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葛根 > [英文版]
【药物名称】 葛根
【拼音名称】 Gegen  
【英文名称】 Lobed Kudzuvine Root  
【拉丁名】 Puerariae Lobatae Radix  
【科属分类】 豆科
【功效分类】 解表药
【药物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别名】 葛,鹿藿,黄斤,葛藤,野扁葛。  
【来源】

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的块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落叶藤本。全株被黄褐色粗毛。块根圆拄状,肥厚,外皮灰黄色,内部粉质,纤维性很强。茎基部粗壮,上部多分枝。三出复叶;顶生小叶柄较长;叶片菱状圆形,长5.519cm,宽4.518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有时浅裂,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两边不等,背面苍白色,有粉霜,两面均被白色伏生短柔毛;托叶盾状着生,卵状长椭圆形,小托叶针状。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冠蓝紫色或紫色;苞片狭线形,早落,小苞片卵形或披针形;萼钟状,萼齿5,披针形,上面2齿合生,下面1齿较长;旗瓣近圆形或卵圆形,先端微凹,基部有两短耳,翼瓣狭椭圆形,较旗瓣短,常一边的基部有耳,龙骨瓣较翼瓣稍长;雄10,二体;子房线形,花柱弯曲。荚果线形,密被黄褐色长硬毛。种子卵圆形,赤褐色,有光泽。 

 
【分布】

分布中国的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采集加工】

秋、冬二季均可采挖,趁鲜时切厚片或切成小块,干燥。

 
【药材性状】

完整的多呈圆柱形,商品常为斜切,纵切,横切的片块,大小不等,表面褐色。具纵皱纹,可见横向皮孔和不规则的须根痕;质坚实,断面粗糙,黄白色,隐约可见13层同心环层,纤维性强,略具粉性。气微,味微甜。

 
【生态学】

1.生于山坡、路边草丛中及较阴湿的地方。 
2.栽培或野生于山野灌丛和疏林中。 适应性强,在向阳湿润的荒坡、林边都可栽培。土壤以深厚、肥沃、疏松的夹沙土较好。 

 
【化学成分】

所含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有大豆苷元,大豆苷,葛根素(puerarin),4-甲氧基葛根素(4-methoxypuerarin),大豆苷元-4',7-二葡萄糖苷(daidzein-4',7-diglucoside),大豆苷元-7-6-O-丙二酰基)-葡萄糖苷[daidzein-7-6-O-malonyl-glucoside],染料木素(genistein),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大豆苷元-8-C-芹菜糖基(l→6-葡萄糖苷[daidzein-8-C-apiosyl1→6-glucoside],染料木素-8-C-芹菜糖基(1→6-葡萄糖苷[genistein-8-C-apiosyl1→6-glucoside],葛根素木糖苷(puerarinxylosidePG-2),3-羟基葛根素(3-hydroxypuerarinPG-1),3-甲氧基葛根素(3-methoxypuerarinPG-3),4-O-葡萄糖基葛根素(4-O-glucosyl puerarinPG-6),4′8-二甲氧基-7-O-β-D-葡糖基异黄酮(4′8-dimethoxy-7-O-β-D-glucosyl isoflavone),刺芒柄花素-7-葡萄糖苷(formononetin-7- glucoside[1.2.3];葛藤:含大豆苷元,大豆苷,葛根素[1];野葛花:含尼泊尔鸢尾异黄酮(irisolidone),尼泊尔鸢尾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irisolidone7-O-β-D- glucoside),葛花苷(kakkalide),染料木素(genistein),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大豆苷元(daidzein-8-C-芹菜糖基(l→6-葡萄糖苷[daidzein-8-C-apiosyl1→6-glucoside][45]香豆素类化学成分:葛根酚(puerarol[1]内酯类化学成分:葛根苷(puerosideAB,葛根苷D[1]萜类及甾体类化学成分:羽扇烯酮,槐花二醇(sophoradiol),广东相思子三醇(cantoniensistriol),大豆皂醇(soyasapogenolAB,葛根皂醇(kudzusapogenolCA和葛根皂醇B甲酯(kudzusapogenol B methylester),β-谷甾醇[1]β-谷甾醇-β-D-葡萄糖苷(β-sitosteryl-β-D-glucoside[1.2.3];葛藤:含β-谷甾醇 [1]有机酸及酯类化学成分:二十二烷酸,二十四烷酸,l-二十四烷酸甘油酯(glucerol-1-monotetracosanoate),67-二甲氧基香豆精(67-dimethoxycoumarin),二十烷酸(icosanoic acid),十六烷酸(hexadecanoic acid)。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尿囊素(allantoin),5-甲基海因(5-methylhydantoin[1.2.3]

无机元素有PCaKFeZnCuMn[6]

 

 
【药理作用】

1.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

1.1降低血压、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1]

