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名称】 | 桂枝 | |
【拼音名称】 | Guizhi | |
【英文名称】 | Cassia Twig | |
【拉丁名】 | Cinnamomi Ramulus | |
【科属分类】 | 樟科 | |
【功效分类】 | 解表药 | |
【药物图片】 | 原植物图片 | 药材图片 |
|
|
|
【别名】 | 菌桂,牡桂,桂,大桂,辣桂,玉桂。 | |
【来源】 | 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嫩枝。 |
|
【植物形态】 | 多年生常绿乔木。芳香,树皮灰褐色;枝条被灰黄色短柔毛。叶互生或近对生;叶片长椭圆形,或近披针形,长8~34cm,宽4~9 |
|
【分布】 | ||
【采集加工】 | 肉桂定植2年后,采折嫩枝,去叶,晒干。或取肉桂树砍伐后多余的萌蘖从齐地面处剪断或取修枝、间伐的枝条,晒干。 | |
【药材性状】 | 本品呈长圆柱形,多分枝,长30~75cm,粗端直径0.3~1cm。表面红棕色至棕色,有纵棱线、细皱纹及小疙瘩状的叶痕、枝痕、芽痕,皮孔点状。质硬而脆,易折断。切片厚2~4mm,断面皮部红棕色,木部黄白色至浅黄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皮部味较浓。 | |
【生态学】 | 生长于沙丘或斜坡山地。也生于常绿阔叶林中,但多为栽培。
|
|
【化学成分】 | 桂枝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cinnamaldehyde),还有乙酸肉桂酯(cinnamylacetate),β-荜澄茄烯(β-cadinene),菖莆烯(calamenene),苯甲酸苄酯(benzylbenzoate),香豆精(coumarin)等[1]。 | |
【药理作用】 |
1.抑菌:100% 桂枝浸出液滤纸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1]。桂枝的酊剂与蒸馏液对大肠杆菌的杀灭作用明显优于粉剂与水煮液;桂枝的蒸馏液进行消毒实验的结果表明, 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以桂枝蒸馏液原液浓度为100%。以其含60. 0%原液的水溶液对大肠杆菌作用1分钟,杀灭率达99. 99%,作用5分钟,杀灭率可达100%;以其含40. 0%原液的水溶液对白色念珠菌作用5分钟,杀灭率达99. 99%;作用7分钟,杀灭率可达100%;但对枯草芽胞杆菌作用较差[2]。 2.抗过敏:桂枝提取物具有很高的透明质酸酶抑制率,具有强抗过敏作用[3]。桂枝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作用与透明质酸酶抑制作用在提取、分离的过程中都呈相应的增加,透明质酸酶抑制率大于30%的组分都具有很好的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这与过敏产生过程有自由基参加的作用机制相吻合,可以预测桂枝抗过敏特性可能是通过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有效阻断致敏物质的释放,从而达到去除过敏症状的效果[4]。 3.抗炎:桂枝挥发油(VORC)对二甲苯所致小鼠的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均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对LPS致大鼠急性肺炎模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数、淋巴细胞计数亦有显著抑制作用[5]。 4.其他:桂枝水煎液可使良性前列腺增生大鼠的前列腺湿重和前列腺指数显著降低,说明桂枝不同提取物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均呈抑制表现趋势[6]。桂枝对热致痛小鼠可明显延长其痛阈时间,对小鼠醋酸所致的疼痛,有显著的拮抗作用,以桂枝醇提液镇痛明显[7]。 |
