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密蒙花 > [英文版]
【药物名称】 密蒙花
【拼音名称】 Mimenghua  
【英文名称】 Pale Butterflybush Flower Bud  
【拉丁名】 Buddlejae Flos  
【科属分类】 马钱科
【功效分类】 清热药
【药物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原植物图片
 
药材图片
 
【别名】 小锦花,羊耳朵,染饭花,米汤花,鸡骨头花,疙瘩皮树花。  
【来源】

为马钱科植物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的花蕾及花序。

 
【植物形态】 多年生落叶灌木。小枝灰褐色,微具4棱,枝及叶柄、叶背、花序均密被白色星状毛及绒毛,茎上的毛渐次脱落。单叶对生;叶片宽披针形,长512cm,宽1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具小锯齿。大圆锥花序有聚伞花序组成,顶生及腋生,总苞及萼筒、花冠密被灰白色绒毛;花萼钟状,先端4裂,筒部紫堇色,口部橘黄色,内外均被柔毛;雄蕊4,着生于花冠管中部;子房上位,柱头长卵形。蒴果长卵形,外果皮被星状毛,基部具宿存花被。种子细小,两端具翅。  
【分布】

分布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采集加工】 春季花未开放时采收,晒干。  
【药材性状】 为多数花蕾密集而成的花序小分枝,呈不规则团块,长1.53cm;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密被绒毛,单个花蕾呈短棒状,上端略膨大,长0.31cm,直径0.10.2cm;花萼钟状,先端4齿裂;花冠筒状,与萼片长或稍长,先端4裂;花冠内表面紫棕色,毛茸极稀疏。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辛、苦。  
【生态学】

 生于山坡,杂木林地,河边和丘陵地带,通常为半阴生。

 
【化学成分】

    密蒙花主要有苷类成分,包括黄酮苷(flavonoid glycoside),三萜苷(triterpene glycoside),环烯苷(iridoid glycoside),苯乙醇苷(benzene alcohol glycosides)等[1-3],此外还含有挥发性成分。

黄酮苷类成分包括醉鱼草buddleoglucoside又称蒙花linarin)或刺槐acaciin[2],芹菜素(apigenin[2],芹菜素-7-O-芸香糖苷[apigenin-7-O-α-L-rhamnopyranosyl(1-6)-β-D- glucopyranoside][2],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luteolin-7-O-β-D-glucopyranoside[2],木犀草素(luteolin[1],刺槐素-7-O-α-鼠李糖吡喃糖基-(6-1)-β-D-吡喃葡萄糖苷[acacetin-7-O-α- rhamnopyranosyl-(6-1)-β-D-glucopyranoside][1]

三萜苷类成分主要有密蒙花苷(mimengosideAB[2]

环烯苷类成分有桃叶珊瑚aucubin,梓果苷(catalposide),梓醇(catalpol),对甲氧基桂皮酰桃叶珊瑚p-methoxycinnamoyl aucubin),对甲氧基桂皮酰梓醇p-methoxycinnamoyl catalpol[1]

苯乙醇苷类成分包括毛蕊花苷(verbascoside)即洋丁香酚acteoside),异洋丁香苷isoacteoside)[2]海胆echinacosid[1]

    密蒙花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主要有酮(ketone),酸(acid),烷烃(diolefine),酯(ester),醇(alcohol),烯烃(alkenes),联苯(diphenyl)及杂环(heterocycle)等类型的化合物。其主要组分包括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6,10,14-trimethyl-2-pentadecanone),n-十六酸(n-hexadecanoic acid),二十八烷(octacosane),邻苯二甲酸丁基-2-乙基己基酯(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butyl-2-ethylhexyl ester),3,4-二乙基- 1,1'- 联苯(3,4-diethyl-1,1'-biphenyl),三十五烷(pentatriacontane),(--匙叶桉油烯醇[(-)-spathulenol] [3]  
【药理作用】

1对肝脏的作用:密蒙花水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肝细胞诱发的细胞毒素有抑制作用,所含醉鱼草苷为有效成分之一,其作用与甘草甜素相同[1]。密蒙花根的水提取液80g/kg灌服,对大白鼠四氯化碳(CCl4)性肝损伤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或肝病理切片检查均无保护效果,反而还使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更多[2]。密蒙花所含刺槐素本身不影响环己巴比妥所致大鼠睡眠,但对CCl4所致肝损伤大鼠则能缩短之[3]

2其他:所含刺槐素具有对炎性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或水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还具有解痉作用,对氯化钡、组胺、乙酰胆碱所致大鼠离体小肠的张力增加有抑制作用,还有轻度的促进胆汁分泌、利尿等作用[3]。密蒙花正丁醇提取物(800mg/kg)持续灌胃90天,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且短期内具有AR抑制活性[4]。拟激素样作用:密蒙花提取物每天50mg/kg灌胃4周,可显著抑制雄激素水平降低后兔干眼症的发生[5]。密蒙花水提液对环磷酰胺造成的小鼠免疫功能受损有一定的拮抗作用[6]

 
【临床试验】

1.结膜炎:复方密蒙花汤(基本方:密蒙花30g,龙胆草10g,防风20g,牛蒡子15g,荆芥10g,前胡15g,黄连10g,天花粉20g,白芍20g,菊花10g,石决明20g,银花20g)治疗确诊病例30例,每日1剂,13次。结果:治愈25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1]

2.小儿目眨:自拟密蒙花散(密蒙花、黄芩各810g,荆芥、苍术、黑豆、桑叶、鹤虱、槟榔、赤芍各68g,当归、蝉蜕各46g,甘草4g),日服35次,4剂为1疗程。1个疗程治愈有8例,占4%2个疗程治愈有174例,占87%3个疗程治愈18例,占9%。随访6个月~2年,有6例复发,后经23个疗程治疗随访3年未见复发[2]  
【药性】

