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名称】 | 石菖蒲 | |
【拼音名称】 | Shichangpu | |
【英文名称】 | Grassleaf Sweelflag Rhizome | |
【拉丁名】 | Acori Tatarinowii Rhizoma | |
【科属分类】 | 天南星科 | |
【功效分类】 | 开窍药 | |
【药物图片】 | 原植物图片 | 药材图片 |
|
|
|
【别名】 | 野韭菜,水蜈蚣,香草,山菖蒲,苦菖蒲。 | |
【来源】 | 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根茎。 |
|
【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卧,芳香,外皮黄褐色;根肉质,具多数须根,根茎上部分枝甚密,分枝常被纤维宿存叶基。叶片薄,线形,长20~30cm,宽7~13mm,基部对折,先端渐狭,基部两侧膜质,叶鞘上延几达叶片中部,暗绿色,无中脉,平行脉多数,稍隆起。叶状佛焰苞长为肉穗花序的2~5倍或更长;肉穗花序圆柱形,上部渐尖,直立或稍弯。花白色。幼果绿色,成熟时黄绿色或黄白色。 |
|
【分布】 | 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各地。 | |
【采集加工】 | 栽后3~4年收获。早春或冬末挖出根茎,剪去叶片和须根,洗净晒下,撞去毛须即成。 |
|
【药材性状】 | 根茎呈扁圆柱形,稍弯曲,常有分枝。表面棕褐色、棕红色或灰黄色,粗糙,多环节;上侧有略呈扁三角形的叶痕,左右交互排列,下侧有圆点状根痕,节部有时残留有毛鳞状叶基。质硬脆,折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横切面内皮层环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苦、微辛。 |
|
【生态学】 | 生长于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区,多生在密林下。喜阴湿环境,在郁密度较大的树下也能生长,但不耐阳光暴晒,否则叶片会变黄。不耐干旱。稍耐寒,在长江流域可露地生长。 | |
【化学成分】 | 石菖蒲含细辛醛(asaronaldehyde),1-(2,4,5)-三甲氧基苯基丙烷-1,2-二酮[1-(2,4,5)-trimethoxyphenyl-propane-1,2-dione],香柑内酯(bergapten),8-异戊二烯基山柰酚(8-prenylkaempferol),异紫花前胡内酯(marmesine),大黄素(emod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异茴香内酯(isopimpinellin)[1]。 石菖蒲根茎和叶中均含挥发油。其主要成份为β-细辛醚(β-asarone),α-细辛醚(α-asarone),还含石竹烯(caryophyllene),γ-细辛醚(γ-asarone),细辛醛(asarylaldehyde),α-葎草烯(α-humulene),石菖醚(sekishone),1-烯丙基-2,4,5-三甲基苯(1-allyl-2,4,5-trimethylbenzene),顺式甲基异丁香酚(cis-methyl-isoeugenol) ,榄香素(elemicin),二聚细辛醚(bisasaricin),d-δ-杜松烯(d-δ-cadinene),百里香酚(thymol),豆蔻酸(myristic acid),1,2-二甲氧基-4-(E-3′-甲基环氧乙烷)苯[1,2-dimethoxy-4 (E-3′-methyl-ethylene oxide) benzene],桧烯(sabinene),桂叶烯(myrcene),对伞花烃(p-isopropyltoluene),薄荷二烯(menthadiene),α-榄香烯(α-elemene),β-波旁烯(β-bourbonene),反-金合欢烯(trans-farnesene),β-荜澄茄油烯(β-cadinene),(-)-δ-杜松醇[(-)-δ-cadinol],δ-杜松醇(δ-cadinol),△(10)马兜铃烯-2-酮(△(10)aristolenone-2-ketone),(-)-δ-β-羟基-杜松烯[(-)-δ-β-hydroxyl-cadinenol],δ-杜松-8-醇(δ-8-cadinol),2-异丙基烯-6-异丙基-菖蒲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1-十八碳烯(1-octadecene),叶绿醇(phytol),9,12,15-十八三烯酸甲酯(methyl linolenate),正二十三烷(n-tricosane),7-去甲基-2-甲氯基-卡达烯(7-demethyl-2-meclo-cadalene),黄樟油脑(safrol),西克酮(sekishone),樟脑(camphor)。