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穿破石 > [英文版]
【药物名称】 穿破石
【拼音名称】 Chuanposhi  
【英文名称】 Cochinchina Cudrania Root or Lumber  
【拉丁名】 Lignum seu Radix Cudraniae Cochinchinensis  
【科属分类】 桑科
【功效分类】 祛风湿药
【药物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别名】 柘根,黄蛇,黄龙脱皮,葨芝,九层皮,金蝉退壳,牵牛入石,金腰带  
【来源】

桑科植物构棘Cudrania cochinchinensis (Lour.) Kudo et Masam.或柘树Cudrania

tricuspidata (Carr.) Bureau的根。

 
【植物形态】 柘树: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暗绿褐色,具坚硬棘刺。单叶互生;托叶侧生,分离;叶片近革质,卵圆形或倒卵形,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或3裂,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幼时两面均有毛,成长后下面主脉略有毛,余均光滑无毛;基出脉3条,侧脉45对。花单性,雌雄异株;均为球形头状花序,具短梗,单个或成对着生于叶腋;雄花花被片4,长圆形,基部有苞片24,雄蕊4,花丝直立;雌花被片4,长圆形,基部有苞片24,雄蕊4,花丝直立;雌花被片4,花柱1,线状。聚花果球形,肉质,橘红色或橙黄色,表面呈微皱缩,瘦果包裹在肉质的花被里。  
【分布】 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甘肃等地。  
【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砍取树干及粗枝,趁鲜剥去树皮,切段或切片,晒干。

 
【药材性状】 根圆柱形,粗细不一。外表栓皮橙黄色或橙红色,易脱落;栓皮脱落后,表面显灰黄色或淡黄色。质坚硬。横切面皮部薄,木部发达。  
【生态学】     生于山坡。喜生于海拔200-1500m的阳光充足的荒坡、山地、林绿和溪旁、溪边灌丛中或山谷、林缘等处。  
【化学成分】

本品含柘树异黄酮(cudraisoflavoneA3′-O-甲基香豌豆苷元(3′-O-methylorobol),去氢木香内酯(dehydrocostuslactone),亚油酸甲酯(methyl linole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1]L-芳樟醇(L-linalool),石竹烯氧化物(caryophyllene oxide),α-葎草烯(α- humulene),1-辛醇(1-octanol),葎草烯环氧化物(humulene epoxide),橙花醇乙酸酯(nerylacetate),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等[2]

 
【药理作用】

1.肝损伤的保护:穿破石高、中、低剂量3组每天各用相应浓度穿破石水煎剂,分别按10.0 g/kg5.0 g/ kg2.5 g/kg体重灌胃给药。正常喂养,连续实验14 天。实验结果表明,穿破石能显著降低四氯化碳(CC14)肝损伤小鼠血清中的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肝组织丙二醛(MDA)的含量,提高肝组织SOD的活性和肝微粒体CYP的含量,穿破石对小鼠CC14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1]

2.抗菌:穿破石乙醇提取物有较好的抗结核菌作用。采用改良苏通半流体琼脂培养基,接种强毒人型结核菌(H37RV),其最低抑制菌浓度为6.3-12.5μg/ml。体内抗菌实验表明,给感染结核菌小鼠第2天开始给予穿破石注射液1.5g/只,每天1次,至对照组半数动物死亡时停药,可显著延长感染小鼠的半数存活时间[23]

 

 
【临床试验】

1.胆石症:自拟破石汤(每剂以穿破石100g,虎杖60g,广东金钱草60g,猪胆1枚,感染发热重的酌加蒲公英、紫地丁各25g,黄疸明显的加山栀子根、黄皮树根各30g,疼痛较剧的加岗松根30g,茉莉花根15g)治疗胆石症39例,7日为1疗程,日服1剂。结果:痊愈17例,占43.58%;显效12例,占30.78%;好转3例,占7.69%;无效7例,占17.84%。总有效率82.05% [1]

2.慢性盆腔炎:中西药灌肠方剂(每剂白花蛇舌草、银花各25g,苦参、两面针、穿破石各15g,紫花地丁20g。加水500ml煎取80100ml左右),另加入1%普鲁卡因10ml、庆大霉素8U 1支。病人最好每晚睡前用药,排空大小便,左侧卧,臀部垫高,用导尿管插入15cm左右、保留灌肠,每晚1剂,101疗程,经期停用。结果:治疗慢性盆腔炎67例,总有效率94%[2]

 
【药性】 味甘,性温  
【功效与主治】 补虚,活血化瘀。主治虚损,妇女崩中血结,疟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0g。外用适量,煎水洗。

 

 
【使用注意】

   <!--[endif]-->孕妇忌服。

 
【传统用法】

目暗不明:柘木煎汤,按日温洗。(《海上方》)

 
【毒理学】  
【制剂】

宫炎平片:地稔、两面针、当归、穿破石、五指毛桃。

 

中华跌打丸:金不换、地耳草、鬼划符、过江龙、岗梅、栀子、半边莲、牛尾蕨、大力王、刘寄奴、丁茄根、急性子、钻朗风、牛膝、鹅不食草、山桔叶、毛老虎、穿破石、两面针、丢了棒、独活、制川乌、红杜仲、鸡血藤、乌药、香附、丁香、假蒟叶、桂枝、木鳖子、苍术、樟脑。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517(1088).

[2]刘建华,高玉琼,霍昕.穿破石挥发性成分的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1):1047.

药理作用:

[1]吴奕富.穿破石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8,18(3):30-32.

[2]吕强,徐国祥.柘木抗结核作用的初步研究.药学通报,1980,15(12):564.

[3]吕强,徐国祥.柘木注射液抗结核作用的研究.中成药研究,1981,(12):40.

临床试验:

[1]陈景波.自拟破石汤治疗胆石症39例的临床效果观察.广东医学.1995,16(2): 124.

[2]马僖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7.陕西中医,1999,20(1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