味甘,性微寒。归肝经。

 
【功效与主治】

祛风清热,润肝明目,退翳。主治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翳障遮目,视物不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肝寒胃弱,虚寒内伤、劳伤目疾者禁服。  
【传统用法】

1.目胞湿烂,浸淫多泪:用密蒙花三钱,白术二钱,葳蕤五钱。水煎服。

2.目畏日羞明:用密蒙花三钱,土地黄、黄芩各二钱。水煎服。

3.小儿疳积,攻眼不明,目将瞎者:密蒙花一两,使君子肉三钱,白芜荑五钱,胡黄连二钱,芦荟一钱。共为未,饧糖为丸,如鸡豆大,每早晚各服一丸,白汤化下。

4.一切目病,因积视久,专睛著视,有劳目晴,以致昏胀,肿痛不明者:用密蒙花五钱,甘菊花二钱,麦门冬(去心)八钱,当归身一钱五分,玉竹四钱。水煎服。(14方均出自《本草汇言》)

5.夜盲:密蒙花15g.,青箱子15g,草决明12g。各为细末,放猪肝内煮熟后焙干,加车前子、乌贼骨、夜明砂各9g。共为细末,早晚各服9g,开水送服,连服3剂。〔《甘肃中医验方集锦》)

6.肝虚,视力减退:密蒙花12g,枸杞12g,菊花12g,生地12g,楮实子12g,木瓜6g,秦皮6g,炼蜜为丸,每服9g,日服3次。(《四川中药志》1982年)

7.风气攻注,两眼昏暗,眵泪羞明,睑生风粟,隐涩难开,或痒或痛,渐生翳膜,视物不明,及久患头疼,牵引两眼,渐觉细小,昏涩隐痛,并暴赤肿痛,并皆疗之:密蒙花()、石决明(用盐同东流水煮一伏时,漉出,研粉)、木贼、杜蒺藜(炒,去尖)、羌活(去芦)、菊花(去土)各等量。上为细末,每服一钱,腊茶清调卜,食后,日二服。(《局方》密蒙花散)

8.眼翳障:密蒙花、黄柏根(洗,锉)各一两。上二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食后、临卧熟水下,或煎饧汤下。(《圣济总录》密蒙花丸)

 
【毒理学】

1.刺槐素对小鼠的LD50933mg/kg[1]

2.密蒙花根煎剂400g/kg灌服对小鼠无明显毒性[2]

3.密蒙花根煎剂400 g/kg 灌服对小鼠无明显毒性[3]

 
【制剂】

1.止嗽化痰颗粒(): 由桔梗、苦杏仁、葶苈子、款冬花()、前胡、川贝母、瓜蒌子、马兜铃()、百部()、石膏、知母、玄参、麦冬、天冬、紫苏叶、桑叶、密蒙花、陈皮、半夏(姜制)、枳壳()、木香、罂粟壳、五味子()、大黄()、炙甘草组成。

2 >明目蒺藜丸:由蒺藜(盐水炙)、蔓荆子(微炒)、菊花、蝉蜕、防风、荆芥、薄荷、白芷、木贼、决明子(炒)、密蒙花、石决明、黄连、栀子(姜水炙)、连翘、黄芩、黄柏、当归、赤芍、地黄、川芎、旋覆花、甘草组成。

3.拨云退翳丸:由蝉蜕、蛇蜕、木贼、密蒙花、蒺藜(盐炒)、菊花、荆芥穗、蔓荆子、薄荷、黄连、地骨皮、楮实子、天花粉、当归、川芎、花椒、甘草组成。

4.黄连羊肝丸:由黄连、龙胆、胡黄连、黄芩、黄柏、密蒙花、木贼、茺蔚子、夜明砂、决明子(炒)、石决明(煅)、柴胡、青皮(醋炒)、鲜羊肝组成。

5.障眼明片:由熟地黄、菟丝子、枸杞子、肉苁蓉、山茱萸、白芍、川芎、黄精、黄芪、党参、甘草、决明子、青葙子、蕤仁(去内果皮)、密蒙花、蔓荆子、菊花、石菖蒲、车前子、升麻、葛根、黄柏组成。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7:210(5527).

[2]韩澎,崔亚君,郭洪祝,.密蒙花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中草药,2004,35(10):1086.

[3]李玉美,吕元琦.密蒙花挥发油成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5):105.

药理作用:

[1]Houghton PJ, Hikino H. Anti-hepatotoxic activity of extracts and constituents of Buddleja species. Planta Med. 198955(2):123-126

[2]晋玲,郑子敏,覃道光,等.密蒙花根水提液对大白鼠急性中毒性肝炎模型的效果观察.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87,9(1):20-22

[3]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2264

[4]李海岛,冯苏秀,叶儒,等.密蒙花正丁醇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醛糖还原酶的影响.中草药,2008,39(1):87-90

[5]姚小磊,彭清华,吴权龙.密蒙花提取物治疗兔去势所致干眼症.眼视光学杂志,2008,10(1):21-26

[6]吴克枫,刘佳,俞红.密蒙花对正常及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贵阳医学院学报,1997,(4):39-40

临床试验:

[1]金树森.复方密蒙花汤治疗结膜炎30.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8,19(1):21.

[2] 陈兆明.自拟密蒙花散治疗小儿目眨.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22(2):39.

毒理学: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1,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2264

[2]晋玲,,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78,91:20

[3]  晋 玲. 密蒙花根水提液对大白鼠急性中毒性肝炎模型的效果观察[ J ]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87, 9( 1) 20