另含三环性新的倍半萜成分以及菖蒲二醇(calamendiol),异菖蒲二醇(isocalamendiol) [2]。 石菖蒲含多种氨基酸,有精氨酸(arginine),天门冬氨酸(aspartic acid),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丙氨酸(alan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丝氨酸(serine),苏氨酸(threonine),赖氨酸(lysine),酩氨酸(tyrosine)等。其中精氨酸(arginine),天门冬氨酸(aspaitic acid),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含量最高[3]。
|
|
【药理作用】 |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脑保护、益智作用:灌胃7天,石菖蒲挥发油可有效抑制由两侧颈总动脉短时间闭塞造成脑缺血再灌注后的SD大鼠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异常升高,减轻它们在脑缺血再灌注时对神经元的损害[1]。石菖蒲挥发油和水溶性成分能有效清除自由基、阻止过氧化物形成,减少一氧化氮的神经毒性,对脑细胞具有保护作用[2]。石菖蒲和α-细辛醚可能通过增强Bcl-2表达而抑制幼鼠癫痫发作所激发的海马神经元凋亡;石菖蒲及其α-细辛醚能够有效地逆转戊四氮对幼鼠的运动行为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所致的损害[3,4]。β-细辛醚能增强大鼠脑皮质神经细胞和Bel-x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大鼠神经细胞的凋亡,并且对正常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动物脑电波活动有抑制作用。对BALBC小鼠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证明其对脑组织多个靶基因有作用:上调与离子通道、细胞的跨膜物质变换、钙依赖性蛋白激酶调节、减少细胞凋亡等功能相关的基因表达,下调与脑内兴奋性氨基酸的代谢、T淋巴细胞的趋化作用、细胞基因表达调控、药物代谢等功能相关的基因表达 [5-8]。石菖蒲的水提液能明显延长小鼠跳台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提高小鼠迷宫试验的正确率。石菖蒲水提醇沉液可促使AlCl3所导致的痴呆大鼠学习记忆改善,通过迷宫时间缩短,使海马CA3区突触后膜致密性物质增厚,神经元细胞器的病理性改变有一定程度的恢复[9]。石菖蒲的去油煎剂、总挥发油、β-细辛醚、α-细辛醚对小鼠正常学习均有促进作用,对小鼠各种记忆障碍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0]。另外,石菖蒲水煎剂对D-半乳糖致急性衰老,模拟痴呆的小鼠有减轻和逆转氧自由基的损伤、增强学习记忆能力、防止脑萎缩的作用[11]。灌胃石菖蒲水提醇沉液,对正常小鼠学习记忆有促进作用;对东茛菪碱造成的小鼠记忆获得障碍、亚硝酸造成的记忆巩固不良及乙醇引起的记忆再现均有明显改善作用;亦能明显改善亚硝酸钠、氯化钾和结扎两侧颈总动脉所致小鼠的缺氧状态[12,13]。石菖蒲4.28g/kg给大鼠灌胃后第5~9天条件反应及非条件反应次数均增多;间脑中辅酶I(NAD+)浓度及海马、尾状核、脑干内的NAD+和还原型辅酶I浓度均增高[14] ,说明石菖蒲强身益智作用可能与提高间脑等古老的脑结构的区域性代谢率有关。 (2)抗惊厥作用:33%的石菖蒲混悬液10mg/kg 灌胃,30分后可使小鼠对戊四氮的惊厥率从93%降到60%,同时使自主活动减少、抽搐鼠数减少、抽搐开始时间推迟[15]。水煎剂也能对抗戊四氮对小鼠的惊厥作用[16,17]。α-细辛脑90~150mg/kg则能完全对抗戊四氮引起的惊厥和侧脑室注射乙酰胆碱引起的紧急大发作[18],石菖蒲具有协同硫喷妥钠、减少自发活动和对抗苯丙胺兴奋的作用,并能提高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的痛阈值[19]。