葛根对正常和高血压动物均有一定的降压作用,静脉注射葛根浸膏、总黄酮、葛根素及其脂溶性部分PA和水溶性部分PM,均能使正常麻醉狗的血压短暂而明显的降低,口服葛根水煎剂[2g/2kg]或酒浸膏[2g/2kg]或总黄酮和葛根素对高血压狗也有一定的降压作用[2]PM2引起正常狗血压升高[3],说明葛根除含有降压物质外,还含有升高血压的物质,葛根醇浸膏、总黄酮、PA3PA5的降压作用不受阿托品的影响。而PM5的降压作用为阿托品所阻断,葛根浸膏能对抗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升。实验表明,葛根素能完全抑制肾上腺素对腺甙酸环化酶的激活作用。

葛根还具有减慢心率的作用。葛根黄酮和葛根素使正常和心肌缺血狗心率明显减慢。

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引起血压降低,心率减慢,总外围阻力减少,左心室压力和右心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降低,从而降低了心肌的氧耗量;同时又使冠脉血管扩张,冠脉血流量增加,阻力降低而增加氧的供给,氧的供求平衡得到改善。

1.2扩张冠状血管,改善正常和缺血心肌的代谢

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明显扩张冠状血管,可使正常和痉挛的冠状血管扩张,且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加强[4]。葛根素的使用要强于总黄酮,利血平给药后,总黄酮和葛根素对冠脉循环的作用仍保持,表明其作用是通过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而实现的。此外,总黄酮和葛根素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

给正常狗静脉不变,所以对葡萄糖代谢并无影响,静脉注射葛根黄酮可使缺血压氧含量增加,乳酸含量减少,表明葛根能改善正常和缺血心肌的代谢。此外,葛根素还能明显减少缺血引起的心肌乳酸的产生,降低缺血与再灌流时心肌的氧消耗量与心肌水含量[5]

1.3对脑循环、周围血管及微循环的影响

[6]葛根素能明显改善正常金黄地鼠脑微循环,对局部滴加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微循环障碍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葛根总黄酮对脑血管扩张作用比冠状血管明显,能温和地改善脑循环和外周循环,这种改善作用并非单项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所致,而是使低幅波升高,高幅波降低,异常波趋向正常。

[7]静注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对股动脉血流量和血管阻力无明显影响,但股动脉注射可使血流量增加,股动脉血管阻力降低,预先局部滴注0.5%葛根素能对抗肾上腺素所致的微动脉收缩,流速减慢和血流量减少,而局部先滴注肾上腺素造成微循环障碍后再局部滴注1%葛根素,亦获得同样结果[8],葛根素注射液肌注或静注对视网膜动脉,静脉阻塞有明显疗效,能改善视网膜血管末梢单位的阻滞状态。

1.4抗心律失常

葛根黄酮、黄豆苷元和葛根醇提取物对乌头碱、氯化钡、氯化钙、氯仿以及肾上腺素所导致的心律失常有明显的对抗作用[9],说明葛根成分可能影响细胞膜对钾、钙、钠离子通道的通透性而降低心肌兴奋性,预防心律失常。

2.抗氧化

体内外实验表明,葛根异黄酮明显抑制小鼠肝、肾组织及大白兔血、脑组织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升高[10],且对提高血、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极显著作用。本品能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而使酒精所致的血液粘度异常变化恢复正常状态[11]

3.抗肿瘤

大豆苷元可抑制白血细胞HL-60的增殖[12],大豆苷元在10~20mg/ml浓度范围内明显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增殖。另外,葛根提取物对ESC癌、S18O肉瘤及Lewis的肺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对免疫作用的影响

葛根使巨噬细胞(M4)的异物吞噬功能活化[13],而使初期感染状态下的异物排除功能增强;同时通过活化的M4对细胞性免疫施以影响。

 

 
【临床试验】

1.冠心病心绞痛 

贾健生等[1]报道,应用葛根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并与ATP等治疗3 0例对照。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依次为63.3%60.0%,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赵志明等[2]报道,采用葛根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21例,与对照组18例均常规口服消心痛片、阿斯匹林片及硝苯地平片剂量相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降低硝酸甘油用量,改善异常心电图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心肌耗氧量也明显减少(P<0.05)

2.慢性肺心病 

周颖等[3]报道,采用普乐林及蝮蛇抗栓酶治疗慢性肺心病124例,随机分为普乐林组,蝮蛇抗栓酶组和对照组(维生素C 3.0g加入输液中静滴)。三组基础治疗(抗炎、止咳、平喘等)均相同。结果:普乐林组有效率90.0%,蝮蛇抗栓酶组有效率为88.9%,两组与对照组有效率(70.8%)比较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3.脑血栓 

