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名称】 | 垂盆草 | |
【拼音名称】 | Chuipencao | |
【英文名称】 | Stringy Stonecrop Herb | |
【拉丁名】 | Sedi Sarmentosi Herba | |
【科属分类】 | 景天科 | |
【功效分类】 | 利水渗湿药 | |
【药物图片】 | 原植物图片 | 药材图片 |
|
|
|
【别名】 | 山护花,半拉莲,佛指中,瓜子草,地蜈蚣草 | |
【来源】 | 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的全草。 |
|
【植物形态】 | 多年生肉质草本。全株无毛。根纤维状。不育茎匍匐,接近地面的节处易生根,叶常为3片轮生;叶片倒披针形至长圆形,长1.5~2.5 mm,宽3~7 mm,先端近急尖、基部下延,狭而有距,全缘。聚伞花序,顶生,有3~5分技,花小,无梗;萼片 5裂,宽披针形,不等长;花瓣5,黄色,披针形至长圆形;雄蕊l0,2轮,比花瓣短;鳞片5,楔状四方形,先端稍微凹;心皮5,长圆形,略叉开。蓇葖果。内有多数细小的种子,种子卵圆形,表面有细小的乳头状突起。 |
|
【分布】 | 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
|
【采集加工】 | 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
|
【药材性状】 | 干燥全草稍卷缩。根细短,茎纤细,棕绿色。茎上有10余个稍向外凸的褐色环状节,节上有残留不定根。先端有时带花;质地较韧或脆。断面中心淡黄色。叶片皱缩,易破碎并脱落。完整叶片呈倒披针形至矩圆形棕绿色。花序聚伞状;小花黄白色。气微,味微苦。 |
|
【生态学】 | 1、耐干旱、耐高温:垂盆草旱时自身可调节水分;吸水能力强,一个月不浇水(含天然降水)也不会干死;垂盆草极耐高温:在+45℃左右的高温,仍能旺盛生长。 2、抗寒性强:在沈阳最低气温达-32℃时,能安全越冬,毫无冻害。 3、耐湿、耐盐碱、耐贫瘠:能常年生长在山坡岩石缝隙之间。 4、绿期长,观赏价值高:在沈阳绿叶观赏期达8-9个月,一般3月底返青,12月初枯萎。草姿美,色绿如翡翠,颇为整齐壮观;花色金黄鲜艳,观赏价值高。 5、抗病虫害能力强:在沈阳地区运用多年,基本无病虫害。 6、生长速度快,繁殖容易,不用修剪。 |
|
【化学成分】 | 本品抗肝炎活性成分是垂盆草苷(sarmentosine),即是2-氰基-4-O-D葡萄糖反丁烯-2-醇[1]。含生物碱类成分主要有消旋甲基异石榴皮碱(methylisopelletierine),二氧异石榴皮碱(dihydroisopelletierine),3-甲酰-1,4-二羟基二氢吡喃(3-formyl-1,4-dihydroxy-dihydropyran),N-甲基-2β-羟丙基哌啶(N-methyl-2β-hydroxypropyl-piperidine)等[2]。 含黄酮类成分主要有苜蓿素(tricin),苜蓿苷,木犀草素(cyanidenon),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cyanidenon-7- glucoside sucrase),甘草素(liquiritigenin),甘草苷,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异甘草苷(isoliquiritin),异鼠李素-7-葡萄糖(isorhamnetin-7- glucose),异鼠李素-3,7-二葡萄糖苷,柠檬素(limonin),柠檬素-3-葡萄糖苷(limonin-3- limonin),柠檬素-3,7-二葡萄糖苷[3]。 含甾醇类成分主要有β-谷甾醇,胡萝卜苷,3β,6β-豆甾-4-烯-3,6-二醇和3β,4α,14α,20R, 24R-4-14-二甲基麦角甾-9(11)-烯-3醇[4]。三萜类成分有δ-香树脂酮(δ- amyrenone)。 有机酸类成分主要有丁香酸(caryophyllic acid)[5],棕榈酸(hexadecanoic acid)[6]。 此外本品还含有谷氨酸(glutamate),蛋氨酸(methion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等多种氨基酸和锌,硒,铜,锗,锰等多种微量元素[7]。 本品还挥发油,其主要成分有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十六烷酸,9,12-十八碳二烯酸,十五烷等 [8]。 |
|
【药理作用】 |
