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名称】 | 昆布 | |
【拼音名称】 | Kunbu | |
【英文名称】 | Kelp | |
【拉丁名】 | Laminariae Japonicae Thallus | |
【科属分类】 | 海带科 | |
【功效分类】 | 化痰药 | |
【药物图片】 | 原植物图片 | 药材图片 |
![]() |
![]() |
|
【别名】 | 海带菜,海白菜,纶布,海昆布。 | |
【来源】 | 为海带科植物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 或翅藻科植物昆布(鹅掌菜)Ecklonia kurome Okam.的叶状体。 | |
【植物形态】 | 海带:藻体橄榄褐色,干后为暗褐色。成熟后革质呈带状,一般长2~6m,宽20~50cm,在叶片中央有两条平行纵走的浅沟,两沟中间较厚的部分为“中带部”,两侧边缘渐薄,且有波状皱褶,叶片基部楔形,厚成阶段则为扁圆形,下有一圆柱形或扁圆形的短柄,柄和叶片内部均由髓部、皮层及表皮层组成。在外皮层内有粘液腔,腔内有分泌细胞,可分泌粘液至叶体表面,构成胶质层,使藻体粘滑而起保护作用。髓部由许多藻丝组成,藻丝细胞一端膨大呈喇叭管状。藻体幼龄期叶面光滑,小海带期叶片出现凹凸现象。一年生的藻体叶片下部,通常即能见到孢子囊群生长,呈近圆形斑块状;二年生的藻休几乎在全部叶片上都长出孢子囊群。固着器为叉状分枝的假根所组成。孢子成熟期秋季。 |
|
【分布】 | 中国分布于浙江、福建沿海。 |
|
【采集加工】 | 5~8月采收,洗净,晒干。 |
|
【药材性状】 | 叶状体卷曲折叠成团状或缠结成把。全体呈绿褐色或黑褐色,表面附有白霜。用水浸软后展开成扁平长带状,长50~150cm,宽10~40cm,中央较厚,边缘较薄而呈波状。类革质,残存柄部扁圆柱形。气腥,味咸。 |
|
【生态学】 | 昆布原为冷水性海藻。其生长温度为0~13℃,以2~7℃为最适温度。 |
|
【化学成分】 | 本品含多糖化合物,主要有3种:一种是褐藻酸盐(alginate),系褐藻酸(alginic acid)及其钠,钾,铰,钙盐等,褐藻酸是β-1,4结合的D-甘露糖醛酸(D-mannuronic acid)和α-1,4结合的L-古罗糖醛酸(L-guluronic acid)的聚合物;其次为岩藻依多糖(fucoidan),系含硫酸根,岩藻糖(fucose)和其他组分的多糖化合物;第三是海带淀粉(laminarin),系β-1,3葡聚糖(β-1,3glucan)的直链聚合物。 还含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和3个水溶性含砷糖。又含氨基酸成分:海带氨酸(lamin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脯氨酸(prol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丙氨酸(alanine),组氨酸(histidine),色氨酸(tryptophane),蛋氨酸(methionine)等。 还含甘露醇(mannitol),牛磺酸(taurine),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acid),棕桐酸(palmit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油酸(oleic acid),γ-亚麻酸(γ-linolenic acid),十八碳四烯酸(octadecatetraenoic acid),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岩藻甾醇(fucosterl)等。 另含挥发油,内含主成分:荜澄茄油烯醇(cubenol),还含己醛(hexanal),(E)-2-己烯醛[(E)-2- hexenal],(E)-2-己烯醇[(E)-2-hexenol],己醇(hexanol),二甲苯(xylene),1-辛烯-3-醇(1-octen-3-ol),(E,E)-2,4-庚二烯醛[(E,E)-2,4-heptadienal],丁基苯(butylbenzene),(E)-2-辛烯醛[(E)-2-octenal],(E)-2-辛烯醇[(E)-2-octenol],(E,E)-2,4-辛二烯醛[(E,E)-2,4-octadienal],(E,Z)-2,6-壬二烯醛[(E,Z)-2,6-nonadienal],(E)-2-壬烯醛[(E)-2-nonenal],α-松油醇(α-terpineol),β-环柠檬醛(β-cyclocitral),β-高环柠檬醛(β-homocyclocitral),(E)-2-癸烯醇[(E)-decenol],(E,E)-2,4-癸二烯醛[(E,E)-2,4-decadienal],β-紫罗兰酮(β-ionone),十五烷(pentadecane),表荜澄茄油烯醇(epicubenol),以及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ω-十六碳烯酸(ω-hexadecenoicacid),植物醇(phytol),二丁基-2-苯并[C] 呋喃酮(dibutylphthalide)。