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路路通 > [英文版]
【药物名称】 路路通
【拼音名称】 Lulutong  
【英文名称】 Beautiful Sweetgum Fruit  
【拉丁名】 Liquidambaris Fructus  
【科属分类】 金缕梅科
【功效分类】 祛风湿药
【药物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别名】 枫木,香树,枫人,枫仔树,三角枫。  
【来源】

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formosana Hance的果序。  

 
【植物形态】

多年生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方块状剥落。叶互生;托叶线形,早落;叶片心形,常3裂,幼时及萌发枝上的叶多为掌状5裂,长6l2crn,宽815rm,裂片卵状三角形或卵形。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细锯齿,齿尖有腺状突。花单性,雌雄同株,无花被;雄花淡黄绿色,成葇荑花序再排成总状,生子枝顶;雄蕊多数,花丝不等长;雌花排成圆球形的头状花序;萼齿5,钻形;子房半下位,2室,花柱2,柱头弯曲。头状果序圆球形,表面有刺,蒴果有宿存花萼和花柱,两瓣裂开,每瓣2浅裂。种子多数,细小,扁平。

 
【分布】 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较多,华中、西南地区。  
【采集加工】 秋、冬季采收,晒干。  
【药材性状】

果序圆球形,直径23cm。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有多数尖刺状宿存萼齿及鸟嘴状花柱,常折断或弯曲,除去后则现多数蜂窝小孔;基部有圆柱形果柄,长34.5cm,常折断或仅具果柄痕。小蒴果顶部开裂形成空洞状,可见种子多数,发育不完全者细小,多角质,直径约1mm,黄棕色至棕褐色,发育完全者少数,扁平长圆形,具翅,褐色。体轻,质硬,不易破开。气微香,味淡。

 
【生态学】

弱阳性,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及酸性、中性土壤,为暖带树种,喜光也耐荫,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较耐水湿,萌芽力强,耐修剪。

 
【化学成分】

枫香树叶含杨梅树皮素-3-O-6-O-没食子酰)-葡萄糖苷[myricetin-3-O-6-O-galloyl-glucoside],槲皮素-3-O-6-O-没食子酰)-葡萄糖苷[quercetin-3-O-6-O-galloyl-glucoside]英苷(astragalin三叶豆苷(trifolin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金丝桃苷(hyperin杨梅树皮素-3-葡萄糖苷(myricetin-3-glucoside),芸香苷(rutin),水晶兰苷(monotropein),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左旋莽草酸(shikimic)。叶中所含鞣的主要成分为:新唢呐草素(tellimagrandin,长梗马兜铃素(pedunculagin),木麻黄鞣宁(casuarinin),木麻黄鞣质(casuariin木麻黄鞣亭(casuarictin1,2,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1,2,6-tri-O-galloyl-β-D-glucose),1,2,4,6-没食子酰葡萄糖(1,2,4,6-tetra-O-galloyl-β-D-glucose),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enta-O-galloylglucose),枫香鞣质(liquidambin),异皱褶菌素(isorugosinABD[1]

枫香树皮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与水晶兰苷(monotropein[1]。枫香树叶中挥发油成分有单萜类化合物,倍半萜类化合物,脂肪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如4-松油醇(4-terpinol)、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伞形花酮(umbellulone)等[2]

 
【药理作用】

1.止血:枫香叶醇提取物制成10%止血粉,对狗股动脉、肝、脾切口的止血,有效率达90%以上,药物的吸水性、粘合性强,与血液接触后在适当压力下即形成富有弹性的膜状物附着在创面。但药物受潮后止血效果明显降低[1]。枫香叶提取物兔腹腔注射0.5g/kg,在注药前后分别取心血测定,表明能增加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缩短血液凝固时间和增大血栓弹力度作用。又将兔耳浸于枫香叶5%的水溶液中,浸药后能明显缩短耳出血时间。此外,枫香叶提取物可使红细胞发生聚集,其程度与提取物浓度有关[2]。枫香脂及其挥发油体外实验可使兔血栓长度缩短和重量(湿重和干重)减轻,在体实验显示可明显抑制大鼠血栓形成;体外可明显提高纤溶酶活性,显著提高血小板内cAMP含量。表明枫香脂及其挥发油抗血栓作用与促进纤溶活性和提高血小板作用与cAMP有关,并提示挥发油可能是枫香脂的主要止血成分[3]