家兔静注50mg/kg反式-4-丙烯基藜芦醚可使翻正反射、痛反射和听反射消失[20]。α-细辛脑对小鼠、大鼠及猴有明显的多方面的中枢抑制作用[21-23],并能对抗戊四氮和电休克所致惊厥[24]。除与戊巴比妥有一定协同作用外,未见其他中枢安定作用[25,26]。 (3)醒神:石菖蒲挥发油能明显缩短小鼠睡眠延续时间;醇提液和挥发油有协同士的宁兴奋脊髓的作用;水提液和醇提液有协同苦味毒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使抽搐次数和死亡率增加[27]。石菖蒲水提醇沉液与水提液可使小鼠尾悬挂的失望时间和大鼠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显著缩短,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28]。石菖蒲水提醇沉液10g/kg能增加小鼠的甩头反应次数,柴胡皂苷有加强石菖蒲水提醇沉液增强小鼠甩头反应的作用[29]。 (4)镇静作用:石菖蒲水煎剂1~10g/kg及去油水煎剂5~30g/kg 腹腔注射可使下属自主活动明显降低,与阈下催眠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有显著的协同作用[16,17]。其挥发油0.05ml/kg即能显示出极强的催眠效果[30]。 2.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石菖蒲有轻度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趋势,能降低血液黏度[31],其挥发油中的二聚细辛醚有显著的降脂作用,α-细辛醚亦可明显地抑制脂类的合成和分泌[32,33]。其醇提物的水溶液和挥发油均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可降低蛙心收缩频率和幅度,其中β-细辛醚作用强而持久[34]。腹腔注射5%石菖蒲挥发油3ml/kg,对大鼠由乌头碱诱发的心率失常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对抗肾上腺素和氯化钡诱发的家兔心率失常,还有减慢心率作用[35]。石菖蒲挥发油、β-细辛醚能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高粘血症大鼠的血液流变性,降低心肌缺血大鼠内皮素水平、提高一氧化氮的含量,降低心肌组织损伤程度和坏死率,对心血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36]。 3.呼吸系统的作用:α-细辛醚、β-细辛醚及石菖蒲总挥发油都有延长模型豚鼠哮喘发作潜伏期和跌倒潜伏期的作用;均能拮抗组胺和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气管收缩,松驰豚鼠气管平滑肌 [37]。α-细辛醚对鸽子在体气管和家兔离体气管均能通过增强纤毛运动而发挥祛痰止咳的作用,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38]。β-细辛醚能增加酚红排出量,延长组氨酸(His)和乙酰胆碱(Ach)引喘模型哮喘发作潜伏期和跌倒潜伏期;拮抗因His和Ach所致的离体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抑制由卵清白蛋白(OVA)和氢氧化铝引起的肥大细胞脱颗粒,增加免疫器官指数[39]。 4.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石菖蒲水提液对胃、十二指肠峰电振幅率、振幅以及十二指肠峰电发生率都有抑制作用[40]。其去油煎剂、总挥发油、α-细辛醚、β-细辛醚均能抑制离体家兔肠管自发性收缩,拮抗Ach、磷酸组织胺及氯化钡引致起的肠管痉挛,增强大鼠载体肠管蠕动及小鼠肠道推进功能,还可促进大鼠胆汁分泌,其中以总挥发油的作用最强,去油煎剂最弱[41]。石菖蒲可增大胃窦环行肌收缩波平均振幅和幽门环行肌运动指数,对大鼠的离体胃窦、幽门环行肌有兴奋作用[42]。 5.抗癌和致癌:石菖蒲挥发油对小鼠肝癌、小鼠肉瘤S18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疗效稳定[43]。α-细辛醚、β-细辛醚对人子宫颈细胞Hela株、人肺转移癌P6株和人胃癌SGC-7901株均有抑杀能力,20%石菖蒲煎剂在体外能杀死小鼠腹水癌细胞[44]。α-细辛醚为阳性诱变剂,Ames实验表明α-细辛醚可引起AT98的直接突变作用,但活化实验AT98表现出阴性结果,提示α-细辛醚经肝微粒体酶系作用可解毒[45]。 