、铁丝威灵仙(酒炙)、桑寄生、木瓜、延胡索(醋炙)乳香(醋炙)、没药(醋炙)、川芎、熟地黄、龟甲(沙烫醋淬)、何首乌(黑豆酒炙)、人参、白术(麸炒)、茯苓、丁香、肉桂、冰片、牛膝组成。 45.瘀血痹颗粒(胶囊):由 乳香(炙)、没药(炙)、威灵仙、丹参、川芎、当归、红花、川牛膝、姜黄、香附(炙)、炙黄芪组成。 46.偏瘫复原丸:由 黄芪、人参、当归、熟地黄、白术(炒)、茯苓、泽泻、豆蔻仁、川芎、赤芍、丹参、三七、牛膝、天麻、僵蚕(炒)、全蝎、钩藤、白附子(矾炙)、地龙、法半夏、秦艽、铁丝威灵仙、防风、杜仲(炭)、补骨脂(盐炙)、骨碎补、香附(醋炙)、沉香、枳壳(炒)、肉桂、桂枝、冰片、安息香、麦冬、甘草组成。 47.冠心安口服液:由 川芎、三七、延胡索(醋炙)、牛膝、降香、珍珠母、野菊花、柴胡、桂枝、半夏(炙)、首乌藤、茯苓、大枣、冰片、炙甘草组成。 48.心脉通片:由 当归、丹参、毛冬青、牛膝、三七、决明子、钩藤、夏枯草、槐花、葛根组成。 49.血府逐瘀口服液(胶囊):由 桃仁(炒)、红花、地黄、川芎、赤芍、当归、牛膝 、柴胡、桔梗、枳壳(麸炒)、甘草组成。 50.心脑康胶囊:由 丹参、赤芍、川芎、红花、九节菖蒲、郁金、远志、(蜜炙)、地龙、葛根、泽泻、制何首乌、枸杞子、鹿心粉、牛膝、酸枣仁(炒)、甘草组成。 51.消栓通颗粒:由 黄芪、当归、地黄、桃仁、赤芍、川芎、地龙、枳壳(炒)、三七、丹参、甘草、红花、牛膝、冰片 52.软脉灵口服液:由 熟地黄、人参、当归、枸杞、制何首乌、五味子、川芎、丹参、怀牛膝、灸黄芪、茯苓、白芍、陈皮、淫羊藿、远志、柏子仁组成。 53.中风回春胶囊(片、丸):由 川芎(酒制)、丹参、当归(酒制)、川牛膝、桃仁、红花、茺蔚子(炒)、鸡血藤、土鳖虫(炒)、全蝎、蜈蚣、地龙(炒)、僵蚕(麸炒)、木瓜、金钱白花蛇、威灵仙(酒制)、忍冬藤、络石藤、伸筋草组成。 54.济生肾气丸:由 肉桂、附子(制)、牛膝、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茯苓、泽泻、车前子、牡丹皮组成。 55.腰肾膏:由 淫羊藿、续断、杜仲、肉苁蓉、锁阳、补骨脂、菟丝子、 五味子、蛇床子、附子、肉桂油、熟地黄、枸杞子、丁香、小茴香、 八角茴香、乳香、没药、枫香脂稠膏、牛膝、薄荷油、冰片、樟脑、车前子、甘草、水杨酸甲酯、盐酸苯海拉明组成。 56.腰痛片:由 杜仲叶(盐炒)、肉桂、当归、补骨脂(盐炒)、续断、狗脊(制)、牛膝、赤芍、乳香(制)、土鳖虫(酒炒)、白术(炒)、泽泻组成。 57.海马多鞭丸:由 牛鞭、驴鞭、狗鞭、貂鞭、蛤蚧、海马、鹿茸(去毛)、附子(制)、肉桂、母丁香、补骨脂(制)、巴戟天、淫羊藿、肉苁蓉、韭菜子、锁阳、菟丝子(制)、沙苑子(制)、杜仲(盐制)、牛膝、枸杞子、山茱萸(制)、当归、熟地、雀脑、红参、黄芪、白术(炒)、茯苓、山药、小茴香(制)、龙骨(锻)、五味子、甘草(制)组成。 58.颐和春胶囊:由 淫羊藿、蛇床子、附子(制)、狗肾(制)、鹿茸(去毛)、鹿鞭(制)、锁阳、覆盆子、韭菜子(炒)、人参、沙参、熟地黄、川牛膝、路路通、冰片组成。 59.添精补肾膏:由 淫羊藿、巴戟天(酒制)、锁阳(酒蒸)、肉苁蓉(酒蒸)、杜仲(盐炒)、狗脊、川牛膝、龟甲胶、鹿角胶、熟地黄、当归、枸杞子、党参、黄芪(蜜炙)、茯苓、远志(甘草 60.龟龄集 :由 人参、鹿茸、海马、枸杞子、丁香、穿山甲、雀脑、牛膝、锁阳、熟地黄、补骨脂、菟丝子、杜仲、石燕、肉苁蓉、甘草、天冬、淫羊藿、大青盐、砂仁等组成。 61.健脑补肾丸:由人参、鹿茸、杜仲(炭)、金牛草、狗鞭、川牛膝、山药、茯苓、白术(麸炒)、肉桂、桂枝、酸枣仁(炒)、远志(甘草水制)、龙骨(煅)、牡蛎(煅)、金樱子、砂仁、豆蔻、当归、白芍(酒炒)、金银花、连翘、牛蒡子(炒)、蝉蜕、甘草组成。 