|
【临床试验】 | 低血压:①肉桂、桂枝各 |
|
【药性】 | 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 | |
【功效与主治】 | 发汗解表,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主治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胸痹,心悸,血寒经闭痛经,关节痹痛,癥瘕,痰饮,水肿,小便不利。 | |
【用法用量】 | 煎服:3~9g。 | |
【使用注意】 | 阴虚火旺,热病高热,血热妄行者禁服。 | |
【传统用法】 |
1. 肺心病:以桂枝、杏仁各15g,白芍30g,生姜、大枣、厚朴各12g,炙甘草10g为基本方,随证加减。[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16(5):17] 2. 原发性低血压:以桂枝20g,炙甘草10g为基本方,气虚者加黄芪,血虚者加当归,阴血者加五味子、麦冬。水煎服。[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6):20] |
|
【毒理学】 |
毒性:桂枝水煎液于白天小鼠灌服的LD50为624.7mg/kg,夜间灌服的LD50为773.6mg/kg。可见,桂枝对实验小鼠的毒性作用有显著的昼夜差异,白天的毒性和致死作用较夜间明显增强[1]。 |
|
【制剂】 |
1、风寒感冒颗粒 由麻黄、桂枝、白芷、紫苏叶、葛根、干姜、陈皮、桔梗、苦杏仁、甘草组成 2、感冒软胶囊 由麻黄、桂枝、白芷、葛根、桔梗、苦杏仁、防风、薄荷、 石菖蒲、薄荷、黄芩、羌活、荆芥穗、当归、川穹组成组成 4、表虚感冒颗粒 由桂枝、白芍、生姜、大枣、葛根、苦杏仁(炒)组成 5、感冒疏风丸 由麻黄绒(炙)、桂枝、白芍(酒制)、苦杏仁、桔梗、防风、独活、紫苏叶、苦芽(炒)、生姜(捣碎)、大枣(去核)、甘草组成 6、肾炎解热片 由白茅根、连翘、荆芥、蝉蜕、茯苓、泽泻(盐制)、车前子(炒)、赤小豆、蒲公英、大腹皮、陈皮、石膏(生)、杏仁(炒)、桂枝组成 7、感冒疏风丸 由麻黄绒(炙)、桂枝、白芍(酒制)组成 8、肾炎消肿片 由桂枝、苍术、陈皮、茯苓、香加皮、大腹皮、姜皮、冬瓜皮、益母草、泽泻、椒口、黄柏组成 9、寒湿痹颗粒 由附子(制)、制川乌、麻黄、桂枝、细辛、威灵仙、木瓜、白术(炒)、黄芪、当归、白芍、甘草(制)组成 10、祛风止痛片 由老鹤草、槲寄生、续断、威灵仙、独活、制草乌、红花组成 11、疏风定痛丸 由马钱子粉、麻黄、乳香(醋制)、没药(醋制)、桂枝、羌活、独活、防风、千年健、木瓜、地枫皮、牛漆、杜仲(盐制)、自然铜(煅)、甘草组成 12、舒筋丸 由马钱子粉、麻黄、乳香(醋制)、没药(醋制)、桂枝、羌活、独活、防风、千年健、木瓜、地枫皮、牛漆、杜仲(盐制)、甘草组成 13、寒热痹颗粒 由桂枝麻黄、附子、知母、防风、地龙、白芍、干姜、白术、甘草组成 14、风湿圣药胶囊 由土茯苓、黄柏、威灵仙、羌活、独活、防风、防己、青风藤、穿山龙、蚕砂、绵萆解、桃仁、红花、当归、人参、玉竹、桂枝、五味子组成 15、苓桂咳喘宁胶囊 由茯苓、桂枝、桔梗、苦杏仁、白术(麸炒)、陈皮、法半夏、龙骨、牡蛎、生姜、大枣、甘草(蜜炙)组成 16、桂龙咳喘宁胶囊 由桂枝、白芍、苦杏仁(炒)、瓜蒌皮、法半夏、龙骨、牡蛎、生姜、大枣、黄连、炙甘草组成 17、小青龙胶囊(合剂、颗粒、糖浆) 由桂枝、白芍、法半夏、干姜、细辛、麻黄、五味子、炙甘草组成 18、胃疡灵颗粒 由桂枝、白芍、黄芩、生姜、大枣、炙甘草组成 19、小建中合剂(胶囊、颗粒) 由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饴糖组成 20、黄芪健胃膏 由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黄芩组成 21、消栓通络胶囊 由桂枝、川穹、丹参、黄芩、三七、郁金、木香、泽泻、槐花、山楂、冰片组成 22、心荣口服液 由桂枝、黄芪、地黄、赤芍、麦冬、五味子组成 23、活血壮筋丸 由桂枝、制川乌、红花、血竭、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土鳖虫、地龙、全蝎、川牛漆、人参组成 