6.解痉:40μg/ml的α-细辛脑能完全对抗乙酰胆碱以引起的豚鼠气管和倡导平滑肌收缩,对抗组胺和-5羟色胺的最低有效浓度为10μg/ml[25]。 7.其他:石菖蒲挥发油对小鼠有较强的降温作用;其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结核杆菌及白色念珠菌、黑色癣菌等十余种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静注α-细辛醚40mg/kg可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小鼠的血清胆固醇[45]。石菖蒲对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有显著的影响,可阻滞坐骨神经传导[46]。石菖蒲水煎剂能使小鼠OVA抗体有明显的升高[47]。石菖蒲水煎剂2.5g/kg、5g/kg、7.5g/kg对吗啡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5g/kg剂量组的作用最为突出[48]。α-细辛脑能对抗垂体后叶素的宫缩作用[49]。1:2石菖蒲煎剂体外能杀死蛔虫,对猪蛔虫的麻痹和致死作用较强[50]。体外试验,高浓度浸出液对常见致病菌真菌有抑制作用[51,52],煎剂在体外能杀死腹水癌细胞[53]。
|
|
【临床试验】 | 1.冠心病 菖蒲葛根汤药物组成:石菖蒲20g、葛根30g、白术15g、黄芪15g、丹参15g。急性发作期:加延胡索、三七粉、川芎、牛膝、当归、桃仁、青木香、檀香、瓜蒌、薤白等活血化瘀、芳香开窍的药物急救。缓解期:凡辨证为痰浊痹胸、气虚血瘀者均采用上方加减;化痰调脂则加瓜蒌、薤白、半夏、茯苓、枳实、陈皮、山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36例;对照组40例予单硝酸异山梨醇酯20mg,每日2次内服;阿司匹林50mg,每日1次内服。心绞痛时可予硝酸甘油0.3~0. 6g舌下含服。两组均以15天为1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1]。 2.手癣 取石菖蒲30g放置盆内加水适量,煎煮15~20 min,然后倒入1两食醋,煮沸,凉至温后浸泡洗涤患处,每天2次,每次15~20 min,洗后用干净毛巾拭干或晾干,7 d为1疗程。治疗50例。结果:痊愈32例,显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2]。 3.癫病 自制菖蒲煎剂每30ml含有石菖蒲干品三钱,每次服10ml,一日三次,以30天为一疗程,可以连续服用,中间不停药,如连服半年未有癫病发作,可以停药观察。共治疗患者60例。结果:显效17例,有效28例,有效率75%,无效15例(25%)[3]。 4.眩晕 取鲜石菖蒲全株1kg,切成约长5cm的节段,煎水去渣取汁500ml,每日1剂,以此药剂代茶,15天为1个疗程。治疗39例。结果:痊愈26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达100%。其中疗程最多三个疗程,最少仅服3天,平均20.5天。发现病程较长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病程较短者疗效较差[4]。 5.肺性脑病 石菖蒲注射液(由上海市药材公司中药研究室、上海纺二医院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共同研制。)治疗组279例,将肺脑病分为轻中重三型,轻型予10ml石菖蒲注射液加入25%葡萄糖溶液20ml中作缓慢静脉推注,每日二次;中型则在轻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石菖蒲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500ml中静脉缓滴,每日一次;重型治疗同中型,但静脉滴注石菖蒲注射液量增加到20ml。一般以5~7天为一疗程。治疗中除停用呼吸中枢兴奋剂外(重型肺脑病例外),原来的基础治疗(如低流量吸氧、抗感染、纠正电介质及酸碱失衡等)一般仍酌情进行。对照组109例,均不用石菖蒲注射液,可用或可不用呼吸兴奋剂、其他基础治疗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 6.单纯病毒性角膜炎 16例患者均在手术治疗后予石菖蒲液滴眼,每小时滴眼一次,每次一滴,每天滴10次,10d为一疗程,一般连续给药三个疗程,部分患者可据病情增减用药。