62.深海龙胶囊:由 海龙、淫羊藿、海马、鹿茸、羊鞭(砂烫)、蛇床子、肉苁蓉、附片、干姜、当归、天冬、熟地黄、枸杞子、麦冬、人参、黄芪、大枣、山药、茯苓、五味子、牛膝、桃仁、水蛭、牡丹皮、砂仁、炙甘草组成。 63.全鹿丸:由 全鹿干、补骨脂(盐水炒)、锁阳(酒炒)、杜仲(盐水炒)、菟丝子、肉苁蓉、楮实子、葫芦巴(酒炒)、巴戟天、续断(盐水炒)、花椒、小茴香(酒炒)、五味子(蒸)、覆盆子、芡实、党参、炙黄芪、茯苓、白术(炒)、山药、炙甘草、熟地黄、当归(酒炒)、天冬、麦冬、枸杞子(盐水炒)、地黄、大青盐、陈皮、沉香、牛膝、川芎(酒炒)组成。 64.鱼鳔丸:由 鱼鳔(滑石烫)、牛膝、山茱萸(酒炙)、覆盆子、巴戟天(去心甘草炙)、杜仲炭、菟丝子、肉苁蓉(酒炙)、沙苑子、鹿角霜、鹿角胶、莲须、石斛、天冬、麦冬、地黄、熟地黄、当归、枸杞、五味子(醋炙)、山药、白术(麸炒)、花椒(去目)、木香、赤石脂(煅醋淬)、茯苓、泽泻、车前子(盐炙)、酸枣仁(炒)、柏子仁、远志(甘草炙)、石菖蒲、地骨皮组成。 65.河车大造丸:由 熟地黄、龟甲(醋炙)、紫河车、天冬、麦冬、杜仲(盐炒)、牛膝(盐炒)、黄柏(盐炒)组成。 66.左归丸:由 熟地黄、龟板胶、鹿角胶、枸杞子、菟丝子、山茱萸、山药、牛膝组成。 67.益龄精:由 制何首乌、桑椹、女贞子(酒蒸)、菟丝子(酒蒸)、金樱子肉、川牛膝(酒蒸)、豨莶草(蜜酒蒸)组成。 68.七宝美髯丸(颗粒、口服液):由 制何首乌、枸杞子(酒蒸)、菟丝子(炒)、补骨脂(黑芝麻炒)、当归、牛膝(酒蒸)、茯苓组成。 69.首乌丸:由 制何首乌、桑椹、墨旱莲、女贞子(酒制)、黑芝麻、牛膝(酒炙)、菟丝子(酒蒸)、补骨脂(盐炒)、地黄、金樱子、豨莶草(制)、桑叶(制)、金银花(制)组成。 70.还精煎口服液:由 地黄、熟地黄、何首乌、桑椹子、女贞子、沙苑子、锁阳、钟乳石、菟丝子、牛膝、续断、白术(炒)、远志(炙)、石菖蒲、菊花、地骨皮 、车前子、细辛组成。 71.健步丸:由 龟甲(醋炙)、黄柏(盐炙)、熟地黄、白芍(酒炙)、当归、知母(盐炙)、牛膝、豹骨(制)、锁阳、羊肉、干姜、陈皮(盐炙)组成。 72.还少胶囊:由 熟地黄、山药(炒)、枸杞子、山茱萸、五味子、牛膝、楮实子、杜仲(盐制)、巴戟天(炒)、小茴香(盐制)、肉苁蓉、远志(甘草炙)、石菖蒲、茯苓、大枣(去核)组成。 73.清宫长春胶囊:由 人参、熟地黄、茯苓、山药、菟丝子(制)、肉苁蓉、牛膝、杜仲、覆盆子、花椒、枸杞子、地黄、山茱萸(制)、当归、白芍、天冬、麦冬、五味子、柏子仁、石菖蒲、远志、泽泻、木香、地骨皮组成。 74.杜仲补腰合剂:由 杜仲、熟地黄、枸杞子、牛膝、菟丝子、补骨脂、党参、当归、香菇、猪腰子组成。 75.补肾益脑片:由 鹿茸(去毛)、红参、熟地黄、当归、茯苓、山药(炒)、枸杞子、补骨脂(盐炙)、麦冬、酸枣仁(炒)、远志(蜜炙)、牛膝、玄参、五味子、川芎、朱砂组成。 76.参茸卫生丸:由 鹿茸、鹿角、肉苁蓉(酒制)、猪腰子、鹿尾、熟地黄、当归、白芍、制何首乌、龙眼肉、枸杞子、紫河车、人参、党参、黄芪、白术(麸炒)、锁阳、补骨脂(盐制)、杜仲(盐制)、牛膝、桑寄生、续断、狗脊(沙烫)、地黄、麦冬、秋石、猪脊髓、茯苓、苍术、砂仁、木瓜、酸枣仁(炒)、远志(制)、琥珀、陈皮、香附(醋制)、木香、沉香、黄芩、清半夏、川芎、红花、乳香(醋制)、没药(醋制)、山茱萸(酒制)、龙骨、牡蛎、莲子、肉豆蔻(煨)、大枣、甘草组成。 77.