又含胡萝卜素(carotene),维生素B1、B2,C,P和硫,钾,镁,钙,磷,铁,锰,钼,碘,铝,磷酸根,碳酸根,硫酸根等[ 1-2 ]。 |
|
【药理作用】 |
1.心血管系统:昆布基部含有的油酸、肉豆蔻酸和棕榈酸的混合物对离体蛙心有兴奋作用,同部位所含的二氢碘酸组胺可增强豚鼠离体心房的收缩作用[1]。昆布中的有效成分海带氨酸具有降血压作用,降压作用也与其所含多量钾盐有关[2,3]。以海带氨酸50mg/ml灌流豚鼠离体心脏,或30mg/ml静脉注射对兔在位心脏,结果均呈轻度抑制作用[4]。狭叶海带中所含昆布氨酸10-30mg/g静脉注射,对兔血压呈短暂降低作用[5]。低剂量海带氨酸静脉注射,对麻醉大鼠有轻度降压作用;中剂量注射,在迅速短暂降压后引起血压明显上升,高剂量时,引起持久的降压作用[6]。 2.降血脂:昆布水提取物按每日每兔1g剂量加入饲料中,连续14天,能显著降低实验性高脂蛋白血症兔的胆固醇、β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同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7]。昆布的乙醚、乙醇和水提取物加入饲料中,均能降低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乙醚提取物尚能显著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含量[8]。由昆布中提取的褐藻酸钠每天100mg/kg,腹腔注射,连续7天,对腹腔注射蛋黄乳液所致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9]。昆布多糖每天100 mg/kg灌胃,连续8周,能明显抑制实验性高脂血症鸡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升高,并减少鸡主动脉内膜样斑块的形成和发展[10]。硫酸海带聚糖静脉注射能降低犬、兔和大鼠的血清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3]。昆布中所含褐藻淀粉经磺化制取的褐藻淀粉硫酸酯有降血脂功能,对脂类积聚、结缔组织增生、实验性冠状动脉和主动脉粥样硬化等均有抑制作用,其磺化程度降低者降脂作用强,毒性低,抗凝作用小。又裙带菜提取的岩藻甾醇用以喂养雏鸡,能明显降低莱克亨鸡的血胆固醇[11]。 3.抗凝血: 昆布多糖在体内外均有抗凝血作用,其抗凝活性为:每1mg相当于肝素7μg[10]。昆布浸膏粉加入饲料中喂饲家兔,可使其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还原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7]。褐藻淀粉硫酸酯,能明显延长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缩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12]。裙带菜水提物中所含多糖的硫酸酯A、B和C的抗凝血酶活性分别为肝素的1/27、1/3和2倍[13]。岩藻糖的硫酸化多糖B-Ⅰ、B-Ⅱ、C-Ⅰ、C-Ⅱ均具有明显抗凝血活性[14]。黑昆布所含鹅掌菜酚、6,6ˊ-双鹅掌菜酚、8,8ˊ-双鹅掌菜酚及间苯三酚岩藻鹅掌菜酚A对纤维蛋白溶酶抑制物均有强力拮抗作用,其中后者对血浆中主要纤维蛋白溶酶抑制物α2-巨球蛋白和α2-纤维蛋白溶酶抑制物的IC50分别为1.0μg/ml和0.3μg/ml[15]。此外,黑昆布中所含岩藻依多糖也具有强抗凝作用[16]。海藻酸磺酸化后也具有抗凝作用[17]。 4.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褐藻淀粉及褐藻淀粉硫酸酯每天100mg/kg腹腔注射,连用7天或8天,能显著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增加血清溶血素的生成;此外,尚能增加3H-TdR和3H-UR掺入淋巴细胞,促进淋巴细胞转化[13]。