1.保肝:垂盆草片对CC1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1]。垂盆草的生物碱部位有明显抑制鼠和人肝细胞瘤HepG2的细胞增殖作用。 2.抑菌:垂盆草提取液对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福氏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生长作用[2]。 3.抗炎:垂盆草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调控T 细胞分泌TGF-2β1 、IL-22 、IL-210 等细胞因子发挥作用[3]。 4.降压:垂盆草乙酸乙酯部位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以达到降血压的作用[2]。 5.免疫抑制:垂盆草水提液与乙醇液具有免疫活性和免疫调节作用[4,5,6] 6.雌激素作用:垂盆草可增加卵巢切除大鼠的雌激素活性作用[7]。
|
|
【临床试验】 | 1.压疮:新鲜垂盆草茎、叶适量,洗净阴干,加入75%的酒精适量,在药钵内捣烂,再用纱布滤干,根据压疮面积大小,敷于疮面(敷药前先将压疮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并外加尼龙薄膜加纱布固定,用于治疗老年病人压疮36例(压Ⅰ疮期19例,Ⅱ期17例),早晚各更换1次。治疗时间最短2天换药4次,最长8天换药15次,平均3.6天换药7.2次。结果:36例压疮全部消退治愈,没有1例压疮向Ⅲ期发展[1]。 2.慢乙肝:垂盆草冲剂,冲服,每次1~2包,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甘利欣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2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慢性乙肝患者血清谷丙转酶持续不降或反复升高36例,治疗组有效率达89%,并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 3.疖、痈:取新鲜垂盆草60~120g,洗净捣烂加干面粉少许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如脓肿已出头,中间要留一小孔以便排脓),同时将鲜药30~60g捣汁内服。50例中,47例有效(局部肿块缩小,红、肿、热、痛减退,功能基本恢复),疗程最短1天,最长5天。3例疗效不明显[3]。 4.肢体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以垂盆草为主的脉健方(垂盆草、海藻等,由本院制剂室制成冲剂,10 g/包),治疗ASO30例,每次1包,每日2次,冲服。能有效的改善ASO患者缺血主症和体征作用,改善脂质代谢的紊乱状态,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提高血清SOD活性等作用[4]。 5.预防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垂盆草颗粒剂,冲服,每次10g,每日3次,10天为1疗程。对照组给予VC治疗ICP,口服,每次0.2g,每日3次,1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25%,并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5]。 6.角膜溃疡:垂盆草注射液结膜下注射治疗角膜溃疡92病,45例基本痊愈,39例好转,8例无效[6]。
|
|
【药性】 | 味甘、淡、微酸,性凉。归肝、肺、大肠经。 |
|
【功效与主治】 |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治湿热黄疸,淋病,泻痢,咽喉肿痛,口腔溃疡,肺痈,肠痈,疮疖肿毒,蛇虫咬伤,水火烫伤,湿疹,带状疱疹。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 , 15~30g,鲜品50~10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搽;或取汁外涂;或煎水湿敷。 |
|
【使用注意】 | 脾胃虚寒者慎服。 |
|
【传统用法】 |
1. 烫伤,烧伤:鲜垂盆草适量,捣汁涂患处;或用垂盆草12g,,瓦松9g,共研细末,菜油调敷。(《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2. 咽喉肿痛:垂盆草15g,山豆根9g。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3. 肝炎:①急性黄疸型肝炎 垂盆草30g,茵陈蒿30g,板蓝根15g。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②急性黄疸型或无黄疸型肝炎:鲜垂盆草62~125g,鲜旱莲草125g。煎煮成200~300mL,每次口服100~150mL,每日2次,1疗程15~30d。(《福建药物》)③慢性迁延型肝炎:鲜垂盆草30g,紫金牛9g。水煎去渣,加食糖适量,分2次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④慢性肝炎:垂盆草30g,当归9g,红枣10枚。水煎服,每日1剂。(《四川中药志》1982年) 4. 肠炎,痢疾:垂盆草30g,马齿苋30g。水煎服,每日1剂。(《四川中药志》1982年) |