锁阳固精丸:由 锁阳、肉苁蓉(蒸)、巴戟天(制)、补骨脂(盐炒)、菟 丝子、杜仲(炭)、八角茴香、鹿角霜、韭菜子、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知母、黄柏、芡实(炒)、莲子、莲须、牡蛎(煅)、龙骨(煅)、牛膝、大青盐组成。 78.脉络宁口服液:由 牛膝、玄参、金银花、石斛组成。 79.脉络宁注射液:由 牛膝、玄参、金银花、石斛组成。 80.通塞脉片:由 黄芪、当归、党参、金银花、甘草、玄参、石斛、牛膝组成。 81.通经甘露丸:由 当归、桃仁(去皮)、红花、三棱(麸炒)、莪术(醋炙)、牡丹皮、牛膝、大黄(酒炒)、干漆(煅)、肉桂(去粗皮)组成。 82.复方鸡血藤膏(鸡血藤膏):由 滇鸡血藤、川牛膝、续断、红花、黑豆、糯米、饴糖组成。 83.安坤赞育丸:由 鹿茸、鹿尾、鹿角胶、阿胶、紫河车、龟甲、鳖甲(醋制)、山茱萸(酒制)、菟丝子、肉苁蓉(酒制)、锁阳、牛膝、枸杞子、续断、杜仲(盐制)、桑寄生、补骨脂(盐制)、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人参、白术(麸炒)、茯苓、甘草、黄芪、泽泻、酸枣仁(炒)、龙眼肉、远志(制)、琥珀、红花、西红花、鸡血藤、丹参、川牛膝、乳香(醋制)、没药(醋制)、香附(醋制)、延胡索(醋制)、柴胡、木香、沉香、陈皮、乌药、藁本、紫苏叶、肉豆蔻(煨)、砂仁、橘红、地黄、北沙参、天冬、黄芩、黄柏、青蒿、白薇、秦艽、鸡冠花、赤石脂(煅)、丝棉(炭)、血余炭、艾叶(炭)组成。 84.妇科回生丸:由 人参、茯苓、白术(麸炒)、甘草、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青皮(醋炙)、陈皮、木香、乌药、香附(醋炙)、桃仁(去皮)、红花、牛膝、大黄、五灵脂(醋炙)、蒲黄、延胡索(醋炙)、三棱(麸炒)、苏木、乳香(醋炙)、没药(醋炙)、黑豆、高良姜、苍术、羌活、木瓜、山茱萸(酒炙)、地榆(炭)、米醋组成。 85.八宝坤顺丸:由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橘红、沉香、木香、砂仁、益母草、地黄、黄芩、琥珀、牛膝组成。 86.养血调经膏:由 当归、白芍、牛膝、续断、鹿茸粉、人参粉、白术、茯苓、艾把、生姜、川芎、丹参、益母草、泽兰、木香、香附(醋炙)、大腹皮、陈皮、柴胡组成。 87.鹿胎胶囊:由 鹿胎(或失水鹿胎)、鹿茸、肉桂、当归、熟地黄、阿胶、龟甲(醋制)、续断、地骨皮、红参、茯苓、白术(麸炒)、益母草、丹参、赤芍、蒲黄、川芎、牛膝、香附(醋制)、延胡索(醋制)、木香、莱菔子(炒)、小茴香(盐制)、甘草组成。 88.天紫红女金胶囊:由 炙黄芪、党参、山药(酒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熟地黄、白芍(酒炒)、川芎、阿胶(炒珠)、酸枣仁(盐炙)、肉桂、杜仲(盐炙)、桑寄生、牛膝、益智仁(盐炙)、续断(酒炙)、肉苁蓉、香附(醋盐炙)、砂仁(盐炙)、丁香、小茴香(盐炙)、木香、陈皮、益母草、延胡索(醋炙)、三七(熟)、海螵蛸、地榆(醋炙)、艾叶(醋炙)、荆芥(醋炙)、黄芩(酒炙)、麦冬、白薇、椿皮组成。 89.愈带丸:由 当归、白芍、熟地黄、香附(醋炙)、木香、艾叶(炒炭)、干姜(微炒)、肉桂(炒焦)、知母、黄柏、牛膝、蒲黄(炒)、棕榈炭、百草霜、鸡冠花、芍药花、炙甘草组成。 90.妇康丸:由 当归(酒炙)、白芍(酒炙)、川芎(酒炙)、熟地黄、党参、白术(土炒)、茯苓、甘草、山茱萸(蒸)、苍术(米甘水炙)、益母草、桃仁(去皮尖,炒)、蒲黄、五灵脂(醋炙)、延胡索(醋炙)、乳香(麸炒)、没药(麸炒)、川牛膝、三棱(醋炙)、大黄(制)、香附、乌药(醋炙)、木香、陈皮、青皮(醋炙)、高良姜、羌活、木瓜、地榆(炭)组成。 