2.抗菌:枫香树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福氏志贺氏菌、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皆有抗菌作用,抑菌圈直径在1325mm之间。不同方法提取的药液的抗菌作用有明显差别,其中枫香树叶水煎液抗菌作用最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福氏志贺氏菌、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510.50.50.25g/ml。提示枫香树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福氏志贺氏菌、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4]

 
【临床试验】

1.脑梗塞:路路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35例,与其它综合治疗30例对照,疗效较满意。治疗组35例,治愈28例,占80%;显效2例,占5.7%;有效4例,占11.4%;无效1例,占2.9%;总有效率97.1%。对照组30例,治愈19例,占63.3%;显效1例,占3.3%;有效3例,占10%;无效7例,占23.3%;总有效率76.7%[1]

2.慢性荨麻疹:内服取路路通9g,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用。如此每日1剂。外用取路路通20g,水煎液放进洗澡水内,待水温适宜时便可以洗澡,应尽可能地将全身泡在药水中约10分钟。每日1次。以上两种方法相结合,7日为1疗程。一般病情,使用本法23次便有明显疗效[2]

 
【药性】

味苦,性平。

 
【功效与主治】

祛风通络,利水下乳。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手足拘挛,水肿,小便不利,乳汁不通,风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缎存性研末服。外用适量,研末敷;或烧烟嗅气。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

 
【传统用法】

1.荨麻疹:枫球500g,煎浓汁。每日3次,每次18g,空心服。(《湖南药物志》)

2.癣:枫木上球10个(烧存性),白砒五厘。共末,香油搽。(《纲目拾遗》引《德胜堂方》)

3.耳内流黄水:路路通15g。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4.过敏性鼻炎:路路通12g,苍耳子、防风各9g,辛夷、白芷各6g。水煎服。(《中药临床应用》)

5.少乳或乳汁不通:路路通1520g,水煎服。(《广西本草选编》)

 
【毒理学】  
【制剂】

1 神农药酒:寻骨风、防风、杜仲、五加皮、老颧草、络石藤、制草乌、独活、苍术、爬岩香、威灵仙、徐长卿、伸筋草、八棱麻、金荞麦、山姜、搜山虎、八角枫、川芎、丹参、当归、大血藤、木香、红花、柴胡、鸡血藤、三百棒、三七、八角莲、香茶荣、虎杖、蜘蛛抱蛋、雄黄连、算盘子根、牛藤、路路通、钩藤、莲蓬草、菊叶三七、射干、拳参、老虎蔸、木梳。

2 通痹片(胶囊):制马钱子、白花蛇、蜈蚣、全蝎、地龙、僵蚕、乌梢蛇、麻黄、桂枝、附子、制川乌、桃仁、红花、没药(制)、穿山甲(制)、延胡索(制)、丹皮、阴行草、大黄、王不留行、鸡血藤、川牛膝、续断、羌活、独活、苍术(炒)、防风、天麻、苡米、路路通、木瓜、伸筋草、人参、黄芪、当归、白术(炒)、香附(酒制)、广木香、枳壳、砂仁、朱砂。

3.颐和春胶囊:淫羊藿、蛇床子、附子(制)、狗肾(制)、鹿茸(去毛)、鹿鞭(制)、锁阳、覆盆子、韭菜子(炒)、人参、沙参、熟地黄、川牛膝、路路通、冰片。

4 通乳颗粒:黄芪、熟地黄、党参、当归、白芍(酒炒)、川芎、漏芦、瞿麦、通草、路路通、穿山甲(烫)、王不留行、天花粉、鹿角霜、柴胡。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745(2381).

[2]姜志宏,周荣汉.枫香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中草药,1991,14(8):34.

药理作用:

[1]江西医药资料.1972,(1):13.

[2]庐山植物园止血药研究组.中草药通讯,1979.(1):30.

[3]朱亮.中草药,1991.22(7):404.

[4]钟有添,王小丽,马廉兰.枫香树叶抗菌活性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7,18(7):1693.

临床试验:

[1] 李影.路路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35例疗效观察.中华医药杂志,2004,4(5):602.

[2] 吴信伟.“路路通巧治慢性荨麻疹.家庭用药,2007,16(3):56.

毒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