结果:随访10个月至2年6个月,16例患者有15例角膜透明度增强,新生血管消退,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例半年后复发两次[6]。 7.咽喉炎 鲜石菖蒲(干品亦可)、甘草适量,咽部疼痛伴明显充血者加金银花、薄荷、生地;咽部干燥不适、异物感明显者加生地、麦冬、胖大海;声音嘶哑者加木蝴蝶、桔梗、山豆根。用法:上药以开水浸泡5min后代茶饮。治疗期间忌烟酒、辛辣之物,7日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痊愈45例,有效7例,无效8例, 总有效率86. 7%[7]。 8.慢性鼻炎 菖蒲通窍散药物组成:石菖蒲、黄芪各30 g,当归、炒苍耳子各15g,川芎、香附、郁金、藿香、桂枝各10 g,甘草6 g。在上方的基础上随证加减。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服,7天为1疗程,一般用2~3个疗程,7天复诊1次。药渣包熨鼻部。共治疗200例。结果:治愈135例,好转5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94.5%[8]。 9.慢性呼吸衰竭失代偿期 菖蒲雾化剂药物组成:石菖蒲、丹参、银花、甘草、黄芩等10味药物组成。治疗组56例在基础治疗上予浓度相当于生药1g /ml,每次10ml雾化吸入,日1次。对照组28例在与治疗组相近的基础治疗上予浓度相当于生药1g /ml,每次10ml的丹参注射液雾化吸入。两组均以7天为一个疗程,疗程内停用口服中药及驱痰剂、呼吸兴奋剂。结果:治疗组药物的起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9]。
|
|
【药性】 | 味辛、苦,性微温。归心、肝、脾经。 |
|
【功效与主治】 | 化痰开窍,化湿行气,祛风利痹,消肿止痛。主治健忘,耳鸣,耳聋,热病神昏,痰厥,脘腹胀痛,噤口痢,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疥癣。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6g,鲜品加倍;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
|
【使用注意】 | 阴虚阳亢,多汗,滑精者慎用。 |
|
【传统用法】 |
1.痈肿发背:生菖蒲捣贴,若疮干,捣末,以水调涂之。(《经验方》) 2.癣:菖蒲细切,取五升,以水五斗,煮取二斗,以酿二斗米如酒法,熟极,饮,令得极醉,即愈。未瘥更作,无有不愈者。(《深师方》) 3.阴汗湿痒:石菖蒲、蛇床子等分。为末,日搽二三次。(《济急仙方》) 4.风虫牙痛:以菖蒲抵牙痛处咬定,或塞缝亦可。(《古今医统》) 5.凡手足不得屈伸,乃寒湿瘀滞所致:用九节菖蒲根煎水洗,并作汤浴。(《吉人集验方》) 6.喉痹肿痛:菖蒲根捣汁,烧铁秤砣淬酒一杯饮之。(《圣济总录》) 7.心气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朝差幕剧,幕差朝发,狂眩:菖蒲、远志各二两,茯苓、人参各三两。上四味末之,蜜丸,饮服如梧桐子大七丸,日三。(《千金要方》定志小丸) 8.痰迷心窍:石菖蒲、生姜。共捣汁灌下。(《梅氏验方新编》) 9.耳聋耳鸣如风水声:菖蒲(米泔浸一夜,锉,焙)二两,猪肾(去筋膜,细切)一对,葱白一撮(切碎),米(淘号)三合。上以水三升半,先煮菖蒲,取汁二升半,去滓,入猪肾,葱白,米及五味作羹,如常法空腹食。(《圣济总录》菖蒲羹) 10.诸食积、气积、血积、鼓胀之类:石菖蒲八两(锉),斑蝥四两(去翅足,二味同炒焦黄色,拣去斑蝥不用),上用粗布袋子盛起,两人掣去尽蝥毒屑,即将菖蒲制成细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酒或白汤送下。(《奇效良方》) 11.霍乱吐泻不止:菖蒲(切焙)、高良姜、青桔皮(去白,焙)各一两,白术,甘草(灸)各半两。上五味捣为粗末,每服三钱七,以水一盏,煎十数沸,倾出,放温顿服。(《圣济总录》菖蒲饮) 12.噤口恶痢,粒米不入者:石菖蒲一两,川黄连、甘草、五谷虫各三钱。为末,蜜汤调送少许。(《本草汇言》) 13.小便一日一夜数十行:菖蒲、黄连等分。筛,酒服方寸匕。(《范汪方》) 14.赤白带下:石菖蒲、破故纸等分。炒为末,每服二钱,更以菖蒲浸酒调服,日一服。(《妇人良方》) 15.妊娠下痢,及水泻不止,米谷不消化者:菖蒲(切作片,于面内炒),赤石脂各一两(大火内煅通红),干生姜半两,上三味,捣筛为散,空心,米饮调下二钱七,日三。(《圣济总录》神捷散) 16.产后下血不止:菖蒲五两(锉)。以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分二服。(《千金翼方》) 17.小儿卒然音哑:以菖蒲为丸,每服一钱,麻油泡汤调下。(《普济方》菖蒲散) 18.解大戟毒:菖蒲一两,捣筛为散。每服二钱七,温汤调下。(《圣济总录》)