91.石斛夜光颗粒(丸):由石斛、天冬、麦冬、地黄、熟地黄、枸杞子、肉苁蓉、菟丝子、五味子、牛膝、人参、山药、茯苓、甘草、水牛角浓缩粉、羚羊角、黄连、决明子、青葙子、菊花、蒺藜(盐炒) 、川芎、防风、苦杏仁、枳壳(炒)组成。 92.石斛明目丸:由 石斛、天冬、麦冬、地黄、熟地黄、枸杞子、肉苁蓉(酒炙)、菟丝子、五味子(醋炙)、牛膝、人参、山药、茯苓、甘草、水牛角浓缩粉、石膏、黄连、磁石(煅、醋淬)、决明子(炒)、青葙子、菊花、蒺藜(去刺、盐炒)、川芎、防风、苦杏仁(去皮炒)、枳壳(麸炒)组成。 93.补肾固齿丸:由 熟地、紫河车、骨碎补(盐水炙)、地黄、鸡血藤、山药、枸杞子、黄芪(炙)、丹参(酒炙)、郁金(醋炙)、五味子(酒炙)、茯苓、泽泻(盐水炙)、牛膝、漏芦、牡丹皮、野菊花、肉桂组成。 94.中华跌打丸:由 金不换、地耳草、鬼划符、过江龙、岗梅、栀子、半边莲、牛尾蕨、大力王、刘寄奴、丁茄根、急性子、钻朗风、牛膝、鹅不食草、山桔叶、毛老虎、穿破石、两面针、丢了棒、独活、制川乌、红杜仲、鸡血藤、乌药、香附、丁香、假蒟叶、桂枝、木鳖子、苍术、樟脑组成。 95.外用无敌膏:由 乳香、没药、红花、马钱子、赤芍、苏木、重楼、三七、血竭、木鳖子、生地黄、熟地黄、当归、黄芪、党参、白术、苍术、生川乌、生草乌、伸筋草、透骨草、独活、五香血藤、海风藤、秦艽、威灵仙、蕲蛇、八角枫、四块瓦、三分三、钻地风、雪上一枝蒿、续断、骨碎补、千年健、杜仲、猴骨、桑寄生、刺五加、牛膝、海马、淫羊藿、肉桂、白芷、细辛、茯苓、土茯苓、海螵蛸、仙鹤草、冰片、金银花、苦参、地肤子、鹤虱、黄连、大黄、黄芩、黄柏组成。 96.腰疼丸:由 补骨脂(盐炒)、续断、牛膝(酒炒)、南藤(山蒟)、吉祥草、山药组成。 97.三花接骨散:由 三七、血竭、西红花、当归、川芎、大黄、续断、牛膝、骨碎补(烫)、冰片、白芷、地龙、马钱子粉、自然铜(煅)、土鳖虫、沉香、木香、桂枝组成。 98.筋骨痛消丸:由 丹参、威灵仙、鸡血藤、香附(醋制)、乌药、秦艽、地黄、白芍、桂枝、川牛膝、甘草组成。 99.骨刺消痛液:由 草乌(金银花甘草水炙)、川乌(金银花甘草水炙)、麻黄、桂枝、木瓜、独活、铁丝威灵仙、川芎、红花、当归、乌梅、牛膝组成。 100.消肿止痛酊:由 大罗伞、小罗伞、黄藤、栀子、三棱、莪术、川芎、木香、沉香、五加皮、牛膝、红杜仲、防风、荆芥、白芷、薄荷脑、细辛、桂枝、徐长卿、两面针、樟脑组成。 101.腰痛宁胶囊:由 马钱子粉(调制)、全蝎、乳香、没药、土鳖虫、僵蚕、川牛膝、苍术、麻黄、甘草组成。 102.穿龙骨刺片:由 穿山龙、淫羊藿、狗脊、川牛膝、熟地黄、枸杞子组成。 103.抗骨增生胶囊(丸):由 熟地黄、肉苁蓉(酒蒸)、鸡血藤、狗脊(盐制)、女贞子(盐制)、淫羊藿、骨碎补、莱菔子(炒)、牛膝组成。 104.颈痛灵药酒:由 熟地黄、何首乌、白芍、黑芝麻、枸杞子、骨碎补、狗脊、槲寄生、黄芪、人参、山药、鹿茸、当归、丹参、牛膝、乳香、没药、天麻、葛根、千年健、蛇蜕、地枫皮、威灵仙、桂枝、木瓜、麝香、甘草组成。 105.腰痹通胶囊:由 三七、川芎、延胡索、白芍、狗脊、独活、熟大黄、牛膝组成。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孟大利,张毅,李宁,等.中药牛膝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8,25(5):360. [2]赵婉婷,孟大利,李铣.牛膝的化学成分.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7,24(4):207. [3]林大专,王广树,杨晓虹.