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侧柏叶 > [英文版]
【药物名称】 侧柏叶
【拼音名称】 Cebaiye  
【英文名称】 Chinese Arborvitae Branch and Leaf  
【拉丁名】 Platycladi Cacumen  
【科属分类】 柏科
【功效分类】 止血药
【药物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别名】 扁柏,香柏,黄柏。  
【来源】 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的枝梢、叶。  
【植物形态】

多年生常绿乔木。树皮浅灰褐色,纵裂成条片。小枝扁平,直展,排成一平面。叶鳞形,交互对生,长13mm,先端微钝,位于小枝上下两面之叶的露出部分倒卵状菱形或斜方形,两侧的叶折覆着上下之叶的基部两侧,呈龙骨状。叶背中部具腺槽。雌雄同株;球花单生于短枝顶端;雄球花黄色,卵圆形。球果卵圆形,熟前肉质,蓝绿色,被白粉;熟后木质,张开,红褐色;种鳞4对,扁平,背部近先端有反曲的尖头,中部种鳞各有种子12颗。种子卵圆形或长卵形,灰褐色或紫褐色,无翅或有棱脊,种脐大而明显。

 
【分布】 产于中国内蒙古南部、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河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及广西北部等省区。  
【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药材性状】

枝长短不一,多分枝,小枝扁平;叶细小鳞片状,交互对生,贴伏于枝上,深绿色或黄绿色。质脆,易折断。气清香,味苦、涩、微辛。

 
【生态学】 生于湿润肥沃地,石灰岩石地也有生长。  
【化学成分】

叶含挥发油0.26%,油中主要成分为α-侧柏酮(α-thujone),侧柏烯(thujene),小茴香酮(fenchone),蒎烯(pinene),丁香烯(caryophyllene)等。脂类成分:硬脂酸(stear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月桂酸(laur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油酸(oleic acid),癸酸(capric acid)。黄酮类成分:柏木双黄酮(cupressuflavone),芹菜素(apigenin),槲皮苷(quercitrin),山柰酚-7-O-葡萄糖苷(kaempferol-7-O-glucoside),槲皮素-7-O-鼠李糖苷(quercetin-7-O-rhamnoside),杨梅树皮素-3-O-鼠李糖苷(myricetin-3-O-α-L-rhamnoside),杨梅树皮素(myricetin),扁柏双黄酮(hinokiflavone),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等。另含10-二十九烷醇(10-nonacosa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缩合鞣质(condensed tannin),去氧鬼臼毒素(deoxypodophyllotoxin),异海松酸(isopimaric acid)[1]

木材含挥发油,其中大部分是倍半萜醇,约占50%,内有:α-β-柏木烯(cedrene),韦得醇(widdrol)α-β-γ-花侧柏萜醇(cuparenol)α-异花侧柏萜醇(α-isocuparenol)α-β-侧柏萜醇(biotol)β-异侧柏萜醇(β-isobiotol),姜黄烯醚(curcumenether)等;其次是倍半萜烯,约占40%,内有:罗汉柏烯(thujopsene),罗汉柏二烯(thujopsadiene)α-β-柏木烯(cedrene)β-花柏烯(β-chamigrene)α-γ-二氢花侧柏烯(cuprenene)α-姜黄烯(α-curcumene),去氢-α-姜黄烯(dehydro-α-curcumene),花侧柏萜烯(cuparene)等;还有倍半萜酮约4%α-β-花侧柏萜酮(cuparenone),麦由酮(mayurone),韦得醇-α-环氧化物(widdrol  α-exoxide);又有单萜酸约4%[2]

 
【药理作用】

1.抗炎:侧柏总黄酮在12.550.0 mg/kg内呈剂量依赖地抑制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25.0 mg/kg剂量能显著抑制大鼠足爪肿胀,侧柏总黄酮能抑制大鼠炎症足爪组织一氧化氮(NO)及前列腺素E2PGE2)的生物合成,侧柏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NOPGE2的生物合成或释放有关[1]。以大鼠胸腔白细胞及兔血小板为材料,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白三烯、12羟十七碳三烯酸及12羟廿碳四烯酸的生成,发现侧柏叶醇提取物对白细胞内白三烯B45羟廿碳四烯酸的生物合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含生药0.4mgml及生药0.41mg/mL,侧柏叶醇提取物还可显著抑制血小板12羟十七碳三烯酸的生物合成,侧柏叶醇提取物中含有较强的抗炎成分,作用机制与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有关[2]