|
|
【毒理学】 |
石菖蒲水煎剂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53±2.5g/kg [2]。其挥发油小鼠皮下注射的LD50为0.157ml/kg [1],腹腔注射的LD50为0.23±0.023ml/kg [3]。α-细辛脑大鼠灌胃的LD50为926mg/kg [4]。挥发油中毒主要是兴奋脊髓[1]。α-细辛脑为诱变阳性物质,能引起鼠伤寒沙门菌突变种TA100、TA98的致突变作用[5,6]。 |
|
【制剂】 |
1.通窍镇痛散:由苏合香、安息香、冰片、石菖蒲、郁金、乳香、沉香、香附(醋炙)、木香、檀香、丁香、荜苃组成。 2.珍黄安宫片:由水牛角片、牛黄、大黄、黄岑提取物、小檗根提取物、朱砂、珍珠、珍珠层粉、竹沥、天竺黄、胆南星、青黛、郁金、冰片、石菖蒲组成。 3.感冒软胶囊:由麻黄、桂枝、羌活、防风、荆芥穗、白芷、当归、川芎、苦杏仁、桔梗、薄荷、石菖蒲、葛根、黄芩组成。 4.活血消炎丸:由乳香(醋制)、没药(醋制)、牛黄、石菖蒲、黄米(蒸熟)组成。 5.活血解毒丸:由乳香(醋制)、没药(醋制)、黄米(蒸熟)、石菖蒲、雄黄粉、蜈蚣组成。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陶宏,朱恩圆,王峥涛.石菖蒲的化学成分.中国天然药物,2006,4(2):159. [2]杜毅,陈瑞军,赵丽蓉,等.石菖蒲的化学与药理研究新进展.山西中医,2000,16(1):53. [3]董玉,石任兵,孙玉博.石菖蒲的氨基酸成分分析.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8(3):296. 药理作用: [1]柯雪梅,方永奇.石菖蒲挥发油对脑缺血-再灌注脑中氨基酸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3,23(5):302. [2]唐洪梅,招荣,邓玉群.石菖蒲挥发油和水溶性成分对癫痫小鼠脑组织SOD、LPO、NO的影响.中国药师,2005,8(12):983. [3]杨立彬,李树蕾,黄艳智,等.石菖蒲及其有效成分α-细辛醚对癫痫幼鼠脑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中草药,2006,37(8):1196. [4]杨立彬,李树蕾,黄艳智,等.石菖蒲及其有效成分α-细辛醚对癫痫幼鼠运动行为和记忆功能的影响.2005,36(7):1035. [5]方永奇,吴启端,匡忠生,等.石菖蒲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7):1647. [6]李翎,皱衍衍,吴启端,等.石菖蒲系列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中医药学刊,2003,12(1):55. [7]方永奇,李翎,吴启端.β-细辛醚对小鼠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中药材,2003,26(9):650. [8]张信岳,郑高利,寿燕,等.石菖蒲的益智和抗惊厥作用研究.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2):46. [9]景玉宏,冯慎远,汤晓琴.石菖蒲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及突触机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 8(6):38. [10]胡锦官,顾键,王志旺,等.石菖蒲及其有效成分对学习记忆的实验研究.中药材,1999,22(11):584. [11]蒋文跃,杨宇,李燕燕.痰药半夏、瓜蒌、浙贝母、石菖蒲对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中医杂志, 2002,43(3):215. [12]周大兴,李昌煜.石菖蒲对小鼠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中草药,1992,23(8):417. [13]周大兴,李昌煜,张文龙,等.石菖蒲的促进小鼠学习记忆和提高耐缺氧力作用.现代应用药学,1993,10(4):4. [14]郑秀华,沈政.远志、石菖蒲对大鼠穿梭行为及脑区域性代谢率的影响.