牛膝中新蜕皮甾酮类成分的研究.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7):1295. [4]孟大利,侯柏玲,汪毅.中药牛膝中的植物甾酮类成分.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6,23(9):562. [5]王广树,丛登立,杨锦竹.牛膝中三萜皂苷的研究.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5,15(4):224. [6]王广树,周小平,杨晓虹.牛膝中酸性三萜皂苷成分的分离与鉴定.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4,14(1):40. [7]孟大利,李铣,等.中药牛膝中化学成分的研究.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2,19(1):27.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830(总1482). 药理作用:[1]唐黎明,吕志筠,章小萍,等.牛膝多糖药效学研究.中成药,1996,18(5):31. [2]田庚元,孙孝先,李寿桐,等.从中药牛膝中提取牛膝多糖的方法.中国专利:1037714,198912-06 [3]宋义平,刘彩玉,周刚,等.牛膝多糖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8,9(3):158 [4]李宗锴,李电东.牛膝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药学学报,1997,32(12):881. [5]郭胜民,车锡平,范晓雯.怀牛膝皂苷A对离体大鼠子宫兴奋作用机理的研究.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7,18(4):473. [6]陈月容,车锡平,朱和,等.中药怀牛膝对小白鼠的抗生育作用.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88,9(2):119. [7]朱和,车锡平.牛膝总皂苷对动物子宫平滑肌的作用.中草药,1987,18(4):17. [8]王世祥,井文寅,车锡平.怀牛膝总皂苷抗生育作用及其机制.西北药学杂志,1997,12(5):209. [9]李献平,刘世昌.四大怀药对家蚕寿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1990,15(9):51. [10]全宏勋,邹丹,张国钦,等.麦饭石、牛膝对早期鸡胚发育的影响.河南中医,1993,13(5):208. [11]马爱莲,郭焕.怀牛膝对记忆力和耐力的影响.中药材,1998,21(12):624. [12]马爱莲,郭焕.怀牛膝抗衰老作用研究.中药材,1998,21(7):360. [13]袁秀荣,颜正华,侯士良,等.怀牛膝药物血清对人胚肺二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6):22. [14]向道斌,李晓玉.牛膝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及其免疫增强作用.中国药理学报,1993,14(6):556. [15]王一飞,王庆端,刘晨江,等.