2.抗肿瘤:侧柏叶、种皮和种子挥发油对肺癌细胞NCI-H460有较高的抑制率,分别为86.2447.8097.73%,其中以叶挥发油和种子挥发油最高。其中,对侧柏叶挥发油4低温下重结晶得到的雪松醇进行了鉴定,纯度达97.06%,对雪松醇抗人肺癌细胞实验结果发现雪松醇对人肺癌细胞NCI-H460半致死浓度为 44.98µg/mL[3]

3.祛痰:侧柏叶醇提取液、石油醚提取物或醇沉淀物等,均有明显的祛痰作用[4,5]。近年来分得一种祛痰有效成分异海松酸[6]。但煎剂的醇沉部份对大鼠则未见气管分泌物明显增加[4]。本品石油醚提取物,能增加家兔呼吸道排泌酚红的作用,在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仍有祛痰作用,故认为其作用可能不是通过神经反射所致,但侧柏叶石油醚的提取物,对鸡毛管纤毛运行印度油墨的速度并无明显影响,本品的祛痰方式可能主要是对支气管粘膜的直接作用[7]

4.镇咳:本品煎剂的醇沉部份、醇提取液10gkg及其提取物黄酮250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由二氧化硫所致的咳嗽,均有镇咳作用[4,5],石油醚提取物,乙醚析出物及酚性物对小鼠氨薰法所致咳嗽;均有显著的镇咳作用[8],电刺激猫喉上神经实验表明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其作用部位可能在中枢[4,5]

5.平喘:本品煎剂醇沉后部份,对小鼠及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均有松弛作用,并有部份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其有效部份主要在醋酸乙酯提取部份[4,5],但对豚鼠组胺性哮喘无明显保护作用[47],本品对大鼠气管-肺组织呼吸有降低组织耗氧量的作用[9]

6.止血:侧柏叶煎剂对小鼠出血时间及兔凝血时间均有明显缩短,显示有一定止血作用,其有效成分为槲皮甙和鞣质[1014],两者的混合物能使小鼠出血时间缩短62%。炒侧柏叶(炒炭)和焖煅侧柏叶(焖煅炭)的止血作用较生侧柏叶(生品)强[15],侧柏叶焖煅炭可减少其挥发油的损失,增加钙含量,加强止血作用[14]。烘烤法炮制本品的作用优于蒸制法[16]

7.镇静:本品煎剂能显著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和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但对咖啡因所致惊厥无拮抗作用,而侧柏酮10mgkg长期应用后,不影响大鼠的自发活动,也不改变其条件行为,但仅使其活动协调得更好,甚至于侧柏酮经大剂量给药时,也不影响大脑皮层的组织呼吸[17]

8.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本品煎剂醇沉淀后的部份给麻醉猫静脉注射或灌胃,均可使血压轻度下降,并对离体兔耳血管也有扩张作用[57]

9.抗菌:本品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乙型链球菌、炭疽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5,7],水浸剂1:100或醇浸剂1:180000时,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且和异烟肼有协同作用[18,19],但另有报告却认为无效[20]。侧柏叶煎剂(1:40)对流感病毒京科68-1、疱疹病毒均有抑制作用[21]

10.其它:本品煎剂醇沉后部分60g/kg给药l次或30g/kg每天1次,连续3天,均对大鼠肾上腺维生素C含量无明显影响,表明它的作用和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无关[12]。煎剂醇沉后部份对豚鼠离体肠段呈明显的舒张作用[45]

11.体内过程:薄层色谱法检测证明,小鼠灌胃异海松酸10g/kg68小时血液和内脏各主要组织药浓度达高峰,小鼠粪及提取物中原形药物较多。药物在肺组织中分布较多,停留时间长,这与临床是对肺结核有较好的疗效相一致[22]