温跃才[4]报道,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脑血栓形成150例,并与单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的55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68例,显著35例,进步32例,无变化15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依次为12例,13例,17例,13例,76.3%

4.脑动脉硬化 

王谨敏[5]报道,采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脑动脉硬化30例,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的30例作对照,两组疗程均为10~14天。结果: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依次为2例,19例,9例,70%。组间差异显著。

5.头痛 

乔树真等[6]报道,采用川葛饮(川芎、葛根、当归、白芍、血竭等)治疗瘀血痰浊型头痛

39例,7天为1疗程,总有效率94.87%

6.眩晕 

仇朝辉[7]报道,采用鹿葛地黄汤(熟地、白芍、鹿茸、天麻、勾藤、葛根、川芎等)治疗眩晕87例,痊愈39例,显效34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3.1%

7.腹泻 

江英能[8]报道,采用加减升麻葛根汤(升麻、葛根、茯苓、车前子、乌梅、白芍、防风、苍术等)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39例并与西药对照组(按西医常规方法处理)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为52%,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徐菁[9]报道,采用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急性湿热泻120例,3天为1疗程,西药对照组110(抗感染、抗病毒、助消化)。结果:治疗组显效51例,有效46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80.83%;西药对照组依次为44例,38例,28例,74.55%。秦仁生[10]报道,葛根连梅汤治疗小儿湿热型腹泻166例,基本方为:葛根、黄芩、川连、乌梅、石榴皮、焦山楂、防风、苍术、茯苓等,2~4剂为1疗程,治愈86例,显效7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5.2%。潘爱松[11]报道,采用葛根芩连汤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菌痢5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抗生素按药敏选择,液体疗法相同。结果:治疗组显效3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显效率76%,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依次为10例,14例,6例,53%80%,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

8.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 

刘国晖[12]报道,采用葛根芩连汤为主治疗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15例,全部治愈。腹痛、腹泻、便血的改善一般只需2~3天,最多不超过5天,一般3天后方可进食流汁,10天可进正常饮食。

9.颈臂痛 

息红[13]报道,采用青葛汤治疗急性神经根性颈臂痛45例,与甘露醇治疗40例对照,治疗组基本痊愈10例,治愈19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依次为10例,8例,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

10.肩周炎 

梁丰[14]报道,采用葛根汤合兰香草敷贴治疗肩周炎46例,总有效率95.7%

11.麻疹 

张耀坤[15]报道,采用柴葛解肌汤治疗14例非典型迟发性不全麻疹2周以上高热不退

患者,其中6例服药3日后透出麻疹,其余8例平均在1周内热度退清。

12.视疲劳症 

刘和华[16]报道,采用柴葛解肌汤治疗视疲劳症38例,结果:血虚型14例中控制10例,显效4例,肝肾亏损型12例中控制7例,显效4例,有效1例;脾胃虚弱型12例中控制9例,显效3例。

 

 
【药性】

甘;辛;平

 
【功效与主治】

解肌退热;发表透诊;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主外感发热;头项强痛;麻疹初起;疹出不畅;温病口渴;消渴病;泄泻;痢疾;高血压;冠心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使用注意】

1. 张元素:不可多服,恐损胃气。
2.《本草正》:其性凉,易于动呕,胃寒者所当慎用。
3.《本草从新》:夏日表虚汗多尤忌

 
【传统用法】

1.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甘草二两(),芍药二两,太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伤寒论》葛根汤)2.治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 利遂不止,脉促(表未解也),喘而汗出: 葛根半斤,甘草二两(),黄芩三两,黄连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纳诸,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葛根黄芩黄连汤)

3.治伤寒温疫,风热壮热,头痛、肢体痛,疮疹已发未发:升麻、干葛(细锉)、芍药、甘草(锉,炙)各等分。同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量大小与之,温服无时。(《阎氏小儿方》升麻葛根汤)

4.治癍疹初发,壮热,点粒未透: 葛根、升麻、桔梗、前胡、防风各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服。(《全幼心鉴》)

5.治热毒下血,或因吃热物发动:生葛根二斤;捣取汁一升,并藕汁一升,相和服。(《梅师集验方》)

6.治心热吐血不止:生葛根汁半大升,顿服。(《广利方》)

7.治鼻衄,终日不止,心神烦闷: 生葛根,捣取汁,每服一小盏。 (《圣惠方》)

8.治妊娠热病心闷: 葛根汁二升,分作三服。 (《伤寒类要》)

9.治卒干呕不息: 捣葛根,绞取汁,服一升许。(《补缺肘后方》)

10.治酒醉不醒: 葛根汁一斗二升,饮之,取醒,止。 (《千金方》)

11.治食诸莱中毒,发狂烦闷,吐下欲死:煮葛根饮汁。(《补缺肘后方》)