狭叶昆布热水提取物100mg/kg腹腔注射,显著增加小鼠抗体产生细胞的数目,对迟发型过敏反应(DTH)有促进作用,并能对抗荷瘤小鼠DTH的降低[18]。昆布中提取的褐藻酸钠每天100mg/kg腹腔注射,连续7天或8天,能显著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小鼠溶血素的生成,对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所致小鼠白细胞的减少有明显对抗作用。褐藻酸钠能促进3H-TdR和3H-UR掺入淋巴细胞,但较植物血凝素弱。这些试验表明褐藻酸钠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9]。岩藻依多糖在体内外均有较强的免疫增强作用[19]。 5.抗肿瘤:食用昆布能预防乳腺癌[20],昆布的热水提取物100mg/kg腹腔注射,隔日1次,共5次,对小鼠皮下移植的小鼠肉瘤S180有抗癌作用,狭叶昆布,长叶昆布和昆布的抑制率分别为94.8%、92.3%和13.6%[21]。长叶昆布透析内液200mg/kg,或每天100mg/kg,连续7次,对同种同系L1210小鼠白血病也有效,延长生命率分别为125%和120%[3]。褐藻酸钠每天200mg/kg腹腔注射,连续9天,使接种S180小鼠的平均瘤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抑制率为36.30%[9]。昆布多糖每天20mg/kg腹腔注射14天,对S180小鼠也有抗癌作用,但对艾氏腹水癌无效[10]。海带提取物在体外对人肺癌细胞有抑制作用[11]。裙带菜提取物“viva-natural”对AKRT细胞白血病有抗癌作用,并认为是唯一一种有此作用的免疫调节剂[22]。 6.降血糖:昆布中所含褐藻淀粉30mg/kg灌胃对正常小鼠有明显降血糖作用,剂量达100mg/kg时,7小时后血糖降低49%。褐藻酸钠的降血糖作用较差,灌胃无效,100mg/kg腹腔注射才有明显降糖作用,剂量达300mg/kg时,7小时后血糖可降低到38%。对四氧嘧啶性高血糖,褐藻淀粉300mg/kg灌胃,24小时后血糖降低61%;褐藻酸钠300mg/kg腹腔注射,血糖降低39%,而灌胃无效[23]。 7.对肠道平滑肌的影响:海带氨酸对乙酰胆碱或氯化钡所致小鼠离体小肠的收缩,有类似罂粟碱的松弛作用;在离体豚鼠小肠,海带氨酸也有拮抗组胺作用[4]。 8.抗放射:褐藻酸钠能显著降低放射性锶由消化道吸收[17]。褐藻酸钠每天100 mg/kg腹腔注射连续8天[9],或褐藻淀粉每天100 mg/kg腹腔注射,连续7天[12],对60Coγ射线照射所致损伤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海带多糖12~70mg/kg,于照射前30分钟腹腔注射,可提高9Gy照射小鼠30天存活率20%~49%,其保护作用之强弱与剂量有相关性[24]。 9.其他:昆布多糖5mg/kg腹腔注射,能明显增加大鼠外周血中白细胞数,有兴奋造血的作用[24]。褐藻酸钠代血浆有与右旋糖酐有相似的扩容作用,褐藻酸钠止血海绵有表面吸收止血作用[11]。昆布提取物能明显对抗7,12-二甲基苯蒽(DMAB)或3,2′-二甲基-4-氨基二苯酚所致TA98和TA100的诱变作用[25]。裙带菜类脂提取物,能抑制亚油酸氧化,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26,27]。将昆布放入早期妊娠妇女宫颈腔内,因昆布有强烈吸水性,可使宫颈在短时间内明显扩张,有利于引产[28]。 |
|
【临床试验】 | 1.输液性静脉炎:治疗组将干海带浸泡好清洗干净后,用纱布将其表面水分吸干,放入干净的容器内,在静脉穿刺针眼处,用0.5%碘伏消毒并用无菌输液贴保护,再按静脉炎的范围选择大小适中的海带敷盖(海带上用保鲜膜覆盖,防止水分丢失及污染被褥)治疗输液性静脉炎,每日2次,每次3~10小时,连续3~5日。对照组用50%硫酸镁10ml治疗输液性静脉炎25例,湿敷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3日内治愈25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对照组3日内治愈0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5例[1]。 2.慢性气管炎:海带根水丸(海带根二两、瓜萎皮二钱、五味子二钱:,将海带根熬成浓液体,其他二药研成细粉,三药合成水九,成药为14g)治疗慢性气管炎92例,每日1剂,分2~3次沸水送服,10日为1疗程,连服2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治疗后,近控26例(28.2%),显效17例(19.6%),好转31例(33.7%),无效18例(19.5%),有效率80.5%,显效率47.8%;2个疗程者后,近控33例(37.5%),显效21例(23.9%),好转18例(20.4%),无效16例(18.2%)[2]。 |