 
【临床试验】

1.复发性阿弗它性口腔溃疡:1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观察2次发作过程。两组病例在2次发作中,交叉使用侧柏叶糊剂和冰硼散,即第1次发作B组用冰硼散,A组用侧柏叶糊剂,第2次发作A组用冰硼散,B组用侧柏叶糊剂,发病2日内用药,每日4次,不兼用其它药物。每发作1次到痊愈为1个疗程。结果:两种药物在第1次发作过程中的应用效果:A80例中,痊愈40例,显效25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97.5%;B80例中,痊愈14例,显效21例,有效32例,总有效率83.75%。两组药物在第2次发作过程中的应用效果:A80例中,痊愈18例,显效20例,有效31例,总有效率86.25%;B80例中,痊愈44例,显效25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8.75%[1]

2.带状疱疹:新鲜侧柏叶清水反复漂洗干净,淋去水,捣成泥状后,和鸡蛋清调和成糊状,局部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把药涂于患处,大约1cm厚,绷带固定。每天换药2次。结果:痊愈18例,其中36日痊愈12例,78日痊愈6例;显效2例,有效率为95.2[2]

3.烧伤:复方侧柏碳油膏(侧柏叶、桃竹笋芒壳按21配方烧灰存性为末,过120目筛,瓶装备用。临用时用芝麻油调成油膏状。烧伤面积达5%以上者服芝麻油l50200ml,以防毒火攻心)治疗烧伤57例,伤面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清创,用消毒棉签涂刷药膏,每日34次,以保持创面湿润为度,暴露创面;有水泡者用消毒针刺破;如创面有干燥药痂应去除。适当配用有效抗生紊、激素及支持疗法。结果:痊愈57例,治愈时问最短5日,最长18日,治愈率100%[3]

4.宫颈糜烂:METI—IVB型多功能微波治疗仪烧灼糜烂面后,辅以敷1层侧柏散(侧柏叶若干,烤干研成粉末,消毒,防潮袋分装,每袋3g)治疗宫颈糜烂608例。术后用15000高锰酸钾水溶液抹洗外阴,每日1次,连用7日,口服抗生素57日,忌房事,I度者忌2个月,度者忌3个月。每例病人均于第236个月时回院复查1次,观察疗后子宫颈的变化。结果:全部病例均都有效,治疗后236个月的治疗率分别为73.85%、93.59%和100%;疗后2个月时,轻、中、重度者的治愈率分别为96.7%、80.35%和03个月时,轻、中、重度者的治愈率分别为100%、95.09%和75%;6个月时,全部病例都治愈[4]

5.汗疱疹:自拟侧柏叶汤(侧柏叶30g,地骨皮、双花、透骨草、艾叶、甘草各20g。痒甚加白藓皮、防风各20g;汗多者加明矾、葛根各20g)治疗汗疱疹20例,水煎熏洗双手,5剂为1疗程。结果:10例用药5日,每日1剂,10例用药10日,每日1剂,痊愈1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0%。随访2年,痊愈病例均未复发,4例有效者有1例复发[5]

 
【药性】

味苦、涩,性微寒。归肺、肝、大肠经。

 
【功效与主治】

凉血止血,止咳祛痰,祛风湿,散肿毒。主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下血、崩漏不止,咳嗽痰多,风湿痹痛,丹毒,痄腮,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捣敷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久服、多服,易致胃院不适及食欲减退。

 
【传统用法】

1. 流行性腮腺炎:扁柏叶适量,洗净捣烂,加鸡蛋白调成泥状外敷,每日换药2次。(《草医草药便验方汇编》

2. 深部脓肿:侧柏叶30g,白矾15g,酒30g,先将侧柏叶捣碎,又将白矾细粉置酒中溶化,再将侧柏叶倒入酒内和匀,调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 

3. 鼠瘘肿核,痛,未成脓:以柏叶敷著肿上,熬盐著肿上熨,含热气下,即消。(姚僧垣《集验方》)

4. 乳痈:用(侧柏)叶同糖糟,捶烂敷乳痈,胜过蒲公英。(《生草药性备要》)

5. 伤寒吐血不止:青柏叶一两,生干地黄一两,阿胶一分(捣碎炒令黄)。上件药,捣筛为末。以水一大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别搅马通汁一合相合,更煎一两沸。不计时候,分温三服。(《圣惠方》柏叶散)