锦州医学院学报,1991,12(5):288. [15]陈建家.石菖蒲治疗癫痫疗效观察.江苏医药,1977,58(1):62. [16]江西医科大学草药实验小组.新医实践,1971,(3):13. [17]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理室.石菖蒲药理作用的初步观察.新医药学杂志,1977,32(6):46. [18]赵士正.α-细辛醚抗癫痫作用动物实验及机理探讨.中医结合杂志,1984,4(8):490. [19]沈雅琴,陈光娟,马树德.九节菖蒲和石菖蒲神经药理作用的比较.陕西新医药,1981,10(7):73. [20]南京药学院中麻研究组.中草药通讯,1978,(6):1. [21]Menon MK.J Parmacol Exp Ther,1967,19(2):170. [22]Dandiya PC. Br J Harmcol,1963,20(3) :436. [23]Dandiya PC.Ann Rer Pharmzcol,1974,14 :115. [24]薛澄一,赵汉林,赵士正.石菖蒲抗癫痫活性成分研究.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3,3(8):341. [25]刘国卿.几种中药挥发油的记性毒性及对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中国药理学报,1983,4(2):95. [26]Banarjel S P. Ind J Physicol Pharmacol,1969,11(4):191. [27]方永奇,吴启端,王丽新,等.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镇静作用研究.广西中医药,2001,24(1):49. [28]李明亚,李娟好,季宁东,等.石菖蒲几种粗提取物的抗抑郁作用.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20(2):141. [29]季宁东,李娟好,李明亚,等.石菖蒲提取液的抗抑郁作用及柴胡皂苷对其作用的影响.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12):1203. [30]刘国卿,蒋莹.几种中药挥发油的急性毒性及对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20(1):57. [31]郑良朴,范廷校,林久茂,等.远志、石菖蒲水煎合剂对D-半乳糖导致小鼠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福建中医药,2002,33(4):35. [32]Hemanez A,Lopez ML,Chamorro C,et al.Inhibition of lipid synthesis and secretion in long-term cultures of adult rat bepatocytes by alpha-asarone.Planta Med,1993,59(2):121. [33]袁倚盛,王承炜,周晓鹰,等.石菖蒲降脂有效成分的研究.中草药,1982,13(9):387. [34]周晓圆,李芮.药用菖蒲研究近况.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4,18(4):270. [35]申军,肖柳英,张丹.石菖蒲挥发油抗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广州医药,1993,24(3):44. [36]吴启端,方永奇,陈奕芝,等.石菖蒲挥发油及β-细辛醚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5,16(4):244. [37]李翎,邹衍衍,石琛,等.β、α细辛醚及石菖蒲挥发油对支气管哮喘的药效对比观察.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2137. [38]杨帆,陆益,蒙子卿,等.α-细辛醚对气管纤毛运动的影响.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16(2):173. [39]徐建民.石菖蒲挥发油β-细辛醚对支气管哮喘的影响.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2):152. [40]秦晓民,徐敬东,邱小青,等.