12.治服药失度,心中苦烦: 饮生葛根汗大良。无生者,干葛为末,水服五合,亦可煮服之。 (《补缺肘后方》)

13.治急性肠梗阻:葛根、皂角各1斤,加水4000毫,煎煮40分钟,去渣,置药汁锅于火炉上保持适当温度(以不致烫伤为度)。另以 1市尺见方之10层纱布垫4块,浸以药液后,稍稍除去水分,交替置腹部作持续热敷,每次 1小时,每天23次。〔《河南医学院学报》9(4)2031965(14)治金疮中风,痉欲死: 捣生葛根一,细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取一升服,若干者,捣末,温酒调三指撮,若口噤不开,但多服竹沥,又多服生葛根自愈,食亦妙。(《肘后方》)

 

 
【毒理学】

蔡少杭等[1]报道,经反复应用普乐林注射液,出现类似中毒症状9例。其所出现的毒副作用首次大都于一周左右出现。主要症状为畏寒发热,伴头晕、身疲、全身不适感,甚者寒战高热,神志不清,二便失禁。血常规多见白细胞轻度增高,心率增快,血压变化不大。

 
【制剂】

1.脑宁颗粒 由葛根、菊花、当归、天麻等多味中药组成。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610(3351)

[2]王彦志,冯卫生,石任兵,.野葛中的一个新化学成分.药学学报,2007,42(9):964

[3]吴波,张寒俊,黎维勇,.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光谱法测定葛根中的葛根素.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6):534

[4]张淑萍,张尊听.野葛花异黄酮化学成分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17(5):595

[5]贺云,张尊听,李鹤.野葛花中葛花苷的测定方法研究.西北植物学报,2005,25(4):791

[6]范淑英,吴才君.江西野葛主要化学成分的分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26(2):235

药理作用:

[1]范礼理.葛根黄酮对犬冠脉心脏血液动力学和心肌代谢的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1995,11:724

[2]曾贵云.葛根的药理研究葛根对犬血压血管反应性脑循环及外周循环的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1994,265

[3]何惟胜.葛根及其提取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5):470~471

[4]岳江文,胡小琴.葛根及葛根素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用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6):38

[5]王晓青,傅静.葛根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3):39

[6]段重高,李庶伟.葛根素对金黄地鼠脑微循环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1991,71(9):516

[7]范礼理,曾贵云.葛根的药理研究葛根黄酮对冠状循环心脏血流动力学和心肌代谢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1995,55(10):724

[8]张庆莲.葛根注射液眼科临床应用[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9,15(3):45

[9]杨金云.葛根抗心律失常研究[J].中国现代药理杂志,1998,8(2):53

[10]张光成,方恩鸣.葛根异黄酮的抗氧化作用[J].中药材,1997,20(7):358

[11]张葵,童亚飞,田应昌,.葛根汁饮料对饮酒后血醇浓度和全血比粘度的影响[J].中草药,1995,26(7):364

[12]景永奎,韩锐.大豆甙元(S86019)与乳香有效成分Bc-4或阿糖胞甙对HL-60细胞分化的联合诱导[J].药学学报,1993,28(1):11

[13]董丽萍.葛根对免疫机制的作用[J].中国药理学报,1998,19(4):339

临床试验:

[1]贾健生,.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山西中医,1998,(4):11

[2]赵志明,.葛根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5):282

[3]周颖,.普乐林与蝮蛇抗栓酶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作用.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38

[4]温跃才.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脑血栓形成150.湖南中医杂志,1998,(3):44

[5]王谨敏,.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脑动脉硬化疗效观察.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8,(2):19

[6]乔树真,.川葛饮治疗瘀血痰浊型头痛39.陕西中医,1998,(1):10

[7]仇朝辉.鹿葛地黄汤治疗眩晕87.陕西中医,1998,(1):29

[8]江英能.加减升麻葛根汤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39.新中医,1998,(6):14

[9]徐菁.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急性湿热泻120.浙江中医杂志,1998,(9):392

[10]秦仁生.葛根连梅汤治疗小儿湿热型腹泻166.辽宁中医杂志,1998,(7):316

[11]潘爱松.葛根芩连汤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菌痢.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8,(4):16

[12]刘国晖.葛根芩连汤为主治疗急性出血性坏死小肠炎15.湖南中医杂志,1998,(1):32

[13]息红.青葛汤治疗急性神经根性颈臂痛45.山东中医药杂志,1998,(6):257

[14]梁丰.葛根汤合兰香草敷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6.江苏中医,1998,(1):30

[15]张耀坤.柴葛解肌汤加减透发非典型迟发性不全麻疹体会.河北中医,1998,(4):214

[16]刘和华.柴葛解肌汤治疗视疲劳症38.辽宁中医杂志,1998,(6):274

毒理学:

[1]蔡少杭,.普乐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毒副作用及处理.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