6. 血热妄行,吐咯不止:生柏叶、生荷叶、生地黄、生艾叶。上药等分,烂研,丸如鸡子大。每服一丸,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无时候。(《妇人良方》四生丸)

7. 肾孟肾炎,血尿:侧柏叶9g,荠菜24g,仙鹤草15g,淡竹叶9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8. 风痹历节作痛:侧柏叶取汁,同曲米酿酒饮。(《纲目》柏叶酒)

9. 久血痢,小肠结痛不可忍:柏叶二两,地榆一两()。上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普济方》柏叶散)

10. 蛊痢,大腹下黑血,茶脚色,或脓血如靛色:柏叶(焙干为末)黄连。二味同煎为汁服之。(《本草图经》)

11. 大肠风毒,泻血不止:侧柏叶一斤,洗净曝干炙微黄。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枳壳汤调下二钱。(《圣惠方》)

12. 肠风,脏毒酒痢,下血不止:嫩柏叶(九蒸九晒)二两,陈槐花一两(炒半黑色)。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温酒下。(《普济方》侧柏散)

13. 肠痔肿痛,时有脓血:柏叶、乌梅肉(曝干)各一两,皂荚一挺(去皮并子,水浸透,捣研,取汁)。上三味,除皂荚外,捣为末,将皂荚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温熟水下,食前服之。(《圣济总录》柏叶丸)

14. 产后血不止,兼漏下:柏叶(炙干)二两,当归(切,焙)、禹余粮(烧、醋淬七遍)各一两半。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薤白二寸(细切),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日三。(《圣济总录》柏叶汤)

15. 百日咳:侧柏叶1521g,百部、沙参各9g,冰糖炖服。(《福建药物志》)

 
【毒理学】 小鼠灌胃侧柏叶煎剂60g/kg,观察72小时,未见死亡;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15.2g/kg.水煎剂经醇沉后,毒性就明显降低[1],侧柏叶的石油醚提取物灌小鼠的LD502964mg/kg[2]。异海松酸小鼠灌胃1.5g/kg.可引起部分动物中毒[3]。大白鼠分别以相当于临床剂量的20( 24g/kg)40倍剂量(48g/kg)的煎剂连续灌胃6周,除动物活动减少、摄食较对照组稍减少外,对生长、肝功能、血象及病理检查均无明显影响[4]   
【制剂】

1.东陵益母膏 由侧柏叶膏、益母草、红花、饴糖、红糖、黄酒组成。

2.生发丸 由侧柏叶、当归、 地黄、女贞子(酒煮)、柏子仁、枸杞子、,桑椹、黄柏、菟丝子(炒)、白鲜皮组成。

3.白肺灵片由侧柏叶醇浸膏、侧柏叶细粉组成。

4.清宁丸:由大黄、白术()、半夏()、麦芽、牛乳、香附(醋制)、厚朴(姜制)、陈皮、车前草、黑豆、绿豆、桑叶、侧柏叶、桃枝 组成。

5.莫家清宁丸:由 大黄、黄芩、厚朴、陈皮、香附、枳壳 、木香、桑叶、侧柏叶、车前子、白术、半夏(制)、绿豆、黑豆、桃仁、杏仁、麦芽组成。

6.止红肠澼丸:由 地黄(炭)、地榆(炭)、槐花、侧柏叶(炭)、黄芩、栀子、黄连、荆芥穗、阿胶、白芍、当归、乌梅、升麻组成。

7.健延龄胶囊:由 熟地黄、制何首乌、黄芪、黄精、山药、西洋参、黑芝麻、茯苓、芡实、天冬、龙骨、琥珀、黑豆、侧柏叶组成。

8.九华痔疮栓:由 大黄、厚朴、侧柏叶(炒)、紫草、浙贝母、白及、冰片组成。

9.痔宁片:由 地榆(炒炭)、侧柏叶(炒炭)、黄芩、刺猬皮(制)、槐米 、地黄、白芍(酒制)、当归、乌梅、荆芥(炒炭)、枳壳、甘草组成。

10.癣湿药水(鹅掌风药水):由 土荆皮、蛇床子、大风子仁、百部、花椒、凤仙透骨草、吴茱萸、防风、蝉蜕、当归、侧柏叶、斑蝥组成。

11.妇宝颗粒:由地黄、白芍(酒炒)、杜仲叶(盐水炒)、续断、侧柏叶(炒)、莲房(炭)、延胡索(醋制)、川楝子(炒)、红藤、忍冬藤、麦冬、甘草组成。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321(079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327(0799).