|
【药性】 | 味咸,性寒。 | |
【功效与主治】 | 消痰软坚,利水退肿。主治瘿瘤,瘰疬,噎膈,脚气水肿。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5~ |
|
【使用注意】 | 脾胃虚寒者慎用。 |
|
【传统用法】 |
1.瘿气初结,咽喉中雍闷,不治即渐渐肿大:槟榔三两,海藻三两(洗去咸水),昆布三两(洗去咸水)。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小弹子大。常含一丸咽津。(《圣惠方》) 2.甲状腺肿:昆布、海蜇、牡砺各 3.颈淋巴结核:昆布、夏枯草各 4.高血压:海带 5.气管炎,咳嗽,肺结核:昆布 6.膈气噎塞不下食:昆布(洗净,焙末)一两,桩柞头细糠一合,共研。用老牛涎一合,生百合汁一合,慢煎入蜜搅成膏,与末作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含化咽下。(《圣济总录》昆布方) 7.脚气水肿:昆布、海藻、泽泻、桑白皮、防己各适量,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
|
【毒理学】 |
毒性:海带氨酸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静注为394mg/kg,腹腔注射为2.98~3.57g/kg[1]。褐藻酸钠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1013mg/kg[2]。昆布中提取的褐藻淀粉及褐藻淀粉硫酸酯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980mg/kg和698.8mg/kg[4]。海带多糖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158.5mg/kg。给人每日服3次,每次330mg,连续2个月,未见毒副反应[3]。 |
|
【制剂】 |
1. 消瘿丸:由昆布、海藻、蛤壳、浙贝母、夏枯草、陈皮、槟榔、桔梗组成。 2. 茴香橘核丸:由小茴香(盐炒)、八角茴香、橘核(盐炒)、川楝子、荔枝核、香附(醋制)、青皮(醋炒)、木香、桃仁、延胡索(醋制)、乳香(制)、穿山甲(制)、莪术(醋制)、肉桂、补骨脂(盐炒)、槟榔、昆布组成。 3. 和络舒肝胶囊:由柴胡、郁金、香附(制)、木瓜、鳖甲(炙)、海藻、昆布、土鳖虫、蜣螂、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凌霄花、五灵脂、大黄、虎杖、茵陈、半边莲、黑豆、地黄、玄参、白术(炒)、当归、白芍、制何首乌、熟地黄组成。 4. 心通口服液:由黄芪、党参、葛根、麦冬、丹参、当归、何首乌、淫羊藿、海藻、昆布、牡蛎、皂角刺、枳实组成。 5. 乳核散结片:由淫羊藿、鹿衔草、黄芪、当归、柴胡、郁金、光慈姑、漏芦、昆布、海藻组成。 6.乳疾灵颗粒:由柴胡、丹参、香附(醋炙)、青皮、赤芍、鸡血藤、王不留行(炒)、牡蛎、昆布、海藻、菟丝子、淫羊藿组成。 7. 乳癖消胶囊(颗粒、片):由鹿角、鸡血藤、红花、三七、牡丹皮、赤芍、蒲公英、连翘、天花粉、玄参、夏枯草、漏芦、昆布、海藻、木香组成。 8. 消核片:由郁金、丹参、玄参、牡蛎、浙贝母、半枝莲、夏枯草、漏芦、金果榄、白花蛇舌草、海藻、昆布、芥子、甘草组成。 9. 产复康颗粒:由人参、黄芪、白术、益母草、当归、桃仁、蒲黄、黑木耳、何首乌、熟地黄、香附(醋制)、昆布组成。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455(总0137). [2]朱立俏,何伟,袁万瑞.昆布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食品与药品,2006,8(3):9. 药理作用: [1]小营卓夫.药学杂志(日), 1983,103(6):683. [2]山东海洋研究所药用组.