石菖蒲对大鼠胃肠肌电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98,23(2):107. [41]胡锦官,顾健,王志旺.石菖蒲及其有效成分对消化系统的作用.中药药理与临床,1999,15(2):16. [42]李伟,郑珍,张英福,等.水菖蒲和石菖蒲对大鼠离体胃平滑肌条作用的比较.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0,17(4):7. [43]杜毅,周超凡.石菖蒲的效用与现代研究的关系.中国中药杂志,1993,18(4):244. [44]陈俐.石菖蒲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广州医学院学报,2002,30(4):1. [45]刘新民.石菖蒲的研究现状.中医药研究,1992,(4):57. [46]饶芳,丁志山,郑小伟.石菖蒲对蟾蜍坐骨神经的阻滞作用.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4):346. [47]李艳菊,刘辉,郭月秋.石菖蒲对小鼠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14(2):95. [48]刘秀平,王亚龙,张宏馨,等.石菖蒲水煎剂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治疗作用.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7,13(3):164. [49]周仲达.安微医学院学报,1978,(4):29. [50]天津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40种中草药体外杀猪蛔作用的初步实验观察.新医药学杂志,1974,(2):31. [51]郑武飞.普通中国草药在试管内对致病性及非致病性真菌的抗真菌力.中华医学杂志,1952,38(4):315. [52]曹仁烈.中药水浸浸剂在度管内抗皮肤真菌的观察.中华皮肤科杂志,1957,(4):286. [53]北京医学院药学系中药研究小组.抗癌中药的研究.Ⅰ.中药的抗癌作用.北京医学院学报,1959,(1):104. 临床试验: [1] 何志军.菖蒲葛根汤治疗冠心病 36例.湖南中医杂志,2008 24(2)63~64 [2] 刘桂云,任冬梅.石菖蒲煎洗治手癣.中医外治杂志,1998 7(3)44 [3] 陈建家.石菖蒲治疗癫病疗效观察.江苏医药,1977(3)32~33 [4] 徐昌贤.石菖蒲饮治疗眩晕39例.四川中医,1997 15(12)30 [5] 华东地区防治肺心病药物研究协作组 金维岳整理.石菖蒲注射液治疗肺性脑病279例次临床观察初步小结.中成药研究,1982,(10):23 [6] 张素珍,刘翠峨,王桂荣.新生血管离断术联合石菖蒲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并发基质型新生血管.眼视光学杂志,2003 5(3)186 [7] 王凤鸣.菖蒲饮治疗咽喉炎60 例.中国民间疗法,2002, 10(8):61 [8] 樊银亮.菖蒲通窍散治疗慢性鼻炎.山西中医,2004 ,20(2)3 [9] 陶凯.菖蒲雾化合剂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失代偿期临床研究.中医杂志,1996, 37 (3):161 毒理学: [1]柯雪梅,方永奇.石菖蒲挥发油对脑缺血-再灌注脑中氨基酸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3,23(5):302. [2]唐洪梅,招荣,邓玉群.石菖蒲挥发油和水溶性成分对癫痫小鼠脑组织SOD、LPO、NO的影响.中国药师,2005,8(12):983. [3]杨立彬,李树蕾,黄艳智,等.石菖蒲及其有效成分α-细辛醚对癫痫幼鼠脑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中草药,2006,37(8):1196. [4]薛澄一,赵汉林,赵士正.石菖蒲抗癫痫活性成分研究.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3,3(8):341. [5]杨永年,殷昌硕,肖杭,等.石菖蒲主要成分α-细辛醚致突变研究.南京医学院学报,1986,6(1):11. [6]金中初.石菖蒲单体α2细辛醚的诱变性及其体外代谢途径研究.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82,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