|
【毒理学】 |
经预实验,垂盆革水提物以最大浓度及最大给药体积的药液连续给小鼠灌胃2次,间隔7h,继续观察14天,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计算最大耐受量及耐受量倍数;采用乙醇灌胃造成乙醇型肝损伤小鼠模型。取垂盆草加水煎煮得水煎液分得水提高、低剂量两组,以联苯双酯为阳性对照,连续灌胃给药10天,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肝匀浆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垂盆草水提物的MTD为206.892g/kg·d-1,该剂量相当于人体推荐服用量344.82倍[1];垂盆草水提物能抑制乙醇所致的ALT及AST活性的升高,降低乙醇所致的MDA含量的升高(P〈0.01),扭转乙醇所致的小鼠肝脏SOD活性的降低。结论:垂盆草提取物无明显毒性,临床常用量安全,并对乙醇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
|
【制剂】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方圣鼎,严修泉,李静芳,等.有效成分垂盆草苷的分离与结构.药学学报,1997,(9):431. [2]Marion L.et al.A new occurrence of dl-methylisopelletierine.Can JRes(B), 1949, 27:215. [3]何爱民,王明时.垂盆草中的黄酮类成分.中草药,1997,28(9):517. [4]何爱民,郝红艳,王明时,等.垂盆草中的甾醇化合物.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7, 28(5):271. [5]梁侨丽,徐连民,庄颖健,等.垂盆草的化学成分研究.中草药,2001, 32(4):305. [6]魏太明,阎玉凝,关昕璐,等.垂盆草的化学成分研究(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 26(4):59. [7]潘金火,何满堂.中药垂盆草中氨基酸和无机元素的定量分析.中国药业, 2002, 11(4):48. [8]崔炳权,郭晓玲,林元藻.垂盆草挥发性成分的GC /MS分析.中成药,2008,30(7):1044. 药理作用 : [1]汪丽亚,施九皋,杨美玲.景垂片对小白鼠四氯化碳性肝损伤作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3(4):237. [2]郭辉,张玲.垂盆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食品与药品,2006,01(8):19. [3]葛相栓,吴正祥,杨彩虹.垂盆草对实验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7,6(15):391. [4]张邦祝.垂盆草水溶性成分的免疫活性研究.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1,12(6):430. [5]戴岳,冯国雄.垂盆草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5):30. [6]熊玉兰.垂盆草小麦黄素苷体外对正常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0(12):29. [7]Kim WH,Park YJ,Park MR.Estrogenic effects of Sedum sarmentosum Bunge in ovarie- ectomized rats.Nutr Sci Vitaminol,2004,50(2):100. 临床试验: [1]钟建平.新鲜垂盆草在防治老年病人压疮中的应用,浙江中医杂志,2007,42(1):15. [2]吴敦煌,等.垂盆草冲剂治疗慢性乙肝ALT反复升高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6):759. [3]叶春芝, 叶美玲.鲜垂盆草治疖痈,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2,55:96. [4]柳国斌, 张国庆,张广增,等.脉健方治疗肢体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河北中医,2002,24(1):5-7. [5]华舟.垂盆草颗粒预防性治疗ICP64例疗效观察,交通医学,2003,17(4):420. [6]芜湖地区医院五官科.垂盆草结膜下注射治疗角膜溃疡92例临床疗效分析,芜湖医药,1974,(1):8. [1]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l.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