24、前列舒丸 由附子(制)、桂枝、淫羊藿、韭菜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薏苡仁、苍术、泽泻、茯苓、桃仁、牡丹皮、甘草组成 25、慢肝养阴胶囊 由地黄、枸杞子、北沙参、当归、党参、麦冬、五味子、川楝子、人参、桂枝组成 26、乌梅丸 由乌梅肉、花椒(曲目)、细辛、黄连、黄柏、附子(炙)、干姜、桂枝、人参、当归组成 27、桂枝茯苓胶囊 由桂枝、茯苓、牡丹皮、白芍、桃仁组成 28、桂枝茯苓丸 由桂枝、茯苓、牡丹皮、白芍、桃仁组成 29、辛芩颗粒 由桂枝、白术、黄芩、防风、细辛、荆芥、白芷、苍耳子、黄芩、石菖蒲组成 30、畅鼻通颗粒 由桂枝、白芍、荆芥、防风、薄荷、黄芩、当归、甘草组成 31、祛伤消肿酊 由连钱草、川芎、莪术、红花、两面针、血竭、威灵仙、海风藤、桂枝、栀子、白芷、冰片、了哥王、茅膏菜、天南星、酢酱草、樟脑、野木瓜、生草乌、薄荷脑组成 32、中华跌打丸 由金不换、地耳草、鬼划符、过江龙、岗梅、栀子、半边莲、牛尾蕨、大力王、刘寄奴、丁茄根、急性子、钻朗风、牛膝、鹅不食草、山桔叶、毛老虎、穿破石、两面针、丢了棒、独活、制川乌、红杜仲、鸡血藤、乌药、香附、丁香、假蒟叶、桂枝、木鳖子、苍术、樟脑组成 33、接骨丸 由上鳖虫、自然铜(煅醋淬)、续断、骨碎补、桂枝(炒)、马钱子粉、甜瓜子、郁余、地龙(广地龙)组成 34、三花接骨散 由三七、血竭、西红花、当归、川芎、大黄、续断、牛膝、骨碎补(烫)、冰片、白芷、地龙、马钱予粉、自然铜(煅)、土鳖虫、沉香、木香、桂枝组成 35、消肿止痛酊 由大罗伞、小罗伞、黄藤、栀子、三棱、莪术、川芎、木香、沉香、五加皮、牛膝、红杜仲、防风、荆芥、白芷、薄荷脑、细辛、桂枝、徐长卿、两面针、樟脑组成 36、颈痛灵药酒 由熟地黄、何首乌、白芍、黑芝麻、枸杞予、骨碎补、狗脊、槲寄生、黄芪、人参、山药、鹿茸、当归、丹参、牛膝、乳香、没荮、天麻、葛根、千年健、蛇蜕、地枫皮、威灵仙、桂枝、木瓜、麝香、甘草组成 37、腰椎痹痛丸 由五加皮、桑寄生、千年健、骨碎补、续断、独活、制草乌、威灵仙、秦艽、海风藤、萆薢、当归、白芷、桃仁、红花、赤芍、防风、防己、桂枝组成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34(总1625). 药理作用: [1] 韩爱霞,綦跃花,邱世翠,等.桂枝体外抑菌作用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1):743. [2] 陈思东,谭剑斌,黄晓晖.桂枝不同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杀灭作用及其蒸馏液的消毒效果研究.中医药研究,2001,17(2):53. [3] 聂奇森,滕建文,黄丽,等.桂枝中抗过敏活性成分的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594. [4] 滕建文,聂奇森,黄丽,等.桂枝抗过敏和抗氧化活性的对比研究.食品科技,2009,7:259. [5] 徐世军,沈映君,解宇环.桂枝挥发油的抗炎作用研究.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7,18(3):186. [6] 洪寅,仇凤梅,金国英,等.桂枝不同提取物对大鼠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7,13(1):21. [7] 唐伟军,卢新华,周大现,等.桂枝镇痛效应的药理学研究.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1):14. 临床试验: [1] 宋孟斋.治疗低血压验方.河北中医,1985;(3):封三. [2] 宋梦斋.甘桂升压饮治疗低血压验方.中国农村医学,1985;(5):11. [3] 潘祥生. “升压汤”治疗低血压30例.广西中医药,1985;8(5):36. 毒理学: [1]何裕民,等.中药通报,1988,13(12):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