怀牛膝总皂苷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7,32(4):4. [16]戴伟礼,李根池.小鼠甲醛致痛模型筛选中药牛膝的镇痛作用.中成药,1989,11(10):29. [17]史玉芬,郑延彬.牛膝抗炎、抗菌作用的研究.中药通报,1988,13(7):44. [18]陆兔林,毛春芹,张丽,等.牛膝不同炮制品镇痛抗炎作用研究.中药材,1997,20(10):507. [19]李小川,郭胜民,孙海燕,等.怀牛膝总皂苷镇痛作用研究.陕西医学杂志,1999,28(12):735. [20]李学林,李威,陈国华,等.牛膝活血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医研究,1990,3(2):27. [21]陈可冀.活血化瘀研究与临床.中国协合医大、北京医大联合出版社,1993:239. [22]陈红,石圣洪.中药川、怀牛膝对小鼠微循环及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国微循环,1988,2(3):182. [23]郑民实,江惟苏,李文,等.牛膝多糖硫酸酯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的实验研究.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6,16(11):483. [24]田庚元,李寿桐,宋麦丽,等.牛膝多糖硫酸酯的合成及其抗病毒活性.药学学报,1995,30(2):107. [25]孙水平,李新华,孙曙光.怀牛膝药理研究续报.河南中医,1985,5(1):40. [26]郑金灿,陈忠科.怀牛膝的多倍体、单体和二倍体的药理作用比较.药学通报,1988,23(11):666. [27]崔瑛,侯士良.怀牛膝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基层中药杂志,1998,12(1):30. [28]江黎明,李志明,韩定铭.神经生长因子受体活性中草药及其成分筛选.中草药,1994,25(2):79. [29]董琦,郭新民,聂影,等.怀牛膝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p75基因表达的影响.中医药学报,2007,35(6):39. 临床试验: [1] 谢凯.当归四逆汤加牛膝治疗坐骨神经痛86 例报告.中医正骨,1997,9(3):38. [2] 缪锋.牛膝散治疗原发性痛经36 例临床观察.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 25(1):29. [3] 吴敏田.牛膝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炎25 例.国医论坛,2008, 23(3):28. [4] 郑勇文.牛膝汤治疗石淋56 例.陕西中医,2007, 28(8):983. [5] 李汉生.牛膝消栓汤配合正康脑明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49例.实用中医药杂,2000, 16(7): 毒理学: [1]史玉芬,郑延彬.牛膝抗炎、抗菌作用的研究.中药通报,1988,13(7):44. [2]陆兔林,毛春芹,张丽,等.牛膝不同炮制品镇痛抗炎作用研究.中药材,1997,20(10):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