药理作用:

[1]梁统,覃燕梅,丁航,.侧柏总黄酮的抗炎作用.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4,21(4):301-303.

[2]梁统,覃燕梅,梁念慈.侧柏叶醇提取物抗炎作用的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1,32(3):224-226.

[3]蒋继宏,李晓储,高雪芹,. 侧柏挥发油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林业科学研究,2006,19(3):311-315.

[4]浙江卫生实验院药物研究所防治慢性气管炎研究组.科研资料汇编(浙江卫生实验院),1973:175.

[5]浙江卫生实验院药物研究所防治慢性气管炎研究组.科研资料汇编(浙江卫生实验院),1972:130.

[6]第四军医大学防治气管炎药理组.科技资料(第四军医大学),1975,6):1.

[7]第四军医大学防治慢性气管炎药理组.科技资料(第四军医大学),1972,3):21.

[8]第四军医大学防治气管炎药理组.科技资料(第四军医大学),1973,5):10.

[9]河北新医大学药理教研组.新医药研究(河北新医大学),1972,3):2.

[10]徐振文,鲍世兰,赵娟娟等.侧柏叶止血成分的研究.中药通报,1983,8(02):30-32.

[11]山东省中医研究所药理室.中医药研究资料,1965,(3):48.

[12]KosugeT, Ishida H, Satoh T. Studies on antihemorrhagic substances in herbs classifiedas hemostatics in Chinese medicine. V. On antihemorrhagic principle in Biotaorientalis (L.) Endl. ChemPharm Bull (Tokyo).1985 Jan;33(1):206-209.

[13]孙文基,沙振方,吴静.侧柏中槲皮甙的HPLC法测定.药学学报,1987,22(05):385-388.

[14]蒋纪洋,李同永,李存兴,.侧柏叶炮制研究初探.中药通报,1987,12(11):22-23.

[15]涂楚江.中药炮制学.1,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2.

[16]阎凌霄,史生祥,孙文基,.不同炮制对侧柏叶止血效果影响.中药材,1989,12(7):24-25.

[17]Pintn ScognamigliaW. C A,1969, 70:76275j

[18]郭钧,单菊生,阎邦首.中药对结核菌抗菌作用的研究(Ⅰ)试管内291种中药对结核菌抑菌作用的研究.中国防痨杂志,1964,5(3): 481-487.

[19]山东省侧柏叶研究协作组.医药诵讯,1975,(1):1.

[20]贵阳市结核病防治院.中国防痨杂志,1959,2(6):37.

[21]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病毒组.中药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新医药学杂志,1973, (1):31.

[22]贾元印,姚乾元,谢鸿霞,.侧柏Ⅴ号晶在动物体内代谢的初步研究. 齐鲁药事,1989,8(3): 17-19.临床试验:

[1]王永生,杨丽君,管菜琪,.侧柏叶糊剂治疗复发性阿弗它性口腔溃疡(RAU)临床观察.吉林中医药,2002,22(3):27.

[2]王紫君.侧柏叶治疗带状疱疹.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4(3):257.

[3]程省达.复方侧柏碳油膏治疗烧伤57.中医外治杂志,1996,2:30.

[4]肖英,陈艳.微波加侧柏散局部外敷治疗宫颈糜烂608例报告.中原医刊,2005,32(13):1315.

[5]王晓云,张承杰.自拟侧柏叶汤治疗汗疱疹20.陕西中医,2008,29(5):568569.

毒理学:

[1]浙江卫生实验院药物研究所防治慢性气管炎研究组.科研资料汇编(浙江卫生实验院),1972:130.

[2]第四军医大学防治气管炎药理组.科技资料(第四军医大学),1973,(5):10.

[3]贾元印,.山东医药工业.1989,8(3):17.

[4]浙江卫生实验院药物研究所防治慢性气管炎研究组,科研资料汇编(浙江卫生实验院),19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