中草药通讯, 1972,(6):313. [3]李清华.国外医学.植物药分册,1982,(4):9. [4]五味保南.医学中央杂志(日),1967,224:462. [5]刘长发.中国海洋药物,1993,12(1):47. [6]郭建.海藻的降压成分.昆布氨酸的药理研究.国外医学-植物药分册,1989,4(2):87. [7]唐召力,沈士芹.昆布粉对实验性高脂蛋白血症及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4):223. [8]张融瑞,华一琍,冯群光.昆布不同溶剂提取物的降脂实验.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8,(4):57. [9]范曼芳,陈琼华.褐藻淀粉和褐藻淀粉硫酸酯的制取、分析及生物活性比较.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8,19(4):279. [10]邓槐春.中草药,1987,18(2):15. [11]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部卫生部.中国药用海洋生物.第1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2,14,16. [12]范曼芳,陈琼华.褐藻酸钠的提取、分析和生物活性.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8,19(1):30. [13]Mori H.C A,1983,98:137414f. [14]Nishino T, et al. C A,1989,110:189407s. [15]Fukuyama Y,et al.Chem PharmBull,1989,37(9):2438;1990,38(1):133. [16]MishimoT. C A,1991,114:118564n. [17]裴元英.中草药,1981,12(4):185. [18]张书媚.国外药学.植物药分册,1981,2(1):43. [19]杨晓林.中国药理通讯,1992,9(3):67. [20]章静波 .乳腺癌组织的铁蛋白浓度.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4,6(2):18. [21]Yamamoto I. Japan J Exp Med,1974, 44(6):543. [22]FurusawaE. C A, 1988,109,47934s. [23]薛惟建,杨文,陈琼华.昆布多糖和猴头多糖对实验性高血糖的防治作用.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20(6):378. [24]邓槐春.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87,7(1):49. [25]刘仲则.海洋药物,1987,6(2):88. [26]Fujimoto K . C A,1980. 93:201041h. [27]Nishibori S. C A, 1986, 104:147414n. [28]叶碧绿.J.E.TYSON.昆布在辅助早妊流产的作用及其与前列腺素F-2a的关系.温州医学院学报,1982,(1):23. 临床试验: [1]郝玉芬. 敷海带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疗效观察.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7,39(7): 893-894 [2]福建医大附属第一医院慢性气管炎防治组.复方海带根丸剂治疗慢性气管炎92例.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75,(3):48-50. 毒理学: [1]刘长发.中国海洋药物,1993,12(1):47. [2]范曼芳,陈琼华.褐藻淀粉和褐藻淀粉硫酸酯的制取、分析及生物活性比较.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8,19(4):279. [3]邓槐春.中草药,1987,18(2):15. [4]范曼芳,陈琼华.褐藻酸钠的提取、分析和生物活性.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8,19(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